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专心听下一整节课

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老是跑啊跳啊,安静不下来。相关研究发现,这是普遍现象,当今婴幼儿快乐活泼有余,安静专注不足。

有些老人家不仅没有意识到问题,反而语气里流露出得意,“孩子不都是皮的吗?调皮的才聪明呢。”事实上,孩子太焦躁,显然是需要改善的。日后成功者,必定是有动有静,连坐都坐不下来,谈何学习呢?

如何让这些好动的孩子坐下来?这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引导起来却颇有诀窍。看看你是否也在不经意间走进了教育误区?

孩子坐不住,是否是这些地方出了错?

孩子的生活环境是否太杂乱?

“首先家庭要排除环境干扰,营造一个温馨宁静的气氛很重要。”专家许威威指出,日常生活中,家里要少一点七嘴八舌、不要把孩子像玩具一样抱来丢去。更不要在孩子在场时,当众谈论他的不足、取笑他。

她建议家长,每天至少要有15-3分钟,家里每个人都安静忙自己的事。如:妈妈和宝宝一起读书、识图,爸爸看报,爷爷下棋等等。孩子长期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注意力自然就会提高。

另外,家长可以在固定的地点放置孩子的书桌、小椅子、文具、书柜、光荣榜等,营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要求孩子做静的活动时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进行,长期坚持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养成良好习惯。

“不要乱跑!”你经常这样吼孩子吗?

家长首先要充分理解孩子,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不过分的范围内不必太严厉要求孩子。有些家长动不动就对孩子喊:“不要乱跑!”、“不要乱动!”等一连串的“不要”,殊不知这种是最没有用的教育方式,而且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陈明兴教授建议家长,不妨先忽略孩子的不足,代之以赏识为主的家庭教育,对非多动行为进行强化,当优秀的一面不断增长,之前的不好表现也就自然消失了。

许威威补充说,当孩子专注于学习时,大人不宜随便打搅。同时,家长在倾听孩子讲述事情,以及和孩子共同活动时,也要以身示范,聚精会神地听讲,避免敷衍和漫不经心。

他们充沛的精力是否得不到发挥?

许威威指出,许多孩子不听话,吵吵闹闹,其实是因为他们的精力没地方发挥。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动静有序的生活习惯,注重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要把孩子的精力和智能引导到有趣、有益的活动中,这样就不会因为无聊而撒娇、吵闹了。

她指出,婴幼儿时期的宝宝以无意注意为主,任何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所以家长要注意控制和变换宝宝的无意识注意力和有意识注意力(指有目的活动),使大脑的活动张弛有度,既能做好某些事,又不至于过度疲劳。

“家长要变化孩子学习和玩的内容,动静结合。做游戏不要总是玩一种,那样孩子就体会不到游戏的乐趣,就更谈不上在学习了。”

引导孩子坐下来,试试这些办法吧

NO.1让孩子做感兴趣的事

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注意力是比较集中的。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多引导他们玩和学习。

可抓住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先重点培养,再带动孩子学习其他知识的专注能力。

NO.2玩一些适龄的静态游戏

许威威还建议家长,可以利用静态的游戏来延长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1岁以内的孩子可以玩铃铛、不倒翁、浴室玩具、塑料瓶等,1岁以上的孩子玩搭积木、拼图、穿珠子等,从最简单的开始,让孩子体会到成功喜悦,然后逐步延长游戏时间。”

NO.3早期阅读 字有利静心

许威威指出,在婴幼儿时期,家长陪孩子进行适度的早期阅读识字,对于发展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都很有帮助。

“从小养成阅读识字的兴趣和习惯,不仅能培养起孩子终生爱书的美德,而且在朗朗的亲子共读声中,孩子受到儿歌、童话、科普读物的陶冶,会自然而然地养成活泼好奇、安静专注的性格。”

NO.4挑战力所能及的事

做事之前,父母要明确做事目的,激发孩子的做事兴趣。

在做事过程中,孩子若遇到困难,要引导孩子克服困难,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责任感,这样孩子在做事的时候注意力就会集中,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善始善终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

NO.5丰富孩子每天的生活

陈明兴建议家长,对于特别好动的孩子,要考虑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

孩子的精力远比大人来得旺盛,家长要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使孩子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比如让他们参加适当的运动,跳绳、走平衡木等。

如何区分孩子是否有多动倾向?

看着孩子每天奔跑不停,有家长担心孩子是否得了多动症?陈明兴指出,多动症孩子如果不及时纠正,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低下。

事实上,六岁以后的孩子才能够诊断为多动症,不过在婴幼儿阶段,家长就可以提早发现孩子是否有多动倾向。

怎样区别孩子是多动症还是只是好动呢?他建议家长可以从3方面加以区别。

一、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多动症儿童无一兴趣爱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具有注意力缺损症状。而好动的孩子能够做他所喜欢的事,并且专心致志地去做;

二、行动是否有目的、计划和系统:好动孩子的行动常有目的,有计划性。而多功症患儿的行动则呈冲动、杂乱、有始无终;

三、自制能力:活泼好动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会大喊大叫乱吵闹,而多动症患儿则无此能力。

此外,在一些生活细节中,家长也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异常。比如,注意力明显不集中,不能专心听家长的话,做事有始无终,稍受干扰就分心;活动过度,不分场合来回奔跑,一刻也不能安静坐下;情绪易波动,感情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不合群、我行我素,有的自卑、逆反心理特别突出严重、学习困难等。

怎样让孩子专心吃饭?

吃饭

问:1岁半的宝宝吃饭的时候总是喜欢玩玩具,怎么也不松手。有什么办法能让宝宝放下玩具,好好吃饭呢?

钒仔: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

准备吃饭前,应提前让孩子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并鼓励孩子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餐前准备,比如摆碗筷等,以吸引孩子对进餐的注意力。固定时间、固定座位、固定餐具可使孩子树立正确的进餐观念。同时,进餐时父母不要追喂孩子。因为这样,孩子只需被动地张口接受食物,便有更多的精力注意周边的事情。应鼓励孩子自己进餐,这不仅是一项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还可增进孩子进餐的主动性。孩子通过使用餐具的训练,还可增加手的精细动作以及协调能力。

Niniba

宝宝不好好吃饭往往起因于胃口不好或食物不合口味以及成人引导不当,或在刚开始学习独自吃饭之际,大人为了让宝宝多吃一点饭,就采用玩具吸引或做游戏的方式使他增加饮食量,所以就养成了宝宝边吃边玩的不好习惯。这一时期要是宝宝有自己拿勺吃的欲望就尽量让宝宝自己吃,刚开始时可能会将饭搞得乱七八糟,孩子学习吃饭就是这样,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和大人的正确引导。吃饭时洒饭也是宝宝学习吃饭时的正常现象,也可能会一手抓吃,一手用勺,家长不要去责怪孩子弄脏衣服了,吃得太慢等等。要给他锻炼的机会,慢慢纠正他的吃饭姿势,要鼓励孩子同大人一起吃饭,让他模仿大人。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孩子吃饭时不能边吃边玩,浪费粮食。发现宝宝吃饭节奏太慢,要及时提醒,可以在纠正宝宝这种习惯初期,增加一些宝宝喜爱的食物。另外,宝宝这种情况要注意是否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等情况,如果是由于食欲不佳而引起的要及时给予用药纠正。

在宝宝生病期间由于消化道功能减弱,其胃口会受一定影响,所以不要强迫进食,尽量给予流质易消化的食物,等宝宝身体逐渐恢复后再锻炼其对食物的咀嚼能力。咀嚼吞咽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宝宝出生后4~12个月。6~12个月是宝宝发展咀嚼和吞咽技巧的关键期,当宝宝有上下咬的动作时,就表示他咀嚼食物的能力已初步具备,爸妈要及时进行针对性的锻炼。一旦错过时机,宝宝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日后再加以训练往往事倍功半,而且技巧也会不够纯熟,往往嚼三两下就吞下去或嚼后含在嘴里不愿下咽。所以宝宝这种情况和平常吃的食物太细有关。对于这一时期还不会咀嚼的宝宝,要教会孩子咀嚼,可以给他块大些的食物,比如一块苹果、一小条黄瓜、一根火腿肠等等,让他自己咬。可以先把手洗干净,让他拿在手里吃。吃饭的时候,先给他吃需咀嚼的食物,妈妈也要吃一口,嚼给他看,慢慢地孩子就会习惯于咀嚼了。宝宝对食物的喜好是有阶段性的,要经常更换饮食的品种。在制作食物时可以适当的放一点油和调料以增加口感,不需要太过限制,特别是对味道比较挑剔的宝宝。

Shenyuying:

跟我们家宝宝差不多大,开始我宝宝也是这样子的,边玩玩具边吃饭,后来我就让他自己拿个打不碎的碗和勺子,帮他剩一点点饭,另外大人也剩一碗专门来喂他,这样宝宝既能陪养让他早学会吃饭的好习惯,又能增加食欲哦。呵呵,我家还有个哥哥,有时我还鼓励他和哥哥一起吃饭。帮他俩一人剩一碗,然后坐在一起。跟他说和哥哥比赛看谁吃得快,就是棒的。他也知道棒是用大姆指翘来的。你们家宝宝也可以啊。

让宝宝健康吃饭五大妙招

1、管理好冰箱橱柜

多数的父母都知道食品与营养影响健康, 拒绝购买不健康的食物可能需要更好的自制力。不要让孩子周围充满油炸食品、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甜食、含糖饮料等,因为这些食物含大量的脂肪、盐、糖及添加剂,不但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成为孩子健康的杀手。

想想看,冰箱及食物柜中放满了糖果、饼干、汽水及速食品,孩子如何能拒绝诱惑呢?

试着改变环境,放置新鲜天然的健康食物,如低脂鲜奶、低糖酸奶、低脂面包、红薯、杂粮饼干、全麦面包、水果、蔬菜及坚果,让孩子自然而然接触新鲜天然的食材,从而变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就能远离不健康的食物了。

2、把创造力加进食物里

准备健康的食物还要带点创造力!父母若是觉得健康的饮食单调、无趣且不好吃,那么孩子也可能出现一样的反应,如何让孩子接受健康饮食呢?

父母可以试着改变食材种类、形状、颜色搭配、烹调方法,甚至是餐具的选择,这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孩子喜欢自己决定一些事情,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制备与设计,也能提高食物的接受度。

3、用餐气氛要安排

有些孩子在用餐时间跑来跑去或是边玩玩具、边看电视,在这种情况下,不但破坏了用餐的气氛,而且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吃了什么,也不清楚吃了多少。这样容易导致孩子不重视正餐的需要,转而以零食为主。

父母在安排好适当的用餐时间及固定的用餐空间后,应以坚持但不破坏气氛的态度,要求孩子遵守用餐的规矩,让他了解用餐的重要性,专心吃完饭。

与家人一起用餐是很好的学习情境,但前提是必须避免在孩子面前批评食物或挑食,以便让孩子学习良好的用餐礼仪与模仿饮食行为。在孩子行为改变的过程中,记得不要以零食为奖励或交换条件,如吃完饭后给一颗糖果,以免功亏一篑,破坏了辛苦建立的健康食物环境。

4、爸妈放下自己的偏好

幼儿的饮食问题一直是许多父母教养孩子时的一大困扰,如果能放下压力,以轻松与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可避免陷于亲子关系紧张的局面。

在食物的挑选与烹调的安排上,请先放弃自己对食物的喜好,尽量在孩子的环境中安排新鲜天然的6大类食物(奶类、五谷根茎类、肉鱼豆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制作健康的餐点供孩子选择。

如果食物被孩子拒绝时,也不用气馁、生气,应尊重孩子,先改用同类别的其他食物,再运用一些创造力改变食物的烹调方式,以增加孩子对食物的接受度。

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且健康饮食的环境是父母的责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从小开始接触各式各样的健康食物,自然养成不偏食的饮食习惯,奠定了未来健康的基础。

5、选择绿灯食物

用“绿灯走,红灯停,黄灯要小心”的概念来提醒您选择健康食物。

绿灯食物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助健康,适合每天选用,包括新鲜蔬果、米饭等天然原味食物。

黄灯食物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糖、油脂或盐分含量稍高,要酌量选用,如炒饭、汉堡等。

红灯食物只提供热量的食物,糖、油脂和盐分过高,其他营养素含量很少,只能偶尔满足一下,如汽水、巧克力、甜甜圈、薯片等。

本文Hash:a741f2f1296db126ee2ab15550eea29a542474d0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