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让“独二代”快乐成长

快乐不仅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生活模式,而大多地家庭在追求幸福和快乐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很多不快乐的事。尤其是在“独二代”的教育上!独生子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与其说是一类特殊的人群,我更愿意把他们看作是一个特别的种族,因为他们是在我国计划生育的国策下,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群庞大的独有的新新人类,不论是在人文环境还是物质环境,他们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革新!随着这群新新人类的成长,他们开始孕育着更加独特的下一代――“独二代”!

压力山大的独一代,面对独二代只能管“生”,无法管“教”!

并不是他不想管,而是在现实面前他管不了!因为独一代中有的连自己身上的童性还未褪去,就在长辈催促下“一不小心”为人父母了;更因为生存的无奈、工作的压力,夫妻双方都面临着无法舍下工作,做全职妈妈的极少,大多是由长辈来帮助带养。由此便使隔代教育的带养模式得到最大程度地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0-3岁的儿童由祖辈参与养育的已超过70%,3-5岁的儿童超过50%,而5-7岁的儿童超过35%。另外,全国更有超过30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几乎完全由祖辈照顾和教育。

正是这种特别的带养模式,非常“4+1”、非常“5+1”、甚至有非常“6+1”的家庭组合,在教养过程中方法不得当,造成孩子从饮食到身体发展,从语言到运动、从能力培育到习惯养成,都出现了一些普遍性的特殊问题。这里就针对独二代的这些教养问题为大家分享应对攻略吧!

一、宅出来的独二代,社交能力弱。

形成原因:由于独一代本身就宅男宅女居多,下班后回到家也极少有时间带孩子出去接触其他人群,周末即使是带孩子出去,也未必是有计划地为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再遇到性格内向的长辈,带着孩子也只是“蜗”在家里,于是乎孩子本身就缺少同龄的玩伴,再加上与亲人的对话少,便造成了孩子出现自闭冷漠、社交能力弱的现象。而能力之所以弱,完全是因为经验积累不够,与人交往的机会少形成的。

育儿攻略:

第一步:家长以身作则,提供有效的“模仿源”。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永远比言教大,已是老僧常谈的话题,可在生活中光说不练的家长还是不少的,比如:参与集体活动时,有的家长光会硬推着孩子去参与,自己却扭扭捏捏很被动;所以,我们自己要注重自己跟他人的交往方式,在活动中注重提高自己的参与度和热情度。­

第二步:一周设一次局。就是每周为孩子设计一次与人交往的活动。3岁前最好是选择固定的人群,3岁后则可以多与新人接触;如邀请小区的小朋友来家里玩或与家里有孩子的朋友、同学相聚、一起去儿童公园游玩;在超市、餐厅等公众场所鼓励并陪伴孩子主动与服务员对话、问询等等。

二、护出来的独二代,自理能力弱。

形成原因:由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意识淡薄或方法不得当、过多地保护和不恰当地限制,主要表现为:在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处处保护、事事包办、代办,尤其在3岁以前,孩子的很多体验权都被家长的“无私奉献”给剥夺了,没有体验过,何来经历?没有积累,何来经验?于是,孩子成了生活上的低能儿,3岁前是这也不让他碰、那也不能摸;3岁后就成了碰不得、摸不得的“高档商品”!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弱,导致独立性差。

育儿攻略:放手与鼓励并行。就是成人首先要放手为孩子创造体验生活,经历生活的机会;并适时地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然后就是要清楚的 解婴幼儿需具备料理自己的生活能力的一般发育水平。比如15个月,会用拇指自己脱袜子了;24个月,可以自己吃饭;27个月会脱单衣或单裤;36个月会扣衣服扣子等等。如果在其生理年龄时期他做不到,那就说明孩子的社会行为能力滞后了,而滞后的原因是其家庭成员拉了其后腿导致的,所以,不想让孩子的能力滞后或减弱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放手让他自己来动手,积累经验然后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三、捧出来的独二代,心灵脆弱,遭受挫折的能力弱。

形成原因:“独一代”是善于总结的一代,在自己的成长中,他们深深地感到孩子应该在鼓励和赞赏下成长,于是当面对“独二代”时,常常是开口闭口“宝宝真棒!”孰不知,任何事物都是要不多不少才刚好,少了不够,多了则过,溢则满;而无度、不得当的鼓励便会导致孩子心灵脆弱,动不动就耍性子,童年时遭受挫折的能力就弱,成长后遇事消极、灰心,于是便造成了青少年自杀率日渐上升的趋势!

育儿攻略:

首先,要说明的是:人们常说的“挫折教育”,不是要故意为孩子创造挫折,而是在面对生活中不顺利的事时,我们要用正确的爱去支持孩子,从而提升他解决和应对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抗挫折的能力。

其次,家长需掌握以下三个方法:

1、“鼓励的123法则”:“123”既表示时间的长短,又表示不同程度的嘉许。对于孩子第一次的尝试并做到的事在1分钟之内予以赞赏;对于第二次、或第三次做到的事,则在2分钟以后进行鼓励;对于每天都做的、经常能做到的事,就可以在3分钟以后予以肯定,如做得很好、很快、放得。

2、“具象夸奖法”:即对具体的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而不是什么都一个“棒”字代替,如:刚才放书放得很整齐呢!

3、一分钟“批评法”。四个步骤只能一分钟做完。­

第一步、批评的话这样说(参考时间:15秒):在15个字以内把对方不良的具体行为描述出来;批评是对事(行为)不对人;如:刚才妈妈叫宝宝,宝宝又不搭理,今天已经第三次了!

第二步、感受分享法。(参考时间:20秒)这一步需要懂得聆听自己的感受:当孩子这样做时,我是生气、愤怒、伤心、难过、失望还是?不管是什么感受,请你真实的把他分享出来,让孩子知道:“宝宝老是不理妈妈,妈妈好伤心、好难过!”既然是把感受分享出来,那就是生气的事,就很生气地说;愤怒的事,就用愤怒的情绪说,最重要是真实、语言简洁。

第三步、情绪停顿法。分享完感受后,请停下来5秒钟,保持沉默,用眼睛真诚地注视着孩子的眼睛(他看不看你没关系),让他感受到你的不愉快。

第四步、抱着说“爱”。(15秒)批评完后,把孩子拥在怀中,充满爱意的说:“宝宝,妈妈很爱你,你是多么聪明善良的孩子啊,可是你不理妈妈,妈妈真的很伤心,下次请你一定及时答应妈妈!”

【一分钟批评法】在处理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很管用!请一定坚持并严格把控好时间,开始的时候,宝宝可能还是不理不睬,请相信我,只要他感受到被爱,就一定会改变。当然,刚开始一定不会很熟练,请相信你自己一定能够熟能生巧,因为这个方法是亲子沟通的秘诀,一旦掌握,你的人生、孩子的人生从此精彩轻松!

【独二代育儿攻略】对于社交能力弱,宅出来的独二代:1、家长以身作则,提供有效的“模仿源”。家长注重自己跟他人的交往方式,在活动中注重提高自己的参与度和热情度。­2、一周设一次局。就是每周为孩子设计一次与人交往的活动。对于自 能力弱,护出来的独二代:放手与鼓励并行。就是成人首先要放手为孩子创造体验生活,经历生活的机会;并适时地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对于心灵脆弱,遭受挫折的能力弱,捧出来的独二代:1、学会用一分钟“批评法”。2、“具象夸奖法”:即对具体的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而不是什么都一个“棒”字代替。

家长究竟应该如何让孩子拥有爱成长?

最初认识谢英娜,是在中国妇联主办的《婚姻与家庭》杂志上,她连续三期负责专家育儿栏目,犀利的分析、幽默的语言,让我记住了她的名字。此后,我经常在各大杂志的育儿栏目上看到她的文章,从《博爱》、《人生与伴侣》、《分忧》、《心灵世界》、《中外妇儿健康》,到《中华家教》《年轻妈妈之友》、《湖南教育》、《广东教育》等,她一路走来,以清新的文笔、丰富的经验、独特的视角,在育儿领域开辟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听闻她要将自己多年的育儿经验结集出版,并邀请我做序,我受宠若惊,并由衷为她感到高兴。《教育专家私手记――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会听》是谢英娜老师二十年来教育心血的结晶,也是育儿道路上的经验回顾。在书中,她提出,母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导师,母亲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与未来。而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找对正确的方法,教会孩子爱和尊重,重视孩子人格的培养,是每一位母亲的责任和义务。

从孩子的学习方式到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潜能的开发到心灵的培养,作者将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整理并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去,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把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在了一起,让在家庭教育中不得其法的妈妈们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秘籍。

与以往的育儿书籍相比,本书没有空洞、艰深、难懂的教育理论,而是从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分析孩子的行为,针对不同的孩子找到正确的育儿方法。让读者从一个个轻松温馨的故事中去理解育儿的道理,提高母亲教育孩子的能力,体会作者满满的爱意。正如《孩子》杂志编辑戴兰香所言:“书中以典型案例叙事说理,循循善诱,解决之道实用有效;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情,读来让人倍感亲切。本书不失为一部不可多得的育儿宝典。”

家长应该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当孩子走进幼儿园时,也就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这段期间,孩子难免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时老师就要针对不同孩子的性格,让孩子尽快的习惯这个大集体,感受下集体的温暖!

幼儿入园前一天还生活在熟悉温暖的家庭中,受到一家人的宠爱,而到幼儿园后,却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及素不相识的老师,一切都难以接受。所以幼儿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种惶恐、不安甚至害怕的情绪。并且由于这个阶段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稍有不如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等。所以怎样才能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又应当如何去引导孩子稳定孩子们的情绪呢?这一直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觉得对待不同的新生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他们,而且我发现新生大致分三种类型:依恋型、抗拒型、新奇型。

入园指导依恋型的孩子在家里一般非常的粘人,而到幼儿园以后没有了依靠,往往会选择第一个去迎接他的老师作为他的依恋对象,对于这类型的孩子我们老师要让他认识到我们不仅仅是老师,更是他的亲人,可以给他依靠并能保护他。

仔仔小朋友刚入园时,一直跟着第一个去迎接他的老师,不愿意参加任何日常活动,于是其他老师就亲切地拉拉他的小手,跟他聊天,喂他吃饭等等。让他感受到老师妈妈般的温暖。一天下来,老师们基本得到了仔仔的信任。但对于这类的孩子老师也不能一味的安抚,在他情绪相对稳定后,老师应多引导他与其他小朋友接触,通过一些游戏活动融入到小朋友的圈子里去。因为一直粘着老师对他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很不利,所以在适当的时候老师应懂得放手。

抗拒型的孩子性格相对都是比较倔的,对他们空洞的讲道理往往是行不通的,而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找到一个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

萱萱从小由保姆带大,什么事情都依她,比较娇惯。来园后天天哭,老师抱她就躲开,跟她讲道理她就跟你烦,嘴巴里不停的念“妈妈来接,阿姨来接~~~~~~~”,不吃东西也不喝水。有一天我看她实在哭得渴了,就倒了杯水给她喝,她不肯喝,于是我就说:“妈妈喜欢喝水的小朋友”,于是她就勉强地喝了一口,边喝边说:“喝光了妈妈就来了”。于是我就顺着她说:“对”。就在这她说我哄的过程中,一杯水喝光了。吃饭的时候,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哄她吃了饭,虽然没有吃光,但总也吃了一些。暂时答应孩子的要求是对孩子的慰籍,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时间观念还没有建立,在一个个的慰藉中,孩子会在满怀希望的过程中渡过在幼儿园的一天。从而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当然我们老师要对他们的进步及时作出鼓励和表扬,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也要及时的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在家里多给孩子讲一些幼儿园里有趣的、好玩的故事等等。还有就是新奇型的孩子了,这类孩子往往刚入园的前几天不哭不闹,反而很开心地玩玩具,也很愿意参加日常活动。但是老师切不可以为没哭没闹就“万事大吉”了,而要积极主动地去亲近他们,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并引导他们认识新伙伴,进而加入到同伴的集体活动中。不然,一但他的新鲜劲过去了反而会哭的更厉害。

川川小朋友性格开朗,颇有些小男子汉的味道。一来幼儿园,看到到处都是玩具开心地到处翻到处跑,并且高兴地跟奶奶说再见。我们一边陪他玩一边跟他聊天培养感情,一会儿又拉着他的小手跟大家一起进行游戏。开饭的时候又跟他介绍幼儿园的饭菜 在他对某样东西失去兴趣情绪开始波动时,我们通过手偶讲故事给他听、或者给他介绍新玩具及时的转移了他的注意力。让他继续对幼儿园产生好奇,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川川产生了对幼儿园的好感,情绪也一步步地趋向稳定。

做为老师不仅仅是教会孩子学习东西,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怎样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集体的爱,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本文Hash:c34b5838427b7f69d90e0aa59b553129a6f0f678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