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守时好习惯父母应该以身守则

导读:孩子放学的时候,我们经常都要去接孩子回家,有时候我们因为工作上的事情,耽误了一会儿,这时作为父母的你,是否意识到自己的不对?

问题直击:在中国孩子当中,不守时的情况非常普遍。说好九点整睡觉的,却总是拖拖拉拉,到十点才睡觉;说好五点开始写作业的,却因为玩耍而拖到六点。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守时的情况呢?或许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很可能是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做好,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

大家还记得梦想着当将军的约翰尼,那个跛着脚却非要打扫卫生的让人尊敬的孩子吧,正是从他身上,我意识到,要想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必须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之后,我又从他的母亲——玛丽女士身上学到了更加重要的一课:要想让孩子守时,作为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一天,玛丽女士和我约好,礼拜六去市政广场旁边的大型超市里面购物。8点的时候,我们从家里出发。她带着约翰尼将军,而我则带着小欣欣,走向了去超市的路。两个孩子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而我们两个大人则在后面跟着,不时闲聊着。

此时,玛丽女士的电话响了:她的一个朋友请她帮忙查阅一些资料,然后再用传真发过去。因为这个资料比较重要,必须马上就发。

无奈之下,玛丽女士只好让我先带着两个孩子去市政广场等她,并且说好,8点40在广场东边的第二个路灯下面会合。

一路上,我们三个人有说有笑,走走停停,20分钟后,我与孩子就走到了约定的地点。一想玛丽女士有可能8点40赶不到,我待在这儿有些无聊,于是我就带着两个孩子在附近的娱乐设施上玩。不知不觉之间,十几分钟的时间过去了。此时约翰尼将军提醒我:“时间快到了,我们到第二个路灯下面等我妈妈吧,她就快要来了。”

“你妈妈要做这么多事情,8点40能赶过来吗?”虽然我从娱乐设施上走下来,但还是心存疑问。

“会的,她说到做到,从来没有不守时过。”约翰尼将军非常肯定地告诉我。

既然如此,我就招呼小欣欣一起走。果然,就在我们走到市政广场第二个路灯下的时候,看见玛丽女士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满脸汗水,嘴里高兴地说:“哦,谢天谢地,总算没有迟到!”

“妈妈,你迟到了一分钟。”约翰尼将军提醒母亲道,并且抬手指了指挂在市政广场上的时钟。

“哦,该死,我确实迟到了一分钟,对不起,对不起!”玛丽女士给我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以此表达对我们的歉意。

见此情景,我自然不太好意思,于是安慰她说:“没有关系,一分钟而已,又不是多大的事情!”

玛丽女士却还是在一个劲儿地道歉,仿佛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一样,无奈之下,我只好佯装生气,才终止住了玛丽女士的道歉。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超市里,玛丽女士给我们三个人每人买了一个冰激凌,作为自己迟到一分钟的“赔偿”。看着手里的冰激凌,我心中觉得好笑:“这不是小题大做吗?”

父母应培养孩子自我督促的习惯

孩子在学校时有老师、同学的督促和检查,在家里有家长的督促和检查,但在学校也不是总有老师跟着,在家里父母也不总是在身边,这时候孩子该怎么办?

孩子总有长大的时候,总有离开父母走向社会的时候,作为家长还能继续督促和检查吗?这就是说,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自我督促和检查的习惯,他就不能很好地进入社会。因此,而有必要立刻培养孩子在学习和行为两方面进行自我督促和检查的习惯。

1.学习方面的自我督促和检查

在学习中,怎样才能知道是否已经掌握了学过的知识,其最普通的方法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测试。然而老师不能经常进行测试,家长也不一定知道该测试些什么,这时就要靠孩子自己来测试。开始时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测试,家长要给他提供进行自我测试的条件和方法,如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度购买一些阶段练习等方面的书,筛选一些电脑同步教学软件,在这些类型的书和软件中都有各类课程的练习题,定期地让孩子进行测试。当然,检查学习效果不是只有题目测试一种方式,家长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来检查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带孩子去科技馆时让孩子解释所见到的现象,可以了解他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带他去自然博物馆时,可以了解孩子对人文、地理、生物等方面的知识学到了多少;也可以让孩子参加些社会活动,从中了解他对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是否能灵活运用。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些方法在检查孩子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如果能让孩子感觉到检查不是件苦恼的事,就容易让孩子养成自我督促和检查的习惯,一旦习惯养成了,家长也就完成了任务。

在检查知识的时候,如果发现虽然孩子努力学习了,但效果不是很好,就要从孩子学习方法的角度来考虑了,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方法的好坏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要想知道现在的学习方法是否切实有效的,就要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来观察。如果用的时间很多,但成效不明显,说明学习方法有问题,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出问题,不断地进行改进。同时,要让孩子养成每隔一段时间就回过头来总结一下这一阶段的学习方法与成效的习惯,从中领会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间的关系,进而自觉地改进学习方法。

2.行为方面的自我督促和检查

学习成绩好的不一定就是好孩子,这个道理已经不用再多说了。想要实现行为方面的自我督促和养成检查习惯,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家长要教育孩子使其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以采用鼓励和惩罚相结合的办法。当孩子做了一件事,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都要问一句“这是谁做的”,当孩子承认之后,要肯定他勇于承认的勇气,再来讨论做的事情应不应该。

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不要总是包办孩子的事,不放心让孩子独立做的事可以在旁边看着,千万别插手,让孩子遇到些挫折是有好处的。另外,家长自己做错事的时候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孩子碰坏了东西就责骂,而自己碰坏了东西就要找原因开脱,尤其是当孩子在场时,更要放下家长的架子,勇于承担责任,这是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良好契机。

只有在孩子具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品质后,才能谈及孩子的自我督促和检查。当孩子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后,他在行动时就会不自觉地去考虑后果。为什么大一 的孩子不会主动把手伸到开水中,实际上就是因为他知道把手伸到开水中会被烫伤,自己会感到疼,要为把手伸到开水中的行为负责。

一个家庭的成员们要经常坐在一起说说话,在轻松的气氛中对各家庭成员在这一段时间里的行为做一评论,不论家长还是孩子都平等对待,为的是找出问题所在,也给孩子定期对自己进行反省的机会。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很容易养成一些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意培养,是能够形成“三思而行”的习惯的,在行为上也会勤于自检,实现自我督促与自律。

父母应培养孩子自我督促的习惯

孩子在学校时有老师、同学的督促和检查,在家里有家长的督促和检查,但在学校也不是总有老师跟着,在家里父母也不总是在身边,这时候孩子该怎么办?

孩子总有长大的时候,总有离开父母走向社会的时候,作为家长还能继续督促和检查吗?这就是说,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自我督促和检查的习惯,他就不能很好地进入社会。因此,而有必要立刻培养孩子在学习和行为两方面进行自我督促和检查的习惯。

1.学习方面的自我督促和检查

在学习中,怎样才能知道是否已经掌握了学过的知识,其最普通的方法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测试。然而老师不能经常进行测试,家长也不一定知道该测试些什么,这时就要靠孩子自己来测试。开始时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测试,家长要给他提供进行自我测试的条件和方法,如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度购买一些阶段练习等方面的书,筛选一些电脑同步教学软件,在这些类型的书和软件中都有各类课程的练习题,定期地让孩子进行测试。当然,检查学习效果不是只有题目测试一种方式,家长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来检查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带孩子去科技馆时让孩子解释所见到的现象,可以了解他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带他去自然博物馆时,可以了解孩子对人文、地理、生物等方面的知识学到了多少;也可以让孩子参加些社会活动,从中了解他对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是否能灵活运用。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些方法在检查孩子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如果能让孩子感觉到检查不是件苦恼的事,就容易让孩子养成自我督促和检查的习惯,一旦习惯养成了,家长也就完成了任务。

在检查知识的时候,如果发现虽然孩子努力学习了,但效果不是很好,就要从孩子学习方法的角度来考虑了,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方法的好坏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要想知道现在的学习方法是否切实有效的,就要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来观察。如果用的时间很多,但成效不明显,说明学习方法有问题,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出问题,不断地进行改进。同时,要让孩子养成每隔一段时间就回过头来总结一下这一阶段的学习方法与成效的习惯,从中领会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间的关系,进而自觉地改进学习方法。

2.行为方面的自我督促和检查

学习成绩好的不一定就是好孩子,这个道理已经不用再多说了。想要实现行为方面的自我督促和养成检查习惯,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家长要教育孩子使其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以采用鼓励和惩罚相结合的办法。当孩子做了一件事,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都要问一句“这是谁做的”,当孩子承认之后,要肯定他勇于承认的勇气,再来讨论做的事情应不应该。

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不要总是包办孩子的事,不放心让孩子独立做的事可以在旁边看着,千万别插手,让孩子遇到些挫折是有好处的。另外,家长自己做错事的时候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孩子碰坏了东西就责骂,而自己碰坏了东西就要找原因开脱,尤其是当孩子在场时,更要放下家长的架子,勇于承担责任,这是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良好契机。

只有在孩子具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品质后,才能谈及孩子的自我督促和检查。当孩子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后,他在行动时就会不自觉地去考虑后果。为什么大一 的孩子不会主动把手伸到开水中,实际上就是因为他知道把手伸到开水中会被烫伤,自己会感到疼,要为把手伸到开水中的行为负责。

一个家庭的成员们要经常坐在一起说说话,在轻松的气氛中对各家庭成员在这一段时间里的行为做一评论,不论家长还是孩子都平等对待,为的是找出问题所在,也给孩子定期对自己进行反省的机会。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很容易养成一些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意培养,是能够形成“三思而行”的习惯的,在行为上也会勤于自检,实现自我督促与自律。

本文Hash:b183e2616d44522205c8128f241146e5482798b4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