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代替孩子成长

父母太心急,宝宝无法体会成长的体验,不能犯错也无法了解成功的喜悦,无法掌控自己前进的方向。于是严重依赖父母,永远长不大。父母们,难道你想培养一个这样的孩子吗?

孩子的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只能协助,不能代替。

家长的代替会在孩子心中埋下愤怒的种子。因为潜意识里孩子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独立的人。家长的代替也会影响孩子能力的发展。有的家长不放心孩子,孩子往往就会在无形中接受父母投给孩子的这种担心和不信任,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真的认为:我不行,有问题我得请教爸爸妈妈。切记,孩子不是一开始就认为自己不行,而是接受了父母给他的信号才会这样认为。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打了个死结,你是不是从此不再给他买系鞋带的鞋子?”母亲点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自己刷碗的时候溅了一身水,你是不是从此不许他走近洗碗池?”母亲又点点头。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自己动手整理床铺,用了很长时间,并且弄得歪歪扭扭,你是不是不耐烦地把孩子推到一边,替他重新整理?”母亲惊愕得看了他一眼。专家又说:“大学毕业后,你是不是又动用了自己的权利和关系,为他安排了前程?”母亲更惊愕了,连连点头。最后,专家肯定地说:“现在你的儿子是不是工作没业绩,与同事处不好关系,还对你们很暴躁,完全变成了一个陌生人?”母亲“哇”的一声哭出来:“是的,是的。医生,这是怎么回事呀?”专家严肃地说:“你们把所有的事都替孩子做好了,所以,孩子就不会做所有的事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做家长的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但绝不能代替孩子成长。今天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除了替孩子背书包,在日常生活中,这样一些场景也常常出现:吃早餐时,家长替孩子拌面;早餐结束,家长替孩子擦嘴;上学路上,家长替孩子系鞋带……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如今渐渐都被家长代替。许多小孩子非常顽皮,这里看看,那里摸摸,甚至拆开、打破。其实,那往往正是他接触到新事物之后,运用自己的感官和身体去做出认知的过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喜欢“包办”。他们以保持卫生和安全的名义,阻止孩子们去尽情玩耍和做事。殊不知,父母的一声声喝止、一次次包办,实际上推迟了孩子感知世界、开发智力、发展自我的进程,错过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发育敏感期,这不但造成孩子身体机能的退化,能力的丧失,还形成了对父母的严重依赖。我们都为孩子做了些什么?孩子需要我们抚养,没有大人的抚养,孩子活不了,长不大。但是我们为孩子做的不能停留在低层面,应该学会放手,一点一点放,直到他们独立并帮你做。什么是低层面。孩子上小学了,穿衣服,叠被子,洗澡,背书包等等,凡是他们自己能做的就都应该交给他们,哪怕他们做的不够好。做饭、刷碗、洗衣服,他们都能做。摔碎了杯子、碗算什么,我们成年人还免不了打碎家伙呢?在这一点,幼儿园教小朋友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把这句话搬回家最好。我们还真需要向西方教育学习,他们在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方面比我们做的好。有不少家长困惑,我为孩子做了这么多,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孝顺,不知道心疼我。有人还说,你认认真真给孩子做早饭,坚持12年,我不信将来孩子不爱你,不孝顺。而我却说,事情正好相反,只有帮你做,才懂得爱你,养儿才知父母恩就是真理。那么我们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我们要做孩子的协助者。协助就是处 从属地位,在需要帮助时搭把手,不需要帮助时一边看着就可以了。什么事情需要帮助,孩子独立不能完成的事要帮助,孩子做的事情有危险要帮助,除了这样的事没有什么具体的操作需要我们帮助的。我们要做孩子的支持者。孩子想学什么,想做什么,只要不是坏事,你都要表明立场,成为孩子的坚定的支持者。特别是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伤害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起。不要因为孩子丢了家长的脸就跑到孩子的对立面去。当然,我们别忘了,和孩子站在一起不是和孩子一起不讲道理。我们要做孩子的引导者。做孩子的引导者是最为重要的。孩子来到学校,进入社会,会有许许多多的困惑,苦恼,怎么引导,确实需要学问。家长要帮助孩子处理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肯定正面信息,剔除负面信息,正确看待中性信息。比如,孩子说,“谁谁买了一双耐克鞋,花了1000多。”你要说,“父母也可以给你买,但是如果是你将来自己买的你会更自豪。人的外表穿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要有学问,有品行,有内涵。”比如,孩子蔫头耷脑地说没考好,你要说,“你没考好很伤心,这一点爸妈可以理解。但是再难过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只有勇敢面对,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下次才有进步的可能。”比如,孩子问你是学声乐好呢,还是学绘画好呢?“那可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决定吧。”孩子的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只能协助,不能代替。家长的代替也会影响孩子能力的发展。有的家长不放心孩子,孩子往往就会在无形中接受父母投给孩子的这种担心和不信任,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真的认为:我不行,有问题我得请教爸爸妈妈。切记,孩子不是一开始就认为自己不行,而是接受了父母给他的信号才会这样认为。孩子的成长需要体验。有意识让孩子从小吃点苦、受点罪、跌几个跟头,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更重要的是,使他在挫折中悟出道理、锤炼本领,为人生的成长积累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良好心理素质,家长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长。人人都应懂得一些生命发展的基本规律——解开“爱孩子”的误区,导正亲子关系,学习和体验怎样正确爱孩子,让孩子活出自己的天赋才华,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健康、快乐、富足的人生!

推荐

完美主义父母为何早教失败

请允许宝宝“无所事事”地度过童年

父母不要再“替”孩子成长啦

父母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为孩子铺好路,几乎是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事宜。但是父母这样干预,有问过孩子的意愿吗?而且这是父母替孩子成长,而不是孩子自己在成长。

对孩子无所不管、无处不在,随时在孩子上空盘旋,介入孩子的一切。当孩子有需要时立即给予帮助,在孩子即将遇到困难时随时降落,为孩子先挪去障碍……这类父母被称作“直升机父母”。这样的父母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救世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在“帮助”。

“帮助”类型:过度保护——“妈来啦”

孩子在小区的空地上跟小朋友玩得正欢,跑着跑着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摔得并不重。一旁的妈妈见状慌了神,赶紧跑过来:“我的宝贝儿呦,妈妈看看摔坏哪儿了?疼不疼呀?要不要上医院呀……”本来孩子还没哭呢,经妈妈这一番“虚呼”,便哇哇大哭起来……

分析:有时候,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孩子不小心摔倒的时候,会抬头看看周围成年人的反应,如果身边没人他会自己爬起来;如果大人没理会,他也不会觉得很严重;大人越是渲染、紧张,孩子感觉越痛,哭得越厉害。孩子的哭,好像是哭给大人看的。孩子妈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给孩子传递的负面信息是:摔倒是件很严重的事、很痛苦的事,是自己不能坦然面对的,只有用哭来表示向大人求援。

教育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孩子的安全是父母的首要责任,但过度保护往往会束缚孩子的手脚。孩子在玩耍中摔倒了,甚至擦破点皮不值得大惊小怪。父母表现得平静些,在判断没有大碍的情况下,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再到孩子身边安抚一下,让孩子自己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孩子会在“吃一堑”中“长一智”。

“帮助”类型:包办——“都怨你”

小然的妈妈是个勤劳的人,孩子的事总是安排得井井有条,大小事千叮咛万嘱咐,能替孩子做的从不让孩子动手。然然呢,习惯了妈妈这样,很多自己的事从来不自己做,也不走脑子,上学了依然如此。有一天到了学校,然然没带语文作业本受到老师批评。回到家里跟妈妈大发脾气:“都怨你!收拾书包也不检查一下……”妈妈无言以对,好像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

分析:一些父母习惯了事无巨细地管孩子,往往是对孩子管得越多,孩子对大人的依赖性越强、身上的毛病越多。其实,孩子在一天天长大,逐渐具备了管理自己的能力,也具有独立做事的权利。收拾书包这样简单的事,如果让孩子自己做,忘带作业本就要自己承担责任,没有理由埋怨妈妈,这也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教育提示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父母凡事替孩子想得周全、管得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而在父母的“周全”当中去享受,到头来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没有自己承担责任的意识。有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父母少些包办,放手交给孩子,调动孩子的思维和四肢自己去管,父母只是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孩子的机会多了,就能逐渐地管好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孩子不事事都管才是最好的管。

“帮助”类型:干预——“听我的”

明明和东东常在一起玩。有一天明明拿来叔叔新买的遥控车,东东非常喜欢,玩了一次还想玩,明明不肯了,想从东东手里夺回遥控器,东东就是不撒手,两人扭在了一起。这时明明妈妈跑过来,冲着东东吼道:“你这孩子怎么这 么没教养呢,我们家的玩具你凭什么抢?!明明听我的,咱不跟他玩了……”两个孩子停止了争执,以后再也没在一起玩过。

分析:小伙伴在一起玩,彼此发生争执往往不可避免,在孩子心目中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往往过去了也就忘却了。明明妈妈用成年人的思维对孩子的不恰当的评价和干预,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了,给孩子之间的正常交往设置了一堵墙,也很容易使孩子产生社交恐惧。

教育提示

孩子在与伙伴交往中发生冲突时,父母大可不必过于焦虑,更不该急于干涉。要善于观察问题的症结所在,站在孩子的立场帮孩子寻找和解的办法,比如:“东东有什么好玩的玩具让明明玩吗?”或许两个孩子都能获得满足。要切记只是给孩子必要的提示,最终解决的办法还是由孩子自己讨论、自己选择,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与小伙伴交往。

“帮助”类型:替代——“笨孩子”

大辉上小学后,学校组织了一次集体到农家院活动。早上兴致勃勃的他,傍晚回到家里却是垂头丧气的。妈妈追问其中的缘由,大辉说,同学老师都说我是“笨孩子”。原来,大辉在家里习惯了依赖妈妈,这次出门没有妈妈在身边,鞋带开了不会自己系,吃饭时不会自己夹菜,结果让同学笑话了,大辉觉得很没面子。

分析:妈妈替代越多,孩子能力越弱,这是不争的事实。妈妈可以替代孩子做事,却不能替代孩子做人,不能替代孩子成长。孩子天生并不笨,只是妈妈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机会,弱化了孩子的能力。有时候,父母替孩子做事,是为了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取得好成绩。其实当孩子将来长大成人离开父母的时候,决定他能否成才的正是从小培养的做事的能力。

教育提示

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事融于日常生活之中。别小看了教孩子自己系鞋带、穿衣服、盛饭、洗碗这些小事,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自信心的建立、成功喜悦的获得等,正是来源于这点点滴滴的小事,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大优势就是教孩子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体验。

父母不要再“替”孩子成长啦

父母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为孩子铺好路,几乎是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事宜。但是父母这样干预,有问过孩子的意愿吗?而且这是父母替孩子成长,而不是孩子自己在成长。

对孩子无所不管、无处不在,随时在孩子上空盘旋,介入孩子的一切。当孩子有需要时立即给予帮助,在孩子即将遇到困难时随时降落,为孩子先挪去障碍……这类父母被称作“直升机父母”。这样的父母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救世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在“帮助”。

“帮助”类型:过度保护——“妈来啦”

孩子在小区的空地上跟小朋友玩得正欢,跑着跑着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摔得并不重。一旁的妈妈见状慌了神,赶紧跑过来:“我的宝贝儿呦,妈妈看看摔坏哪儿了?疼不疼呀?要不要上医院呀……”本来孩子还没哭呢,经妈妈这一番“虚呼”,便哇哇大哭起来……

分析:有时候,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孩子不小心摔倒的时候,会抬头看看周围成年人的反应,如果身边没人他会自己爬起来;如果大人没理会,他也不会觉得很严重;大人越是渲染、紧张,孩子感觉越痛,哭得越厉害。孩子的哭,好像是哭给大人看的。孩子妈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给孩子传递的负面信息是:摔倒是件很严重的事、很痛苦的事,是自己不能坦然面对的,只有用哭来表示向大人求援。

教育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孩子的安全是父母的首要责任,但过度保护往往会束缚孩子的手脚。孩子在玩耍中摔倒了,甚至擦破点皮不值得大惊小怪。父母表现得平静些,在判断没有大碍的情况下,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再到孩子身边安抚一下,让孩子自己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孩子会在“吃一堑”中“长一智”。

“帮助”类型:包办——“都怨你”

小然的妈妈是个勤劳的人,孩子的事总是安排得井井有条,大小事千叮咛万嘱咐,能替孩子做的从不让孩子动手。然然呢,习惯了妈妈这样,很多自己的事从来不自己做,也不走脑子,上学了依然如此。有一天到了学校,然然没带语文作业本受到老师批评。回到家里跟妈妈大发脾气:“都怨你!收拾书包也不检查一下……”妈妈无言以对,好像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

分析:一些父母习惯了事无巨细地管孩子,往往是对孩子管得越多,孩子对大人的依赖性越强、身上的毛病越多。其实,孩子在一天天长大,逐渐具备了管理自己的能力,也具有独立做事的权利。收拾书包这样简单的事,如果让孩子自己做,忘带作业本就要自己承担责任,没有理由埋怨妈妈,这也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教育提示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父母凡事替孩子想得周全、管得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而在父母的“周全”当中去享受,到头来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没有自己承担责任的意识。有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父母少些包办,放手交给孩子,调动孩子的思维和四肢自己去管,父母只是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孩子的机会多了,就能逐渐地管好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孩子不事事都管才是最好的管。

“帮助”类型:干预——“听我的”

明明和东东常在一起玩。有一天明明拿来叔叔新买的遥控车,东东非常喜欢,玩了一次还想玩,明明不肯了,想从东东手里夺回遥控器,东东就是不撒手,两人扭在了一起。这时明明妈妈跑过来,冲着东东吼道:“你这孩子怎么这 么没教养呢,我们家的玩具你凭什么抢?!明明听我的,咱不跟他玩了……”两个孩子停止了争执,以后再也没在一起玩过。

分析:小伙伴在一起玩,彼此发生争执往往不可避免,在孩子心目中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往往过去了也就忘却了。明明妈妈用成年人的思维对孩子的不恰当的评价和干预,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了,给孩子之间的正常交往设置了一堵墙,也很容易使孩子产生社交恐惧。

教育提示

孩子在与伙伴交往中发生冲突时,父母大可不必过于焦虑,更不该急于干涉。要善于观察问题的症结所在,站在孩子的立场帮孩子寻找和解的办法,比如:“东东有什么好玩的玩具让明明玩吗?”或许两个孩子都能获得满足。要切记只是给孩子必要的提示,最终解决的办法还是由孩子自己讨论、自己选择,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与小伙伴交往。

“帮助”类型:替代——“笨孩子”

大辉上小学后,学校组织了一次集体到农家院活动。早上兴致勃勃的他,傍晚回到家里却是垂头丧气的。妈妈追问其中的缘由,大辉说,同学老师都说我是“笨孩子”。原来,大辉在家里习惯了依赖妈妈,这次出门没有妈妈在身边,鞋带开了不会自己系,吃饭时不会自己夹菜,结果让同学笑话了,大辉觉得很没面子。

分析:妈妈替代越多,孩子能力越弱,这是不争的事实。妈妈可以替代孩子做事,却不能替代孩子做人,不能替代孩子成长。孩子天生并不笨,只是妈妈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机会,弱化了孩子的能力。有时候,父母替孩子做事,是为了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取得好成绩。其实当孩子将来长大成人离开父母的时候,决定他能否成才的正是从小培养的做事的能力。

教育提示

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事融于日常生活之中。别小看了教孩子自己系鞋带、穿衣服、盛饭、洗碗这些小事,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自信心的建立、成功喜悦的获得等,正是来源于这点点滴滴的小事,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大优势就是教孩子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体验。

本文Hash:9bc7d636a82f5eae6799d851e5cab0ca2de3ce89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