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爱的家庭让孩子学会攻击

坐在我面前的时尚女性方舟已是一个5岁女孩的妈妈,今天她带女儿斯斯到我的诊室,寻求帮助。方舟和斯斯并不亲近,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在诉说中字里行间都是在指责孩子。说斯斯在幼儿园打同学,被其他家长多次投诉,幼儿园还劝斯斯转学校。还说斯斯在家里老是骂奶奶、扔东西,方舟经常遭她婆婆的抱怨。还说斯斯的脾气很犟,一不高兴就经常做一个动作,两手紧握拳头然后恶狠狠的瞪着眼看人,每次斯斯做这个动作方舟就会忍不住大声训斥斯斯。

我的气往哪出呢?

5岁的斯斯样子长得很漂亮,也很乖巧,但听到妈妈说她的不是的时候,明显情绪就上来了,可是妈妈的霸气盖过了斯斯小小的怒气,斯斯只是坐在旁边玩弄她的指头。听完方舟的诉说,我想和斯斯单独谈谈,就叫方舟先回避一会。在谈话中我发现,斯斯还是很乐于跟人交流的,她给我说了很多,说妈妈很忙,她很想和妈妈玩,可是每次她要接近妈妈的时候妈妈总说忙而推脱,然后斯斯就想了个法子亲近妈妈,就是把妈妈的东西搞糟,她以为这样就可以和妈妈玩了,没想到每次都被妈妈恶骂,慢慢的,她觉得妈妈不爱她,她也不在乎妈妈是否陪她玩了,只是觉得把妈妈搞急也是很好玩的事,于是就经常和妈妈作对。在学校,那些小朋友如果不听话,斯斯就用妈妈对自己的方式对他们,还有奶奶,奶奶很溺爱斯斯,斯斯就像欺负其他小朋友一样欺负奶奶,让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

不懂爱缘于没有爱

与方舟深入交谈后,我得知方舟的妈妈小时候也是这样对待方舟的。从小,方舟的妈妈就很忙,是机关干部,有时会因为单位的事情不顺利把情绪带回家,因一点小事就对方舟大喊大叫的,方舟后来就变得很反叛了。现在的她也很有个性,在事业上也做得很成功,就像当年她妈妈那样受人敬仰。方舟和她妈妈的感情很不好,也经常吵架,结婚后少见面还好一些,但方舟内心对她妈妈的愤怒从她的表情和语气中都能觉察。我能理解方舟,因为她也没有得到爱。

临床诊断:因妈妈的不当教养方式使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专家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即童年时期被评为攻击性较高者,成年后攻击性仍然很高。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在面对孩子攻击性行为时,要分析攻击行为产生的动机,并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辅导措施,把这一不良的社会性行为扼杀在萌芽之中。

在无爱的家庭中孩子学会了攻击

父母常用打骂的管教方式,或者常把子女称作坏孩子、傻子等,使孩子以为自己真的不好,使其心理上产生消极的自我知觉,就开始有样学样地发展其攻击性行为了。此外,管教不一致、父母婚姻破裂以及经常争吵打架的家庭,也容易成为孩子攻击性行为萌发的起源地。

孩子的调皮行为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父母极少用鼓励等积极方式来控制孩子的行为,往往只是批评和打骂,这样“高压”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惩罚极其抵制。他们用相应的强力手段反抗父母,重复父母要制止的行为。他们用这种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和关注。相反,在非高压家庭中的孩子平时就经常得到积极、肯定的关心,他们不需要用激怒父母的方式来得到关注。

攻击只是一种表达

孩子从父母那里“收集”来的情绪垃圾,也需要一个渠道释放,小孩子不懂得像大人那样听听音乐、唱唱卡拉OK来宣泄,那么她只能按照她自己的方式去释 ,幼儿的模仿性极强,面对妈妈天天的打骂,欺负和打骂比自己弱小的个体自然成为了宣泄方式的首选了。

12下一页

家长需要学会理解孩子的攻击行为

打架骂人可以说是学生们用于解决彼此冲突的一种方式,几乎天天都有发生。在极度愤怒时,即使平时学习成绩特别好的人,也可能打骂他人;平时老实沉默、不爱说话的人,也可能会骂一些脏话。但这种在特殊情境下的应激行为与平日一贯的攻击行为是不同的。对于那种特殊的应激行为,我们不宜将它看得很严重;而一贯的攻击行为是指习惯性的、非理性的(冲动性)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要很严肃地对待。

中小学生中的攻击行为通常可以划分为团伙型的攻击行为和单个型的攻击行为。前者由几个有共同“兴趣”的人组成一个小团伙,专门欺侮他人;后者通常没有任何朋友,性格孤僻,对人冷漠,内心充满对他人,对全世界不满,尤其对自己的生活不满,经常通过伤害他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为什么有些儿童身上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呢?精神分析专家弗洛伊德认为’人具有攻击他人、攻击自己的先天性的本能。诚然,人的攻击行为会受到遗传、内分泌腺失调的影响,以及环境中过多可模仿的暴力情景的影响,不过当今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攻击行为与挫折有关。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让两组儿童观看一间装有诱人玩具的房间,第一组儿童先隔着铁窗看,不允许马上进屋玩,从而引起了儿童的心理挫折;第二组儿童观看后马上可以进屋玩。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在后来进屋玩时,有许多人故意损坏玩具,表现出发泄性攻击;而第二组儿童则能平静地玩玩具。

可见,心理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直接原因。因为儿童的成长并不只是消极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和父母、老师的要求,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优点,寻求认同,希望得到关注,不自知地试图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成长的路子。当儿童受到挫折与打击时,必然会引起他们的消极情绪,而攻击行为是发泄这种消极情绪的一条捷径。当孩子还没有掌握该如何排解自己的沮丧时,最简单和直接的方式就是攻击。

另外,当儿童的行为长期得不到关注时,他们会自—整自己―为,或是变得消沉、软弱,或是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和自我的满足。例如幼儿各种麻烦,以期引起父母的注意,学龄儿童则可能通过攻击自己的“强大”寻求-条自我发展的道路,满足自己追求成功的心理和成长的需求。许多中学生在欺侮他人之后都会感到自己有力量,受到学校批评也不以为然,甚至觉得自己的行为引起校方注意是件大事,于是“屡教不改”。

一般来说,爱打架的学生大都学习成绩较差,又没有什么特殊才能。他们在学习和各项,体活动中屡受挫折,几乎不能得到表扬,因此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当然还有些儿童会产生退缩行为,如害怕与人交往,寡言少语等)。前文所述的王启就是一个典型,他将打架看成自己的“特长”,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差,别人根本瞧不起自己,只有打架时才会引起同学、老师、家长的注意,使同伴惧怕,才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因此,如果不帮助这类孩子寻找到他们真正能获得成功的出路,只是一味地批评、威胁他们,则可能造成“挫折——攻击——不良心态的满足再次“挫折”的恶性循环。

有的家庭不是家长忽视孩子的成长,而是家长怕孩子。曾经有一位家长异常伤心地“控诉”自己的孩子:年满16岁的儿子脾气特别坏,拒不服从父母的任何要求和命令,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向父母发泄,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向父母发火,又是摔杯子,又是踢家具,父母有苦说不出。心理学家通过调査发现,如果父 母总是对孩子提出过多、过细的要求,给予过多的责爸和批评,不顾及孩子的反应,而且常常以消极的、羞辱的方式提出批评,势必招致孩子的不满和挫折感,受到孩子的抵抗乃至攻击。

妈妈网(http://www.mama.cn/)专家提醒,理解孩子的攻击行为,是帮助孩子摆脱攻击性的第一步。家长要注意只给孩子提出适度的要求,不让孩子总陷于失败的困境之中;多发现和鼓励孩子真正的优点,帮助孩子树立起基本的自信;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一些疏导消极情绪的方法,这样,会帮助那些爱惹事的孩子找到一条能被同伴接受的生活之路。

让孩子爱上学习家长应该给孩子独立安静的学习

孩子总是不爱学习,家庭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养成喜欢学习的好习惯呢?孩子专注与否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一个祥和、安静的学习环境,能让孩子很快做到“人境”、“人静”,也只有“入境”、“入静”,孩子才能够目的明确、思想集中、踏踏实实地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相反,如果孩子的学习环境混乱嘈杂,就很容易给他造成心理干扰、情绪压力’使其产生焦虑、厌烦、不安等心态,导致他无法安心地学习。以下的故事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小刚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平时他学习特别认真,成绩也很好。可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上课的时候老是打哈欠,一副精神不振的模样,班主任王老师暗示了他几次,可情况并没有因此而好转。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此,王老师专门去了一趟小刚的家,对他进行家访。

那是星期天的下午,王老师来到小刚的家门口,大老远就听到小刚家里传出麻将声。

听到敲门声,小刚的妈妈出来开门,一见王老师,小刚的妈妈有些不自然了,她红着脸把老师引进了家门。王老师一看到小刚家混乱嘈杂的情景,一下子就明白了小刚上课精神不振的原因。原来这都是麻将声惹的祸呀!

王老师说明来意,并介绍了小刚最近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最后,王老师意味深长地对小刚的妈妈说:“孩子要想学习好,是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努力的,特别是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刚的妈妈听了这话,不禁慚愧地连连点头,赶忙中止了家里的“活动”,并承诺说,以后一定不会在家里打麻将影响孩子学习了。

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赖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而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应该以安静、祥和为前提。故事中,小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家里公然开起了“麻将馆”,让孩子缺少安静的学习环境,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

这种做法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家长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家长还是非常重视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学习氛围的营造的。小田众的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的:

小田众一家挤在一个小小的一居室里,每当孩子开始学习的时候,田众的爸爸妈妈就自觉关掉电视,在客厅里喝茶、看书、看报纸。妈妈对孩子说,这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一般情况下,爸爸妈妈是不会无故打扰孩子学习的,除非是孩子在学习或者写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主动请教爸爸妈妈,这时,爸爸或者妈妈才会给予帮助、提示。

在爸爸妈妈的影响和帮助下,小田众不仅学习认真、专心,意志力还非常强。通常没有实在想不出来的问题,他是不会主动请求帮助的。正因为如此,小田众的学习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做其他事情也总是有始有终,让老师和同学都非常佩服。

小田众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家长尽力为孩子排除使孩子分心的因素,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独立的学习环境,孩子才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更多关于孩子学习的教育方法,小编推荐阅读:孩子不爱学习怎教育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怀孕多久能测出来()编辑

本文Hash:cb0687f781dc7cd0d004a05c6a978b595793fdbe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