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去保护我们女孩的纯洁!

1、让女孩了解自己的身体。

2、让女孩有自己的完整的家庭、朋友圈子和可以参与社会活动的社会的团体,建立她的自信。

3、帮助女孩为自己的情感担负起责任。成熟是一个经历逆境和树立勇气的过程。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感的脆弱,和必要的时候通过克制来隐瞒自身的脆弱,都不会扰乱女孩的自身发展。

4、帮助女孩关注在人格、道德和精神方面的情感发展。

与女儿“谈性”的几条规则

一、永远不要正式“谈性”

郑重其事地谈性注定是要失败的。应该找机会多谈谈跟性有关的问题。电视节目、电影、报纸上的新闻、杂志上的文章等。重要的是一针见血,而不是长篇大论的演讲。

二、性教育不一定是同一性别的事情

父亲也可以和女儿谈性。父母双方在一起对子女进行性教育是最好的安排,因为在讨论性和爱的时候,父母双亲是爱和被爱的最亲近的典范。

三、性和爱的教育首先应该强调的是“能做什么”

不要老是在孩子面前强调“不能做什么”。父母开出一张在性行为方面不能做什么的清单,孩子反倒产生“听上去很有趣味,我为什么不去试一试”的感觉。在你说出能做的事情(如握手、或拥抱与亲吻)时,必须同时说出下列两种不能做的事情:“结婚以前不能性交”和“永远不能伤害另一个人”。

四、性和爱的教育不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教育

家长们应该保护孩子的个性

在孩子还没入学之前一个个都是好奇心十足的小天使,脑子里都充满了各种各样新奇的想法。可是,在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开始不再有各种疑问,而且他们的回答也只是统一的。那么,是什么磨去了孩子的菱角呢?

是什么磨去了孩子的“菱角”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总书记的论述,既是对青年学生寄予的厚望,也是对教育真谛的生动诠释。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天赋潜质也各不相同。正视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是当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总书记讲话之所以引起广泛共鸣,就在于今天的教育界,压抑学生个性、磨灭孩子“棱角”的现象普遍存在。

多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有一种明显倾向:重视集体主义教育,忽视自我意识培养;重视规章纪律对学生的约束,忽视个性心理的发展。而在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大一统”理念影响深远: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课程、统一要求、统一考试、统一录取……“一刀切”的教育体制下,教育者习惯用同一个教育目标、同一种教育标准培养和要求学生,习惯用相同的教育模式、相同的教育策略来实施教育教学计划,其结果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潜能、兴趣、特长等个体差异,忽视了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

罗素曾说:“富有才华的个人发展,需要有一个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强求一致的压力的童年时代。”然而,在应试教育环境里,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弯了孩子的脊背,也挤压了他们个性发展的空间;分数和升学率成了教育质量的代名词,成为老师评价学生、学校评价老师、政府和社会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尺。“天天围着分数转,月月为了分数干,年年盯着分数线”,学生、老师、学校,为了分数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战,哪有心思琢磨考试以外的“小事儿”?哪有精力考虑什么个性发展?

在考试和升学的沉重压力下,中国家长时常感到无助、无奈,时常纠结、焦虑,无意中也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北京市家教研究会针对部分中小学生家长的一项调查显示,压抑孩子的创造性已成为家庭教育中不容乐观的问题:当孩子把冰激凌放进热粥里吃时,竟有近40%的父母对孩子进行训斥,“批评他不听话,胡来”,甚至“绝对不允许”;当孩子想体验一下如何煎炸食品时,只有11.4%的父母允许孩子单独试一试,近10%的父母会让孩子“躲远点”或“回屋学习”。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

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个性发展,离不开自由宽松的空气。邹承鲁院士回忆在西南联大的求学时光时曾说:“那几年生活最美好的就是自由,无论干什么都凭着自己的兴趣……没有求知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在着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应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应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学生发展个性、彰显本色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小编总结:如今的教育体系就像一台机器,只会批量的生产一样的产品,每个由学校出来的孩子都是一样的,鲜有特色。所以,对家长们的教育要求得更高了,例如,该如何维持孩子那颗好奇的心、自由的思想、个性的想法。

家长应该让我们孩子勇敢的去尝试

第一类:不卫生行为*喜欢摸鞋子,甚至往嘴里放妈妈态度参考:宝宝在用嘴来感受事物,妈妈应给予理解温柔地制止41%冷眼旁观19%严肃制止1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7%*喜欢摆弄洗涤用品或化妆品妈妈态度参考:把危险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温和地制止12%严肃地制止23%马上拿开65%专家意见:让孩子安全的生活是父母的职责对于宝宝来说,最可靠的感觉器官就是嘴了,所以用嘴来确认各种事物是理所当然的。但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安全和干净的问题,所以父母一定要收拾好周围的各种物品。

第二类:破坏行为*把纸巾从盒中一张张抽出来,把刚刚叠好的衣物全部弄乱妈妈态度参考:只要不给大人惹麻烦就让他尽情地玩吧!温和地说他一下82%冷眼旁观16%严肃地制止2%专家意见:孩子其实是在试探父母的反应孩子到了1岁左右好奇心就会萌发,无论什么都想试试看。当孩子某件事情感兴趣时让他尽情地玩是很好的态度,但是妈妈感到有危险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地告诉孩子“不行”。一两岁的孩子对成年人的表情十分感兴趣,自己一淘气父母就会吃惊地眼睛滴溜溜地转或是发出惊叫,这些反应在他眼里都是很有趣的。等孩子到了两三岁时,就能够通过表情和声音判断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所以,妈妈请耐心地处理喝等待吧。亲子课宝宝不配合怎么办第三类:不配合行为哭闹,拒绝妈妈换衣服和换尿布妈妈态度参考:最理想的是抱着一种游戏的心理来处理令人心烦的场面温和地说他一下47%冷眼旁观21%严肃地制止2%看当时的心情了30%挑食不吃饭或边吃边玩妈妈态度参考:除了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做!”温和地说他一下25%沉默等待23%严肃地制止6%随他去吧46%把玩具拿出来以后不收拾妈妈态度参考:看着他,直到他自己想收拾了为止温和地说他一下31%等待他自己收拾56%严肃批评0%替他收拾好13%专家意见:父母有时也需要宽容一下父母来收拾孩子玩过的玩具或是把饭喂到孩子嘴里也许并不费力,但我们还是建议你适当孩子些机会,让他自己来做这些事情。两三岁正是孩子自觉性形成阶段,如果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来做的话,孩子自觉性的萌芽就会被遏制。所以,有时需要父母在一旁看守,等待他自己完成。吃饭时给桌上铺上一张桌布,这样即使他把饭弄得到处都是也没有关系。在玩具室准备一个大筐,让孩子能够把玩具统统装到里面。如果父母能做一些这样的工作,孩子就更容易自己来完成这些事情。?育儿最好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游戏可以化解孩子的危险行为第四类:危险行为爱爬高,喜欢到危险的地方玩耍妈妈态度参考:保护孩子远离危险是父母的责任,至少应该让孩子始终在自己的视线内温和地说他一下46%冷眼旁观0%严肃地制止54%对熨斗和插座很感兴趣,总是想走过去摸一摸妈妈的态度: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状况温和地说他一下32%冷眼旁观3%严肃地制止65%专家意见:仔细检查并确保周围有没有危险品2岁之前的孩子还不能判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妈妈总是在用,好像很好玩的样子,他们感兴趣是理所当然的。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整理好房间环境,清除安全隐患。首先要把有危险的东西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然后便是有耐心地反复提醒。当孩子做了有危险的事情时,要在事发现场看着孩子的眼睛,用简短易懂的话语告诉他“这样做很危险,以后不可以了”。影响孩子合作行为的因素第五类:影响他人的行为在公共场所大声吵闹,哭着要妈妈抱妈妈态度参考:虽然很在意别人的眼光,但是还是应该保 持冷静温和地劝解57%不为所动4%严肃地制止4%见机行事35%欺负小动物,破坏花草树木妈妈态度参考:明确地制止,然后温柔解释原因温和地说他一下17%严肃地制止13%迅速抱离现场后讲道理70%对其他孩子动手动脚或抢别人的玩具妈妈态度参考:不要感情用事也不要体罚,给他讲清道理温和地说他一下60%冷眼旁观2%严肃地制止28%看对方妈妈的态度10%专家意见:母子之间如果有信赖关系的话,可以适当批评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妈妈经常会不小心发起火来,甚至有的人还会大打出手。如果通过体罚对孩子施压的话,很可能从小把孩子培养成为难以表达自己心情的人。所以,父母不要勉强去控制孩子,而是要冷静、认真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如果母子之间存在信赖关系的话,批评一下也是没有关系的。而对于公共场合的各种礼节,孩子要到三四岁才可以理解。现在父母不要严厉地批评他,而是要让他理解目前的行为是不对的。总之,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掌握好具体的方法,合理的培养孩子,让孩子健康发育。?多给孩子进行尝试的机会

本文Hash:ab26bebd7634c5c471d272e4e1dd5ac65328d5dd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