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宝看病要注意

带孩子看医生,要恰当地叙说病情能使孩子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并减少复诊。医生需要了解的情况一般有: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病情变化过程,复诊还要说明用药的效果;有时医生还要了解过去曾患过哪些、打过什么预防针、对哪些药物过敏等。

首先,不要过于迷信大医院。多数情况下,孩子的病往往是伤风、感冒、拉肚子等常见病,它们的治疗方法相同,一般医院都能诊治,所以就近治疗更为及时。但有些家长过于迷信大医院。据统计,去医院看病的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占6%~7%,其他常见病占1%~2%。家长们可能忘记了,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医院越大,病人就越集中,室内环境也会受到严重污染。而孩子看一次病,一般至少要在医院逗留两三个小时,孩子有病本身抵抗力就差,在这样的环境中逗留这么长时间,很容易通过呼吸道或直接接触等渠道招惹上其他病菌,造成旧病未愈又添新病。所以,孩子有病首先应选择就近治疗。另外,带孩子看病时应采取一些适当的防护措施,如给孩子戴个口罩,尽量远离呼吸道传染病的患儿,避免与消化道传染病患儿直接接触。回家后,家长与孩子都要彻底洗手,给孩子服药前家长也要洗手。

其次,不要因着急而乱投医。医生开过药后,孩子病情的好转总要有个过程,像病毒性感冒、等病,只要经过适当处理,一般1周左右就能自然痊愈。但有些家长孩子一病就着急、慌乱,只要孩子不退烧,就带着孩子跑几家医院,希望取得“一针见效”的效果。可是家长们忽略了一点:每到一处,医生都要从头了解病情,重新检查,无形中耽误了许多时间。有病的孩子,需要按时服药,好好休息,过多的奔波有害无益。比如发烧,它是很多的症状,的根本原因未解决,服退热药,过3~4个小时后体温还可能再升高。服退热药后要多喝水才能较好地发挥退热作用,同时体温的高低也不完全代表病情的轻重。如果孩子精神较好,没有异乎寻常的哭闹、严重的吐泻或抽风等情况就不必忙着去医院。但孩子服药后,家长如果观察到与原有无关的情况或其他不良反应出现,则要立即停药,去医院就诊。

第三,病情述说是医生诊治的重要资料。恰当地叙说病情能使孩子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并减少复诊。医生需要了解的情况一般有: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病情变化过程,复诊

带宝宝看病的注意要点

带宝宝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总是由爸妈回答医生的询问,叙述宝宝的病情。爸妈要注意以下几点。

反映病情要客观爸妈在向医生描述病情的时候应是描述宝宝的症状,而不能做“下诊断”式的叙述。例如,你可以说“我的宝宝咳嗽,而且还有痰”,而不要说:“我的宝宝感冒了”。同时还要注意不要随意夸大或缩小宝宝的病情。

叙述病情分先后向医生叙述病情的时候,首先要说清楚目前的症状,然后才是宝宝以前的情况。

体温发烧是许多儿科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很多宝宝就是因为发烧而求医的,因此,对体温变化的叙述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在家已经测过体温,最好能说明测体温的时间及次数,最高和最低时分别为多少度。还要注意说明宝宝发热有无规律性、周期性以及发烧时有无抽搐等其他伴随症状。

时间在向医生叙述的时候最好能说明发病时间、间隔时间等详细情况。以发热为例,从时间上区分就可以分为稽留热、间歇、不规则热、长期低热等,它们分别由不同的疾病引起。因此准确而详细地描述各种症状发生和持续、间隔的时间,对医生的诊疗大有帮助。

饮食生病时,宝宝的饮食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爸妈要观察宝宝在饮食上的变化。主要向医生叙述饮食的增减情况、饮食间隔次数的变化以及宝宝有无饥饿感、饱胀感、停食等现象。如宝宝有偏食的情况,应说明是喜干还是喜稀,喜素还是喜荤,有无病后停奶、吐奶现象;同时还要说明宝宝的饮水情况,是口干舌燥要喝水,还是总想喝水。如宝宝吃过不干净的食物,也要告诉医生。

睡眠宝宝生病时睡眠状况一般都有变化。向医生叙述时要说明睡眠的时间和状态,尤其是要注意与平时不同的情形。如是否久久不能入睡,是否稍有动静就会醒,睡眠中有无惊叫、哭泣、磨牙、出汗等。

大小便情况了解宝宝大小便情况也是医生诊断病情不可缺少的,应该将宝宝的大小便如实地介绍给医生,如大小便的颜色、次数、形状、气味以及大小便时有无哭闹等。

其他状态如有无出汗、呕吐、咳嗽等症状;四肢活动是否自如、颈项是否僵直;神态是否清楚,有无烦躁不安、哭闹、嗜睡、昏睡的现象。这些对判断疾病都有重要意义,爸妈的叙述越准确和详细,对医生的诊治越有用。

以往病史宝宝以前患过什么病,何时何地,什么时间,治疗效果如何,有无后遗症;有无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情况;家庭中有无遗传病史;家庭成员中有无肝炎、结核、伤寒、痢疾等传染病史。这些情况都要向医生说清楚。有时还需要向医生说明出生时情况,如出生时是否顺利、妈妈妊娠是否足月、妈妈妊娠时患过什么病、吃过什么药等。

就诊前诊治情况有些爸妈出于怕医生反感等多种心理,不愿把宝宝就诊情况告诉医生,这是错误的。宝宝来医院就诊以前是否还去过其他医院求医诊治过,已服过什么药,剂量多少等,这些情况不要回避隐瞒,都要详细向医生讲明,以免重复检查浪费时间和短期内重复用药引起不良后果。

本文Hash:d52f816c8e2e51d2a5d8287bf1f858cfd5715445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