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贝不长个儿?

  怎样判断宝贝身高是否长得慢

  出生后头3个月,平均每月长3。5厘米;

  出生后3-6个月,平均每月长2。0厘米;

  出生后6-12个月,平均每月长1。0-1。5厘米。

  专家提示:

  宝贝出生第一年平均共长25厘米,第二年平均共长10厘米,第3年平均长8厘米。如果你的宝贝增长速度低于上述值的70%,那么可以判断为长得慢。

  身材矮小的常见原因&治疗方法

  家族性矮小

  父母身材矮,对子女身高会有重要影响。因遗传基因所引起的矮小称为“家族性矮小”,表现为生长速度正常,生长曲线和正常儿童的曲线平行,但始终是在低限。

  干预对策

  1.注意合理营养。不偏食,少吃零食,尤其在餐前1-2小时不吃糖果或喝饮料,保持良好的食欲。食欲好,吃得好,营养合理,才能为长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

  2.经常运动。运动后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加,促进身体生长。

  3.保证充足睡眠。正常人的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睡眠时分泌,充足的睡眠对身体生长很重要。

  4。保持精神愉快。精神压抑可抑制生长激素分泌,有一种病称为“情绪剥夺侏儒”,就是因在儿童期受到歧视、虐待造成的。一旦改变环境,儿童又会正常生长。

  5.找专科医生检查。家族性矮小儿童不要任意用药,有些药可使骨骺早闭合,生长潜力耗尽,成年后身高反而更矮,这是值得家长们警惕的。

  6.找专科医生诊治。如果宝贝到3岁时,身高还低于下限值水平,应找专科医生诊治。如果诊断为特发性矮小,可以试用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很好。

  小于胎龄儿

  是指足月出生的宝贝,但体重小于2。5公斤或身长低于47厘米婴儿。由于患病或孕期进食少等原因,导致胎儿在宫内发育不良,出生后身材矮小。不过,大多数小于胎龄儿,在出生后得到合理充足的喂养,有追赶性生长现象,2岁前可以达到正常儿的身高。如果到2岁时身高仍矮于正常水平,其中的80%将达不到成人的正常身高。

  干预对策

  1.加强喂养。保证奶量充足,及时、合理添加辅食,预防贫血和佝偻病;适当补充锌剂,有利于追赶性生长。

  2.生长激素治疗。如果宝贝2岁时,身高仍然低于正常的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研究证明有较好的效果。

  营养不良

  各种营养素是宝贝长高的物质基础。3岁前是宝贝第一个生长高峰期,如果在这一段时期奶量不足,或不能及时添加辅食(有的1岁后才添加辅食),宝贝的身高增长便会受到影响。

  干预对策

  1.合理喂养。宝贝1周岁前,合理喂养,保证奶量充足,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2.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给宝贝断母乳后,要培养宝贝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

  严重疾病

  如果宝贝罹患某种先天性疾病,也势必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

  干预对策

  宝贝身材矮小要及早发现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使生长速度恢复正常,预防矮小。

  内分泌疾病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现在,每个宝贝在出生时都会经过国家法定的筛查,常用足跟血检查。如果查出阳性,怀疑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必须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一旦确诊立即治疗。

  早诊断、早治疗,可使宝贝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完全正常。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则会严重影响宝贝的体格和智力发育。

  2、生长激素 乏症

  这种病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表现为生长非常缓慢。这种病应及时找专科医生诊治,采用生长激素治疗有特效,第一年便可以长12-13厘米。如果治疗早并坚持治疗,成年后完全可以达到正常身高。

  (以上内容由《妈咪宝贝》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

为什么宝贝在幼儿园不爱说话

在家里唧唧喳喳说个不停的宝贝,一进幼儿园却突然缄口不言了。宝贝为什么会这样呢?怎样让宝贝在幼儿园也活泼开朗、爱说爱笑呢?

菁菁的奇怪表现

菁菁的表现让妈妈很纳闷:她在家里跟爸爸妈妈很爱说话,一句一句说得清清楚楚,但是在幼儿园里不爱说话。老师跟她说话,她总是不回答,只是看着老师点点头或者摇摇头。妈妈让她说“老师好”,她要么不说,要么低着头用很小的声音说。她跟小朋友倒也合得来,但是很少交流。妈妈问她为什么在幼儿园不说话,本来正说话的她就又不说话了。

宝贝的选择性缄默现象必须关注

选择性缄默是指孩子已获得基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但因为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却沉默不语的现象。其实质是孩子出现了社会适应困难,而不是语言本身出现了障碍。当孩子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孩子主要借助眼神、手势、点头、摇头等肢体语言进行交流。调查统计发现,孩子3岁左右开始出现这种现象,并且女孩比男孩更加常见。

选择性缄默的宝贝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害羞、胆怯、退缩;另一种是冲动、攻击、暴躁。个别幼儿可能还有其他反应,例如遗尿、遗粪等,这与他们不用语言及时向成人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状况有关。

如果宝贝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选择性缄默,需要到医院做专业治疗。但大多数孩子都是暂时的,属于社会适应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家长发现之后积极想办法帮助孩子,选择性缄默就会渐渐消失。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选择性缄默现象,就会担心孩子是不是患有自闭症,因为自闭症的孩子也不爱说话。二者最大的区别是选择性缄默的孩子已经获得了基本的语言能力,只是在某些场合默默不语;而自闭症患儿没有获得基本的语言能力,无论跟家人还是外人都缺乏正常交流中的目光对视或一问一答的互动现象。例如问他一个问题,他通常是不回答或者只是重复你的问题。自闭症患儿需要早期发现和早期专业治疗。

让宝贝在幼儿园快乐开口的策略

1.不要急于逼迫宝贝开口

只要宝贝在家里或者比较熟悉的场合说话正常,就不要太担心他的语言发展有障碍,也不要过分强调宝贝没有礼貌等品德问题。如果家长心情急切,强迫宝贝说话,他会更加紧张,说得磕磕巴巴的再被误解为口吃,情况就更加糟糕,家长也会更加慌乱了。所以家长一方面要重视宝贝的选择性缄默,另一方面又不要急于求成,要求宝贝马上就改变状况,而要循序渐进地从正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调查有没有对宝贝刺激比较大的事件

宝贝的心理挫折感是细腻和脆弱的,在与周围的家长、老师和同伴交往中,某个小小的事件可能都会让他感到焦虑,大大降低了他的安全感,但是宝贝又难以名状这个不良体验,于是就采用缄默的方式保护自己。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细心观察、调查,及时给予鼓励、支持和帮助。例如有的宝贝是笼统地对幼儿园环境不适应,有的宝贝是操作不了幼儿园的某个玩具,有的宝贝是完成不好老师教的某个手工,有的宝贝是适应不了某个同伴的交往方式……调查清楚以后,再帮助宝贝排除面临的具体困难。

3.使用积分法鼓励宝贝快乐说话

在观察和调查宝贝的同时,可以用积分法鼓励宝贝多多说话,家长和老师配合,效果更好。比如,健健是一个言语很少的小班男孩,他家长都出国了,由姥姥和小保姆照看他。他在班里很安静 ,默默地玩自己的,不与小朋友说话。老师问一句他说一句,不问他就不说话。老师告诉健健:只要他主动开口与小朋友说话,说一句就在一张表上盖一个梅花印章,等积累到十个印章的时候,就奖给他一张贴纸。但是若发现一个上午没有说一句话,就要划掉一个印章。老师的做法很有效。当健健与小朋友交谈有了很大地进步,老师就改用口头奖励的方式,两个月后,健健终于能交谈自如了,性格也变得开朗许多。

积分法有很多好处。由于宝贝的适宜行为要积累到一定次数才能获得奖励,他的动机和持久性可以从中得到培养。而且如果宝贝不能达标,就要减少积分,并不直接对宝贝的身心进行惩罚,它的客观性避免了对宝贝的伤害。

简易图表可以帮助宝贝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有利于宝贝自主塑造良好行为。家长省去了许多说教,让宝贝自主管教,是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矫正宝贝不用奶瓶喝水、不爱收拾玩具,也相当有效。

计分法的操作要领:

*用肯定句向宝贝明确目标行为

比如老师对健健说:“你要每天与小朋友说话。”不能这样说:“你不能整天一个人待着。”因为只有肯定句才能让宝贝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而否定句只是告诉他不能做什么,结果宝贝就无法明白他究竟能做什么。

*建立基数

累计几次行为就可以得到奖励,这需要教育者的尝试和决断,一开始对低龄宝贝的起点可以定得低一点,以后根据情况变化再进行调整。

*确定积分标识

基数确定之后,就要选择合适的积分标识,选择用起来方便、及时和宝贝喜欢的标识,例如花纹印章、小红花、小贴纸等。

*确定奖励内容

宝贝用积分换取什么样的奖励,要在保障安全、健康的前提下,根据幼儿的喜好来选择。先用物质奖励,再用精神奖励,待幼儿表现自然、正常以后可以撤消奖励。

4.增加宝贝与同伴和老师单独相处的机会

宝贝是因为面对集体环境人多的压力而选择缄默的,而在熟悉的环境并且人比较少的情况下,他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因此,家长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宝贝与某一个同伴多多相处,借此增加幼儿园集体环境对他的亲和力。例如放学的时候,有意安排宝贝跟某个同伴一起回家;节假日两家大人带着孩子互访或结伴出游;在方便的时候,带孩子到老师家里做客,或者邀请老师到自己家里来做客……这些都将带给宝贝更多社会交往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宝贝不敢说话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5.让老师知道宝贝的爱好和本领

宝贝对自己熟知的事物比较自信,家长主动跟老师交流宝贝有什么爱好和本领,这样老师就可以找一个亲切的话题跟宝贝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还可以让宝贝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玩,鼓励他与老师和玩伴一起分享,这些策略都有利于激发宝贝交流的欲望。

6.让宝贝学会接纳和欣赏他人及外在环境

有的宝贝跟菁菁一样在家里不说幼儿园的事,有的宝贝却说很多幼儿园的“坏事”,为自己在幼儿园不说话找很多理由,比如某个小朋友打我、老师不喜欢我、玩具不好玩、饭菜不好吃等等。宝贝描述的事实可能真实也可能虚假,家长在帮助宝贝解决问题的同时,更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孩子学会接纳和欣赏他人及外在环境,减少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带来的不良影响,帮助他提高社会适应性。(文/晏红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著名早教专家)

宝宝为何不长个儿?

宝贝的生长发育是否达标,是父母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尤其是身高,是父母们尤为关注的一个判断指标。很多父母看到宝贝长得慢,个子比同龄宝贝矮,就非常焦急,担心宝贝的健康有问题,输在起跑线上。怎么办?听听专家怎样说――

怎样判断宝贝身高是否长得慢

出生后头3个月,平均每月长3.5厘米;

出生后3-6个月,平均每月长2.0厘米;

出生后6-12个月,平均每月长1.0-1.5厘米。

专家提示:

宝贝出生第一年平均共长25厘米,第二年平均共长10厘米,第3年平均长8厘米。如果你的宝贝增长速度低于上述值的70%,那么可以判断为长得慢。

常见原因1家族性矮小

父母身材矮,对子女身高会有重要影响。因遗传基因所引起的矮小称为“家族性矮小”,表现为生长速度正常,生长曲线和正常儿童的曲线平行,但始终是在低限。

干预对策

1.注意合理营养。不偏食,少吃零食,尤其在餐前1-2小时不吃糖果或喝饮料,保持良好的食欲。食欲好,吃得好,营养合理,才能为长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

2.经常运动。运动后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加,促进身体生长。

3.保证充足睡眠。正常人的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睡眠时分泌,充足的睡眠对身体生长很重要。

4。保持精神愉快。精神压抑可抑制生长激素分泌,有一种病称为“情绪剥夺侏儒”,就是因在儿童期受到歧视、虐待造成的。一旦改变环境,儿童又会正常生长。

5.找专科医生检查。家族性矮小儿童不要任意用药,有些药可使骨骺早闭合,生长潜力耗尽,成年后身高反而更矮,这是值得家长们警惕的。

6.找专科医生诊治。如果宝贝到3岁时,身高还低于下限值水平,应找专科医生诊治。如果诊断为特发性矮小,可以试用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很好。

常见原因2小于胎龄儿

是指足月出生的宝贝,但体重小于2.5公斤或身长低于47厘米婴儿。由于患病或孕期进食少等原因,导致胎儿在宫内发育不良,出生后身材矮小。不过,大多数小于胎龄儿,在出生后得到合理充足的喂养,有追赶性生长现象,2岁前可以达到正常儿的身高。如果到2岁时身高仍矮于正常水平,其中的80%将达不到成人的正常身高。

干预对策

1.加强喂养。保证奶量充足,及时、合理添加辅食,预防贫血和佝偻病;适当补充锌剂,有利于追赶性生长。

2.生长激素治疗。如果宝贝2岁时,身高仍然低于正常的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研究证明有较好的效果。

常见原因3营养不良

各种营养素是宝贝长高的物质基础。3岁前是宝贝第一个生长高峰期,如果在这一段时期奶量不足,或不能及时添加辅食(有的1岁后才添加辅食),宝贝的身高增长便会受到影响。

干预对策

1.合理喂养。宝贝1周岁前,合理喂养,保证奶量充足,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2.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给宝贝断母乳后,要培养宝贝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

常见原因4严重疾病

如果宝贝罹患某种先天性疾病,也势必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

干预对策

宝贝身材矮小要及早发现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使生长速度恢复正常,预防矮小。

常见原因5内分泌疾病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现在,每个宝贝在出生时都会经过国家法定的筛查,常用足跟血检查。如果查出阳性,怀疑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必须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一旦确诊立即治疗。

早诊断、早治疗,可使宝贝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完全正常。如果没有及 治疗,则会严重影响宝贝的体格和智力发育。

2、生长激素缺乏症

这种病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表现为生长非常缓慢。这种病应及时找专科医生诊治,采用生长激素治疗有特效,第一年便可以长12-13厘米。如果治疗早并坚持治疗,成年后完全可以达到正常身高。

本文Hash:ae195aa44726c106dc0353fa225a06b0f49dba07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