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问:我儿子今年12岁了,家里的生活条件很好,我考虑我和他爸爸是靠一步步的奋斗才到今天这一步的,也深知知识对人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我给他请了很多的家教老师,给他上一些辅导班,还让他学习钢琴、书法、跆拳道等等。而且,孩子一直吃的穿的都

比其他孩子好。让我苦恼的是,虽然我们对孩子很好,但是他的脾气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大,我该怎么办呢?

——一位烦心的妈妈

答: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养育孩子,不仅要供他们吃穿用,更要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你可能在一个艰苦的环境中长大,所以,就把自己很多的未完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比如上大学,学钢琴)。这是一种间接的补偿心理。如果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可能会导致两个结果:一个是养成孩子逆来顺受的性格,没有创造能力;另一个就是引起孩子的反感,特别是10多岁的孩子,开始有了独立的意识。

还有可能是你的经历见识比较多,无形中就容易拿你见到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总是认为别人的孩子能做到,自己孩子也应该能做到,这样就忽视了自己孩子的个性和特点。西方国家的家长都重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中国孩子有时学习很好,但是自信心不强。孩子回到家里,就容易把在外面受到的气,向家长发泄出来。

孩子的成长是个社会化的过程,过度的保护容易造成孩子没有独立意识,没有责任感。不要老是担心男孩会变坏,女孩会受害。另外,注意在性格方面多培养孩子,男孩多培养他坚毅的性格和富有责任感的心,女孩要培养她落落大方的处事方法和勇气。

我委屈迎合同学换不来开心,咋办?

问:在学校里,别人问我开心吗?我说开心。其实我过得一点都不开心,这样说是想让问我的人不至于情绪低落;有时同学向我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我知道他们肯定是因为在哪里受到了委屈,我就陪着笑脸让他们发;别人有时拿了我的东西,我总是不好意思要,妈妈还好几次问我的钱哪里去了,其实都是被同学借走了,可是我不好意思要。

——苦恼的小忽

答:现在有很多中小学生都像你这样,在行为上把满足别人的需要放在比满足自己的需要更重要的位置。如果这样做的时候你觉得很开心,很满足,那你才是真的愿意这样做;如果你是自卑,或者不想这样做又不好意思、在意别人的看法等等,那你只是在伪装一个并不真实的自己,原因可能是缺乏安全感。长时间的压抑,痛苦的只能是自己。与其这样,不如勇敢地对朋友们说:“我想这样做!我不想那样做!”

迎合别人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你心里一直有这样一种消极的暗示:我要真心对待我的同学,即使自己不开心也要让别人开心。越是这样,越刻意让自己这样做,就会得出“因为我善良所以我不开心”的结论。首先要明确的是,建立在你的痛苦之上的付出,并不一定给同学带来开心。你要展现给同学一个真实的自我,学会洒脱地面对。其次,要有意识地从这种自卑心理中解脱出来,把消极的心理暗示化作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这样暗示自己:“我是善良的,但我不能失去自我,我再不能这样迎合同学,我要有自己的个性,我要让同学看到一个真实的我。”真实,才是快乐的源泉。同时,还要学会宣泄负面的情绪,敢于对别人说不,或者把心里的委屈找亲朋好友诉说出来。

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

孩子从出生到两岁以前,还是很乖很听话很聪明的。但“好景不长”。两岁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孩子的“主意”渐渐多了起来,遇事要自作主张,不大听大人的话了。要他往东,他偏朝西,“让他打狗他偏打鸡”,好像故意跟大人“对着干”。1.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孩子从出生到成熟这十几年期间,要有两次“断乳”:第一次是在一岁半左右,可称作“生理的断奶”;第二次是在十四五岁左右,是要摆脱大人的束缚,可称作“心理的断乳”,由此便逐步走向独立和成熟。孩子到一岁半的时候,彻底“断奶”,他们开始自己进食,这就意味着孩子要逐步摆脱对母亲的依赖。由于此活动能力增强、活动空间的扩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也在逐步增强,从完全依赖和依恋父母,变为对父母的依赖、依恋和摆脱、独立之间摇摆不定,并且逐渐向摆脱、独立靠拢。再加上孩子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喜欢尝试、爱表现自己等心理特征,他们常常故意做一些大人不大赞成的事。大人要是不干预,他做一会儿,觉得没什么意思,也就有可能自动地不做了;要是大人进行干预,他就没有可能非做不可。此时,孩子往往以反抗的形式,来表达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的第一反抗期”。由于孩子的个性不同,有的孩子反抗性激烈一些,有的则缓和一些。但在这个年龄阶段,都要有这种表现。所以说,这种现象是正常的。2.淡然、平静的处理方式孩子的这种表现,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必然现象,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也是有好处的,它有利于发展孩子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和自信心。家长应当正确认识,正确对待,不能一遇到这种情况就“发火”,甚至动手打孩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训斥、打骂,不仅会伤害孩子的心灵,也会有意无意地阻碍孩子的身心正常发育。孩子跟家长“对着干”,做家长不乐意、不高兴的事,有时候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有时是为了摆脱大人的束缚,有时候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也有时候是为了把家长也“拉进”自己的活动之中去。遇到这种情况,家长惊慌失措,生气发火,粗暴地训斥,不仅不会发挥预期的作用,获得预期的效果,很有可能会促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新奇有趣,越发激起他们再试一试的好奇心。比如,小孩子学会说话的时候,听到别人说脏话、骂人,他们也就跟着学,说脏话、骂人。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脏话、骂人的话真正含义,只是跟别人学着玩。如果家长听到了就发火、生气,他们看到家长那发火、生气的样子很好玩,就很可能还要继续说。假如家长采取淡然、平静的态度,加以教育和引导,孩子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也就渐渐地不说脏话和骂人的话了。孩子到了“人生的第一反抗期”的时候,家长要有个心理准备,免得来个措手不及。遇到孩子跟大人“对着干”的情况,要平静、冷静,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大发雷霆,要耐心地因势利导。

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

孩子从出生到两岁以前,还是很乖很听话很聪明的。但“好景不长”。两岁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孩子的“主意”渐渐多了起来,遇事要自作主张,不大听大人的话了。要他往东,他偏朝西,“让他打狗他偏打鸡”,好像故意跟大人“对着干”。1.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孩子从出生到成熟这十几年期间,要有两次“断乳”:第一次是在一岁半左右,可称作“生理的断奶”;第二次是在十四五岁左右,是要摆脱大人的束缚,可称作“心理的断乳”,由此便逐步走向独立和成熟。孩子到一岁半的时候,彻底“断奶”,他们开始自己进食,这就意味着孩子要逐步摆脱对母亲的依赖。由于此活动能力增强、活动空间的扩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也在逐步增强,从完全依赖和依恋父母,变为对父母的依赖、依恋和摆脱、独立之间摇摆不定,并且逐渐向摆脱、独立靠拢。再加上孩子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喜欢尝试、爱表现自己等心理特征,他们常常故意做一些大人不大赞成的事。大人要是不干预,他做一会儿,觉得没什么意思,也就有可能自动地不做了;要是大人进行干预,他就没有可能非做不可。此时,孩子往往以反抗的形式,来表达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的第一反抗期”。由于孩子的个性不同,有的孩子反抗性激烈一些,有的则缓和一些。但在这个年龄阶段,都要有这种表现。所以说,这种现象是正常的。2.淡然、平静的处理方式孩子的这种表现,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必然现象,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也是有好处的,它有利于发展孩子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和自信心。家长应当正确认识,正确对待,不能一遇到这种情况就“发火”,甚至动手打孩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训斥、打骂,不仅会伤害孩子的心灵,也会有意无意地阻碍孩子的身心正常发育。孩子跟家长“对着干”,做家长不乐意、不高兴的事,有时候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有时是为了摆脱大人的束缚,有时候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也有时候是为了把家长也“拉进”自己的活动之中去。遇到这种情况,家长惊慌失措,生气发火,粗暴地训斥,不仅不会发挥预期的作用,获得预期的效果,很有可能会促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新奇有趣,越发激起他们再试一试的好奇心。比如,小孩子学会说话的时候,听到别人说脏话、骂人,他们也就跟着学,说脏话、骂人。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脏话、骂人的话真正含义,只是跟别人学着玩。如果家长听到了就发火、生气,他们看到家长那发火、生气的样子很好玩,就很可能还要继续说。假如家长采取淡然、平静的态度,加以教育和引导,孩子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也就渐渐地不说脏话和骂人的话了。孩子到了“人生的第一反抗期”的时候,家长要有个心理准备,免得来个措手不及。遇到孩子跟大人“对着干”的情况,要平静、冷静,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大发雷霆,要耐心地因势利导。

本文Hash:32f331d752e985a08846220255e32dadeaca2684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