教你五招如何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

有一天孩子犯了你接受不了的错误,很多父母第一反应就是开始教育,其实很多时候并不用过度的惊讶孩子犯的错。每个人都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孩子的模仿能力更强,可能大人无意中说的话做的动作小孩子就学会了,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

第一招:冷处理法

冷处理法又称为消退法,是指某一行为反复出现时,若这个行为得不到强化,这种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具体措施是当孩子说脏话时,不打孩子,也不和孩子说道理,假装没听见,对他不理不问。慢慢地,孩子觉得没趣自然就不说了。这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千万不要大发雷霆,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样子,或重复孩子的脏话,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强化这种不良行为。
第二招:认知行为疗法
这种方法的种类很多,心理学家贝克的认知疗法强调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认识,注重通过直接干预和重建等手段来改变儿童的认知,从而改变儿童的行为。
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帮助他认识到说脏话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幼儿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尚未分化出主体与客体。所以,当你问他:“骂人好不好?”他一般会回答:“不好!”这是因为在他的自我意识中,说脏话是别人做的,不包括他自己。他说这些脏话,只是在模仿,觉得好玩而已。因此,你不要从道德品质的角度去衡量这件事,而应教导并积极暗示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第三招:模仿疗法
模仿疗法又称为示范法,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学习和获得良好行为,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矫正方法。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改变个体行为是相当有效的,其主要类型有:影视模仿法、录像模仿法、读物模仿法、现场模 仿法、参与模仿法等。家长可以编故事让孩子自己体会,这是典型的读物模仿法。编故事的同时,在故事中给孩子一些好的建议,比如在他生气的时候可以找人倾诉 或者和喜爱的玩具说话等,而不能用说脏话的方式。总之,家长可以运用多种策略去帮助孩子模仿学习良好的行为,最终让他改掉不良行为。
第四招:适当惩罚法
如果孩子长大了一点,比如到五六岁,仍有这种不良行为,就可以给他适当的惩罚,促使他反省自己的行为。
第五招:环境隔离法
你不妨仔细想想:孩子为什么说脏话?如果追因溯源之后,发现他是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那么就该采取环境隔离法,让他远离不良环境,不让他跟一些说脏话的孩子一起玩。
以上就是如何应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的处理方法,希望小编的介绍能给你带来帮助。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当孩子犯错时我们积极引导或者让他们自己先冷静下,不要着急的去批评指责。

如何应对孩子的不当行为

逆向思维――将孩子的“坏事”变成好事

小学二年级的小胖回家时,在楼下看到同学小丫爸爸的车停在自己家的车位上。

“她家的车怎么能停在我家的车位上呢?”

作为邻居和同学,小胖早就对小丫有一肚子意见了。小丫是班长,不仅不给小胖一些照顾,反而利用邻居信息上的便利,经常到老师那里打小报告(比如小胖有一次不想上学请病假,结果被小丫看见了)。小胖早就想给小丫一点颜色瞧瞧,现在终于逮着机会了。正好刚下过,周围又没人,小胖迅速花园里抓起一把稀泥抹在小丫爸爸的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上。

上楼回到家里,小胖告诉妈妈张珊,说小丫爸爸的车占着自己家的车位。张珊说她知道,她上楼时小丫爸爸跟她打过招呼:他朋友来访,朋友的车停在他自己的车位上,所以,借用一下车位,朋友很快就会走,而小胖的爸爸要七点以后才回来。

“哦。是这样。”小胖有些不自然地说。

“小胖,出了什么事?”见小胖有些不自然,张珊问。

于是,小胖将自己在小丫爸爸车抹泥的事说了出来。

张珊听完小胖的话之后,挨着小胖坐了下来。她笑问:“把稀泥抹在小丫爸爸汽车的挡风玻璃上,是不是感觉很刺激冒险?”

小胖点头说是的。

“不过,你想没有想过,当小丫爸爸看见他的汽车被弄成这个样子,他会是什么感受?”

小胖脸上又有些不自然了。

张珊继续说:“如果小丫也在我们家的车上抹稀泥,那你会是什么感觉?”

小胖说自己肯定会很愤怒。

“那么,你现在应该怎么做才对?”张珊仍然很和蔼地问。

小胖说:“那我现在就去把她家车上的稀泥擦掉,可以吗?”

“不错,这样做很好!”张珊笑着说:“不过,你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那我要怎样做才会更好?”小胖不解地问张珊。

“小胖,你想想,如果我们家的车被人家抹了稀泥,人家擦过之后,你还希望人家怎么做?”

小胖想了想说:“我希望他说声‘对不起’,并保证不再给我们家的车上抹稀泥了。”

张珊笑着说:“你真乖!那么,你愿不愿意去向小丫的爸爸道歉?”

小胖有些不情愿,因为她怕小丫又为这事向全班同学“广而告之”。

张珊说:“我知道你现在有点儿难为情,要不等一下我陪你一起去?”

小胖最后坚定说自己一个人去,有一股男子汉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气概。

……

我们应当为小胖的勇气鼓掌,不过,我们更应该为张珊的行为鼓掌。如果不是她用情商调整了小胖的感情,那小胖就不可能会鼓起勇气去向小丫爸爸认错。

如果张珊情商不是很高的话,那她在听完小胖说自己往人家车上抹稀泥的事后,肯定会给小胖一顿臭骂,甚至一顿痛打。之后,自己去给人家擦车和道歉。但是,小胖挨骂或挨打之后心里肯定不服,后悔把这事告诉张珊。于是,他会再一次找机会报复小丫,只不过他会变得更加小心,不让大人知道。这样,小胖不仅没有从这件事中汲取教训,得到进步,张珊反而将他在错误的路上推得更远。

张珊的高情商首先表现在她听完小胖说的抹稀泥的事后,没有怒火中烧。她知道生气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更无助于小胖从这件事当中汲取教训从而得到进步,这是她识别感情能力高的体现。

她接着问:“把稀泥抹在小丫爸爸汽车的挡风玻璃上,是不是感觉很刺激冒险?”这是她在发挥利用感情的能力。正是她这么一问,小胖才没有产生抗拒抵触的情绪,为后面的母子的有效沟通创造了所需的氛围。

当张珊让小胖明白了给人家车上抹稀泥不对的道理之后,并没有直接要小胖去给人家擦车和向人家道歉,而是继续采用诱导的方式让小胖自己决定去擦车和道歉。张珊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要通过这种诱导引发小胖自己的思考,继而产生感情共鸣,从而形成一种内在动力,有了这种内在动力,小胖就开始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学会自律。这也是张珊情商带来的效果。如果张珊直接命令小胖去擦车和道歉,那这对小胖来说就是一种外在的动力,他之所以去擦车和道歉,纯粹是为了满足张珊的愿望,对张珊负责。由于没学会自律,过不了多久,他还会继续“闯祸”,屡教不改,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孩子”。

张珊在小胖做“坏事”之后,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情商作用,由小胖一开始的“得意洋洋”到最后的自愿去道歉,这样,不仅让小胖认识到了抹稀泥这件事的错误,而且知道犯了错误之后如何去改正和弥补自己的错误。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坏事”变成对孩子成长的好事,这就是家长情商的神奇功效!

孩子不懂成人世界的规矩,又缺乏社会经验,所以他们经常做出一些不当行为――即成年人眼中的“坏事”――是很正常的,因此,孩子做了“坏事”并不可怕,问题是家长要善于将孩子的“坏事”变成好事。

反思:在孩子做出不当行为后,你一般是如何应对的?

如何应对孩子不当行为的坏习惯

如何应付孩子们的不正当行为?将孩子们的“坏事”变成好事。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如何应对孩子不当行为的坏习惯逆向思维――将孩子的“坏事”变成好事小学二年级的小胖回家时,在楼下看到同学小丫爸爸的车停在自己家的车位上。“她家的车怎么能停在我家的车位上呢?”作为邻居和同学,小胖早就对小丫有一肚子意见了。小丫是班长,不仅不给小胖一些照顾,反而利用邻居信息上的便利,经常到老师那里打小报告(比如小胖有一次不想上学请病假,结果被小丫看见了)。小胖早就想给小丫一点颜色瞧瞧,现在终于逮着机会了。正好刚下过,周围又没人,小胖迅速花园里抓起一把稀泥抹在小丫爸爸的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上。上楼回到家里,小胖告诉妈妈张珊,说小丫爸爸的车占着自己家的车位。张珊说她知道,她上楼时小丫爸爸跟她打过招呼:他朋友来访,朋友的车停在他自己的车位上,所以,借用一下车位,朋友很快就会走,而小胖的爸爸要七点以后才回来。“哦。是这样。”小胖有些不自然地说。“小胖,出了什么事?”见小胖有些不自然,张珊问。于是,小胖将自己在小丫爸爸车抹泥的事说了出来。张珊听完小胖的话之后,挨着小胖坐了下来。她笑问:“把稀泥抹在小丫爸爸汽车的挡风玻璃上,是不是感觉很刺激冒险?”小胖点头说是的。“不过,你想没有想过,当小丫爸爸看见他的汽车被弄成这个样子,他会是什么感受?”小胖脸上又有些不自然了。张珊继续说:“如果小丫也在我们家的车上抹稀泥,那你会是什么感觉?”小胖说自己肯定会很愤怒。“那么,你现在应该怎么做才对?”张珊仍然很和蔼地问。小胖说:“那我现在就去把她家车上的稀泥擦掉,可以吗?”“不错,这样做很好!”张珊笑着说:“不过,你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那我要怎样做才会更好?”小胖不解地问张珊。“小胖,你想想,如果我们家的车被人家抹了稀泥,人家擦过之后,你还希望人家怎么做?”小胖想了想说:“我希望他说声‘对不起’,并保证不再给我们家的车上抹稀泥了。”张珊笑着说:“你真乖!那么,你愿不愿意去向小丫的爸爸道歉?”小胖有些不情愿,因为她怕小丫又为这事向全班同学“广而告之”。张珊说:“我知道你现在有点儿难为情,要不等一下我陪你一起去?”小胖最后坚定说自己一个人去,有一股男子汉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气概。……家长情商的神奇功效我们应当为小胖的勇气鼓掌,不过,我们更应该为张珊的行为鼓掌。如果不是她用情商调整了小胖的感情,那小胖就不可能会鼓起勇气去向小丫爸爸认错。如何应对孩子不当行为的坏习惯如果张珊情商不是很高的话,那她在听完小胖说自己往人家车上抹稀泥的事后,肯定会给小胖一顿臭骂,甚至一顿痛打。之后,自己去给人家擦车和道歉。但是,小胖挨骂或挨打之后心里肯定不服,后悔把这事告诉张珊。于是,他会再一次找机会报复小丫,只不过他会变得更加小心,不让大人知道。这样,小胖不仅没有从这件事中汲取教训,得到进步,张珊反而将他在错误的路上推得更远。张珊的高情商首先表现在她听完小胖说的抹稀泥的事后,没有怒火中烧。她知道生气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更无助于小胖从这件事当中汲取教训从而得到进步,这是她识别感情能力高的体现。她接着问:“把稀泥抹在小丫爸爸汽车的挡风玻璃上,是不是感觉很刺激冒险?”这是她在发挥利用感情的能力。正是她这么一问,小胖才没有产生抗拒抵触的情绪,为后面的母子的有效沟通 创造了所需的氛围。当张珊让小胖明白了给人家车上抹稀泥不对的道理之后,并没有直接要小胖去给人家擦车和向人家道歉,而是继续采用诱导的方式让小胖自己决定去擦车和道歉。张珊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要通过这种诱导引发小胖自己的思考,继而产生感情共鸣,从而形成一种内在动力,有了这种内在动力,小胖就开始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学会自律。这也是张珊情商带来的效果。如果张珊直接命令小胖去擦车和道歉,那这对小胖来说就是一种外在的动力,他之所以去擦车和道歉,纯粹是为了满足张珊的愿望,对张珊负责。由于没学会自律,过不了多久,他还会继续“闯祸”,屡教不改,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孩子”。张珊在小胖做“坏事”之后,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情商作用,由小胖一开始的“得意洋洋”到最后的自愿去道歉,这样,不仅让小胖认识到了抹稀泥这件事的错误,而且知道犯了错误之后如何去改正和弥补自己的错误。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坏事”变成对孩子成长的好事,这就是家长情商的神奇功效!孩子不懂成人世界的规矩,又缺乏社会经验,所以他们经常做出一些不当行为――即成年人眼中的“坏事”――是很正常的,因此,孩子做了“坏事”并不可怕,问题是家长要善于将孩子的“坏事”变成好事。亲爱的妈妈网网友们,在孩子做出不当行为后,你一般是如何应对的呢?(兼职编辑:陈晓静)

本文Hash:957b3fb63df8867a10467954e7fe75a8f8adbebf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