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的孩子喜欢“偷”,父母怎么办?

宝宝不懂事,常常爱偷拿别人的东西,你是怎么教育他的?打骂还是讲道理?如果你也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试下本文提供的方法。

把小朋友的手帕揣进自己兜里,从超市的货架上抓一块糖攥在手心儿,这样的事在2-5岁的孩子身上时有发生。而宝宝顺手牵羊的行为是仅此一次,还是在日后继续下去,则完全取决于父母对他这“第一次”的重视程度和所采取的态度。因为,孩子只有真正懂得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才能真正管住自己、手下留情。

父母的不恰当做法

一天,菲菲从圆圆家回来,小拳头攥得紧紧的,接着,在妈妈面前摊开小手,掌心托着一双袖珍水晶鞋。妈妈问:““阿姨给的?”,菲菲若无其事地说:“是从阿姨家地上捡的。”为什么会这样呢?3、4岁的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是因为内心产生了需要感:“那个东西我没有”,“那个东西我喜欢”,“我想要”……这种需要促使孩子产生“拿”的行为。而且,他们通常认为,喜欢的、想要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妈妈看着菲菲手里的东西,说:“我们两家关系好,这次就算了,但是其他小朋友家的东西绝对不能拿,记住了吗?”父母的做法等于给孩子提供了一个错误信息:能否拿人家的东西,取决于两家关系的好坏。这不利于孩子理解“物权”的概念,也容易使之混淆是非,并将这个不当行为重复一百次甚至更多。

也许父母认为这么个小东西,拿就拿了吧。但是,妈妈不要忘记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孩子从小习惯了拿人家的“针”,长大了很可能去偷别人的“金”。所以,不该做的事情,一次也不能做。

从超市回来,3岁的雯雯忽然从兜里拿出一块棒棒糖:“妈妈,你吃。”妈妈仔细想想,刚才没买棒棒糖呀,就问宝宝:“告诉妈妈,是谁给你的?”“我在超市里自己拿的。”爸爸很生气:“你怎么能随便从超市里拿东西呢?如果下次再这样,要打屁股了!”说着,爸爸把手举起来,挥了挥。雯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到一边吃棒棒糖去了。

在超市里,所有人都把自己需要和喜欢的东西往筐里放,孩子也学着大人的样子伸手去拿。但是,孩子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妈妈付款的过程。所以,必须要提前告诉孩子这个环节,在超市拿了东西必须交钱,而不是“不能随便拿东西”。但是明显雯雯爸的话容易使雯雯陷入迷惑。这次雯雯吃了棒棒糖,下一次去超市,很可能就把今天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专家解答:孩子偷拿了父母的钱怎么办?

妈妈疑问:

儿子自从自己做主买了两次小玩具之后,深深地体会到了有钱的妙处,经常找我们要钱,当然,我们一次也没有给过他。昨天,外婆送他上学时,他竟然从小口袋里掏出五十元钱给外婆搭车,母亲赶紧告诉我,我翻他的小口袋,发现里面还有好几百块钱。我当时没有批评他。我该不该对儿子私自拿我的钱而揍他一顿呢?不然,我该怎样做,才能让他长记性呢?

育儿专家解答:

这么小的孩子,建议不要打他。引导孩子学着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那才是对他最有益的。

如果他没有经过允许拿钱,建议认真地告诉他,这些钱你们是有别的安排的,如果他想要钱,要经过你们的允许。

总之,告诉他具体该怎么做就行了,不一定要给他讲太多的大道理,也不要去批评他,因为这样处理相当于给了他这种行为负面的关注,反而导致他的行为变得更为严重。

小孩子打父母怎么办不要包办孩子的人生

导读:小孩子打父母怎么办?这已经成为社会一个新型的家庭暴力了。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孩子要从小教育好,父母不要包办孩子的人生,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对孩子不要表现出过分的溺爱,他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如果孩子因为太过激动用打人的方式来发泄,那么打人一定要态度坚决的告诉他不可以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他再打的话就抓住他的双手,并且告诉他,只要他安静下来就会放开他。

父母必须坚决拒绝向使用武力的孩子屈服

事件

天津安康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最近有10多位遭受孩子暴力伤害的父母带着孩子前来求诊。“我是在爸爸妈妈拳脚下长大的。小时候淘气,妈妈竟然在大街上打我,当时的情景我到现在都记得。她从不考虑我的自尊,经常当着别人的面打我。我上小学6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她打我,我顺手挡了一下,她的表情挺吃惊,还后退了。”15岁的男孩小明说:“从那以后我发现有能力反抗了,他们再来打我我就打他们。我让他们给我买什么他们就得给我买,不买我就打他们。妈妈再对我唠叨,我就让她‘闭嘴’,她果然挺害怕地闭了嘴。”

蔡女士15岁的儿子沉迷于上网打游戏,学习兴趣不高。他平时寄宿在学校,周六周日一回家,就发脾气要钱,然后让妈妈滚出去。最近一个周末,他回来要钱,妈妈没答应,他竟抡着拖把追着打妈妈。现在蔡女士只能睡在亲戚家,不敢回家。

据新华社

网友观点

张绍勤:看到这种报道后让人很痛心。古人尚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这些孩子们的做法太让人心寒了。当然家长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当,是引发这种新型家庭暴力的根源之一。首先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其次希望全社会也应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夏思扬:中国父母习惯于把子女当做自己的私人财产对待,所以,打骂、体罚子女等成为了司空见惯的事。俗话说:“种瓜得瓜”,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必然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缺陷,长此下去,子女的报复心理就会产生,到一定的年龄,子女对父母的行为不满意时,就会反过来对父母实施暴力行为。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要遏制子女对父母施暴,父母自身对子女的教育是关键要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子女杜绝体罚等行为。

王清铭:我是一位教师,对这类问题学生有所了解,这类学生的行为多因为家长管理过于严格,将自己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强加于孩子,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学生殴打家长是这类失败教育发展到极端的表象。作为一位教师,我奉劝广大家长,要让自己的孩子从小树立起“对自己负责”的思想。父母不能包办他们的人生,老师也不能。他们的道路要自己去走。

本文Hash:3454ebf18841e81cdec083375806f4e8ce52e785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