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要求孩子从四岁开始!

相信家长们对十分爱自己的孩子,而每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的孩子利用父母的爱而变得“变本加厉”“得寸进尺”的情况却也很常见,因此爸爸妈妈不应该对孩子过于宽松。特别是对于四岁的孩子,父母应该严格要求他们。

孩子一岁时,抢小朋友的玩具,因为他以为凡是看见的就是自己的;两岁时,他不肯让别人玩他的小车,因为他不懂分享;三岁时,他常把“不”挂在嘴边,因为他要自己“做主”。我们明白孩子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等他慢慢长大。不过到了四岁,虽然仍然有些事情是情理之中的,但在理解的同时,也该开始设立更严格的规则,让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不可以。

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告诉他一些规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他,比如吃饭时不能乱跑。那么等他大一些,这些将成为无需申明也必须坚守的规矩。1岁时孩子打人我们可以解释为他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4岁时再出现打人行为将成为决不许可的错误。更严格的行为规则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

父母们为什么更愿意对孩子宽松一点儿?

父母们对孩子的情绪十分敏感,担心教训孩子或过分频繁地说“不”,都会给他们造成心灵创伤。此外,如今的爸爸妈妈们往往十分珍视与孩子之间关系,希望受子女喜爱和尊敬。

很多人似乎很难接受这一事实:一旦成为家长,有时难免会不得人心。另外,最后的原因或许很简单:我们之所以娇惯孩子,完全是由于时间太少的缘故。毕竟,大部分母亲是职业女性,全职妈妈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忙,谁又愿意把如此有限的时间花在对孩子明令禁止、实施惩罚上面?然而调查发现,孩子不守规矩的时间越长,家长就会越来越听之任之,而这对任何一方都有害无益。举个例子,有一位母亲要她6岁的儿子去清理他自己的房间。可小孩不听话,吵吵闹闹的就是不干。如此对峙的局面当然令人不快,这位母亲只好不再提及此事,以求得安宁。但是她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只要他胡闹下去,他就能为所欲为。就这样,孩子们学会了怎样让大人无可奈何。

严格要求孩子,从四岁开始!

从4岁开始更严格一点儿吧

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他们在4岁以前还不了解规则和行为后果之间的联系。从4岁起,我们就可以加强纪律。

*制定规则:对4岁及更大的孩子,我们可以针对他们最令人头疼的行为表现,诸如和小朋友打架啦,说话粗鲁无礼啦,制定一份规则清单。育儿专家建议,对于4~8岁的孩子可以制定不超过5条的规则。

*确定违规的后果:父母要清清楚楚地写明,如果违反规则,将有怎样的后果,比如说短时期内不再享受某些“好处”。(选择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作为“好处”,如出外游玩,请朋友上家里来,或者在临睡前看影碟。)一旦孩子违规时,立即贯彻行为后果。这个时候,无需警告,不用讨价还价,也没有第二次机会。如果小家伙认为有商量的余地,他们可就不大会把你的规则当真了。

*做好反反复复重申规则的准备:研究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专家说:“在儿童这个年龄段,父母要想他们听话去做某事,或许得说上个百八十遍才行。”

*规则要公平合理:我们要了解各年龄段的相应特点,以保持合理的期望。如果你4岁的儿子总是在饭桌旁坐不住,你就要知道,通常6岁的孩子会比4岁的时候更加能够“坐得住”,而等到8岁,他们的表现还会要好很多。

*面对孩子违规的行为,家长的反应要言行 致,平静迅速:有些家长往往空发号令,光口头嚷着要怎么怎么样,譬如,“不准那样!”或者“叫你别干,我说话算话的!”但从来都不落实到真正的行动上。要记住老话――行动比言语更有力。

新约法三章

不论你想将自己的管教技巧作微调还是整修,以下几个点子都可以帮你更坚决地贯彻行动。

安心拒绝

如果孩子苦苦央求,呜呜抱怨,胡搅蛮缠,软磨硬泡,总让你禁不住心软――“就这一次吧”,你的孩子就会断定,当妈妈说“不”时,其实意味着“还有机会”。然而请记住,以长远的眼光看来,妥协是有害的。一旦说了“不”,就一定要坚持。如果孩子求你买一件你不想给他的东西,譬如含暴力的电脑游戏,或者晚饭前吃的糖块,你得说“不”,然后解释为何拒绝他。一旦你给出了解释,就别再讨价还价,谈判协商,甚至放弃刚才的主张。你要做的只不过是设下规则。你要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你是家长,有些事情你说了算。

选择措辞

“公平”和“信用”这类词对孩子很管用,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一点。例如,当6岁的儿子坚决不肯清理桌子时,你可以说:“大家都为打扫房间出了力,你不干你那份活儿,不公平。”或者提前警告,对你5岁的女儿说:“你打算啥时候把玩具收好啊?”如果她说晚饭后会做,却没有执行,你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你没守信用!说好了要做的,现在要说到做到。”另一个巧点子就是表示惊讶。当孩子胡闹时,父母往往会说:“又来了”或者“你老改不了!”然而更好的方式是表现出不解和惊讶――尽管这可能需要奥斯卡明星级的演技。你可以说“你最近表现好多了,我可真没想到你会打小朋友!我知道你喜欢小明,你心里肯定不想这么做的。”

适可而止

纪律严明并不意味着苛责甚至虐待。父母不管是制定规则还是实施惩罚,都应该心平气和,饱含关爱,注意别胁迫和恐吓孩子。惩罚也不要过分。别老想着“该怎样才能教训教训这小子?”多想想怎样能帮助孩子达到你的期望。说到底,有效的纪律还是为孩子自己好:如果他现在对简单的规则――如“不打妹妹”或“说真话”――都置之不理,他怎么能学会在将来与人打交道时尊重朋友、坦诚待人?记住,纪律严明的目标不是权力与控制,而仅仅是为了教会孩子如何在生活中有所成就。

小编总结:如今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很多小孩子已经越来越难管教,同时也越来越放肆。导致这样的现象还可能与父母对他们的要求有关,严格的要求会使得孩子学会反省与自律。但是提醒各位家长一下,严格要求并不意味着苛责甚至虐待哦!

学用筷子从孩子三四岁开始

  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保健专家滕红红建议,如果你的宝宝已经三四岁了,就应该让他学习用筷子了。

  美国的一位家庭医生最近把使用筷子作为孩子必须学会的21种技能之一,而日本,更是把8月4日定为筷子节。为何中国人天天用、顿顿使的筷子在国外如此受到青睐?原来,他们认为使用筷子能帮助孩子提高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能力,还可以鼓励孩子去尝试新食物。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用筷子夹取食物的动作,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也是牵动着肩、肘、手腕、手指间等各部位的30多个大小关节和上臂、前臂、手掌、手指等处的50多条肌肉的运动,尤其做事以右手为主的人更是如此。

  管理和支配手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所占的区域最为广泛,尤其是大拇指。这些手部关节和肌肉只有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下,才能完成用筷子夹取食物的动作。反过来,这些关节和肌肉夹取食物的动作,又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

  3岁以后,正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习使用筷子,既可练习手指的各种动作,又可促进大脑发育,从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技巧,是训练手脑并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这时的孩子也不满足用小勺进餐,喜欢模仿大人吃饭的动作,有用筷子的要求,家长正好因势利导,让孩子学用筷子进餐。

  对初学用筷子的幼儿,专家建议:

  1 选用竹筷,因为方形竹筷易夹住食物,而且无毒、轻便,易握紧。

  2 食物选用爆米花,很轻,上面有沟槽和裂缝,容易夹起来,又会刺激孩子去练习。

  3 允许“作弊”。可在筷子尖上缠一根皮筋,增加摩擦力。

  最后一点,滕红红特别强调,如一时夹不好,家长也不要责怪,对由此产生的吃饭时间延长、食物撒落等情况,应给予宽容——这一点特别重要。

  作者:健康时报特约记者韩巧

  支持专家: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保健专家滕红红

          请进入学龄前护理栏目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编辑:Grace

小孩从四岁起开始歧视胖子

据《环球时报》一项调查发现,小孩从4岁起就对胖人怀有偏见,绝大多数儿童不会考虑与胖人发展友谊。

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3个版本的儿童故事对4岁~6岁的126名儿童进行调查。每个版本中,故事情节都是一样的,但主要人物"阿尔菲"的形象却有区别,他分别被描绘成体重正常的男孩、超重的男孩或残疾男孩。结果显示,肥胖的"阿尔菲"在受访小孩中极其不受欢迎,读到肥胖版故事的43名儿童中只有1人想与他发展友谊。孩子们对与体重正常或残疾的"阿尔菲"交朋友却没有疑虑。

推荐阅读:

20岁前生育肥胖风险增三层

母乳喂养宝宝肥胖率相对低

孩子肥胖可能因睡眠质量不高

肥胖女性孕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

本文Hash:ec720753f3e2b1a5be498ab77644e7e83264b613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