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春捂要“捂”到何时?

  老话,但是我觉得小孩子火气大,是不是别捂得太厉害了,更何况春天也挺容易感冒的。

  重提,一旦打破平衡的环境,病菌、病毒容易乘虚袭击机体,引发各种疾病。

  但的确如这位妈妈所说,孩子要“捂”也得“捂”得正确:

  一、把握时机。比如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因此,捂的最佳时机,是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二、把握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才可以不捂。

  三、注意温差8℃是捂的信号。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

  四、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

  另外,我觉得,广义理解“春捂”的办法还有,活动的适宜度应以宝宝舒适为准,宝宝面部潮红、微汗即可。

  “春捂”的重点是腿和脚,应为宝宝穿上袜子和舒适的鞋。春天风大物燥,应该多喝白开水,1岁以上宝宝最好每天清晨喝点淡盐水,既清洁咽部,又能预防便秘。早睡早起,养成定时开窗的习惯。

  老话正确率:90%以上

宝宝春捂要捂到啥时候?

俗话说:“春捂秋冻”。已是人间四月天,该怎么个“捂”法?要捂到什么时候?

经历了2~3个月穿棉衣的冬季,此时宝宝的身体对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现在由冬季转入乍暖还寒的春天,外界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因此,不难理解老百姓说的“春捂”,大意是指气温刚转暖的春季不要过早脱掉冬装。

春捂是硬道理

春天的气候犹如“孩儿脸”,宝宝的机体调节能力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在早春季节,宝宝的新陈代谢亢进,产热增多,同时散热也在增加,氧耗量也增多。如果保暧措施不得力,常会引起宝宝体温过低。

同时,室内外温差加大且多风,一旦气温下降,体弱的宝宝常常会流鼻涕、咳嗽、发烧。

所以说,春捂是硬道理。“捂”带有一点热的意思,让宝宝适当多穿一些衣服,起到保暖的作用。否则不“捂”着点,宝宝很难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容易患上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哮喘等病)。

解除春捂的标准

气象医学专家认为,解除“春捂”客观指标有两个:

1.外界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1~2周,就可以不捂了。

2.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

春捂如何捂

早晚捂,捂下肢

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在给宝宝增减衣服时,最好先听听当地的天气预报。早晚适当“捂”一会儿,而晴天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适当减衣服。此外,“春捂”的重点是腿和脚,最好给宝宝穿上较厚的袜子和舒适的鞋子。

抓住“捂”的最佳时机

春天适当捂一捂,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而“捂”的最佳时机,是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重点给宝宝“捂”头颈和双脚。在春季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不要带宝宝去公共场所,以免染上疾病。

“捂”“随时增减”

“春捂”强调宝宝穿衣多少视天气变化而定,同时根据体能素质,因人而异。总原则是穿衣要“随时增减”,脱衣则要“递减”——衣服一件一件地脱。用手摸摸宝宝的手脚,温暖就好,而被盖比你的稍厚就行了。

春捂不过度

不能怕宝宝着凉生病,就用小棉衣把宝宝“捂”得严严实实,这样做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春捂”过了头,宝宝发生“中暑”(即婴儿捂热综合征)是有可能的。

3岁以内的宝宝,正常体温极不稳定,容易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波动,常表现为体温过低(35~36℃),这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完善、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差密切相关。该综合症会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大脑最容易受伤,不易恢复,需引起高度重视。

宝宝春捂要“捂”到啥时候?

俗话说:“春捂秋冻”。已是人间四月天,该怎么个“捂”法?要捂到什么时候?

经历了2~3个月穿棉衣的冬季,此时宝宝的身体对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现在由冬季转入乍暖还寒的春天,外界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因此,不难理解老百姓说的“春捂”,大意是指气温刚转暖的春季不要过早脱掉冬装。

春捂是硬道理

春天的气候犹如“孩儿脸”,宝宝的机体调节能力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在早春季节,宝宝的新陈代谢亢进,产热增多,同时散热也在增加,氧耗量也增多。如果保暧措施不得力,常会引起宝宝体温过低。

同时,室内外温差加大且多风,一旦气温下降,体弱的宝宝常常会流鼻涕、咳嗽、发烧。

所以说,春捂是硬道理。“捂”带有一点热的意思,让宝宝适当多穿一些衣服,起到保暖的作用。否则不“捂”着点,宝宝很难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容易患上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哮喘等病)。

解除春捂的标准

气象医学专家认为,解除“春捂”客观指标有两个:

1.外界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1~2周,就可以不捂了。

2.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

春捂如何捂

早晚捂,捂下肢

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在给宝宝增减衣服时,最好先听听当地的天气预报。早晚适当“捂”一会儿,而晴天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适当减衣服。此外,“春捂”的重点是腿和脚,最好给宝宝穿上较厚的袜子和舒适的鞋子。

抓住“捂”的最佳时机

春天适当捂一捂,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而“捂”的最佳时机,是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重点给宝宝“捂”头颈和双脚。在春季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不要带宝宝去公共场所,以免染上疾病。

“捂”“随时增减”

“春捂”强调宝宝穿衣多少视天气变化而定,同时根据体能素质,因人而异。总原则是穿衣要“随时增减”,脱衣则要“递减”――衣服一件一件地脱。用手摸摸宝宝的手脚,温暖就好,而被盖比你的稍厚就行了。

春捂不过度

不能怕宝宝着凉生病,就用小棉衣把宝宝“捂”得严严实实,这样做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春捂”过了头,宝宝发生“中暑”(即婴儿捂热综合征)是有可能的。

3岁以内的宝宝,正常体温极不稳定,容易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波动,常表现为体温过低(35~36℃),这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完善、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差密切相关。该综合症会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大脑最容易受伤,不易恢复,需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Hash:d275123bd57b7f18c636d0736778a03fd56b6c6b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