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奥尔夫音乐共快乐(下)

音乐,就该是快乐的多年前一些家长在倪老师的课上带孩子玩过音乐游戏以后会问:倪老师,干吗花这么多时间玩呢?什么时候才开始正式上音乐课呀?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音乐”是一座山,早早地,他们开始拽着孩子的手开始往上爬(学琴,学五线谱……),一路的美景“不许看!”“没时间看!”,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山顶”,只有到了山顶,才是音乐。那一路烂漫的山花,叮咚的泉水,啾啾的鸟鸣都被忽略。然后,我们就看到很多孩子在这个爬山的过程中累了,乏了,家长们也倦了。于是,他们就停下了脚步。而“音乐”那座山还在那里,遥不可及。现在,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开始把音乐看作是一个花园。宝宝还未出生,妈妈就会倘徉其中,让我们的宝宝在安适、愉悦的母体中孕育成长。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会抱着他们在音乐花园中闻一闻音乐的“花香”,看一看“多彩”的音乐,摸一摸,尝一尝音乐的“肌理”和“味道”。他们开始了解音乐的“乐”也是快乐的意思,他们要让孩子在音乐中快乐地成长。一切都该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而生——孩子爱动,他们不满足于安静地坐着听一段陌生的音乐,他们会编自己的歌;会自然地舞动,尝试着用自己的身体去把听到音乐时的感觉表达出来;能在家长或老师的巧妙引导下用奥尔夫乐器(奥尔夫研制的系列打击乐器,分有音高和无音高两大类,均无需反复的技巧训练即能演奏)来尝试演奏,来营造他们想象中的那个童话世界;能用简单的宣叙调来唱说他们集体创作的故事……想一想,哪一个年轻的妈妈未曾在童年时裹着床单毛巾在床上,桌子下演过丫鬟和小姐之类的故事呢……这就是孩子,他们需要这样的一个音乐世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1、音乐教育不再是个别的,属于精英的教育,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2、让孩子们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使学习音乐不再那么“BORING”3、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4、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服从、领导与被领导。一起享受音乐的快乐在奥尔夫音乐班,你和宝宝可以学到的东西很多很多——当你抱着宝宝在音乐中旋转起舞,宝宝眼前的世界飞快地变化着——他一会儿看见这个宝宝的脸,一会儿看见那个妈妈的脸,这是多么新鲜而兴奋的事情啊!一个小鼓,可以发出几种声音呢?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想像力,大胆地去尝试,让同一样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音乐,不就是这样来的吗?大家手拉手围成圈,边跳边唱,让孩子自然而然地用身体去感受各种音乐风格所带来的韵律;同时你可以模仿一种动物的姿态,配合它的拍子起舞;孩子们可以拍手、跺脚、把玩乐器,甚至拍屁股,用各种能想到的方式来表现节奏,这样不断的创新使节奏练习不再枯燥;……世界太大了,真正能够上专业的奥尔夫音乐课的孩子只可能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孩子。然而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的滋养,希望能有更多的爸爸妈妈来主动学习了解这样的一种教育思想。别忘了——你,才是他第一位最重要的老师。奥尔夫音乐强调原本性与参与性,所以家长完全可以在生活中充当孩子的“音乐老师”,信手拈来地让他(她)感受音乐的魅力。1岁左右的宝宝,你可以把他放在大腿上,面对面,手 手,配合歌曲内容与节奏弹动你的双膝或让宝宝随节奏左右晃动,并在结尾或童谣的高潮处,把宝宝高高举起,或让他轻轻倒下。例:童谣:RIDEALITTLEPONYridealittlepony(在你的膝上有节奏地颠宝宝)downtotown.(继续颠宝宝)Whoops!Littlepony(将宝宝的胳膊往外甩)don’tfalldown.(将宝宝轻轻往后仰)当然,动作也可由你自己创编,只是注意不要频繁地更换动作。越小的宝宝越需要反复,你会看到在若干次这样的游戏后,他会在那个特定的时刻作好姿态来准备你的下一个动作。宝宝喜欢这样的与爸爸妈妈共同分享的活动,他们会觉得很好玩,乐意一再地反复。借着这样的活动,宝宝用他们的全身体验到了一种稳定的拍率感,同时也能强化内耳感应身体位置、动作、平衡与速度的功能。2岁左右的宝宝开始进入语言敏感期。通过他们喜爱的儿歌、童谣进入稳定拍率感与节奏组合的练习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学习方法。在教儿歌的时候,用一定的韵律节奏来反复念诵,并用手边任何可以敲击的物品来配合伴奏,还可以启发他用动作来表现(不要评估好坏或限制他们的想象,如:不能在地上爬;不要跳得太重……只要保证安全,anyideaisOK)3岁左右的宝宝开始有了更广阔的活动天地。都市中的宝宝们有着无穷无尽的视觉、听觉的刺激。他可能无时无刻不在听。但倾听却是一种全神贯注于声音来源的姿态。今天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孔不入,使得我们忘记了专心聆听的习惯对于我们宝宝在将来的学习、人际关系的处理、社会性交往都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的。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注意小鸟的歌声,小溪与岩石的嬉戏,小羊与老牛的对话,把它们录下来,回家后让他倾听,辨别这些声音的区别,开始可以是比较明显的对比,慢慢过渡到细微的差别(如:母鸡与公鸡打鸣的区别)。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一对敏锐的耳朵才能体会音乐的精妙,这种能力可一定需要从小培养哦!爸爸妈妈们如有音乐教育方面的疑问,可通过E-mail(heya_ni@yahoo.com.cn)直接与倪老师沟通。文/曹雨佳专业指导/倪毓培

与奥尔夫音乐共快乐(上)

倪海霞(毓培)专业ORFF音乐教师。有数百小时的ORFF音乐教育研习经验,并吸收达尔克罗兹、柯达伊、铃木镇一等音乐教育理念,长期从事早期幼儿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目前在杭州市少年宫、天目艺校等多个教学点从事教学工作,学生年龄从7个月至6岁不等。还记得音乐之声》里孩子们精彩绝伦的表演吗?还有那首歌——“‘do’是一只小母鹿,‘re’是金色阳光……”我敢说这是一群有史以来学音乐学得最快乐的孩子了!可以说玛利亚的教学理念,与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如果你快乐、主动地学习一样东西,其效果肯定远远好过被动地、机械地学习。音乐本是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东西,倘若作为一种任务来学习,那么它不但不能让孩子感受到愉悦,反而会成为孩子的一种负担和阴影。超快乐的音乐课当我走进倪老师的音乐教室的时候,8位小宝宝和妈妈们已经各就各位了,大家喜气洋洋地围坐成一圈,等着上课。倪老师的面前摆放着一大堆乐器,有铃铛、小鼓什么的,有一些我都不认识。老师先教大家认识这些乐器,启发如何使它们发声。每个宝宝都可以自告奋勇地上前尝试演奏这些乐器,而且还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不同的动作让每种乐器发出2种、3种甚至是更多的声响。接着老师把乐器发到每个宝宝的手中,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乐器。所谓“演奏”,不过是摇响或击响这些乐器,让它们发出声音。但是令我惊讶的是,这些宝宝最小的只有2岁,而最大的也不过3周岁左右,却已经能听从老师用手势发出的指令——准备,奏乐,停止!一切行动听指挥,这对上了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都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可这些小宝宝们却已经做得很不错了!而且更让小朋友自豪的事,他们也都有机会来当小指挥:准备;奏乐,停止!——哇,真的觉得自己很能干哦!接下来倪老师教了一首儿歌:××|××.|××|××.|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宝宝和妈妈们一边做律动一边跟着念,几遍就学会了。倪老师又变换花样,让大伙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配合儿歌打节奏,在老师的启发下,大家有时拍手,有时跺脚,有时甚至拍起了小屁股,虽然声音有点稀稀拉拉,但我又一次惊喜地发现,这些两三岁的小朋友竟然已经悄悄地摸着了门道,有点样子了。这节课的压轴戏,是一首叫做walking,walking》的英语童谣。显然孩子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还没开唱一个个就摩拳擦掌的。只见大家手拉手成一圈,逆时针方向边踩节奏边唱歌,并依照歌词做一些动作。有趣的是,这首歌曲唱了三遍,每遍都不全一样:第一遍模仿小猫,脚步是轻轻的,唱歌也是轻轻的;第二遍模仿大象,脚步是“砰!砰!”的,声音也变得低沉;第三遍呢更绝,大家索性四脚着地,学起了乌龟爬!看着大家最后高兴地滚落在地,笑成一团,我不禁为倪老师的课所折服——连妈妈们也都卖力地参与其中,丝毫不见平日的矜持,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相信么——这可是一堂不折不扣的音乐课!这就是快乐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奥尔夫,让孩子真正爱上音乐我们对原本性的音乐所进行的许多种各不相同的尝试,半个世纪以来,基本上并未过时。原本性始终是一个基础,它是没有时间性的。原本性的东西永远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在一切工作中,但凡赶时髦所做的和所能做的,都必然会衰落。一切摩登的东西都通过时间,而必然无条件地变成不摩登而原本性的东西,都会由于它的没有时间性。在全世界上一切人中间得到理解。因此,我为了记录一种理念 写下的和学校音乐教材》走向世界的不是它,而是那个理念本身。——卡尔?奥尔夫我国乐记》中有一段话: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时男耕女织,音乐与劳动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人们的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通过音乐来抒发。随着生活的日益现代化,我们与音乐的紧密联系也日益被削弱。惟有对于孩子而言,音乐还是一种本能,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行为。他们通过语言、歌唱、动作、舞蹈来感受音乐,表达情感。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主要为以下几点:1、综合性。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整体。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如小鸟的呢喃,和风的呼吸,汽车的抱怨,然后试着用自己的嗓音模拟,用自己的肢体去表现,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发声的物品去表达,并用戏剧的形式来综合,最后还可能用画笔来将这发生在他生活周围的经由他自己的想象而产生的这些故事视觉化……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还培养了一种“团队”的意识,它需要孩子们互相配合协作,学会领导与被领导。譬如上面所说的那个指挥奏乐的游戏,它不仅让孩子体验音乐,同时也训练了他们合作、服从的意识。2、即兴创造性。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每个人都不是静坐着的,孩子们的思维和肢体都在积极地运转着。老师会经常地问:想一想,还有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办法。。。你可以拍手来表现节奏,也可以跺脚,可以拍肩膀,甚至拍小肚子拍屁股。即兴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去让孩子用自己全身心去表现自己,表现音乐,与用语言一样得早!想象一下,有着这样的创造体验的孩子对他(她)的一生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3、参与性奥尔夫不同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很明显的一点是参与性。在它的课堂里,没有旁观者,人人都在老师的带动下通过说、唱、动、奏。。。来体验音乐,而不是老师的说教、传授、和示范。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所有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室里不需要技能技巧的反复训练,需要的只是你一颗全身心投入音乐的心4、适合所有人。哪怕是在襁褓中的小婴儿,也能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当孩子小的时候,对音乐感受能力的发展远远先于其表现能力,他们不会唱,也不懂得演奏,只能用稚拙的肢体摆动和含糊不清的儿语来表现他们听到音乐时的欣喜与兴奋。这就好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明白成人的语义要远远先于他们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所以,在宝宝的小嘴还不会唱,小手还不能演奏,身体还不会跳舞的时候,他已经能感受音乐了!你可曾尝试过,抱着你尚在襁褓中的小宝宝随着轻快的音乐轻轻旋转摇晃,他会快乐地手舞足蹈——虽然他并不能用语言抽象地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但从中得到的快乐却已全然“溢于言表”。我看到孩子们的妈妈们,也同样那么快乐地游戏着,丝毫没有大人的矜持和羞涩。倪老师说,她们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放得开的,是上了不少课后才克服了羞涩,现在已经是摸爬滚打毫不含糊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妈妈对音乐有热情,才能带动宝宝 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转下文)与奥尔夫音乐共快乐(下)本文由母婴世界》提供

本文Hash:449fb6ee929408e1f6e3a0165e899cd1c8df377e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