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揠苗助长学会等待孩子成长

小区里有个叫铭铭的8岁小女孩,读小学三年级。铭铭非常漂亮,也很聪明、活泼可爱,但她“最大的缺点”就是磨蹭,这一点让她的妈妈非常头疼。

一次,我在小区里遇到了铭铭的妈妈,她向我讲述了自己的烦恼。

“我家铭铭做事特别磨蹭,您有什么办法吗,成老师?”

“您能说的再详细点吗?”我要求她说下去。

不要揠苗助长,学会等待孩子成长

“我家孩子一件小事会磨蹭大半天,每天早晨上学前,我起床时也喊她起床,可等我洗刷完了,甚至做好了早点,她可能连衣服都还没有穿完;等我快吃完了早点,她还在慢腾腾地刷牙洗脸呢。

为了我上班不迟到,她上学不迟到,每天早晨我都得一遍遍地催促她快一点快一点,可她就是快不起来,她的早点常常是在路上或是在车上吃。

每天早上,因为时间很紧张,我都像打仗似的赶快忙活,可闺女总是一副慢悠悠的样子,你说气人不气人?

晚上写作业的时候也是这样,本来半个小时、不到一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她边写边玩,常常要写到10点多、11点多才能写完,这样就会影响她的休息。

无论我好说歹说,怎么催促她,她就是改不掉这个毛病,哎……”

听了铭铭妈的话,我说:

“小学孩子磨蹭,是比较普遍的,我家桐桐也是这样。这是因为孩子此时做事的能力和技巧还不完善,做事速度和熟练程度肯定不如成人。

改变孩子的磨蹭,我们就得让他通过做事不断熟练自己的技巧和速度,我们也可规定孩子在某个时间内完成某事,逐渐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做事的速度总不如成人快,父母要做的是,不以自己的标准评判和苛求孩子,而要学会等待孩子成长,等待孩子的能力逐步提高。

我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就开始让我自己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桌、房间、床铺等,虽然我是男孩子,但妈妈希望我能自理。

改变孩子的磨蹭得让他通过做事不断熟练

最初,我很认真地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这些事情。但是,每次整理完后,我常常会遭到妈妈的责怪,因为我“整理得不够整齐,物品、被褥、书本比较乱,像是根本没有整理过”,很多次,她会替我再收拾一遍。

我很委屈,我当然用心地整理过,可就是达不到妈妈的标准。那个时候,妈妈的批评和做法,让我觉得自己很笨,认为自己总是做不好。

如今,我终于明白了当时整理房间、床铺、书包这些“芝麻小事”带给我和我妈妈的不同感受,明白了自己的委屈和妈妈的不满。

我妈妈是个很仔细、很认真、爱干净的女人,她喜欢整洁、整齐。在她眼里,我做的那些事根本“不达标”。但于我而言,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了自己认为最好的结果。

由于这个原因,我后来常常会偷懒,对整理房间、床铺等这些小事越来越没有了兴趣和热情。

相比成年人,孩子做事的能力欠缺,技巧性、准确性肯定不如成人。对此,父母不要强求孩子,要能够容忍孩子的“不规则”、“不规范”、“不熟练”,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圆圆是桐桐的一个朋友,两人同岁,她曾经是桐桐幼儿园的同学。但由于圆圆幼儿园时生了一场大病,耽误了上学,所以,如今圆圆比桐桐低一级。

圆圆原本学会说话就比较晚,再加上她性格内向,不喜欢讲话,以及生病等原因,所以到现在,她的口头表达能力还不是那么顺畅。

跟别人说话的时候,圆圆说得很慢,时常会结巴,有时也会突然不知道跟别人说什么。由于这个原因,圆圆更 喜欢在别人面前讲话。

看到女儿语言表达能力如此差,而别的同龄孩子个个都能说会道,圆圆妈妈有些焦急,对女儿也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埋怨,似乎女儿笨拙的说话能力让她很没面子。

不要用成人的标准看待和要求孩子

当别人问圆圆话的时候,在一旁的妈妈见女儿总是答不上来,就很着急,觉得女儿很笨拙,常常会代替女儿答话。

妈妈这样做,让圆圆很自卑,她更不喜欢在别人面前讲话,这也更让妈妈生气。

圆圆妈妈的做法不仅对女儿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无益,反而会起反作用。

孩子的任何一项能力都是逐步提高和发展的,总是经由不熟练到熟练这样一个过程。

对于孩子在某方面比较差的能力,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评、指责和打击孩子,而是要给孩子机会锻炼,陪伴孩子成长,多看到孩子的进步,给孩子信心和鼓励,让孩子不断提高相应的能力。

至于圆圆的妈妈,她不应批评、埋怨女儿讲话不好,也不应代替女儿答话,而应多看到女儿讲话好的地方,给女儿表扬和鼓励,鼓励女儿多讲话,帮助她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妈妈网给您的教养建议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要用成人的标准看待和要求孩子,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步伐,父母必须耐心等待。

父母不要轻易批评孩子“笨”“没用”,这样会给孩子负面暗示,让孩子真的往坏的方向发展。

教育孩子要三分教七分等避免“揠苗助长”的悲剧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成长表。孩子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什么时候明白,什么时候觉醒,都有自己的规律,家长不能由着自己的性情,去影响他们的成长。否则,急于求成的心态可能会导致“揠苗助长”的悲剧。

许多父母从宝宝上幼儿园开始,就为其“定制”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两岁学心算、绘画,三岁背唐诗、四岁练钢琴、五岁学数学,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有出息,自己心里也更踏实。还有些父母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和担心:“隔壁小张家的孩子早就会说话了,我家孩子怎么还不开口?”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成长表。古话说,“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乖”。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用“修理”来形容自己的教育。然而,农夫种田要尊重作物的生长规律,按时浇水、施肥、除草,剩下的时间,则由它们自己生长。教育孩子也一样,要“三分教,七分等”。孩子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什么时候明白,什么时候觉醒,都有自己的规律,家长不能由着自己的性情,去影响他们的成长。否则,急于求成的心态可能会导致“揠苗助长”的悲剧。

三分教是指教诲要适量。说教过多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具体说起来,父母应注意以下3点。

第一,正确认识孩子的认知能力。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孩子在不同年龄段会发展出不同的能力,超前教育往往适得其反。比如3——6岁的孩子才能养成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坐在教室听讲,如果让一个两岁孩子认真听讲,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第二,用简洁、易懂的方式表达。为了让孩子爱读书,犹太人会在书中悄悄夹一块巧克力或擦上蜂蜜,让孩子第一次接触到书就形成“书本是甜的”这一概念。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首次感知”。对0——3岁的婴幼儿而言,首次感知的经验如同白纸上画的第一条线。当孩子稍大一些,父母会问孩子,如果发生火灾,你会带什么离开?孩子的回答可能各不相同,但父母会启发他们:书本是最珍贵的财富,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偷不走的。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也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指出他错在哪里,以及如何改正。

第三,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他们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而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作用”就很重要了。建议父母以自己为榜样,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让其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七分等是指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成长步调、敏感期等,等待孩子自我学习,让他自己去尝试、去体验、去失败、去成功。“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人体有一定的自愈功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所以,父母不要过于频繁地去纠正孩子的行为,给孩子自我学习和消化的时间。孩子的成长,需要时日和世事的打磨,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本文Hash:b1f6fd24dcf151a371837c4f5b3c0d7cdc4edd33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