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聚好散如何让宝宝与奶瓶“和平分手”

在刚开始戒除奶瓶时,许多宝宝都是非常抗拒的。对于他们来说,手捧奶瓶“咕嘟咕嘟”地喝奶是件非常愉快而享受的事情,不仅肚子能被填满,还能收获满满的安全感。奶瓶既是宝宝食物的获取来源,更能给予宝宝心灵上的抚慰,很多宝宝甚至把在临睡前吸吮奶瓶当做让自己安静下来的一种方式。

然而,美国儿科学会却建议孩子1周岁时就要开始停止使用奶瓶,而到了18个月大时一定要完全戒除奶瓶。为什么专家们要对宝宝如此苛刻呢?为什么非要夺去宝宝的心头所好呢?

Q1.为什么要提出让宝宝戒除奶瓶?

在刚开始喂奶时,许多家长都担心宝宝会抗拒奶瓶,想了许多奇怪的方法帮宝宝适应奶瓶。可这才没过多久,又要费尽心思地让宝宝戒除奶瓶?想来,家长们也是非常不情愿的。而最关键的是,宝宝们也是各种不配合,大声哭闹甚至不惜绝食,反正就只认准了奶瓶中的奶。为什么专家们总要“强人所难”呢?其实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长期吸吮奶瓶对牙齿发育不利

长期吸吮奶瓶,会让上颚和舌头受到挤压,牙齿发育时也会被挤向后方,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牙齿和嘴唇变形,形成地包天、马脸等不正常现象。而1岁后,是孩子牙齿发育和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仍没戒掉奶瓶,就可能导致说话含混不清。

2、含着奶瓶入睡容易导致蛀牙的产生

18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如果始终离不开奶瓶,习惯含着奶瓶边吃边睡,就容易发生“奶瓶性蛀牙”。因为奶液和果汁等甜味饮料都是酸性的,会侵蚀牙齿的保护层珐琅质,如果入睡前没有及时刷牙,就容易引起牙齿表面粗糙、空洞化,最终出现蛀牙。

3、长期使用奶瓶更容易引起肥胖

宝宝们从6个月开始就要添加辅食了,但如果长期无法戒掉奶瓶,宝宝通常会不自觉摄入更多的奶,从而引起肥胖。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1岁后仍使用奶瓶的孩子,到5岁半时的肥胖发生率是22.9%,而不用奶瓶的孩子肥胖发生率仅为16.1%。

4、过度依赖奶瓶可能影响肌肉锻炼

如果宝宝过度依赖奶瓶,会导致其无法很好地吃一日三餐,从而无法很好地锻炼咀嚼吞咽,可能导致口腔肌肉发育异常,影响说话。同时,由于不能较早学习用杯子,宝宝的手部功能也会缺乏锻炼,对今后的运动能力也会有一定影响。

Q2.如何让宝宝对奶瓶“挥手说再见”?

天呐噜,没想到区区一个奶瓶,竟然可能对宝宝产生这么多影响,看来妈咪们还是得狠下心来。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域”,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着想,即使要惹宝宝不开心,也必须做一回坏人,禁止奶瓶与宝宝继续往来了。不过具体实施起来要怎么做呢?

1、让宝宝认识新“朋友”

我们说“忘掉一段旧恋情的最佳方式,就是开展一段新恋情”,想让宝宝忘掉奶瓶,首先就得给宝宝介绍新朋友——杯子。爸妈们可以带着宝宝自己去挑选一款TA喜爱的杯子,引起宝宝的兴趣。首先应选购鸭嘴杯,然后再过渡到普通水杯。如果宝宝不适应这种突然转变,还可以再在两者之间加入吸管杯帮助宝宝适应。

2、增加宝宝与新“朋友”的相处时间

这时,爸妈们可以开始向宝宝介绍杯子的用途了。您可以在杯嘴沾点水、奶或稀释的果汁,向宝宝示范如何使用水杯;也可以用玩具娃娃做示范,让宝宝用杯子给娃娃喂水,增加宝宝对杯子的熟悉度。紧接着,爸妈们可以开始循序渐进地用杯子代替奶瓶了。先把一天里最不重要的那顿奶(通 常是白天那顿)改成从水杯喝,直到睡前的奶瓶也替换掉。将奶瓶藏起来,同时让杯子经常出现在他的视线范围内、活动区间内。

3、让宝宝发现新“朋友”的优点

如果到这时候宝宝依然固执地依恋奶瓶,爸妈们就要耍点“小心机”了:稀释奶瓶里的奶,将非稀释的奶装在水杯里给宝宝喝,让宝宝察觉到味道的变化,直到最终自愿放弃奶瓶为止。同时,爸妈们还应该给宝宝更多的鼓励和爱,当他用水杯喝水时,即使每次只能喝一点或者洒得到处都是,爸妈们也不要过度苛责或紧张,让宝宝意识到水杯也是挺不错的。

与宝宝分床睡的最佳时间如何让宝宝睡得更好

分床而不分房,这是时下许多父母所选择的方式,既锻炼了宝宝的独立能力,也兼顾了对孩子的照顾。那么,什么时候跟孩子分床睡最好?

1、不建议在孩子1岁之前和父母分床睡

孩子从出生到1岁期间,是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如果让孩子单独睡觉,试想一下,当他们在夜里醒来时,看到黑漆漆的一切,会增加恐惧心理,从而产生不安全感,影响信任感的形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晚上他们会因害怕怪兽、妖精而不敢入睡。如果当他们从恶梦中醒来时,爸爸妈妈轻轻地拍打和安抚,会化解他们的恐惧心理。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要讲究方式、方法。

2、良好的依恋关系是让孩子分床睡的前提

我们很多家长都非常希望孩子能独立,但是孩子的独立能力是建立在良好依恋关系上的,当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信任感,内心具有足够的安全感时,他们才能放心大胆地独自和这个世界进行交流,分床睡觉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家长要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当孩子需要家长帮助的时候,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回应。同时,不仅要让孩子和妈妈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还要让孩子和爸爸、爷爷和奶奶等家庭成员建立信任感。

3、孩子3岁左右时,可尝试让其单独睡

2-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明白即使妈妈不在身边还会回来的道理,这时您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和您分床睡觉了,不过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强迫孩子和您分床睡,这里有一些小技巧:把孩子的房间重新布置一下,使之对孩子更具有吸引力;在孩子单独睡觉前,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给孩子一个过渡的过程,您可以给孩子讲讲为什么要分床睡。当分床开始后,在孩子睡觉前,您可以坐在小床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说说话,告诉孩子灯的开关在哪里,让他闭上眼睛,亲亲他的额头,使他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根据精神分析,3-6岁是儿童的“俄狄浦斯期”,孩子会对父母的关系、两性之间的问题比较敏感。从性心理角度来说,孩子3岁之后最好与父母分床,至少不要有可能直接看到父母的性事。

6岁之后,孩子逐渐进入潜伏期。这阶段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关注超过对自身的关注,如果在小时没有分开,那么这个阶段也可以比较容易地分床(房)。而到青春期孩子会再次回归对自身的关注并产生性的冲动,如果在青春期到来之前还没有完成“分”,可能提示出家庭关系和互动模式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清楚孩子跟大人分床睡的最佳时机,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睡眠。那么,宝宝如何睡觉更健康?

安抚宝宝睡前情绪

睡前,不要让宝宝太兴奋,如果宝宝在睡觉前有一个习惯性的哭闹前奏,不要立刻把宝宝脱光。父母应该平时留心,掌握宝宝的睡眠习惯,帮助宝宝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睡眠反射习惯,在哭闹前奏开始之前就可以做准备,逗他笑,让他心情愉快。然后才可以帮宝宝脱衣服。

清洁宝宝的身体

宝宝情绪平稳后,就可以开始为宝宝清洗身体。将宝宝的身体打湿,用掌心轻轻揉搓至全身,直至身体微微发红,力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轻,沐浴露可以隔天用一次,用清水冲干净后,涂上润肤露,取一块大毛巾将宝宝全身包住,擦干后,放进睡袋里面。整个过程要快,动作干脆,室温调节在大约在25度左右。

宝宝睡着后再离开

宝宝躺下后,不要立刻走开,你可以看着他的眼睛,跟他说话,轻轻哼歌或者拍拍他的身体,各种温和的适合你的宝宝的活动都可以,直到他睡着。有些妈妈在宝宝闭上眼睛 就会马上起身去做其他事情,其实这个时候很有可能宝宝并没有真正睡着,你一走开,他就会醒,这样的过程有过几次后,你就发现宝宝变得好像不容易睡着了。

与宝宝吵架该如何和好

宝宝是调皮的,有时候宝宝过于顽皮让父母大动肝火,孩子也吵闹不已。但事后,孩子总会把责任归咎于自己身上,对成人有很多的不理解。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和孩子重归于好呢?

宝宝是调皮的,有时候宝宝过于顽皮让父母大动肝火,孩子也吵闹不已。但事后,孩子总会把责任归咎于自己身上,对成人有很多的不理解。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和孩子重归于好呢?

要跟自己和好

父母在意识到自己管教失控后的第一个念头通常是“自责”。家长往往一心一意“哄”孩子,很少反思,以至于下次同样被冲动的情绪冲昏头脑,陷入恶性循环。

建议家长原谅自己,跟自己和好,之后才可能用放松的心情与建设性的方式,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比如你发现自己将要爆发时,先离开现场冷静一下,或者喝一杯水给自己一些缓冲的时间。也可在心中默念“冷静冷静”,以整理情绪。

向孩子坦承错误

其实,只要我们示弱,孩子是很容易原谅我们的。家长不妨蹲下来跟孩子解释刚才自己为什么发脾气了,请求他原谅自己的一时冲动,让他知道你的情绪已经平复了,而且无论如何你都是爱他的。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妈妈很抱歉,刚刚有没有吓到你?现在心情还好吗?”鼓励孩子将心里的感受说出来,以防憋在心里留下阴影。

告诉孩子你学到的经验

家长对孩子发脾气往往只是很笼统地骂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其实,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所以,在请求孩子原谅的时候,不妨跟孩子解释你这次反思学到的经验:“妈妈再怎么生气、伤心,也不应该那样说话。如果妈妈下次说:"我很生气,因为你跟我说你要上床去睡觉,却还在玩玩具,我有受骗的感觉。"这样讲,你会不会了解呢?”如此一来,孩子下次便更容易懂得你的意思。

主动出击

孩子喜欢被尊重的感觉。如果孩子确实屡教不改,而你对此又很生气的话,不妨主动出击,向孩子保证自己下次不再随便发脾气,但是要询问孩子:“相同的错误再次发生,你想妈妈怎么做?”

下次让孩子主动提醒你

经过这次事件,你可以和宝宝来个小约定:“下次妈妈再发脾气的时候,你主动提醒妈妈"不要生气",好不好?”这样的方法既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发生伤害事件,又能让孩子意识到妈妈会生气,自己是不是做错事了。

12

本文Hash:50839f72109a525c906c9d6d0a8942665c5759d9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