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当了孩子跟“饭”的第三者

人对饭食的感情生而有之。那些追着孩子喂饭,孩子还被喂得面黄肌瘦的奶奶姥姥妈妈们,有没有想过自己正是孩子不肯吃饭的“罪魁”?因为她们直接忽视了孩子和食物的天然感情,破坏了孩子与饭之间的正常关系。1是否剥夺了他的成就感?在英国的家庭里,会坐的孩子都会和大人一起坐在餐桌旁进餐。孩子有自己的托盘,托盘中的小碗、小盘子里,是方便抓握的食物,比如小饼、面包棍、蔬菜条等。孩子吃饭肯定很邋遢,围嘴、饭衣等装备必不可少。托盘的主要作用是清洁便利,是避免餐桌被弄得一塌糊涂的神器。tips孩子的主食,如果还是糊状,当然还是要喂食。要点在于:喂食的同时和前后,允许孩子接触食物甚至玩食物,给孩子参与“餐桌吃饭”的成就感和快乐。2是否打消了他的积极性?吃饭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孩子认知世界的一个窗口,培养和家人感情的重要环节。试想,当孩子喜滋滋地啃面包棍,口水难免和成了许多面包泥,小手抹得到处都是。这时候,大人的训斥会给孩子传递什么信息呢?那就是——吃面包棍是不对的。孩子还不会懂得妈妈只是针对“到处都是面包泥”这一事实。这样的次数多了,孩子对“吃”的态度会疏远,他甚至会避免去吃,因此来避免被骂。结果大人急了,开始逼着孩子吃,追着孩子喂,这种恶性循环的根源其实就是这么简单。tips请妈妈们想一想,学着吃饭,对于一个一两岁的孩子,是不是也是一个大工程,特别是在孩子的抓握能力、大脑和手指的协调能力还需要练习提高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不能给孩子充分的练习机会,给孩子必要的帮助和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快乐自主地学习吃饭?3是否帮助他克服恐惧?2岁左右的孩子,大部分都会经历一个“挑食”的过程,只喜欢某种、某几种食物,拒绝尝试新的食物。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心理学对此都有个专门的词条,叫“新食物恐惧症”。孩子通过观察周围人对该食物的态度,来渐渐地减轻戒备,愿意尝试,进而决定喜欢与否。这个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长的可能持续几年,短的也就几个月。妈妈们这时候会感觉受挫,会失去耐心。但是请妈妈们想到,这是孩子成长的正常表现,宽容些,他迟早会走过这一阶段。你能做的,就是以轻松的态度,表现给他看,让他自己观察到自己信任的人在开心地享受这些食物,这是对他最好的帮助,也是有效缩短这一过程的不二良策。tips在我们家,弟弟和姐姐的关系很亲近,所以凡是新品种,我都让姐姐出面,女儿会夸张地赞美这个菜多么美味,同时非常享受地大口吃,甚至会说:“不要给弟弟了,我要全吃掉!”我就乘机赶紧鼓励弟弟抢一口。往往几次下来,弟弟就跟随着姐姐开始吃了。追着喂饭,更是破坏孩子对饭食感情的高级杀手。对“terribletwo”来说,当他被逼着吃饭时,饭菜只会变得越发面目可憎,吃饭本身变成了一个需要与之斗争的、还要每日三次重复的可怕经历。妈妈们想象一下,如果每天有人逼着你吃这个、吃那个,还非往你嘴里塞,你会喜欢吗?再好的食物都会因此变成毒药。而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吃饭由此成为一个大人小孩都怕的怪物。

当孩子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

  如果你的孩子夜里要求跟你一起睡,你该怎么办?教育界权威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很坚决!

  而医学科学专家安娜·戈留诺娃的意见是,三分之一的2-3岁的孩子喜欢在夜里找父母,这不是什么秘密,但让医生们不安的不是让不让孩子呆在父母床上,而是孩子夜里意外惊醒的原因。

  做母亲的应该具体分析一下,为什么孩子会在睡眠中受到惊吓?

  有以下几种可能:

  1。白天生活规律失常

  孩子太累了,白天不是兴奋得没睡午觉,就是看电视的时间过长,令孩子兴奋异常。也可能是入睡的“仪式”出了点问题,或者没有在孩子身边坐坐,等候他安静地入睡,或者没有唱摇篮曲,没有像通常那样与孩子吻别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孩子勉强入睡,而且过不了1.5-2小时孩子就醒了。

  上述情况很容易得到纠正。孩子还是得回到自己的小床上,不过你把孩子放回小床时,要按通常的“仪式”再来一遍,唱一支摇篮曲,克制一下自己的睡意在孩子身边坐一坐,这样,孩子就会安静下来。

  2。经常是由于害怕而意外地醒来

  2-3岁的孩子在黑暗之中会对周围的物体感到害怕,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想象力非常丰富。某个发光点或马路上的反光却会在孩子头脑中变成可怕的野兽或凶狠的童话人物。面对父母,孩子很可能并不直接说出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感到害怕,他们通常会想出一些托词、脚痛等等。遇到这种情况,父母最好也在孩子身边坐一坐,直到他安静地入睡。如果孩子又哭又闹,那么这一夜就把他留在身边。

  3。神经官能症影响睡眠

  高度紧张或惊吓会破坏儿童的神经系统。你的孩子是不是好动感情?比如刚刚还在笑,不一会儿又哭了起来。如果孩子白天遇到一堆无次序的难忘的事情,那么到了夜里做梦时他会再次经历的。

  如果你已看出孩子夜里跑来找你正是白天紧张激动的反映,那么,最好把孩子留在身边,让孩子与父母一起睡,这样孩子会平静一些,舒适一些。当然,仅仅在一起睡还不够,父母一定要弄明白孩子紧张或害怕的原因是什么?要尽力帮助孩子去消除,同时告诉孩子,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没什么可害怕的。当然,家长还可以向心理医生咨询一下,医生会提出必要的建议或进行药物治疗的。

  4。有时,孩子睡在父母的床上是妈妈的错。

  当孩子生病时,妈妈出于担心和不安,会把孩子放在自己床上;有时,父母之间发生了冲突,妈妈会以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再就是妈妈孤独一人时,想让孩子补偿失去的温暖。孩子只要几天跟妈妈一起睡,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自然,他再也不想回自己的小床上去了。

  孩子跟妈妈一起睡,也有眼前的好处、均匀的呼吸,以及孩子在胎儿期就已熟悉的妈妈的心跳……所有这些,都在吸引和安抚着孩子。但更多的是潜在的害处,他长大后很可能是个消极、被动、缺乏独立性的人,成年后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会习惯于看妈妈的脸色行事。

相关资讯:

本文Hash:c039f13ca76cc8e7d7815a447e040ba2621f8a9f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