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内心世界的心情辞典

在你孩子的小脑袋里,总有太多的事情在发生和进行;太多的情感在出现或消失;太多复杂的情绪让他无法清楚地表达。现在,有个机会让我们来听听看,如果孩子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心情,他会对你说些什么。

也许你已经发现了,你的宝贝(还有他的小伙伴们)很有些戏剧演员的天赋情绪化、喜怒无常。他常常是前一分钟还腻在你身上撒娇,下一分钟可能就坚决地推开了你的拥抱。昨天还告诉你“妈妈我最爱吃烧土豆了。”今天却面对你端上来的热气腾腾的土豆做出无比厌恶的表情。

因为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词汇量都比较有限,不足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他们只能以行动——甚至是比较夸张的行动来传达他想传达的重点。(这其实是人之常情。想像一下,当你身处语言不通的异乡,不是也一样要用夸张的手势和表情来试图与人交流吗?)虽然有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发作会让你觉得不可理喻,但他们这些怪异的表现却总有一个有理有据的缘由争取独立、要求平静的生活或者是处于某种欲望……我们和众多儿童心理和行为学家一起开发了这本小小的“儿童心情辞典”,希望可以帮助你了解在宝贝内心世界发生的一切。

场景一母女间的小较量孩子的行为你1岁的孩子一进卧室就一头扑向一叠你刚刚叠好的干净衣服。你温和地对她说“宝贝儿,别碰那些衣服。”她回头冲你笑笑。你的声音变得更加严厉了“你离那些衣服远点儿!”她却开始用脚踢那些衣服,很开心的样子。现在,你开始大声嚷嚷了“马上给我停下来!”孩子停了下来,明显是被你的声音吓到了。解读宝贝心思“如果你想让我别那么做,只要说‘不行’就可以了。我听不懂你说的什么‘你离那些衣服远点儿!’是什么意思。那个句子太复杂了。还有,为什么你不肯让我碰那些衣服呢?我明明刚才看见你也在弄他们呀,你可以,我为什么不能呢?”更恰当的处理方法来自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儿童行为专家NELSON教授告诉我们,1岁左右的孩子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如果你说“不要碰桌子”,孩子的大脑很容易忽略句子的前一部分,也就是说,他听到的很可能是“碰桌子”。所以,如果你想阻止他做什么事,还不如简单地告诉他“不行!”并且重复几次——因为我们不敢确定你说一次孩子就听清楚了。要想效果再好一些,你可以找到另外一件孩子可以做的事,转移他的注意力,并满足他想找点乐子的愿望。

场景二一场玩具保卫战孩子的行为和小朋友玩的时候,邻居的孩子拿起了你女儿的天线宝宝玩具。“这是我的!”她立刻尖叫着扑了过去。你告诉孩子再过5分钟就轮到她玩了。但没有人听你的,一场争夺战已经开始了。解读宝贝心思“让别人分享我的玩具?你疯了吧!我怎么没看到你让别人分享你的东西呢——比如你的车、你的电话,还有你的钱包!还有,你老是说‘几分钟’,‘几分钟’是什么意思?如果我先找到这个叫做‘几分钟’的东西,那它也是我的,不给别人!!”更恰当的处理方法小孩子往往把全部心思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根本无法顾及其他人的感受。还有,他们对于时间,几乎没有概念。所以,改变一下战略吧。你可以这么说“等到广播里的这首歌唱完了,就轮到你玩玩具。”同时,为了避免“战争”,你可以在孩子的小伙伴们来访前,先把他们最常争抢的玩具收起来。别太担心, 孩子们总有一天会学会分享与礼貌,只是现在你还需要耐心地给他们当当裁判。

场景三马戏演出意外前奏孩子的行为你计划了很久,咬牙买了昂贵的票,预备带孩子去看大马戏团的演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你自己小时候想看一场马戏的那种渴望至今还铭记在心。可是,当你们在喧闹看台的第一排就坐,演出开始的时候,孩子却开始又哭又喊,吵着要回家。解读宝贝心思“这里又吵又拥挤,每个人都穿着奇怪的衣服跳来跳去,就像我在动画片里看到的小怪物。我一点也不喜欢!我只想离开这里!”更恰当的处理方法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很多你认为会让你的孩子高兴的东西其实往往会吓着他们。如果你打算带孩子去参加某些隆重而且热闹的活动,最好多花些心思帮他做好心理准备。可以给他看一些与他将要面对的场景相同的录相、书等。耐心地给他讲讲他将会遇到些什么状况。这样,等他真正身临其境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陌生了。

场景四遭遇一相情愿的尴尬孩子的行为一家人到海边玩,儿子专心地在滩上挖一个坑。这时,你发现了一只小螃蟹——一定能让儿子高兴得尖叫起来的东西。你试图吸引儿子的注意力,但他却毫无反应,依旧继续他枯燥的,在你看来毫无意义的挖游戏。解读宝贝心思“当我正在专心做某件事的时候,别试图用你认为有意思的东西来转移我的注意力。把心思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对我来说实在太麻烦了。”更恰当的处理方法当你发现了新鲜有趣的东西,当然很想跟自己的孩子分享。但小孩子却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行动。他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将自己的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外一件事上。如果你真的很想让他看那只小螃蟹,最好把螃蟹放进小盒子里,递给孩子,让他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看。要知道,专注地玩耍可以锻炼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对他来说也很重要哦。

场景五令人费解的执着孩子的行为玩“认形状”的游戏时,你18个月大的女儿一次又一次地试图将一个三角形的积木塞进一个方形的孔里。你把那个三角从孩子手里拿走,试图演示三角应该放进三角形的孔。可是小家伙丝毫不理会,还在争抢中用一个大方块积木打了你的头。解读宝贝心思“如果我不是尝试过各种可能的方法,我怎么能知道那个三角不能塞进方孔里呢?我不但要学习了解我能做什么事,还得知道我不能做什么。还有,别以为我是白费力气,我是在练习我的精细动作呢。”更恰当的处理方法在你试图帮助孩子之前,先问问他是否真的需要帮助。如果他在拒绝你的同时又显得很焦躁,你可以试试温柔地把着他的手给他一点指引,但保证是他自己在完成“工作”。很多时候,做父母是非常需要耐心的。在你的孩子慢慢适应自己越来越能干的同时,你也需要适应自己越来越不被需要。

场景六对浴缸的顽强抵抗孩子的行为女儿通常很喜欢洗澡。但是今天她却一反常态,似乎非常怕水,在你试图把她抱进浴缸时又哭又喊。解读宝贝心思“昨天洗澡时我发现肥皂泡泡都从浴缸底那个圆洞洞里漏走了,我很害怕自己也会从那里漏下去。”更恰当的处理方法当你的孩子表现得非常恐惧,请尊重他的感受。来自多伦多的儿科专家TOBIN说“我们并不是总能了解我们的孩子,就像他们也常常觉得我们不可理喻。”孩子们会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被允许跑到街上去,跟那些漂亮的汽车打个招呼。同样对于他们突然表现出来的情绪,我们也要给他们些时间来度过难关。所以。如果孩子突然 持不肯到浴缸里洗澡,那就暂且来一次海绵浴吧。

场景七总是“不”字当头孩子的行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就成了儿子最喜欢的语言。你问他“你饿了吗?”他一边一口吃下两块小圆饼干,一边干脆地回答“不!”。你友好地邀请他“我们一起来跟天线宝宝做游戏吧。”“不!”他严词拒绝,同时却开始在玩具筐里寻找他最喜欢的“小波”。解读宝贝心思“我那么喜欢说‘不!’是因为我本来会说的词就不太多。而且,我喜欢看到我说‘不’时你生气的样子,这让我觉得自己很有权威。”更恰当的处理方法随便你那爱说“不”的小家伙去展现他的个人意志吧。如果你觉得他实际上很想要你提供的某个东西,你还是照旧给他,故意忽略他的拒绝。另外,换一下提问的方式也是个办法。如果问他“你吃晚饭吗?”没有效果,倒不如说“这盘鸡肉真香啊。我想我一口就能把它都吃光。”

场景八成长的反反复复孩子的行为每次玩滑梯的时候,女儿都要求你抓着她的手帮她滑下来。但今天她却一反常态地让你靠后站,她要自己滑。而从小公园回家的路上,她却又突然不肯自己走路了,一定要你抱着她。解读宝贝心思“有的时候我想当大人,有时候我只想做回小婴儿。还有的时候我又想当大人又想做小宝宝。我知道你可能觉得很难理解。唉,有的时候连我自己也理解不了自己。”更恰当的处理方法你需要学会容忍孩子变化无常的情绪。当他把你推开的时候,不要表现得很生气。两岁多的孩子正在磕磕绊绊地学会独立,而这个时候,如果他知道你就在身边,就会表现得更加自信。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面对太多新的情感、责任和能力而觉得应接不暇--这方面,跟青春期很像。而与青少年不同的是,小宝宝语言能力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复杂感受。

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他自己的想法,留守儿童也不另外,只要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的代入留守儿童的角色,就能明白他们行为背后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按照惯例,每年的三月和九月,我们会分别设立这半年的研究主题。“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是教育学院这半年的研究主题。大家都会精心准备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内容,并且按照安排每个月还会有一个同事和大家分享心得体会。今天轮到我,我不得不把林业放下,按照计划和大家分享了豪豪的故事,一个新留守儿童的经历。豪豪从一开始就是个让我们很头疼的孩子。十岁的他看上去天生不招人待见。尤其他那张喜欢挑剔人的嘴,让他几乎没有朋友,而豪豪从来就觉得自己说的话没有任何问题。豪豪不仅嘴巴讨厌,手还打人,因此他几乎成了所有人的痛恨对象。为了让他学会尊重他人,我们专门为他设计了一个游戏。这次六天的营地中只有第四天晚上没有活动安排,于是晚饭后我把豪豪叫到我的房间,我们将玩一个游戏。“营救”留守儿童“豪豪,你觉得这些同学们喜欢你吗?”我很自然地问。“他们喜不喜欢有什么关系?我才不稀罕呢。”[孩子和成年人一样,自己太在意的事情,反而会比较害怕知道事情的结果。]豪豪摸着脸上的伤,满不在乎。“那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们假扮你被常松圈起来,看看其他同学谁能愿意救你?我要考验的是在这些同学当中谁最有说服力,谁能够打动我们,你就是一个配角,这是一个合作演出,知道吗?主要是要测试谁最有说服力,明白了吗?孩子。”我故意轻描淡写,不让他认为自己是游戏的主角。[让孩子认为自己并不是事情的重点,才会让他轻松自然地进入体验情景中。]“好啊!我不觉得他们能行,看他们那样,连说话都说不清楚,怎么可能有说服力呢?我根本就瞧不上他们。”豪豪说道。晚饭过后,我们开会布置行动,提出注意事项:首先要确保逼真,这样才能出效果;[孩子们辨别真假的能力绝对超过每一个成年人的估计,要想有教育效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注意,而让孩子感受到“真实”,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其次要保证孩子们不会因为太逼真而报警;最后就是要保证孩子们不会因为过于慌乱而出错。孩子们按照我们提出的开会要求,把所有的通讯工具都放在房间,在走廊上集合之后,行动开始了。常松作为一个因被豪豪惹急的老师,把豪豪关在自己的房间,不让他出去。然后常松出现在孩子们集合的走廊中间,小白和其他老师把孩子们集中在一起。我呢,自然开始扮演圆场的角色。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你们看,豪豪把常松惹急了,现在不让他出来了。你们说,怎么办呢?”孩子们惊慌的小脸看着我,一片寂静。“常松,你可不能干傻事啊!”毅然牛哄哄的声音打破了现场的安静。附和声你一句我一句,此起彼伏。“你想想,豪豪这么讨厌,你可别为了他自己不乖了!”“是啊!是啊,不值得!”人群中这种声音越来越多起来。“不行,刚才常松说了,你们要找出三个理由说服他放人。”[三个理由会让豪豪知道自己的重要性,能够帮助他建立回到集体中的信心。]楼梯下又炸开了锅。“他能有什么优点?平时总是欺负我们!”“他能有什么好?”“不行,你们不说,我就不放人。”常松已经不听“导演”安排了。我看见章鱼那张焦急的脸,向真也在思考,年纪小的孩子们则越来越紧张。“首先,我认为他比较活泼,平时喜欢说话。”一个小小的声音说。“我们同意,他平时话挺多的,闷的时候他也 挺活跃气氛的。”“是啊,有时候挺搞笑的。”我转脸看向常松,他的牙紧紧地咬住了下唇才忍住不笑。“好吧,第一条算是通过,那还有两条呢?”我继续甩出问题。“他对待一些任务和游戏都非常主动。”我窃笑,心想每次豪豪自己争着玩游戏以至于其他队员都没有机会玩,如今这也能凑成优点了。“有时候,不,大部分时候,他都能找到好方法。”一个脸上被他抓成“二条”的孩子说。我扭头,看见豪豪低下的头抬了起来,[越顽劣的孩子就越容易被周围人的“真情流露”感动,这种感动会刺激他们接受一个集体,感受到自己的“被需要”是一生中最美妙的时候。]“对,我们营得分都是他想办法取得的。”两个平日被他欺负得够呛的女孩说。“那他对于你们营来说,还是有用的啦?”我调侃。“是啊!如果我们有打架这个比赛,肯定第一。”[这次的“营救”行为,促成其他孩子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一个事件。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讨论问题或者现象是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完成的简单任务。]接下来向真的一番话语惊动大家:“我来说点儿。常松,我认为你现在这个举动是根本不理智的。你这样做,只能拯救他的行为,但却不能拯救他的灵魂,而你的灵魂也随着他而堕落了。”在我吃惊的同时,余光中看到章鱼脸上有一丝赞许目光投向了向真--这个能力很强但却很难得到他人认可的女孩。一分钟后,我们结束了演出我没有单独找豪豪说任何的事,他每次见到我都欲言又止,我却故意忽视。我要等到有一天,他毫不犹豫地向我全盘托出他心里的想法。[对于害羞和胆小的孩子,当发现他们有话想说的时候一定要“鼓励”,但是在第二次的时候,一定要他主动说。对于像豪豪这样不胆小的孩子,让他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是对他心理极限的一次挑战。每个人的能力都在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中得到提高。]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和豪豪的这场博弈中,我需要守株待兔。临行前一日,我终于等到他来找我,却未曾想到他还带来了一个让我吃惊的故事。豪豪穿着一套别致的丝质衣服,推开我的房门。“兰海,明天话剧演出我想穿这套睡衣,我要演一个大少爷,但上面的扣子掉了,你帮我钉一钉好吗?”当他把衣服脱下来时,我惊呆了。瘦弱的身体上,前胸、后背、肚子、包括腋下,大大小小布满了老伤,有些还能看见的淤血。“怎么了?不就是伤吗?和同学打架落下的!”见我直看他的身体,豪豪满不在乎地说道。我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豪豪,说一下你的生活吧。”“我的生活,你想听什么版本的?”“当然是现实版的了。”“我妈妈当年在国贸,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人,很有名。当年她和我爸爸一见钟情,然后结婚生下了我。不过过了两年,我妈妈和我继父就一见钟情了。然后,他们都离开了北京,到了加拿大,我妈妈现在是公司董事长,我继父做的生意也很大。我从小跟外婆生活,他们只是给我一些钱,后来让我在北京读了个不错的寄宿学校,周末才与外婆住在一起。我都不记得我亲生爸爸长什么样了。我妈妈她一年就回来一次,每次回来,我就能和我弟弟玩--,就是她和我继父的孩子。这就是我的生活。”我拍着豪豪的头,想说点儿什么,但却什么也说不出,只能选择低头缝扣子。可能,女人有天生的母性,我搂着豪豪,什么都没有说,一股爱、恨、怜惜的情绪涌上心间。[幼儿时候的经历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感,遗憾的是,豪豪的所有经历都没有给他带来他需要的安全感。从他内心来说,就是我要先“欺负”别人,自己 才是安全的。面对这样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让他体会自己被“需要”和被“接受”是最重要的环节。]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我就这样搂着他,沉默无语。孩子的每个行为都有背后的原因,这些原因决定了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为人处事的方法。我们应及时寻找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在行为的表象上裹足不前。分享了豪豪的故事之后,同事们分成小组开始讨论从这个案例中找到和豪豪的沟通方法和“说服游戏”的目的。不认识豪豪的同事,提出想看看豪豪照片的要求,认识豪豪的同事则感叹现在豪豪的成长。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想他们会面临什么,会遭遇什么。(兼职编辑:廖键桁)

本文Hash:dab932d4360c82740f79f8b96fee169de0be6ae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