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多笑笑

专门研究“笑的效用”的日本评论家西条升,针对日本教育界风气日渐恶化的现象,建议容易动怒的孩子要多学会笑。他指出,笑不但可以带给人充沛的精力,更可以减轻不满的心情和提高忍耐的个性。

西条升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步入“相声”世界,目前是“笑的评论家”。他指出,校园暴力中的施暴者若能学会多笑,则不至于容易动怒。被欺负者若尽可能学会一笑置之,则不至于走自杀的绝路。

《产经新闻》今天报道,西条升强调他的“笑的小孩教育论”,指出“笑”和“使人笑”可保持精神的平衡,培养笑的能力以增进和他人的沟通,将有助于改善日本教育界风气日渐恶化的现象。如何让小孩学会多笑是教育者今后一项重要课题。

笑对心理和健康的效用已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医学界已逐步证明笑对提高免疫力和减轻疼痛所带来的效果,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大为兴盛。

“日本笑学会”会长关西大学教授井上宏指出,笑对自闭儿和患有神经症的病人具有疗效,有些拒绝上学的中小学生由于看了笑剧而又回到了学校。学校一向要求学生严肃,今后若能较轻松地接受学生的笑,回有助于改善校园的氛围。

带给孩子一个鼓励的微笑

孩子上学后,家长可能随时会面临一大考验——老师的“告状”。对于孩子的“问题”,大发雷霆不行,不声不响也不行,究竟该怎么办才对?都说在育儿过程中每一位母亲都变得非常“智慧”,本版今天就编发了五位妈妈的办法,看看她们都是怎么应付的。她们的做法未必适合您和您的孩子,但是至少,会让您再次面对老师的告状时不再觉得“孤单和无助”。

示弱:先带儿子“撮”一顿

北京市朝阳区红庙南里叶依

“儿子,你又打架了!你耷拉着脑袋,算是知错——对了,你是我的烦恼、无尽的忧心和麻烦。”

我尽量克制着满腔怒火,说实在的,我就是使尽全身力气,把儿子痛打一顿,也不解气。儿子已经上初三了,从小时候因挑食面黄肌瘦,到今天能吃能喝、人高马大,就这一项,我这个当妈的,花了多少心血啊。

学校要给处分,说是“不能培养将来因打架而犯罪的人”,这句话像一片阴云遮在我头上。为了缓和紧张气氛,我先带儿子在外面“撮”了一顿。从餐厅往回走时,儿子给一位乞丐掏了5毛钱。

“他真可怜。”儿子好像有意回答了我赞许的目光。

可是打架就是以强凌弱啊,儿子的同情心哪去了?

“我是不会主动出击任何人的,只是不甘心被别人羞辱。”回到家里,儿子一本正经地面对我。

我知道了,现在面对的,已是一个小有思想的儿子。

我首先倚老卖老:儿子,我现在身体不好,禁不住生气,可是,我一旦去面对气势汹汹的校长,和怒不可遏的那个被打孩子的家长,我肯定会不由得生气,一生气就会病倒。

儿子一直很心疼母亲,这番说法让他愁眉紧锁,儿子激动地回答了一声:“妈妈,你不能去学校!我惹的事,我自己来承当。”

之后,儿子硬着头皮面对校长和被打的学生的家长,一遍又一遍写检查,直到学校认为他已经认识深刻为止。我又“痛快”地拿出了高额医疗费用,这笔钱,买回了儿子的心疼和后悔。

认错:我的“鼓励”让宝宝犯错?

浙江省萧山市马鑫

女儿的表达能力很强,这在她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表现得很明显。老师还在纠正同班的一些小朋友把“姑姑”叫成“都都”的发音,女儿已经可以很流利地叙述小故事了,也成了老师表扬的小“典型”。

做妈妈的我心里就有了些许的自豪。我经常鼓励她:“宝贝,老师提问要抢着回答,要大声清楚地回答问题,明白吗?老师和妈妈最喜欢主动回答问题的孩子了!”

转眼女儿上了中班。一天,我被幼儿园老师请去谈话。

老师婉转地对我说:“你女儿最近表现还不错,就是有一个毛病,希望家长能够配合我们给她纠正一下。这孩子总爱打断老师讲话。一节课上要打断好几次,声音还特别响亮。纠正几次她都说是妈妈让她这么做的!”

……

那天女儿一脸沮丧地表情问我:“妈妈,老师真的喜欢大声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吗?”

“当然喜欢了,小朋友爱回答问题说明她认真听老师讲课了!”

“哼,才不是呢……”

我很认真地对女儿说:“是妈妈不对,让你以为打断老师的话是正确的。我说的‘抢’着回答,是要等老师提问完以后,而不是老师正在说话的时候。你想想,如果你跟我说话,旁边总是有人大声打断,你也不高兴吧!”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来,为了纠正我的“过失”,还得再加把劲儿啊!

引导:让孩子自己分析错误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鲁晓榕

女儿初三时的一次家长会,让我至今难忘。

那次家长会,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 师说:“我们班有个同学上课爱接老师话茬儿。想知道她是谁吗?”接着老师说出了我女儿的名字。

老师又接着说:“有个同学的作业本利用率极高,完成后就被同学拿去抄了。想知道她是谁吗?”很不幸,老师又点了女儿的名字。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会后,我试着尽量用平和的语气对女儿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女儿答:“接老师话茬儿是不对,但起码说明我认真听讲呀,有的同学思想开小差了,你倒想让她接话茬儿也接不上呢。”

我被女儿的话逗乐了,说:“你还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让同学抄作业呢?”

女儿一看我乐了,更来劲了:“老师应该主要批评那些抄作业的同学,又不是我让她们抄的,是她们见我写完了,管我要,我能不给吗?”

我说:“你以为你是在帮助她们吗?”

女儿向我做了个鬼脸说:“妈,别生气了,我知道我错了,改还不行吗?”

听她这么一说,我问道:“那你告诉我,你错在哪了?”

女儿说:“接老师话茬儿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而且也影响同学们听讲;让同学抄作业,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同学,反而害了她们,以后如果她们有不会的地方,我可以讲给她们听,作业还是要自己来完成。”

隐瞒:藏好“状纸”给女儿一个微笑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东路张伟京

女儿二年级时,玩心甚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老师请家长的次数随着成绩的一路下滑而顽强地向上攀升。

老师每次请家长的理由如出一辙:孩子成绩这么差可不行啊,一定要抓紧啊。

我只能信誓旦旦地保证,回去后一定把孩子好好管教;心里却强烈地抗议:不能打着应试教育的旗帜,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的惟一尺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走在回家的路上时,我都会把这句话在心里默念几遍:不要怨责女儿,女儿不是比别人笨,只是对学习没有兴趣,这时我最需要鼓励她。

经过这样的一番心理准备,推开家门看到女儿躲闪的目光时,我的面部表情已经温暖如春了。女儿小声支吾地问,“老师说什么了?”

“老师夸你了呢,说你上课能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就是有时候理解力稍微差点,我们相信,这对你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我兴致勃勃地说着,女儿的小脸由最初的惊恐转为惊喜。

“妈妈,老师真说我能行?!”女儿的眸子亮了起来,我把头使劲地点了点:“当然!你一定行!”

女儿如释重负地走到书桌前,翻开书本,认真地写起作业来。

整个二年级,老师一共向我告了七次状,每一次,我都会把老师的“状纸”藏好,然后带给女儿一个欣赏的鼓励的微笑。

前几天,已升入六年级的女儿告诉我,“妈妈,我知道,老师常常在你面前告我的状,对不对?!但你却总是鼓励我,我考30分时,你说下次考31分就是胜利;我考40分时,你说大有进步……”女儿的声音有些颤抖,她转身拿出一张100分的卷子递给我……

幽默:好看的“奥特曼”没画对地方

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东段冯丽安

开学一星期后的中午,接儿子的时候被班主任张老师叫住,我心里一揪:“这小子肯定做小动作了!”

老师告诉我,儿子用彩笔在前面学生的背上画奥特曼。我不好意思地赶紧说道:“那把我们的校服和人家换了吧,回去我‘收拾’他!”

回家路上,我主动拉着儿子的手像往常一样,儿子也老实多了,我知道他在等我怎么处理他,其实那会儿我真还没想好,所以我什么都没说。

午饭后我有主意了:故意不说什么,给他心理上制造点压力,让他自己先想。

儿子是个 性子,果然他连午觉都不睡了,站到我跟前问道:“妈!你跟老师怎么说的,是不是要把我的衣服换给人家?”“你觉得还有好办法吗?”我不紧不慢、生气的样子:“反正是一样的校服吗,那奥特曼也是你的杰作嘛,总不能叫别人穿着!”儿子噘着嘴巴:“实在没办法那就换呗!”

我告诉他,奥特曼画得很好,只是太不是地方!这是我的习惯——总找机会表扬和肯定儿子,即使是犯了错误。

我又装作无辜又委屈的样子说道:“你看见了,以后你犯什么错,我就被老师叫去说道,唉!谁叫我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呢!”看我委屈,他有点撑不住了:“那我以后再不这样做就是了!”

我进一步让他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问题。通过这次错误要让他懂得人必须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负责,以后要克制自己不计后果的小动作。

自闭症培训:要对孩子多笑笑

我的“海洋天堂”

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父母,都见过“地狱”的样子,那是一种无边的黑暗。对于很多自闭儿家长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不是悲痛,是一种莫大的解脱。

我叫安雪昆,是一名为自闭症儿童和家长们工作的教师。我在“星星雨”(全名: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工作了13年。在这13年里我接触了几百个自闭症孩子,为这几百个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做培训,教授他们与自闭症孩子交往的方式,提升家长对自闭症儿童的养育能力。希望这篇文章能告诉你,我们该如何对待和帮助自闭儿,给他和他的家长希望。

严肃的儿子和妈妈

为了让宝宝喜欢我,让他在与我交往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我每次都给他提很简单的要求。宝宝做对我的要求后,我就会先跟他做一个互动游戏,再奖励给他笔和纸让他画画。又完成一些要求后,我还会先跟他做一互动游戏,再奖励他几本书。

在我工作中接触过这样一个孩子叫“宝宝”(化名),他是个6岁的男孩,长得瘦瘦高高的,一说话就满脸严肃的表情。

“严肃”,不对吧!一个6岁的男孩应该是活泼、调皮,没有任何压力,每天都笑口常开呀!是的,孩子就应该是这样的,但宝宝是“孤独症儿童”,他来“星星雨”参加培训时,每天就一个表情——严肃。

我看到宝宝的妈妈时,他妈妈也是这个表情。我对宝宝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以后你要多夸奖宝宝,要多对他笑一笑,让他体验到与人交往的快乐。

宝宝妈回应我的一句话是:“我不能对宝宝笑,我以前对他笑过。一对他笑,他就赖皮,趴着半天不起来,也不能进行教学内容。所以后来我就不再对他笑,改为非常严肃地跟他讲话,他现在就非常听话了。”

为什么与一个6岁的儿童交往要用这样的方式呢?经过接触,我了解到宝宝的妈妈因为自己的孩子是自闭症,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其他孩子,“宝宝在外面没有任何优势能让别人一看到他,就喜欢他。所以我一直有一个信念:我的孩子不能做到让所有人看到都喜欢,也不能让所有人看到都讨厌”。

在奔波两年的训练旅程中,宝宝妈很少夸奖自己的儿子。她一直严格地要求他,教儿子遵守各种交往规则:住在房东家里,宝宝妈每天教儿子向房东问好,帮房东拿东西;做完饭,宝宝妈会让儿子和自己一起把厨房收拾干净;洗完澡,会让宝宝和她一起把厕所收拾干净;在房间里,所有人不能大声讲话……

在这样的“规矩”下,所有跟宝宝妈接触的人都夸奖她,“你把宝宝训练得真有规矩,你的孩子特别听话”,宝宝妈说这就是她一直想要看到的结果。

听到宝宝妈妈的话,我知道暂时无法改变她多年的想法。但我还是坚信会有更好、更快乐的方式教会宝宝遵守交往规则,让宝宝成为一个听话的乖孩子。

在11周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观察以及同宝宝妈妈的访谈,了解到宝宝很多信息,如宝宝喜欢看书、看卡片、喜欢拿笔写字、画画,喜欢跑步。宝宝最喜欢别人追着他跑,别人和他做互动游戏,再奖励他看书。

就这样,我反复地给他提出要求,反复地奖励他玩互动游戏和喜欢的玩具。慢慢地,宝宝体验到和我在一起很高兴,他可以开怀大笑。

看到孩子的变化,宝宝妈妈非常吃惊,她开始慢慢地接受我的建议。宝宝妈妈学着我的样子继续训练宝宝。宝宝真的笑了,也越来越听话了。

本文Hash:3004bef1b737bc424e3321b12a66408792679e84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