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究竟该不该惩罚我们的孩子呢?

要不要惩罚孩子

家长们聚在一起,自然离不开是否要惩罚孩子这个话题。“孩子应该打”“那不行,我听说,孩子越打越不听话”“男孩子应该打,不打的话,反而会受孩子的摆布”……类似的话题是讨论的热点。那么到底要不要打孩子呢?如果孩子犯错了,不打行吗?即使是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孩子性格也会不一样,所以适用于这个孩子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孩子。

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通过惩罚,可以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做得对,哪些事情做得不对。但体罚却对孩子有害。大人一提起惩罚马上就想到打,这是错误的观念,惩罚不仅仅是指体罚。当孩子犯错误时,大人可以用严肃的表情和声音叫孩子的名字,也可以在一段时期内不给孩子零用钱,或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屋里,或者不让孩子参加所有家庭成员都参加的活动等。这些方式都可以说是惩罚。

韩国的父母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的父母当孩子犯错时,以打骂来表示惩罚;另一种类型的父母就是忍着,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听之任之。也就是说没有折中,只有打与不打两种惩罚观念。

有一对老年得子的夫妻,由于是独子,他们把孩子当成了宝,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犯错时,他们不仅不教育他,甚至不允许周围的人责骂他们的孩子。孩子渐渐长大了,变得越来越随心所欲,没有人能约束他。最后这个孩子离家出走,也不跟父母联系。父母在家天天为儿子担心,而这位独子却根本不顾父母的心情,又是偷东西,又是打架斗殴,最后因为犯了杀人罪而被终生监禁。这时候,他要求见父母一面。在监狱里,儿子对痛哭流涕的父母说:“这下你们如愿了。假如你们在我小的时候好好管教我,我就不会这样胡作非为了。”

在陌生的地方开车时,我们经常会打听方向,看看走得对不对。成长过程中的孩子也一样,需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适当的惩罚是很有必要的,但惩罚的方法和父母的态度也很重要。

打是惩罚中最坏的方法。孩子犯了错误,即便打了他,那也只能在表面上制止错误行为,并不等于孩子的心理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认识到了错误,所以孩子以后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没有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到底错在哪里,那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能从心底里认识到要改变自己的错误。结果就会出现父母越打,孩子越不听话的局面。最好不要用打来警醒孩子。

如果想让孩子品行端正,就需要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来解释他的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对稍大些的孩子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而对待小宝宝,可以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让孩子体验坏行为所带来的坏结果。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如果宝宝挑三拣四不愿意吃,不要用打骂的方法来强迫孩子吃,大人可以吃完以后就直接把饭菜收拾干净,这样宝宝可能就会认识到自己的拒绝行为不起作用,最后只好主动要求吃饭。

在很多情况下,惩罚也跟父母的心情有很大关系。父母心情好时,或者是家里有客人时,即使孩子再怎么不听话,父母也会作罢。但假如家里没有客人或父母心情不好,父母一般就会责怪或打骂孩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想解气,而不是以改正孩子的坏习惯为出发点。让父母解气的方法是无法改正孩子的坏毛病的,应该正视孩子,明明白白地告诉他,

他的那些行为不对,而不能为了惩罚孩子就说些“你不是我的女儿(儿子)”“一边去,不想看到你”之类表现厌恶的话。这些话只会让孩子感到不安 应该让孩子认识到父母只是不喜欢他的错误行为,而不是不喜欢他了,而且不宜把孩子与家人或外界隔太长时间。

最重要的是要预防孩子陷入错误当中,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用到惩罚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

家长究竟该不该帮我们孩子做作业呢?

学校经常布置一些锻炼孩子能力的作业,比如智慧题、手工作业等,孩子能力有限,很难独立完成,需要家长的帮助,本该是孩子一个人的学习,现在动辄就要牵涉到家长,对此,家长们觉得困惑。本期家长沙龙里,家长们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

虽不情愿但也无奈

琪琪:现在很多作业孩子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与其说是考孩子,有时候还不如说是考家长呢。手工、科技、手抄报……我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不断地做,而且还要做得好,为了班级展出、学校拿名次。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就不得不帮孩子做了。我觉得,班级里只要有几个能手就可以了,不需要各个都要求做得很好,孩子擅长的都不一样。记得一次手工制作,要求做手工花(丝袜面料),我们帮着做了一个多星期,好辛苦,结果学校却不收,说是太精致了,不像孩子做的。

驰弋妈:我们小时候做作业父母都没有盯着,全是靠我们自觉完成。而现在的孩子写好作业,学校都要求家长签字,这其实也是给家长布置作业。学校不仅要教书,还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自觉自律的学习习惯,这才是最重要的。

该出手时还应出手

大罗山:家长应根据课外作业的难度而定。功课类的作业,孩子一般都可独立完成,但是一些社会调查类的课外作业,家长有时间最好带孩子去,安全有保障,而且质量更高。但是家长要注意一点,就算是家长帮孩子做一些课外作业,主动权还是在孩子手里。家长只是做一些协助和引导工作。家长要从协“有为”变为“无为”,做一个旁观者。

点点星光:做手抄报之类的课外作业,我认为孩子如果是感兴趣的,家长帮忙查查资料,打打下手,无可厚非。但是为了拿名次去特意做,我觉得没必要。一切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

欣欣: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学习十分重视,对孩子完成不了的作业置之不理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然后慢慢引导他,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自觉了。

家长应该用爱的责任惩罚我们的孩子

“自作必须自受”,是王晶教育女儿黄思路的第二件“宝贝”。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世界上“吃堑”的多了,有的长智了,有的却没长智。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没有让当事者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孩子难免会犯些错误,有些父母常常在事前提醒,事后责骂,千方百计去补救,结果是

大人操碎了心,磨破了嘴皮,孩子却一点感觉也没有,甚至还嫌大人烦。下次呢,该错的还错,该忘的还忘。

王晶的做法与其他父母大不相同,当女儿做错事的时候,让她“自作自受”,自己承担错误的后果。先去“吃一堑”,然后“长一智”。王晶给我讲了三个让女儿“吃堑长智”的故事。

第一次,学校排练节目,8岁的女儿走得匆忙,忘了带伴奏磁带。王晶发现了,却没做声。她想,女儿常忘东西,提醒她一次,她的依赖心理就增加一分,那么以后就还得提醒一百次、一千次,不如让她受点挫折,让事实来教育女儿。黄思路快到校门口才想起来,打电话给妈妈,请妈妈赶快把磁带给她送去。

当时,王晶正好放暑假在家,完全有时间给女儿送去。但她没这样做,只对女儿说:“你自己犯的错误,不应该惩罚妈妈。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黄思路没有办法,只好向老师说明情况,把节目顺序调一下,然后骑车顶着烈日回家去取伴奏带。王晶说:“我让她多跑了这一次,后来她却少跑了无数次,因为她记住了这个教训。”

曾经有人问黄思路:“回过头来看,你觉得妈妈的做法对吗?”

黄思路笑着回答:“我觉得对。‘自作自受’使我知道无论我做什么事情,后果是要自己承担的。所以我做事就很负责。”

培养一个负责任的人,是要经过不断地吃堑、长智的过程的。

第二次受罚发生在黄思路小学临毕业前。她负责的一笔为特困生捐款的现金少了200多元。老师说,“算了,反正捐款的目的已经达到,这个同学也把小学读完了。”

王晶坚决反对,她要求女儿把账目的漏项补齐,补不上的由她自己赔偿。思路把漏记的账补上后,还有120多元因事隔数年实在记不起来,只好垫上自己的钱。

王晶告诉我:“这种做法类似罚款。如果孩子长大以后在工作中出现这样的差错,也是必须要承担责任的。我这样做,只是提前让她通过惩罚接受教训,以免这种做法成为习惯。这样罚她一次,避免了将来更大的损失。在我看来,付出这笔‘罚款’还是很划得来的。”

从那以后,王晶要求思路每天对自己的花销记账。上中学后,思路各种稿费收入和开支数目越来越大,只要迟一天记账,妈妈就罚女儿10元钱。思路不管每天多忙多累,都不敢懈怠地记账,否则妈妈给的100元汇款,收到后10天不记账,就罚光了。

第三次,是因思路赖床受罚。

有一段时期,黄思路每天晚上睡得晚,早晨又想提前半个小时起来早读。可是,她听见闹钟响后没有马上起来,结果又沉沉睡去,如果不叫她,上学就要迟到。每天如此,闹钟便形同虚设。王晶让女儿把闹钟设定推迟半小时,按正常时间起床,这样睡得充足一些。开始女儿不愿意,每天晚上总说保证第二天能早起,可是第二天还是迷迷糊糊醒不来。妈妈没收了闹钟,说:“既然闹钟起不了作用,就别用了,我可不当你的‘闹钟’!”

没有了依赖心理,思路睡到清晨便很警觉,听到一点点动静就醒过来了,又马上翻身起床,生怕一觉睡过头。几天之后,妈妈把闹钟还给女儿,思路便能准时起床了。

王晶的“惩罚”,对女儿不是打、骂,而是“ 罚跑腿儿”、“罚款”、“罚迟早”,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体验由于自己的错误带来的后果。结果,这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孩子懂得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现在,女儿不管走得多远,王晶都非常放心。

黄思路16岁时,去美国学习钢琴,独自一人在美国住了三个月。

她一下飞机就遇到很多问题,但思路靠着自己的力量把一切问题都“解决”得很好。她说:“我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比较短,这也算妈妈‘自作自受’教育的一个成果吧。”

本文Hash:0f82a2610941f529fecc8196e2a728d8eb6fefec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