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困惑如何教育孩子

家长的困惑如何教育孩子?现在的家长都在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个人的素质教育。最近,辽宁省瓦房店市教育局搞了一次优秀家长评选活动,结果这座人口只有12万的县级市竟有三分之一的百姓参与网络投票。在12月22日举行的优秀家长颁奖晚会现场,当1位获奖的优秀家长在台上讲述各自成功的育儿故事时,台下的众多家长一边倾听,一边拭去眼角的泪水,几位颁奖嘉宾也是一边流泪,一边为获奖者授奖。家长的困惑如何教育孩子呢?

如何教好孩子是家长们共同的困惑

自今年9月瓦房店市教育局发起网上评选优秀家长活动以来,3个月里,全市3多万名家长不仅参与了网上投票,还留下了十余万条网络留言。记者发现,超过9%的留言都是家长看完优秀家长候选人的教子故事后的感受和反思。

一位落款为“责任”的家长在留言中这样写道:教育孩子,我曾有过困惑、迷茫。我感觉自己像一个低头赶路的人,从没停下脚步,但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方向。看到优秀家长的事迹,我获益匪浅,体会到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现在,几乎所有知识都能从书本或者网络上找到,但一直以来,如何教育好孩子,既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也不可能从书本上轻易习得。因此,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当好家长,成了所有家长共同面临的一道难题。”一位名叫范金花的家长说,“以前,我苦于找不到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但看了这些获奖家长的育儿故事,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与这些家长相比,我突然发觉自己过去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总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忽视了孩子的想法,导致很多时候母女之间相互对峙。”

误以为“家庭教育”就是“家庭学习”

虽然女儿已于去年大学毕业,但瓦房店市市民孙女士始终有个心结:去年5月,女儿从一所民办高校毕业,为了帮女儿找工作,她在人才市场四处为女儿投求职简历,而女儿却成天躲在家里。在全程关注了此次优秀家长评选活动后,孙女士猛然醒悟,问题的症结不在孩子,而在他们夫妻俩的家庭教育。她说:“在女儿整个成长过程中,我们大人能做的事情从不让她动手,什么事情都不让她管,只希望她学习好,能快乐成长。最终导致女儿连找工作也要我们代劳。”

实际上,许多家庭都曾有过与孙女士同样的遭遇。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金琰认为,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

据介绍,在我国,目前家庭教育存在4个误区:一是包办过多,弱化了孩子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二是事事为孩子作主,缺乏对孩子参与权的尊重;三是父母只重视孩子学习,履行职责偏颇;四是粗暴式的打骂,催化了孩子的不良心理与行为。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不少父母误以为“家庭教育”就是“家庭学习”。孩子的学习成了家长与孩子互动的中心内容,家长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孩子“学习的拐杖”和学校老师的“助教”,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如何做人,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

此外,在我国,家庭教育还存在两个极端: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及上小学期间,不少家庭的教育方式是溺爱、迁就、娇惯、满足和让步;在孩子读初中以后,大多数家长惯用的教育方式是唠叨、训斥、打骂、强制和放弃。这种两极分化是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家长的困惑如何教育孩子?给家长“补课”,让教育形成合力

“评选优秀家长最终 动千余家长,这说明家庭教育是当今社会家长们的共同困惑。”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赵刚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赵刚告诉记者,一方面,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和社区的作用,以“家庭教育援助”、社区家长学校等方式,向家长普及儿童心理、婚姻和谐等与家庭教育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动员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给家长“补课”,指导家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信任孩子、赏识孩子,同时指导家长借助各种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活动,学校、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从根本上克服教育只靠学校的被动局面。

家庭教育已经引起了许多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据了解,针对家庭教育力下滑的趋势,日本从上世纪末开始,不断强化家庭教育,并于26年12月将家庭教育列入该国的《教育基本法》。日本文部科学省不仅设置了全国家庭教育支援推进委员会,而且在27年和28年的政府财政预算中,分别列了14.35亿、14.85亿日元,用于该国的“家庭教育支援推进事业”。

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避免教育出叛逆的孩子

导读:教育孩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许多家长都喜欢用长辈的姿态来与孩子交流,在孩子做错事情甚至会大声训斥。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对的,会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呢?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规矩,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但是爸爸妈妈并不知道有些规矩和教育方式可能是错误的,父母可能按照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在教育孩子,但是有些任性的方式职能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那么,父母要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1、发现优点,应积极肯定,忌抓着缺点不放

父母要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肯定、鼓励他们。对于事物的发展总有他的两面性,父母的目光千万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优点。

2、培养习惯,应前后一致,忌随心所欲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会制订一些“规则”,如:看电视不能超过半小时、晚上8:30前睡觉、上床后听半个小时故事等等。对于这些规则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一忙把什么都忘了。这样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3、发现错误,应放手尝试,忌大加谴责、恐吓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

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不失时机地大加谴责、恐吓。其实,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将犯错误转变为绝好的学习机会。所以,当孩子自动想要尝试新事物时,大人就算已经预知会遭到失败,但仍应该让孩子去试试看。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必须要放手让孩子去大胆尝试,进一步获取新的感性经验。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每个孩子眼里的父母都是被模仿的对象,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以身作则,才能作为孩子学习的好榜样。总而言之,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奖惩适当,正确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更加了解父母了解人文情怀,也可以使孩子更加尊重和肯定父母的关爱,这将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开端。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家长与孩子语言沟通的五大禁忌

导读: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很难教,其实是因为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家长与孩子语言沟通的五大禁忌。中国式教育怎样教育孩子

8岁男孩强强(化名),每天睡觉前,要仔细检查所有门窗是否关好,窗帘是否拉好,还经常半夜惊醒,全身发抖,大汗淋漓,尖叫有鬼要吃他。昨天,妈妈带他到儿童医院心理科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竟是妈妈长期给他讲鬼故事惹的祸。

家住南岸区福利社的王女士介绍,儿子3岁时很调皮,经常摔碎东西。有天晚上,强强又调皮,她讲了个鬼故事:“有个伸着舌头、长着獠牙、张着血盆大嘴的恶鬼,会偷偷跑到家里吃不听话的孩子。如果你不听话,恶鬼也会把你吃了。”强强一听,立马规矩。从此,这个鬼故事成了降伏儿子的法宝。儿子一调皮,家人就喊“鬼来了哟”。

之后,直到强强上小学了,都不愿意单独睡觉。“有时,卧室的门没关严,半夜滑开了,他一下子就会醒,醒了就哇哇大哭,说有鬼来抓他了。”

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梅其霞教授说,强强属于典型受到父母“危险意识”教育的伤害。她称,父母是小孩最信任的人,孩子会认为婆婆爷爷父母的话绝对真实。长期在鬼故事的恐吓下,孩子从最初简单的害怕发展到心理情绪障碍。

梅教授称“解铃还需系铃人”,父母现在应该正确引导,慢慢纠正孩子对鬼的误解,让他知道那些怪物根本就不存在。

梅教授建议,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要注意通过故事启发孩子懂得一些道理,而不是通过故事去吓唬孩子;生活中遇到危险时,要让孩子了解这种危险以及如何摆脱危险,而不是一味的夸大危险让孩子害怕。

教育孩子五大禁忌语言

“不听话,就让狼外婆来把你吃了。”

分析:调皮是孩子的天性,这种恐吓只会让孩子更担心,影响他们的想象力。

“你再××,我就打断你的手,打死你。”

分析:这样的语言会让孩子从小不敢有自己的思维,害怕一做错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

“你这么想完全错误,应该……”

分析:不要一开始就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打断孩子的话。要让孩子有时间去整理思绪,孩子通常不会一次就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

“看着我的眼睛。”

分析:用“并肩坐”取代“面对面”,孩子更容易敞开心扉。

“随便你怎样,还吓得到我么?”

分析:这种说话的语气,会让孩子感到得不到最亲的人帮助,没有安全感。

本文Hash:de91eaca220ec1e1d21e9ce4de93eff6aacdc1f8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