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原则

  要想保证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合理的饮食是保证发育的重要保证,父母应该多留意孩子的饮食上的变化,及时有效地改掉恶习。

  1.榜样示范。家长带头吃各种蔬菜,让孩子跟着模仿。即使家长由于某种原因不想吃或不能吃某种食物,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切忌无原则地迁就、顺从儿童挑食。

  2.多讲道理。家长应向孩子讲述挑食的害处,特别在吃蔬菜时,向孩子讲述这些蔬菜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引导孩子慢慢地习惯吃各种蔬菜。切忌简单粗暴,强迫命令。

  3.运用行为矫正的一些方法。

  (1)脱敏法。可以在孩子的饮食中逐渐掺入他不喜欢吃的食物成分,如在吃馄饨时,掺入少量的青菜,多次反复,孩子就习惯吃了。

  (2)阳性强化法。在孩子能少量摄取过去不吃的蔬菜时,立即给予表扬和奖励,奖励的办法可以是给孩子买一些学习用品,但注意奖励一定要兑现。

  (3)消退法。首先必须仔细观察究竟什么因素对孩子的挑食行为起强化作用,再根据找到的强化因素,进行消退。

  如有的孩子拒吃蔬菜,大哭大叫,这时家长对他的哭闹可不予理睬,下次遇到此情况,均如此对待。反复多次,儿童的挑食行为即可纠正。

  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10原则

  第一,每餐基本定时,前后不差一个小时,每餐定量,吃饭要定位置,从小开始训练,养成习惯,尤其是节假日期间或者孩子换了环境不能放松,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

  第二、甜食、油炸食品、烘烤食品、家中不要存放不健康食品、家长不在宝宝面前吃不健康食品,零食要有节制。

  零食品种要有选择比如酸奶、奶酪、猕猴桃、火龙果、木瓜、草莓等都是很好的零食品种;如果给孩子吃香蕉,应该选择个头小的,以控制零食量;

  第三,均衡饮食,合理搭配营养,包括优质蛋白(奶及奶制品、鱼、肉及豆制品、蛋类)、五谷杂粮、适量脂肪(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DHA、ARA)、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和食物粗纤维;

  第四,烹调方式变!变!变!调动宝宝好奇心,不断改善食物的品种和色香味及形状;

  第五,预防偏食、挑食,关键是食物多样化和家长起带头作用,家长首先不偏食、不挑食,不在饭桌上议论饭菜不好吃;

  第六,改进进餐环境,吃饭前关闭电视,收拾好玩具,餐前营造良好的进食气氛,家长要对今天所吃的饭菜表示极大兴趣,不强迫喂,不追喂,不指责,不给负面暗示,一顿饭没有吃够量,不必太在意;

  第七,适量户外活动,每日定时外出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调整情绪,进行日光浴(注意外出时间的选择),适当运动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

  第八,保证充足睡眠,使胃肠道得到良好的休息和调理;

  第九,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调整,如消化酶类、维生素、微量元素(铁、锌、钙)、益生菌;

  第十,家庭中参与带养宝宝的家长理念要统一,不在宝宝面前争论对与错,有利于宝宝良好习惯的养成。

上一篇 让宝宝健康成长 下一篇 孩子不可多吃!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原则

二、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八字原则

1.以身作则

家长随地吐痰、扔垃圾就不能指望孩子会讲公共卫生,或者说教师如果打骂孩子就不可能要求孩子别打骂小朋友,孩子身边的成人自私就不会有宽厚仁爱的孩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作为家长和教师,必须明白孩子的行为习惯都是后天学习形成的,成人以身作则示范表现好的行为,孩子学会不良行为的几率会大大下降,或者即使出现不良行为矫正起来也较为容易。

2.赞扬为主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调皮好动,做什么都不专心,让他学书法养养性子”,有的说:“我的孩子胆小怕羞,让他学武术锻炼胆量”。文艺武艺是各有长处,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一种气质特征,或外向好动或内向羞涩,气质同时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并且一个人的优点往往也是一个人的缺点。因此家长与教师不应逆水行舟,正确办法是发现孩子所擅长的、所感兴趣的,在此基础上多表扬多鼓励孩子的些许进步,逐渐引导孩子发挥长项纠正短项。试想哪个孩子不喜欢被夸,他有了自信才有胆量尝试他原先不擅长的。

比如对好动的孩子可以这样说:“宝宝表演得真好,妈妈再讲个新故事你来表演”,他会不会安静坐下听故事呢?对好静的孩子可以这样说:“宝宝画画都这么棒,跳个舞肯定也很棒”,在鼓励下他如果开始跳舞,家长更应立即称赞。和开始举例的那些隐含贬义的用语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效果?试试就知道了。

还有一点必须强调,孩子的每一点小小进步都需要及时地、大张旗鼓地称赞,使他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可以得到成人的注意,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幼儿吃饭是用筷子好,还是用小勺好?要根据年龄来分析。一般说3岁前用勺子好,3岁后可训练用筷子吃饭。因为,婴幼儿双手动作的发展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3岁后,幼儿手指运动的发育较成熟,动作的灵活性增强、模仿能力也提高,此时可训练幼儿用筷子进食。通过拇指、食指、无名指三指的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进行取食动作,对大脑皮层相应区域也是一种刺激,对小儿今后用笔写字和智力发育都有好处。所以,家长可在小儿3岁时训练其用筷子吃饭,4岁以后的孩子应准确地使用筷子。人有两只手,左右两手分别受大脑右、左两个半球交叉性指挥。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人是以右手操作为主,如吃饭、写字、工作等,用右手拿筷子、笔和其它物品。因此,人的左半球大脑比右半球大脑发达。最近,美国、日本的许多科学家竞相探索右脑的智力开发,儿童常用左手可使记忆力、形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那么,对于幼儿,当他们用勺子吃饭时,家长应先训练哪只手呢?我们可以从人手动作发展的规律来分析。人的两只手中,能担任主要作用的手叫优势手。在小儿双手动作的发展过程中,优势手的形成是随着大脑的发育而有一个不断的反复过程。最先出现的是单手性,在出生后至4~5个月,以左手为优势手;6个月时出现双手性,左、右两手无明显差别;7个月时又出现单手性,以右手为优势手;到8个月时为双手性;9个月时又出现单手性,以左手为优势手;1岁时大多数幼儿优势手定在右手,少数小儿未定,直到4岁才完全定下优势手。由此可见,优势手的反复过程,也就是大脑两个半球的发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幼儿用哪只手吃饭,大人都不要阻止,让其自然发展。这样对左右脑同时发育有好处。3岁左右脑发育基本完善,脑重已达到成人脑重的90%,接近于成人,此时最好双手都能灵活应用。

本文Hash:ab98392bc761fc1d2a17e4b03b1dc82d38dd409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