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过度呵护让孩子没有责任心

奥巴马为什么能够当选为总统,那是因为他把自己放在了总统的位置,他的心里装的就是成为总统所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样,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国家的总理,就要把他放在总理的位置,让他思考国家总理该思考的问题,让他感受国家总理应该负的责任。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到瑞士访问的时候,在一个洗手间里,他听到隔壁小间里一直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由于这响动时间过长,也过于奇特,不由得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于是,他通过小门的缝隙向小间探望。这一看,让他惊叹不已。

原来,他看到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马桶的冲刷设备。一问才知道,这个小男孩上完厕所以后,因为冲刷设备出了问题,他没有把脏东西冲下去,因此他就一个人蹲在那里,千方百计想修复它。他的父母、老师当时并不在身边。

这个故事让我非常感慨,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竟然有如此强烈的负责精神,但相比较之下,有些孩子的责任心就令人担忧了!

有的家长曾经跟我诉苦,说孩子一点责任心都没有。比如孩子玩着玩着玩具,转而看电视,任凭玩具扔得满地都是也不收拾,差点让家人摔跤;有的孩子则是把老师通知开家长会的事情抛到脑后,或者是书包不收拾,做错了事情躲在大人身后等,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在孙云晓写的《夏令营的较量》一文中,孩子责任心的缺失更是可见一斑:为了让自己更轻松些,孩子们纷纷将背包扔进马车,一路上,他们的东西随处乱……

为什么孩子缺少责任心?

家长朋友们,先看看自己的教育。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家长们通常不让孩子们参与任何家务劳动,有的孩子甚至遇到了“三不准”的规定,即刀不让动、电不让动、火不让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别提什么野炊、探险这些活动了,很多孩子长大以后连火柴都不会划,原因不在于他们不想干,而是不会干,因为家长不让干。

很多父母认为这些都是小事,即使帮着去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举手之劳,不费什么劲,因此也就满不在乎,乐而为之。但是,这些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一片好心”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责任心的形成和发展。

为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什么他们很早就懂得了柴米油盐,那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去替父母考虑那些生活中的事情。吃饭的时候到了,而父母可能还在地里干活,这些孩子只能靠自己。他们也在一件件事情的磨炼当中体会了父母的辛苦,从而逐渐树立起责任心。

孩子做任何他可以做的事情,这是我们对于孩子的责任,也是在教育孩子具有责任感时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的责任心大小,在一个需要承担责任的位置,他自然不能逃避;而在一个万事不用操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位置,他就很难培养起责任心。

奥巴马为什么能够当选为总统?那是因为他把自己放在了总统的位置,他的心里装的就是成为总统所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一切得益于他的家庭教育。同样,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能成为国家总理,就要把他放在总理的位置,让他思考国际局势、发现民间的疾苦,并且提出自己的想法来,让他感受国家总理应该负的责任。

可以想象,一个关注美国大选、关注民生经济的孩子,他的内心一定充满着对国家、对民众的责任,这样的孩子,谁还会担心他的前途?

所以,奉劝家长朋友们,一定要让孩子坐在一个被需要、有责任的位置上,这样他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责任,才能有责任心。

过度教养让孩子没了责任心

“现在的孩子责任心太差了!”这可能是很多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评价。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主任李丹教授带领课题组展开对少年儿童的大范围调查后却发现,儿童责任心降低并非全是孩子自己的错。

父母对孩子的高期望、高投入,以及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生活方式等过度教养模式,导致少儿的责任心水平并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相反,到了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以后,孩子的责任心尤其是自我管理能力,反而要低于小学一、二年级时期。李丹教授直言,当家长和社会都在谴责现在的孩子责任心淡漠时,他们可能忘记了一点,正是自己对孩子的过度关注甚至干预,导致了孩子责任心的缺失。

孩子考虑责任心开始计较成本

对比上世纪80年代有关儿童责任心的调查,此次研究发现,在不同年龄层的儿童中,都有相当比例会从付出成本的角度考虑责任心问题。李丹称,儿童决定是否做一个符合他们责任心认知标准的行为时,会考虑自己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和初二的学生进行,结果发现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容易在责任心问题上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权威影响。几乎每个年级中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自己的情感或者喜好因素来支配有关责任心的行为。而高年级学生对责任心行为的选择,则更多是出于成本的考虑,或者是为了被身边的人认可。

调查通过考察自我责任心、社会责任心和环境责任心,发现儿童对责任心的认知判断与真实的行为之间并不具有太多的一致性;相反,他们的责任心行为与自己情感体验之间一致性却更高,这就是俗话说的“知易行难”。因此“责任行为”应该成为教育者培养儿童责任心的聚焦点。

社会责任取向高年级反而降低

20多年前的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选择社会责任感认知原则取向的比例明显提高;而此次调查发现,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原则取向,到了初二有明显降低。

李丹教授称,社会责任感的原则取向是最高层次的取向,即孩子不再依赖于自己的需求或者是外界的认可,而主动遵循的社会准则。按照发展规律,这一比例应该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的,但是调查中,在二年级和四年级,这一比例都处于个位数水平,到了六年级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可到了初二时,这一比例却有很大的下滑。调查还发现,家长或老师对孩子影响,存在跨年级的普遍性,而并未如从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也就是说,来自家长或者老师的压力,对于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李丹称,这种年龄趋势的可能原因是:进入初中以后,家长对孩子的干预明显增加,尤其是学业方面的重视程度增加,但家长对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显然不够重视。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等学业以外的能力有很多属于心理学上的“社会技能”,社会技能欠缺将影响孩子的责任感等一系列生存能力的发展。

高年级学生对他人需求考虑最少

在调查责任心时,课题组发现,出于关爱他人、满足他人需求而付出责任心的选择,在低年级时都超过了20%,六年级时甚至超过30%,但是到了初二阶段,却下降到了19.3%。

李丹解释,儿童的关爱取向不但是关注社会关系中另一方的感受和需求,还把对满足这些需要所付出的努力看作是责任心的体现。调查发现,在二年级和四年级时,因为考虑到别人的需求而付出自己的责任心的人数比例都接近四分之一,到了六年级时有一个很明显的上升,达到了近三分之一,但是到了初二时却又会 明显下降。

李丹教授称,这是因为六年级儿童刚刚告别小学,升学压力下降,在外部环境相对轻松的情况下,更有可能聚焦于他人的感受,尤其是来自家庭的需求。问题是,本来可能在这一阶段有很大提升的责任感,却因为初二的来临而泡汤――初二年级来自课业的负担和成人的各种压力不断加大,导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根本无暇关注他人的需求。长此以往,很可能导致学生对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淡漠,责任心下降。

为什么说练琴的孩子让家长操心

练不好,心情沮丧是自然的;但努力不断练习,一旦进步了,沮丧就会愈来愈少。

“我的儿子麦可是天才!”电话筒的那一端笃定地说。我愣了一下。

她看我没有反应,接下去说:“喔,我的意思是,我的儿子是神童!”我这下真的从椅子上摔了下来。

“喔,那……那太好了。”我说。

“他和他老师学了三年,老师已经教不动他了,要我转来让你教。他很聪明,才十岁已经跳级到五年级了。你有空缺吗?”

这种电话我也接过几次:“老师,我的儿子是天才。”有另一位妈妈骄傲地向我宣布。

“那很好,请告诉我他怎么天才?”

“他才五岁,会用脚趾头弹钢琴。”妈妈很兴奋地说。

麦可的老师是小学音乐老师,并不是钢琴老师。她教麦可基础后,还教了他一些教材,觉得他学得很快,需要更专精的老师教他。

麦可是满讨人喜欢的,很会说话,而且不怕生,他可以坐下来,和你一直聊天,天南地北的,很健谈。

麦可来上课的第一次,他妈妈说:“来,弹《梦中的婚礼》给老师听。喔,我爱极了。快快,快弹。”麦可坐下开始弹。弹得很好,很有感觉。

麦可一弹完,妈妈马上抱住他说:“啊,我的神童,弹得妈妈眼泪都要流下来了。”接着他们转头看我。

我说:“喔,弹得很好,很有音乐感。”他们等我继续赞美,结果我没有再赞美下去,他们有些失望。

“来,弹《致爱丽丝》给老师听。”妈妈说。

麦可开始弹,弹得不错,只是这首曲子的节拍有的地方比较复杂。不是说他弹得不好,他来上课,就是来求进步的,不是吗?

我说我们可以从这首曲子开始上课,妈妈还要他再弹别的曲子给我听,我客气地请她让我上课。

麦可弹得很好,是的,他满有天分的,几个月下来,他比较适应我的教法了。在音乐会上,我让他弹一些古典的曲子,但我也让他弹他爱的《Yanni》和电影配乐。

在音乐会上,麦可变成了明日之星。他在台上很稳,而且弹得比平常好,音乐会一结束,小朋友和家长都跑过去,要多认识这位新的学生。

“他们说,我一年后就可以超过你了!”麦可在音乐会后,来上课时笑着告诉我。

我想他在开玩笑,也就没有回答他,麦可却很坚持地再问我一次:“你说呢?一年的时间可以吗?还是要两年?”我愣了一下,这小子是认真的,他真的在向我挑战。

“弹过我?你的意思是?”我问。

他得意的说:“喔,我家人啊,亲戚啊,都认为我花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弹得比你好。”我笑了笑。

记得我小时候,在练音阶,练得发脾气,一气之下,问老师什么时候我才可以把所有的钢琴谱都学完。

记得老师愣了一下,然后大笑。她笑完,摸摸我的头说:“啊,你好可爱。”当时真的是太幼稚了。

我想了想,麦可和以前的老师学了三年,然后那位老师让他来和我上课,但并不表示那位老师已经没有东西可以教他了。

我说:“麦可,你很有天分,弹得很好。我要你好好上课,专心练琴。如果你一直这样认真,有一天一定会赢过我的,我不确定一年的时间够不够。不过,你还小,有的是时间!”他有些不服气地看着我,觉得我太小看他了。

那年,他去参加当地的钢琴鉴定比赛,弹肖邦的《圆舞曲》,弹得不错。只是有些地方,他的节奏一直练不好,我们练了很久,我要他不要灰心,终于也把它练起来了。

去比赛时,麦可弹得不是很顺,起头出了错,重新开始,心就慌了。不过,他把它弹完,而且得到了优等 。但麦可很不满意没有得特优,他不要再练肖邦了。

我告诉麦可,他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得优等,真的很棒,肖邦不好弹,他小小年纪就弹肖邦,以后可以弹得更好的。

妈妈说:“老师啊,这首曲子真的不适合麦可。你问裁判看看,以后可不可以弹NewAge的音乐,还是Yanni。”

我真希望麦可妈妈可以和我站在同一线,鼓励他,而不是批评肖邦有多不适合他弹。后来,麦可就不愿意再学肖邦。

没关系,来日方长,多的是麦可可以学的曲子,我还可以把作曲家的地方盖起来,不让他知道是肖邦。

我总是这样告诉参赛的学生:“你们可以去参加比赛,就表示你们弹得很好,才能够去参加比赛。在我心里,你们都是特优的学生,即使裁判没有给你们特优。我知道你们有多认真准备,而且你们弹得很好,我很以你们为荣。”

我希望比赛是让他们多一个经验,也希望大家的经验都是好经验。但我不能预测裁判会怎么评分,学生那天会不会紧张到凸槌[1]。我只希望他们好好弹,有个好经验。我也告诉他们,不想参加也可以。

麦可练得很勤,眼看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连最困难的舒伯特都要练起来了,麦可的妈妈打电话来。

“老师,我想和你谈谈。麦可,唉,我这小孩子,一心一意想要讨好你,一直练琴,有一首曲子好难,他练得好沮丧,看得我好不忍心。他练完‘你的’曲子后,弹自己写的曲子,啊,老师,他真的就变了一个人。他的钢琴曲子真的是太美妙了,听得我和我先生都好感动。我们在想,我们这样是不是本末倒置了?他弹你给的曲子,很辛苦,又常沮丧,但弹他自己的创作,就很快乐。”她停了一下,慎重的说:“我们想,不参加比赛了。”我说,没有问题,他不用参加比赛。

我只是觉得小朋友要是弹得够好,我应该提供这个机会给他们。他们不一定要参加。

“我们又想,可以让他多创作吗?不是说学‘你的’钢琴曲子不好,而是,或许创作才是他所爱。”

我想了一下说:“麦可妈妈,他会沮丧,很正常,因为他对自己有期许,他知道他可以弹得更好。我们练琴,一定有瓶颈的,不可能弹什么都没有困难,有困难处,表示我们有进步的空间。而且,不管学什么都一样。去上学,有的科目比较难,还是要学。我觉得,沮丧是必然的。觉得练不好而沮丧,多练习就会进步,沮丧就会少一点,我们鼓励他,他很快就可以练起来了。”

我接下去说:“他弹自己的曲子比较快乐,因为那是完全的自由,他可以随心所欲,怎么弹,怎么对,我也喜欢他的创作。而我给他的这些钢琴曲目,他可以学到音乐的架构、理论及音乐的表现,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好了,我建议你,带他去上乐理作曲的课,这些东西可以帮他创作、写谱。”

我继续说:“等他来上课,我会好好跟他谈谈,看是哪里练不好,他会没事的。”

麦可妈妈半信半疑地挂了电话。

这让我想起,有一个小朋友和我学了一个月后,有一天,妈妈打电话来说不学了。

因为那天上课,她忘了背一首曲子,一慌之下,大哭,一哭,妈妈不忍心就说:“好,我们不用学钢琴,不要哭。”

天下父母心,我了解的。

我爸爸妈妈爱我,希望我都顺顺利利,但我爸爸也常告诉我,要努力,凡事靠自己,有问题要解决。我们都会遇到困难,这就是人生。

麦可妈妈一看到麦可走的路上有障碍,马上去把障碍移除,让他走平坦的路。

我想起子敏说过一句话:“对孩子要有信心。”就这么简单。你要有信心他们遇到困难,会去克 ,也不要怕他们沮丧,沮丧很正常,他们也得学会如何面对沮丧。

因为他们有你们爱他们,有老师我帮他们,他们做得到的。对他,对这个世界,多一点信心,好吗?

麦可妈妈,你说,好吗?

[1]来自闽南话的语言。打桌球的球棍没有捅到球上,叫“凸槌”。如果哪个歌星在台上假唱被发现,那么他这回就凸槌了。

本文Hash:f23c2929b87f6ffdc71e956b1b62dc43929369b9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