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同性!父母如何应对?

调查显示,不被家庭接纳的同性恋青少年更易感染艾滋病,拳脚相加、眼泪攻势反而更易让孩子抑郁自杀。其实,只要父母稍微改变态度,就能让同性恋孩子有一个不同的未来。

和十年前相比,如今,向父母表明自己是同性恋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许多父母要么采取拒不接受、严令孩子“改邪归正”的大棒政策,要么采取假装不知道、眼不见为净的“鸵鸟政策”。

这样管用吗?近日,美国的社会工作专家怀恩(CaitlinRyan)博士应邀与中国同性恋者的母亲吴幼坚阿姨到广州、北京两地进行演讲。她主持的一项历时十年的研究显示,与被家庭接纳的同性恋青少年子女相比,不被家庭接纳的同性恋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率是前者的3倍,自杀率是3倍,抑郁症患病率则高达8倍。

面对子女丢来的“性向炸弹”,父母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她的研究对中国父母或有借鉴。

提醒:改变态度,让孩子远离风险

相对而言,中国人对子女的期望值更高,也更难接受孩子是同性恋。“不少华裔受访者跟我说,中国人无论如何不能向父母‘出柜’(即表明真实性倾向),他们会认为这是家族之耻。”怀恩说,中国人对同性恋的担心主要在于影响“传宗接代”,而在国外,同性恋者可通过收养子女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只要父母的态度有一点点改变,都能让同性恋孩子有一个不同的未来,降低他们患病的风险。”她援引调查数据指出,完全不接受的家庭,子女抑郁发病率高达57%,而有一点接受的家庭,这个数字就降到了25%。怀恩说,当孩子感觉自己是父母眼中的“人渣”时,就会自暴自弃,不愿采用安全性行为,放浪形骸。而家庭的温暖,能让他们找到生活的正轨。

如果父母与孩子不知道如何接受,怎么办?怀恩的经验是,由社工协助父母与子女进行接触和对话。“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爱着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不是孤立无援的。”

一幕场景:问专家自己是否“同性恋”?

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全国(广州)性文化节“专家大学生面对面”活动中,一名戴眼镜的大学女生,怯生生地问性社会学专家潘绥铭:“我喜欢看欧美小说,喜欢穿着中性,我会不会变成同性恋?”

尽管她的疑惑被专家解释成只是一个不必要的担心,但随后,由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东省性学会、华中师范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和学者组成的课题组发布的广东省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研究报告》显示,广州大学城内10所大学近1000名受访在校大学生中,有17.8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些同性恋倾向,1.65%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

记者发现,和上一代人相比,这些80后、90后的大学生对自己真实性倾向的接受程度要高,也更敢于告诉父母自己爱同性。然而,他们的父母却没有做好准备。

孩子性格不好,父母应当如何应对?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所处的家庭环境以及教育方式的不同,所以孩子的个性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当孩子发现有好性格时,父母应当如何应对呢?乍看这个题目挺吓人,当父母的爱孩子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做个狠心的爸爸妈妈?其实,所谓狠心的父母,一是面对孩子的不足及哭闹要坚持说“不”;二是父母针对孩子的性格弱点及时纠偏不能姑息。为了孩子学做狠心父母教育孩子的关键期是从出生到3岁以内。这段时期也是孩子的性格及生活习惯成型期。如果过了这个最佳时期,纠正起来会很困难。对孩子的哭闹说“不”记得女儿1岁时因家人过分疼爱,使她养成了用哭做武器以达到目的的习惯。孩子变得很任性,惯坏的孩子将来很难管教。于是我与家人商量要让孩子懂得哭闹不能解决问题,遇事要讲道理。如果她吃饱、睡好,没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只是无理取闹,就要对孩子的哭闹说“不”。虽然每当此时是父母最心疼最难熬的时候,但只有狠狠心坚持住才能让女儿改掉用哭闹做武器的坏毛病,才能为以后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与女儿“斗争”了几个星期,女儿终于懂得无理哭闹是没有用的,不再动辄就用哭闹做武器了。每次对孩子说“不”时我注意三点。一、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对孩子讲道理之前先要弄明白孩子的想法。然后针对孩子的思想告诉她我们的想法,让她明白为什么不可以。二、有些道理需要平时的潜移默化及点滴积累。这样,孩子才能理解一些规矩是必须遵守的,一些命令是必须服从的。三、与女儿做朋友,经常与女儿交流,并把女儿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对女儿讲一讲。这样孩子对大人的一些想法和要求就更容易理解,避免或减轻孩子对管教的逆反心理。纠正性格弱点越早越好最难做到的是发现孩子的性格弱点如何纠正。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孩子越小,性格还没有定型,越好纠正。纠正不良性格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需要父母的狠心和耐心。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她很内向、胆小。不敢和小朋友玩,不敢叫人,即使是不熟悉的人和她说话也会被吓哭。因为胆小'女儿的依赖性也很强,不能离开家长半步。具备一个好的性格对孩子将来成长很重要。如何让她变得开朗大方呢?我想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带她多接触人、接触社会。只要能够迈出第一步,孩子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经过仔细的考虑,我决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送孩子去幼儿园。幼儿园就是个小社会,不但有众多的小朋友,还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既能锻炼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又能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女儿才1岁半,既不会说话,生活也不能自理,虽然对孩子能否承受住这个考验我不无担心。但还是狠狠心送孩子上了幼儿园。我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让老师及时了解孩子的性格,我也能掌握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很快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适应得很快,并且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喜欢上了幼儿园。虽然还很胆怯,但慢慢来会有好结果的。第二个方面是我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去一些人多的地方,让孩子学会主动交朋友,学会与陌生人打交道。我最常带孩子去的地方是孩子们喜欢的快餐店这类地方,其次是公园。刚开始女儿不敢自己进游戏区玩,要妈妈陪着。有小朋友找她玩,她也不理人家。不敢参加快餐店组织的娱乐活动,只在边上看着。我知道,现在最需要父母的爱心和耐心,不能急躁,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改变的。面对孩子 点滴进步,我都欣喜异常。我对女儿不停地鼓励。一直到女儿3岁所有的努力才显现些效果,女儿终于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可怕。现在女儿快5岁了,每周去快餐店都能主动结交几个新的小朋友,更对参与快餐店的游戏活动情有独钟,还敢自己找接待员姐姐提出换玩具等要求。在幼儿园也是班里的小能手、孩子头,表演节目时再也不会在舞台上掉眼泪了。面对变得日益开朗活泼的女儿,我总有一种丑小鸭变白天鹅般的惊喜。我的努力终于有所回报。虽然女儿偶尔还会流露出胆怯的本性,但我相信辛勤浇灌的小树会勇敢地伸展枝叶拥抱阳光雨露的。为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和理性的思维习惯,是父母赠予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自古娇儿难成材。做个狠心的父母,才是真正爱孩子的父母。

本文Hash:64862f7e698fba7769310aa82376766bf69f24ca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