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要捂吗五大降温误区要避免

误区1:发热不能受寒

有些爸爸妈妈也像孩子的奶奶一样,认为宝宝发烧不能受寒,否则会再次着凉高烧不退。于是,宝宝发烧了,就算再热的天气也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扇风扇。但是孩子觉得,发烧的时候全身都热烘烘的,还不能吹空调凉风扇,感觉真的好难受。

真相:医生叔叔说,宝宝发烧时,不必过于担心宝宝着凉,而更应该适当的对宝宝采取一些降温的措施。例如泡温水澡,就是最简单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如果洗澡不方便的话,爸爸妈妈也可以用温水给宝宝擦擦身,重点擦头部、脖子、腋窝、大腿根部等体温高的地方,这样,水分蒸发的时候可以带走宝宝的一些热量,体温自然就容易下降了。

误区2:发热捂汗退烧快

孩子在医院的时候,看到很多发烧的小伙伴也跟孩子一样,被裹得严严实实的,甚至盖上大棉被。很多爸爸妈妈认为,给宝宝穿厚点、盖厚点可以捂汗,一出汗就退烧了。可是,孩子发烧的时候,全身像是着火一样,热气腾腾的,再穿上棉衣、盖上棉被,整个人都不好了,差点喘不过气来。

真相:宝宝发烧吃退烧药后容易出汗,一出汗烧就退了。于是,很多粑粑麻麻误以为,只要让宝宝穿厚点,捂出汗,就可以退烧。其实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宝宝发烧时穿厚衣服捂汗,只会越捂越热,不仅退烧难,还可能导致高热惊厥。正确的做法是让宝宝适当穿少一点,衣服略微解开,利于散热。如果宝宝手脚冰凉,这是由于宝宝发烧时末梢循环变差,麻麻可以用温热水敷一敷宝宝的手脚,让肢端循环改善,手脚变暖,这样更容易散热退烧。

误区3:一发烧就吃退烧药

孩子第一次发烧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很紧张,担心发烧会“烧坏脑子”,连体温都没有量,就马上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其实当时孩子只是轻微发烧,远远还没达到服用退烧药的界限。药吃下去了,烧是退了,但是孩子觉得整个人都无精打采,像虚脱一样。

真相:医生叔叔告诉孩子的爸爸妈妈,一般38.5以下的发热不需要吃退烧药,尤其是对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更应该谨慎,采用泡澡、擦身、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更安全也更有效。这是因为宝宝体重轻,体表面积大,吃退烧药的剂量不容易掌握,还容易造成虚脱和胃肠道的损伤。

误区4:吃药影响医生诊断

和孩子的爸爸妈妈的过于紧张不同,有些家长处理宝宝发烧的问题时显得过于“淡定”。宝宝发烧超过38.5,但是有些妈妈因为担心吃了退烧药会影响医生正确诊断病情,坚持不给宝宝吃药,即使排队候诊几个小时,也始终要让宝宝“挺着”。

真相:宝宝吃退烧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生的诊断造成影响,这其实是没错的。但是宝宝持续高热,容易让宝宝产生强烈的不适,有害无益。所以该吃药时吃药,家长不要有过多顾虑。尤其是曾经有热性惊厥史的宝宝,更应该积极退烧,在体温超过38时就应该服用退烧药了。

误区5:打退烧针退烧快

孩子第一次去医院看病,医生叔叔开了药,可当天晚上,孩子的烧还是没退,爸爸就急了,又带孩子去医院,要求医生给孩子打退烧针,好尽快退烧。可医生叔叔见孩子体温还不算高,精神状态比较好,抽血检查白细胞也不高,就拒绝了西瓜粑粑的请求。

真相:医生叔叔说,宝宝感冒发烧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病毒性的感冒本身有“自限性”,不打针不输液也会慢慢好起来,而打针输液也不见得会好得快一点。所以一般宝宝感冒发烧是不需要输液的。只有 宝宝长时间高烧不退、精神状态差、进食困难、喂药困难时,才需要考虑输液。

宝宝发烧时这些情况要就医

宝宝发烧,爸爸妈妈不必急着带宝宝去看医生,而应该学会观察宝宝的情况,并且多给宝宝量体温,掌握宝宝体温变化情况,针对性处理。若宝宝体温在39以下,精神状态尚可,而且没有其他明显的异常情况,爸爸妈妈可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给宝宝退烧。与其带着生病的宝宝来回奔波在路上,不如让宝宝多休息,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但是,如果宝宝出现了下列症状,可能意味着宝宝病情严重,或有其他异常疾病,粑粑麻麻应该马上带宝宝就医:

1、体温持续高于39;

2、呼吸速度过快;

3、喘气粗或呼吸困难;

4、嗜睡;

5、异常烦躁;

6、拒绝或不愿饮水超过6小时。

家长要避免对宝宝益智开发时的3大误区

误区一:忽视儿童生理成熟度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先后次序的,早期教育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过早和过晚都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我们都知道狼孩儿、猪孩儿的故事,他们就是因为错过了语言和社会规范等各种智能开发的时机,所以,即便科学家提供良好的条件,也不能使他们赶上最普通的孩子的智力水平。而过早的开发孩子的某种智能,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对此,家长朋友应该了解一下孩子敏感期的知识。

误区二:“学习”狭隘化

谈到学习,许多人就想到学校里坐在课堂上听课,以及那些繁多的定理和常识。这种理解未免过于狭隘和刻板了。当一个婴儿能够辨认出妈妈和其他人的区别的时候;当一个男孩子出于对异性的好奇而在书店里翻《女性心理学》的时候;当一个人第一次吃西餐,小心翼翼地模仿别人的时候;当一个女生注意明星们的着装搭配的时候;当一个人新买了电器,看说明书的时候;当一个司机在陌生的地方打开地图寻找他应该走的路线的时候……这些都是在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需而求谓之学,我们需要的某种知识和技能我们现在还没有,我们去追求它,这就是学习。人们在生活中用到的百分之八十的知识是课堂之外学到的,比如交往的常识,心理调节能力,如何应变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经验和潜规则等。课堂上的学习仅仅是学习的一种,并且不是最重要的一种,课堂上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得到高分,可以让我们进入名牌大学,可以让我们在进入人才市场的时候有一张镀金的入场券,然而,它仅仅是入场券,究竟如何打开局面靠的是我们在课堂之外练就的本领和走出学校之后学到的知识。

说这么多,是想告诉朋友们不要狭隘地理解学习,以便不狭隘地要求孩子。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是通过游戏和生活学习的,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学习,他们参与的每一个游戏或者活动都是学习;对于幼儿来讲,他们广泛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幼儿借此增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广泛地探索和兴致勃勃的状态对于幼儿来讲是无比重要的,前者让孩子不断发现自己的天赋,后者让孩子达到内心的和谐和心理的自我建构。

误区三:重结果轻过程

其一,快乐比结果更重要。孩子从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以及建立的相应态度,比孩子所学的具体的结果更重要。孩子没学多少东西,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喜欢学习、喜欢知识,这种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一些功利心很强的父母,总是期望孩子很早就学有所成,比如背唐诗、记单词、学数学等,可谓去本求末。其实孩子多背几首唐诗,多识几个汉字,这一丁点优势很快就会消失,长远来讲对孩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假如孩子因为父母刻意的、功利的要求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感,就更因小失大了。

其二,孩子从过程中得到的锻炼比结果更重要。对于婴儿来言,看到比看懂重要,听到比听懂重要,感官知觉是智力的先导,即便孩子不能理解,或者说记住的东西很快忘记了(比如背唐诗),背过本身是重要的,这个过程已经会对孩子智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我们并不反对智能开发,更不反对孩子博学多才,但是,我们要以孩子内心的和谐为前提。对于幼儿,我们不应该有特别刻意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而是要对孩子自然的兴趣和自发的表现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关注。当我们不去刻意追求的时候,结果往往是意外的 收获。

宝宝疫苗接种时要避五大误区

孩子接种计划疫苗就够了?接种过疫苗就能100%不会生病?打疫苗有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专家指出,当前,人们急需走出5个误区。

误区一:“孩子只要接种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内疫苗就足够了,其他疫苗没必要接种”

预防接种是医学界公认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计划免疫的基础上自费选择更多种类的疫苗,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多接种,多保护,为宝宝下一份全面的“免疫”保单;或者选择更新升级的疫苗替代计划免疫内疫苗,因为新一代技术使疫苗更安全有效

误区二:“接种过疫苗就能100%不会生病”

为了使疫苗安全,生产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细菌都被灭活或减毒,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100%,大多数常规使用的疫苗保护率在85%—95%左右。由于个体差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误区三:“打疫苗有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

疫苗的研发与药品一样,投资巨大、研发周期长(平均为7—10年)、上市审批严格;由于疫苗的使用对象为正常健康人群,要求比药品的制造技术复杂,生产周期更长,安全性要求更高。接种疫苗要求在医生专业指导之下,正确掌握禁忌症,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事实上大多数疫苗的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酸痛、轻微发热等,是短暂而且是临时的。

误区四:“接种疫苗是小孩子的事,成年人没有必要”

对于传染病的威胁,只要体内没有产生过抗体,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受感染。成年人是社会及家庭的支柱,更需要受到保护。早预防、早受益,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导游等高危群体应当接种。

误区五:“没有必要自己花钱打疫苗”

以甲型肝炎为例,据测算,患者平均住院45天,住院费用约1.2万元,出院后完全恢复约需5个月,要花销3000元,共需1.5万元。与其相比,接种一支甲肝疫苗,只花很少很少的钱。疫苗对于个体预防疾病的经济效益最为显著,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疾病对健康的损害。

本文Hash:e46371d4a77176b88bac75bad36df81cc3e838b7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