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脾胃差都是喂养不当惹的祸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说,宝宝脾胃好,健康成长就有了基石。但殊不知宝宝脾胃天生娇弱,消化能力不足,如若喂养不当,会使宝宝肠胃负担过重,就此问题,小编咨询了儿科专家,为爸妈指出三大常见的宝宝喂养误区:

第1罪过度喂养脾胃太疲劳

新生儿宝宝还不会表达自己,他只会哭:饿了哭,嘘嘘了哭,寂寞了也会哭。可许多年轻妈妈觉得安抚宝宝情绪,给宝宝喂奶最有效,于是容易形成一哭就喂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导致过度喂食,打乱了宝宝的肠胃。

也有些家长觉得宝宝吃得多,睡得多,长得就好,过度喂食后,让宝宝长期睡觉,不注意维持宝宝的适量运动,导致肠胃消化活力不足,也会损伤宝宝脾胃。

小编tips:1、养成按时适量的喂养习惯;

2、当宝宝哭闹时,先仔细查找哭闹的原因,千万别宝宝一哭就喂;

3、当宝宝因过度喂养而肠胃不适时,建议选准消积食、调脾胃的针对小儿肠胃的中成药。

第2罪缺乏科学育儿知识,猛补过补损了脾胃

对宝宝,无论是爸妈还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是极为宠爱的,大家总担心宝宝吃不好、穿不暖,有时候由于是新手爸妈或者老一套的育儿法子过时了,难免会出现一些育儿的失误,损伤了宝宝的脾胃而不自知。

宝宝贫血是喂养不当惹的祸

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的营养也得到了保障,可令人不解的是,尽管一日三餐鱼肉不断,还是有不少宝宝出现了贫血症状,这又是为什么呢?专家提醒说,家长应该从孩子的喂养方式方面找找原因,因为喂养方法不当,极有可能导致孩子贫血。营养不断加强孩子咋还会贫血汪女士的宝宝刚刚三岁,由于妈妈精心喂养,小家伙长得白白胖胖,可到医院体检时,医生发现宝宝有轻微的缺铁性贫血,虽然症状较轻,无须用药治疗,但仍建议汪女士在宝宝饮食方面多加注意,以免因缺铁性贫血,而导致宝宝出现智力发育异常和行为异常改变等一系列症状。汪女士听了医生的话觉得很委屈,因为她一直以来都非常注意孩子的营养搭配,牛奶、鱼、虾什么的,孩子从来都没缺过。可是,医生却从汪女士的话里了解到,宝宝几乎没怎么吃过牛肉、猪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类食物,而宝宝之所以贫血,原因就在于家长的日常喂养不太合理。宝宝贫血多因喂养不当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马占敏分析说,如今临床上发现患缺铁性贫血的孩子挺多的,与以往物质匮乏时孩子贫血不同,如今的孩子贫血,大多都不是营养跟不上引起的,而是由于家长的喂养方法不合理造成的,贫血的孩子大多症状较轻,只需食补即可纠正。一般来说,宝宝出生1~4个月后,会出现生理性的贫血期,原因在于婴幼儿生长发育很快,对铁的需求量很大,而宝宝出生时经由母体而储存的铁,一般在出生3个月后消耗完,母乳或牛奶不能提供足够宝宝需要的铁,宝宝就很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除了生理性贫血期,一些家长未及时给孩子添加辅食,也会导致孩子铁摄入不足;或者,虽然摄入了一定量的铁,但孩子生长发育速度过快,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一些对牛奶过敏的宝宝,长期饮用牛奶也会诱发胃肠道慢性出血,从而导致贫血。还有,一些宝宝饮食中不喜欢吃绿叶蔬菜、动物内脏,也会因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导致细胞核酸代谢障碍,诱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孩子贫血危害大应早预防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落后和行为异常改变,婴幼儿时期发生的缺铁性贫血,甚至会导致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家长应当非常重视宝宝的合理喂养。“首先,由于母乳中的铁婴儿容易吸收,妈妈应当尽量选择母乳喂养。如不能母乳喂养时,要尽量选择富含铁的婴儿配方奶粉。”马占敏提醒说,“其次,家长要注意在宝宝4~6个月时,适时适量为他们添加辅食。”一般来说,肝、血、豆类、肉类(牛肉、羊肉、鱼肉等)、绿叶蔬菜、杏、桃中含铁比较多,绿叶蔬菜、肝、肾、酵母中叶酸含量较多。添加辅食时,应当遵从一种到多种、从少到多、从稀到稠的原则,按照宝宝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加,每添加一种辅食应观察3~7天,当宝宝有病或者天气太热时,应暂缓增加新品种。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部副主任医师朱晓华也指出,稍小点的宝宝可以通过鸡蛋黄和猪肝酱等来补充铁,稍大些的孩子就可以适量添加肉泥、肉松或动物血来补充铁。宝宝饮用鲜牛奶时,煮沸的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叶酸、维生素B12等抗贫血因子的流失。如果孩子贫血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含铁糖浆、小儿铁锌钙颗粒、补血颗粒等药物

宝宝不爱吃饭,都是脾胃惹的祸!

《幼科发挥》有言道:“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故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只有宝宝有好的脾胃,才会有好胃口。

如果爸爸妈妈不了解宝宝的脾胃特点,在喂养上不注意,就会使宝宝的脾胃受到伤害,造成消化不良,影响宝宝日后的食欲。比如没有按时添加辅食;没有按照宝宝不同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辅食及制作方法;一次给宝宝吃的量太多或吃的餐数太频繁;由着宝宝的性子不加节制地让他吃;片面强调营养而让宝宝吃过多肥甘厚味、煎炸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吃冷饮太多等。

其次,生病也会影响宝宝的脾胃功能。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各脏腑、各系统的功能都密切相关。脾为中土,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身体有病,自然就影响了脾胃功能。而且,药物治疗也会影响脾胃,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如果治疗时用了与脾和胃“不喜欢”的药,就会伤及它们,比如过用苦寒的药会伤脾阳,过用辛燥的药则伤胃阴。

另外,如果宝宝在疾病恢复期得不到及时调理,也会影响到脾胃。神经系统发育欠完善,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突然受到不良刺激,也容易伤脾。比如宝宝突然受到惊吓或打骂,环境突变,都会使脾胃功能失健,造成脾胃失和。

宝宝健脾三部曲-消积食、增食欲、调脾胃

如何给宝宝调理肠胃呢?专家提醒,妈妈们需要消积食、增食欲、调脾胃三步走。

第一步:消积食。有些爸爸妈妈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总是给孩子吃一些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从而进一步加重了脾胃负担,造成饮食停滞、积久化热,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们应根据情况给予消食的食物或药物(如山楂片、鸡内金等)。

第二步:增食欲。如何提高宝宝的食欲呢?一方面,妈妈们要努力提高烹饪技巧,为宝宝提供多样的食物提高宝宝对于饮食的兴趣。对不爱吃蔬菜的宝宝,可以将蔬菜切碎做成菜粥或菜饭,或做菜肉馅的包子、水饺、馄饨,宝宝就会爱吃。此外,饮食要节制,如各种含奶油较高的冷饮、可乐型及含有色素的饮料、泡泡糖、巧克力、油煎食品等,以保护消化酶含量和功能,维护食欲。

第三步:调脾胃。宝宝的胃肠功能虽说与先天的素质有一定关系,但后天的培养和调理也是最重要的,给宝宝选择调理脾胃的儿童保健品或药品时,最好选择儿童专用的,做到对症下药,例如太子金颗粒。太子金颗粒是由我国已故著名儿科专家李晏龄教授依“三甲散”化裁而得,三甲散是我国传统的经典儿科方剂,具有消食积、促消化的疗效。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若喂养不当、饥饱无度、恣食生冷等伤及脾胃,产生厌食或腹泻难愈。太子金颗粒针对婴幼儿成长发育特征,科学组方,在消积食、增食欲的同时,更注重小儿脾胃调理。

小儿消食类药物品牌众多,很多妈妈可能会不知如何选择。小编对比发现,仲景太子金颗粒采用名贵药材,上市以来一直拥有良好的口碑。它是由太子参、鸡内金、制鳖甲、穿山甲、枳实、砂仁、山楂七味药材组成。其中穿山甲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鳞片的药用价值与“量产”难度呈正比,且目前人工饲养的成功率低、规模小,可谓是中药材中名符其实的“名贵”主儿,企业必须获国家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限量采购使用。而且仲景太子金颗粒充分考虑小儿用药需求,采用1克金装的独立剂量包装,方便妈妈们在给宝宝用药的时候更 准,更安全。

本文Hash:b9bfda575f1ebad920f808b1d1f426ab52bf3b24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