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逆反心理家长不可轻视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长只注意到如何满足孩子物质生活方面的要求,然而在心灵方面却很难走进他们的心里,由此现代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近年趋升,但家长和老师对此病仍无多大了解,以为孩子只是在耍“酷”。其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1、反抗父母。孩子在童年一般都很温顺,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会后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2、似病非病。孩子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如有的孩子经常说头痛头昏;有的说呼吸困难;有的说嗓子里好像有东西。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3、讨厌环境。可能在学校发生过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原因,他便深感所处环境的重重压力,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调换班级、学校。当真的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反而会另有理由和借口,还是认为环境不尽如人意,反复要求改变。4、进校就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如患者一到学校门口、教室里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种是意识层,专往负面去猜测。如他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自认为某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甚至是罪过,给别人造成了麻烦等。5、无端生厌。面对达到的目标、实现的理想、一帆风顺的坦途,他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学学习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或退学。专家认为,父母对孩子耍“酷”行为,不能只看表面,如果影响到了他的情绪和精神,就该提早重视,这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对这类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应以药物与心理治疗并重为原则。当药物治疗缓解改善了病情后,再配合心理治疗,会使他们改变认知,完善人格,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与自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实习编辑:朱清银)

家长可巧用孩子逆反心理

上小学的孩子大都要经过一段特殊的心理变化时期,即“逆反心理”期,此时的孩子不听话、不好教育。但经过摸索,我发现,逆反心理用得巧,反倒能对教育孩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是一名教师,有一次上新课时,我想改变一下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先自学。

可怎么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呢?按照前一天晚上想到的办法,我先故弄玄虚地来了段“开场白”:“同学们,我这里有一道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是连我都没办法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不可能做出来了。”这时,一个学生不服气地接腔了:“老师,让我们看看这道题吧。”好几个学生也跟着请求。我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把题写在黑板上。偷眼一瞧,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大家都在紧张地思索、演算。

不一会儿,不少学生便陆续举起了手。我故意拖着长腔问:“怎么样,难住了吧!”谁知学生们抢着回答说:“老师,我们已经做出来了!”我分别找几名学生说出做法和解题思路,他们都说得很正确,思路也很清晰。这时,我顺势鼓励他们:“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节新课你们靠自学就能弄懂。对自己有没有信心?”同学们齐声回答:“有!”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们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涨。

我的孩子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从上小学二年级开始我让她学习电子琴,可她不到一年就不想学了。我有点不甘心。

一天,我同她一起买回一台高级电子琴,放在我卧室里。以后几天,我都不许她碰琴。这时她急了:“爸爸,电子琴不是给我买的吗?为什么不让我弹?”我故意激她:“反正你也不想学了,也学不会,碰它干吗?”“谁说的!”孩子叫起来:“谁说我学不会?我一学准会。”以后,我发现,每当我不在家时,她便溜进我的屋里偷着弹。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看到这台新买的电子琴。客人邀请女儿道:“玲玲,给我们弹一曲让我们欣赏欣赏吧。”我连忙说:“她不想学了,也学不会。”孩子急得跳了起来:“谁说我不会,谁说我不想学了。”说完跑过去弹了一曲,博得客人们一阵掌声。女儿兴奋得小脸都发光了。这次,变成她缠着我要求重新学琴了。而且一直到现在上五年级,女儿学琴从未间断,始终兴趣很高,还多次在大型活动中代表学校表演电子琴独奏或合奏呢。

单亲家长不可忽视孩子心理

导读,也有特别关心子女健康成长的家长,他们对子女爱而不溺,严而有度,教育有方,培养出许多优秀、健康的孩子。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多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单亲家庭子女人数已达数百万之多。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郑三元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易导致心理失衡,其心理问题尤其值得人们关注。

  个案一,父母就离婚了,小弋从小与湘西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经过十多年的打拼,小弋的妈妈成为了千万富婆,而此时,小弋的教育问题却让妈妈伤透了脑筋、请同学下馆子大吃大喝、半夜在公路上飚摩托车险些被撞死……为了让小弋能成才,妈妈又以每年20多万元的代价送他出国留学,但不到1年他又跑了回来。

  个案二:2002年,在长沙做外贸生意的周学军和妻子离婚,当时他们的儿子只有4岁,他要了孩子的抚养权。

  妈妈离开后,孩子经常半夜醒来哭着要找妈妈,为安慰儿子,周学军每晚都给他讲故事、唱歌。他发现,儿子对《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非常敏感,但从来不唱,而别人唱时,他听了会泪流满面。

  儿子上小学后,性格更加内向、孤僻,经常发呆,考试成绩总是不好。老师找他谈话,他竟反问老师:“难道你不知道我爸爸妈妈离婚了吗?我妈妈不管我了!”看到其他同学都有父母疼爱,他感到很自卑。一次他跟小朋友打架了,回家后对爸爸说:“××的妈妈会帮他说话,我为什么没有妈妈?”这两件事让周学军深受震撼。

  个案三,与丈夫离了婚。成成归父亲抚养。但父亲好吃懒做,成天在外赌钱,任成成饱一顿、饿一顿的生活。成成因为经常遭父亲打骂,不敢回家。母亲要将他接过去照管,但父亲又不准,于是成成经常逃学,成天同社会上一伙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偷东西,看录像,打电游,夜不归宿,他曾发誓长大后要把父亲杀掉。

  有调查表明,单亲家庭孩子与正常家庭孩子相比,觉得自己很不幸者比后者高9.8%;单亲家庭孩子44.8%的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比正常家庭孩子高出10.8%。这些数据反映出单亲家庭孩子存在不良情绪的问题非常突出。

  毋庸置疑,父母离婚对孩子心灵造成极大的创伤,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孤僻、忧虑、失望,烦躁、冷漠、自卑。有的则暴躁易怒,遇事易冲动,攻击性比较强,不思学习,任意逃学,欺小凌弱,这些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推荐阅读 宝宝缺乏个性怎么办

  导读,也有特别关心子女健康成长的家长,他们对子女爱而不溺,严而有度,教育有方,培养出许多优秀、健康的孩子。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认知偏差是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源

  单亲家庭的家长,既要当妈妈,又要当爸爸,他们承受的压力要比双亲家庭的家长大得多。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存在偏差,是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源。

  有的父母双方相互推卸,结果谁也不管子女;有的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有的家长管教不得法,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 不良性格;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什么事都依着孩子,一切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有的家长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养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有的家长在失去配偶之后,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等等。

  为单亲孩子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环境

  郑老师介绍说,在单亲家庭中,也有特别关心子女健康成长的家长,他们对子女爱而不溺,严而有度,教育有方,培养出许多优秀、健康的孩子。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郑老师认为,作为单亲家庭的家长,首先要特别注意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这就要求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学会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使孩子在急风暴雨中也能健康成长。

  第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作为单亲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良的习性,如说谎、失信及不负责任等。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经常带孩子去听听音乐会,看看书画展,和孩子一起做做有趣的游戏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孩子尽快地从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中走出来,逐渐养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第三,多为孩子创设人际交往的环境。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

  第四,注意性别角色教育。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其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推荐阅读 宝宝缺乏个性怎么办

本文Hash:2407f2696d3039054c6de905e715093d259e1a6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