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家长隐瞒离婚对孩子伤害更大

最近,一名单亲孩子的作文《快乐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网上流传,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广州市青少年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少年心理研究室主任戚元丽告诉记者,如今到医院心理科进行咨询和治疗的单亲家庭孩子数量呈上升趋势,他们的心理困扰主要来源于社会的压力和单亲家庭的不恰当教育,其中最常见的是单亲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比如隐瞒离婚、过分溺爱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等。

单亲孩子作文令人心酸

在某小学六年级的一次命题作文《快乐是……》中,11岁的小明以《快乐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为题,记述了自己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复杂情绪。文中写道:“快乐其实就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每天一家三口人在一起吃晚饭。我经常在梦里梦到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欢声笑语地玩耍,可是,这对我来说是可想而不可做的事。”“如果,老天给我一次机会,我不会选择出生在一个没有母爱或者缺少父爱的家庭。”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逐年升高,如今单亲家庭的数目愈来愈多。“像小明这样的单亲家庭孩子可能需要承受来自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一些偏见和歧视,因此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会背负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忧郁、焦虑、自私、胆小、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戚元丽说。

专家建议

让孩子真实面对父母离婚

戚元丽说:“不少父母为了‘保护’孩子,不想孩子受到伤害而向孩子隐瞒了离婚的事实,或者当孩子询问时也是遮遮掩掩、敷衍推搪过去,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妥,当孩子将来知道真实情况后,可能受到的伤害会更大。”戚元丽建议,单亲家庭的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年龄等因素,以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平静、真诚、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自己离异的原因,争取他们的理解,教会孩子应付来自外界的各种询问,并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西方国家离婚夫妻的一些做法也值得借鉴,离婚夫妻认为离婚或者再婚的原因一般都和孩子无关。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并明确地把夫妇两人之间的事和孩子分开,让孩子知道双亲感情不和或离合与子女的存在无关。这种做法也更加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让他们从思想上减少依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西方国家的父母们会经常这样告诉他们的孩子:“你必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学会自己保护自己!”他们认为保护孩子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多倾听孩子心声

经历婚姻失败的家长自己首先要坚强,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太软弱,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哭,孩子会觉得天都要塌下了,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在父母离婚的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孩子肯定都非常不适应,这时候,家长不仅自己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充实生活。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单亲家庭的生活比较单调,孩子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虚与寂寞。为此父母每天再忙,也应抽时间多陪陪孩子,聊聊天,倾听孩子的心声。

此外,由于日常生活中缺少了父亲或母亲,相对于其他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也相对减少,社会知识也不够丰富,所以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扩大社交圈,多认识一些朋友,多读书,使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发动身边性别资源进行角色教育

在青少年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环节,父亲和母亲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对于单亲家庭的父母来说,要特别注意弥补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单亲家庭中,家 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以应有的适宜的影响,以保证男孩的阳刚之气和女孩的阴柔之美,以免造成两性角色上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例如,对缺少父爱的子女,母亲要加强他们的独立、自主、勇敢、果断等方面的人格教育,有意识地带他们多接触一些成熟的、自信的、有责任心的成年男子。与此同时离婚父母也应当保持正常的接触关系,不应在孩子面前丑化另一方,破坏他们的亲情,使子女尽可能地享受父母的关爱。

教育误区:

把孩子当成报复的工具:很多夫妻离异后,带着孩子的一方,错误地认为子女归谁抚养,就是归谁所有,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甚至拒绝对方探望子女,以此方式来发泄私愤;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孩子听得多了就会在心理上对另一方形成排斥,这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自责而过分溺爱孩子:单亲家长往往觉得婚姻失败了,很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久而久之,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情感暗示过多:很多单亲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的生活和成长是不正常的。

期望值太高:有的单亲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在厚望之下的孩子,往往有着过度的压力,心理负担沉重。

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心理准备:不少离异的父母,想避免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不愿和孩子解释离婚的事。但是孩子和其他人的交往中,常常不得不应付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询问。孩子由于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往往不知所措。

为什么说父母吵架比离婚更伤孩子

一项调查表明,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离婚家庭的为30%,和睦家庭的为19%。

主持此项调查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说,经常面对家庭“战火”的孩子,容易陷入人际交往障碍,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尤其易对婚姻产生恐惧感,有些孩子为此表示,“不想重复父母的悲剧,长大后坚决不结婚”。

王丽敏表示,与离婚相比,孩子对父母吵架的心理体验更为明显,受到的直接伤害更大。建议夫妻间如有矛盾需要解决,应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不要随意发泄。如果非吵不可,也应避开子女。让孩子生活得有安全感是为人父母最起码的责任,夫妻之间相互攻击、谩骂,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终生难以弥补。

为什么说离异家庭别让孩子太受伤

烦恼:佳佳的父母最近在办离婚,但他们现在不光要为自己即将结束的婚姻烦恼,儿子佳佳也让他们不放心。“最近这段时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很不好,老师总给我们打电话。”佳佳的妈妈焦虑地说,现在正在上初三的儿子,本来成绩很好,也很听话懂事。可就在她和丈夫办理离婚的时候,儿子又出现了麻烦。“老师说他上课不好好听课,总是走神。考试成绩也一落千丈,很快就要中考一模了,可他的成绩却越来越差,我真担心他中考会有问题。”前几天,佳佳妈妈想跟儿子好好谈一谈,可让她失望的是,儿子却总躲着她,什么都不愿意说,这样的态度让佳佳妈妈更焦虑了。

指导:胡文宇(“陶老师热线”辅导老师)

在“陶老师热线”的咨询者中,有不少都是因为父母离异而产生的烦恼,佳佳就是很典型的案例。很多父母都会认为,婚姻只是夫妻双方的,如果要离婚自然也只是夫妻双方的事,和孩子并没什么关系。更为严重的是,夫妻双方在离婚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争吵,在争吵中他们也不关注孩子。其实不然,孩子在父母离婚过程中会显得很敏感、脆弱,他会认为父母一旦离了婚,就意味着自己被抛弃了,会有很深的不安全感。随之而来的,就是像佳佳这样的,在学校出现表现异常、成绩下滑的现象,有的孩子甚至会出现自暴自弃的想法,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会有严重打击。

婚姻虽然是夫妻双方的,但孩子却是很重要的关联者。如果离婚已经是定数,父母不妨在做决定之前,和孩子好好谈谈。告诉他,即便爸爸妈妈分开,但他依然是父母的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仍然能得到父母的关爱、支持。让孩子明白,父母分开是不得已、无奈的,也很痛苦。离异家庭的父母更多地给孩子鼓励,要告诉孩子:“无论父母怎样,你永远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们都会一如既往地爱你。只要你需要,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更要关注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多给孩子生活上的关心,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这样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为父母的离异而发生变化。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小,不懂大人的事,其实很多父母都不明白,其实孩子都懂,而且会把恐惧、自卑的感情埋在心底。有了这样的情绪,孩子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去倾诉。如果和朋友说,他并不能得到多大的帮助;如果和老师说,孩子又会觉得有所顾虑。像佳佳这样,即便妈妈找他谈,他也不愿意说,就是因为他不想再给父母带来烦恼,这也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表现。离异的父母要乐观坚强,不要暴露出对情感的失望和对他人的抱怨;积极创造孩子心灵成长的空间,更多地陪伴孩子。家长的言传身教很重要,记住不要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埋怨的世界里。

本文Hash:bee1ca7bb610b64dd9cdf3ef6dfe1829c1eb19fd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