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小疾病隐藏大问题

大多数宝宝在出生2-3天时出现黄疸,但这只是暂时现象,一般情况下,症状会在两周内自行消退,被称为“生理性黄疸”。不过有少数会成为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如果宝宝出生时就发现黄疸,或症状发展速度快、持续时间长,或有减轻后又再次加重的反复现象,甚至伴有体温异常、呕吐和大小便不正常等问题,那么就极有可能属于“病理性黄疸”。

造成这种问题的因素很多,如家族病史或一些新生儿病症等等。如果宝宝有上述症状出现,家长应该及时带宝宝就医,以便确诊是哪种因素引起的,并且对症治疗。目前常见的有药物治疗和光疗(俗称照蓝光)等方法。

宝宝小的时候很容易患有鹅口疮,2个月以内尤其如此。当你发现宝宝口腔两侧、上颚或者舌头表面有白色斑点时,可以用软布或者棉签轻轻触碰,如果很容易就能擦下来,那么可能只是奶块而已;如果擦不掉,或者擦掉之后看到鲜红色的创面,甚至出血,那么则极有可能是鹅口疮。

如果宝宝出现鹅口疮,爸爸妈妈应带宝宝去看看医生,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干预措施。鹅口疮是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是人体正常存在,但是当人体的菌群平衡被打破时,念珠菌可导致鹅口疮等相应的症状,例如家中过分使用清洁剂可使正常的细菌菌群被抑制,念珠菌占优势。

新生儿肺炎主要包括产前产时感染、出生后感染、医源性感染、吸入性感染和护理不当引发的感染等。平时较为常见的是吸入性感染,也就是因为宝宝吞咽反射不成熟等引起的肺部感染。这种状况多发于宝宝出生前两周内,起初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视,比如宝宝拒奶或者容易呛奶、呕吐;没什么精神,总是爱睡觉或者烦躁不安;呼吸不规则。

爸爸妈妈应该学会细心观察宝宝的表现,对异常情况保持高度警觉。正常的新生儿每分钟呼吸应小于等于6次,如果宝宝呼吸次数大于6次,吸气时,胸壁下端或肋骨间隙有明显向内凹陷的现象,则很有可能表示宝宝有肺炎的症状,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就医。

妈妈平时要注意喂奶的姿势,避免宝宝吐奶;如果是配方奶粉喂养,要注意奶嘴不能开得太大,以倒转奶瓶,每秒滴落一滴为宜;吃完奶要拍出奶嗝。对于呛奶、吐奶比较严重的宝宝,要密切观察,发现宝宝有憋气、呼吸急促的问题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除了吸入性新生儿肺炎,妈妈在孕期的一切病症和分娩时胎膜早破、早产等问题也有可能影响到宝宝。产后护理时,护理人员如果患有感冒,或者没有对护理用品完全消毒,又或者让宝宝着凉等,都可能成为宝宝的致病因素,因此要格外当心。

如果宝宝患上新生儿肺炎,有可能需要入院治疗,并可能接受X光检查和血液检查等。出院之后,父母应向医生仔细询问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是否需要继续服药、服药时间及剂量,以及何时回医院复查等等。最好留下医生的电话,以便在宝宝出现一些症状时能够及时咨询。

新生儿疾病:宝宝呕吐未必是肠胃问题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被强而有力的从口腔中排出。反覆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脱水、体内电解质失调、代谢性中毒及营养障碍。呕吐是人体的一种反射动作,当延脑的呕吐中枢接受到来自肠胃道、耳前庭、视觉、大脑皮质,或血液、脑脊髓液中一些物质刺激时,即可引起呕吐。所以,呕吐虽然是一种胃肠道症状,但不见得是来自于胃肠道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常见症状或先兆。

不同年龄层呕吐原因不同

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虽然大部分属于胃肠疾病,但喉咙发炎、咳嗽后呕吐、中耳炎、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泌尿道感染等也有可能会引起呕吐。有些时候,呕吐物会含有一些绿绿的胆汁,表示胃肠道有一段发生了阻塞,且发生的部位可能在十二指肠第二部分以后的位置。当然,含有胆汁的呕吐物,也有可能只是单纯的发生在剧烈呕吐,而无肠胃道阻塞的情形。要判别造成宝宝呕吐的原因,在不同年龄层需要考虑有不同的疾病。

新生儿疾病:宝宝呕吐未必是肠胃问题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被强而有力的喷出,而“溢奶”则是指食道或胃中的东西不自主的流出嘴巴外,尤其容易发生在打嗝、排气,或是宝宝正在手舞足蹈的时候。大部分未满周岁的正常婴儿,都会有轻微的溢奶现象,这是因为生理性的食道下括约肌控制不好的原因,使得食物容易从胃逆流而上(胃食道逆流)。

而这种现象大多数在宝宝开始添加副食品后(约五、六个月大时),症状就会逐渐减轻,而在一岁或一岁半时完全消失。不过有些时候,因为喂奶方式的不适当,使得宝宝吞入大量的空气,或宝宝肚子受到压迫(例如换尿布、喂奶后抱的姿势不正确),也是常造成婴幼儿溢奶的原因之一。

小编提醒:这种“胃食道逆流”情形,多数是以“溢奶”来表现,较严重者仍会出现吐奶的状况,其症状在出生几天后开始出现,每次发生的时间较不固定,可能在喂奶中、喂奶后、睡醒一活动或在换尿布时,临床上可能以溢奶、呕吐、贫血、营养不良、体重增加不理想等表现,有时甚至会有吸入性肺炎、食道炎等并发症。

新生宝宝得黄疸妈妈总问这7个问题_疾病与用药_妈妈网

黄疸症状会随着时间而改善,由于新生儿体内器官功能的生长会逐渐成熟完整,所以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会在出生后两周内改善。由于胆红素对身体的组织具有毒性,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更大,因此严密监控黄疸指数很有必要,一旦遇上病理性黄疸的症状,则须进行积极治疗,严重者则需要换血治疗。

什么是黄疸症状

Q1:新生儿为什么比较容易有黄疸症状?

A:新生儿体内有较高的红细胞数目,而且红细胞的寿命较成人短。造成黄疸的原因是当红细胞老化破坏时,血红素经代谢后产生胆红素,胆红素由血液运送到肝脏,而新生儿肝脏的功能尚未成熟,因此吸收胆红素的能力较差,经代谢后,由胆管排出胆红素于肠胃道间,通常粪便会呈现黄色。但由于新生儿的肠内菌较少,加上肠道的蠕动比较差、吸收能力也不好,因而会增加肝肠循环,还来不及排出的废物又被身体吸收,所以造成黄疸症状。

Tips:令人又爱又恨的胆黄素

过去的研究认为,新生儿黄疸严重者可能造成宝宝中枢神经的伤害。但时至今日,有些医学研究指出,胆黄素其实是绝佳的抗氧化剂,能帮助新生儿面对离开母体后大量氧化的情况,并有助于新生儿适应新环境。

Q2:有黄疸症状,在家自己照日光灯或是晒一晒太阳就可以了吗?

A:一般来说,蓝光治疗是帮助缓解黄疸症状的治疗行为之一,有些家长以为让宝宝在家照日光灯或是晒晒太阳就可以。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穿透力很强,会对宝宝的肌肤产生不良影响。如果确诊宝宝患有病理性黄疸,医生会采用光照疗法,选择光源中最适合降黄疸的波长及灯光(波长425~475nm的蓝光和波长510~530nm的绿光),主要设备有光疗箱、光疗灯和光疗毯等。光照时,除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外,其余均裸露,持续照射时间以不超过3天为宜。

光照疗法的副作用有发热、腹泻和皮疹,但多不严重,可继续治疗。蓝光可分解体内的核黄素,故光疗时应遵从医嘱给宝宝补充核黄素。此外,光疗时还要适当给宝宝补充水分和钙。

黄疸后遗症

Q3:新生儿住院照黄疸,日后是否容易造成近视?

A:由于住院照黄疸时宝宝是脱光衣物躺在保温箱中,双眼需戴上遮光罩,以免损伤视网膜。由于遮光罩的材质是完全阻绝紫外线的,因此医护人员在照光期间需随时注意宝宝的状况,避免遮光罩脱落。另外,还要注意宝宝是否适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若做到上述注意事项,是不会对宝宝的视力及身体造成其他影响的。

Q4:如何观察宝宝水分摄取是否充足?

A:以宝宝的体重来观察,1千克的体重一天需摄取120~180毫升的奶水,假如新生儿的体重是3千克,每天则需摄取奶水量约为400~500毫升。若是采取母乳喂养,在奶量上不易计算,则可以观察宝宝的嘴唇会不会干干的、尿布是否需要常常更换(每天最少6次),以及宝宝的尿液颜色会不会太黄等加以判断,并适时补充水分。

Tips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临床上观察新生儿的黄疸指数,若血清胆红素超过12.9毫克每分升时,医师就会施予治疗,治疗与处置方式有两种:

1、照光治疗是利用胆红素的分子可以吸收特定光波的能量而改变结构的特性,将胆红素分子转变为毒性较小且易溶于水的物质,经由胆汁排除。

2、换血治疗较容易引起相关并发症。新生儿黄疸若能早期监控,施予照光治疗,通常能大幅度减轻症状,降低换血治疗的几率。

Q5:黄疸宝宝如何居家照护?

A: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却不容忽视的症状。有此症状的宝 在家时需注意水分的摄取是否足够,随着时间增加,宝宝的身体可以自行代谢,减轻症状。倘若外观上无从辨识症状是否减缓,可以经由门诊请医师加以诊断,施以治疗。家有新生儿黄疸的宝宝,哺喂母乳的妈妈则需要家人的支持与协助,密切观察宝宝的喂食及吸吮状况,必要时可求助专业医师,让宝宝平安健康地长大。

黄疸治疗与护理

Q6:有人说喂食新生儿葡萄糖水或是服用中药可以降黄疸,是真的吗?

A:在新生儿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充足的水分摄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许多新手妈妈一开始哺喂母乳的情况不太顺利,导致宝宝连带没有摄取到足够的水分,代谢状况差,黄疸迟迟不退,因此建议可在餐与餐中间补充适量的水。至于喂食葡萄糖水,恐怕会养成新生儿口味上偏甜的不良饮食习惯。中药治疗黄疸效果不错,但是小宝宝服用有一定的困难,并且一定要请正规医院的医生开具药方。

Q7:因为哺喂母乳,所以害宝宝黄疸?

A:临床上有许多新手父母都有同样的疑问,宝宝有黄疸症状,该不该继续哺喂母乳?由于母乳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及雌激素,的确会影响新生儿黄疸症状的持续,但并不是因为哺喂母乳才导致新生儿黄疸。一般来说,生理性的黄疸主要还是因为新手妈妈刚开始喂食母乳的状况不佳,宝宝摄取水分不足,无法从尿液中排出,所以黄疸症状不容易消退。其他病理性黄疸症状,可询问专业医师后施予治疗。

小编总结:只要事先做好心理准备,用心观察小宝宝的喂食状况,即使有新生儿黄疸症状,仍然可以持续哺喂母乳。

本文Hash:f08620db02f663f1dd7b18d12e2b8df10b4e3e91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