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为孩子精神“进补”

金秋进补又成热门话题。而且进补的人群已经越来越低龄化。那么进补是不是就是给孩子吃保健品呢?怎样在饮食均衡的基础上做到四季进补呢?怎样在进补身体的同时,也来个精神进补?

冬冬是个小胖子,平时老把肚子塞得满满的。冬冬的妈妈还变着花样买广告上的那个“精”、这个“素”。但不晓得为啥,孩子上课总是昏昏欲睡。直到有位朋友拿着报纸给她看,原来吃得过多,也会影响到儿童智力发育,而保健品滥用对孩子没有什么好处,这才恍然大悟。

营养学家指出:若孩子长期处于过量饮食状态,就会造成孩子的食欲中枢过分发达,智能中枢神经受到抑制。美国医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两种特种氨基酸(色氨酸、谷氨酸)、一种微量元素(铁元素)和一种维生素(维生素C),对大脑和智力发育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若在食物中补充这几种物质,会明显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

对于儿童,我们可以选择以下食品;鸡蛋,主要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等,有益于大脑的发育。核桃,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脂,可供给大脑基质的需要。香蕉,能帮助大脑制造一种化学成分———血清素,促进大脑的功能。苹果,含有丰富的锌,可增强记忆力,促进思维活跃。大葱,含有一种叫“前列腺素A”的成分,使人头脑灵活。

玲玲每天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临睡前还要躺在床上预习功课。但令人忧心的是,早早近视的她,眼睛度数不断加深,近来眼睛出现干涩、充血、怕光、流泪等症状。眼科大夫说,她不仅要注意科学的用眼方法,还可以多吃些有利于保护视力的食物。

在饮食中增加一些营养眼睛的食物,是保护眼睛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充足的睡眠也是消除眼睛疲劳的最佳方法,不过要注意睡姿,俯卧和侧睡往往会让眼睛出现肿胀现象,恰当的睡姿应该是仰卧位睡觉。

适当吃些滋补食品:维生素A,是预防眼干、视力衰退、夜盲症的良方,以蔬菜及红枣含量最多。维生素B1,是视神经的营养来源之一,可以多吃些芝麻、大豆、鲜奶、小麦胚芽等食物。枸杞子,可清肝明目,含多种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

朱女士支边,生育一男孩。离婚后回沪,她一直独自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为了补偿孩子,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但她的兵兵不爱讲话,与老师、同学格格不入,还总是嫌她唠叨。

心理学家认为:兵兵从小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里。整天盯着孩子,但不管也不问,没有得到良好家庭教育。兵兵出现自闭、反叛表现,需要母亲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并以自身对生活的乐观、达观态度对他造成影响。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模范的榜样,要对孩子宽严并济,既不能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熟视无睹,也不能苟求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处和点滴进步,要及时加以表扬。

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

让孩子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力。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十分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克制力,培养孩子适应集体生活,及战胜失败、消除恐惧的技能,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更多关于婴儿幼儿的知识>>

妈妈大本营--精华区>>

我要提问>>

孩子冬令进补食补为佳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为抵御寒冷,人体内的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均会明显增多,以此来促进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分解,让身体发出更多的热量。因此,冬季里家长应多注意调理孩子的饮食。合理进补可以增加孩子体内热量的供给,补充代谢损失的能量,抵御寒冷及疾病的侵袭。但冬季为孩子进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食补为佳 冬令进补分药补和食补两种,药补主要是针对老年体弱及一些疾病患者的,这是在食补基础上选择各种补药,以增强对人体的调补作用。而食补以饮食调补为主,即在冬季多吃些动植物蛋白及脂肪含量较高的食品,像鸡蛋、鱼类、豆类、瘦肉等,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不但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总的说来,蛋白质供应量应限制在人体所需要的水平,热量增加部分,应以提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应量来保证。此外,烧菜时,家长也可以适当多放些油,以更好地给孩子补充足够的热量。

  2.对证施补 进补要对症,不能千篇一律。对易感冒、咳嗽的儿童,食用黄芪、百合、核桃仁和甜杏仁熬的粥,有补气益肺的作用;对于厌食的儿童,食用山药、粳米等熬的粥,有健脾开胃的作用;食用鸽肉粥、虾米粥有强身健肾的作用;对于夜晚盗汗、形瘦肢冷、口渴便干,可采用以下食疗10克,莲子15粒,置碗内,加冰糖和适量水隔水蒸至莲肉酥烂即可。一日一剂,连服15天为一疗程;对于因营养不良、缺钙、佝偻病等引起的盗汗,可用泥鳅200~250克,用温水洗去黏液,去头尾、内脏,用适量菜油煎至黄色,然后加水适量,煮汤至半碗,再加盐适量,喝汤吃肉。每日一次,年龄小者分次服食。一般连用5~6天即可见效。

  3.药补应得法 ①进补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缓缓图效。②遵循“通补则宜,守补则谬”的原则,即补而不腻,补而不滞,补而不守,补的同时要配合宣通的药物,才能无害。③要注意有无禁忌症,如当时患感冒、闹肠胃病、得支气管炎等急性病时,则不宜进补。④要防止“闭门留寇”,由于补药分别有收敛、止血、止汗、止泻、固摄等作用,则不利于病邪的驱除,故进补应不忘驱邪,不忘治病,并给病邪以出路,将其排除体外。⑤药补应适度,祖国医学认为,儿童为稚阴稚阳、易虚易实的体质,不能盲目进补,否则易产生许多副作用。如经常服用人参、燕窝之品,易造成儿童性早热及肥胖症等。

  4.注意补水 有不少家长认为冬季寒冷,孩子出汗少,可以少饮水,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冬天虽然人体出汗少,但组织液通过皮肤蒸发也可失去不少水分,水分蒸发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呼吸时也会失水,加上排便失水,一天排出的水分约在1000毫升左右。但冬季体内只要损耗5%的水分而未及时补充的话,皮肤就会皱缩,肌肉也会变得软弱无力,体内代谢产物滞留,儿童很易感到疲劳、烦躁,因此,冬季给孩子补进充足水分,对孩子健康成长也是很关键的。

  推荐阅读 豆腐也可做面条,补钙又营养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给孩子补充“精神营养”

  给孩子补充“精神营养”

  谈到“儿童营养不良”这个词儿,家长们很快想到给孩子们买营养品、补脑液、神童饮等“均衡营养”补品。其实,儿童的身心健康不仅需要供给各种物质营养,也离不开精神营养。所谓精神营养,即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特殊营养,主要包括来自亲人和保育人员以及教师对孩子的爱抚、教导、约束与批评。这些精神营养与物质营养一样,不仅要充足、齐全,也应搭配合理,不可偏废。

  父母把所有的爱与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必然表成对子女教育中的独特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教育失衡,就会使儿童出现精神营养不良。当今孩子在精神营养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有:

  给孩子补充“精神营养”

  1. 溺爱

  对孩子的溺爱可能说是很多父母的通病,他们无时无刻、无代价的爱造成孩子自私自利、不珍惜爱、不会给予他人爱的个性特征。有的父母受自身童年艰苦经历的影响,将自己的一切希望系于孩子身上,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产生了“绝不能让孩子遭一点罪、受一点委屈”的心理,尽量满足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如,一位下岗女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对她来说麦当劳这个词指什么,她以前一点也不知道,一次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下,她走进了麦当劳,看着小孩吃得那玩意儿美孜孜的样子,她高举地望着孩子:“给妈妈尝点好吗?”孩子却坚定地回答:“不给,这是我的,想吃你自己买。”孩子的回击未能改变母新爱意,她依然固执地给女儿擦汗、整衣服。其实溺爱出来的孩子将来肯定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只会一味地从别人那儿索取,不会付出,也不会珍惜别人的付出。而这种心态只能在父母身边行得通,在社会上必然要碰钉子。

  2. 教育方法矛盾

  很多家庭是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受各自观点及知识水平的影响,父母之间、祖父母与父母之间教育孩子的方式如果出现矛盾,如一方溺爱、一方严格;一方反对,一方支持,就会造成孩子无所适从,弄不清什么是正确的了。如孩子毁坏了玩具,母亲严厉训斥孩子,而奶奶则在一旁叮护着孩子说:“不就是一个玩具吗?乖乖,别怕,奶奶明天再给你买一个。”这样在奶奶干预下母亲不再坚持了,孩子的错误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难免下次再犯。这种教育方法的矛盾不仅存在于家庭内部,而且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也比较突出,如教师教孩子要懂礼貌,要公共汽车上要给老人让座等,而在家中则不然,奶奶总是将享受让给孩子,父母常常在公共汽车上为一席之位与人争吵,这样常常使孩子辨不清是非对错。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缺乏原则。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用哭闹的办法,要挟父母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父母被逼无奈而就范。其实,这种缺乏原则的将就,恰恰强化和“鼓励”了孩子的这种哭闹行为,使孩子的这一不良行为固定下来,下一次他们会不自觉地使用这一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正确的方法是父母在孩子哭闹时要坚持原则,也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讲道理,或者不予理睬。其实孩子是很精明的,他知道自己的哭闹在溺爱他们的奶有面前很管用,而在幼儿园的教师面前毫无作用。所以要给孩子确立一个明确的原则同时又让他感觉到父母很爱他。这样教育出的孩子才既有感情,又有理智。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3. 父母包办一切

  不久前, 《楚天都市报》的一则消息称,武汉某大学一女生与男友在武昌司门口分手后却不知怎样返校,大哭不止,引来众人围观。这则真实的故事,体现了教育的偏差。有的家长心疼孩子,想方设法不让孩子遭一点挫折,却不注意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孩子长大后没有能力去适应社会,遇到困难自然地缩在父母背后,等着父母去处理;遇到挫折也是依赖父母,没有父母在身边指点,什么事情都不会处理。明智的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逐渐养成遇到问题自己解决的习惯,这样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慢慢提高,将来遇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有了主意,并能独立解决了。

  4. 只注意智能的培养,忽略了人格的健康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众多家长的心情,很多家长只要孩子聪明、成绩好就行,其他什么也不管,因而忙于带孩子左波于音乐班、英语班、钢琴班之间,让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忽略了孩子的天性,甚至隔绝了孩子与同龄小伙伴之间的玩耍,阻碍了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其实,孩子在与同伴游戏中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爱别人、谦让、解决人际矛盾技巧,如何根据别人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言行,恰当地表达情绪,为步入成人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孩子天性中有好奇、冒险、活动的要求,家长应鼓励孩子与自然接触,激发他们了解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会成为他们自觉学习知识的原始动力。

  5. 批评不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正确而恰当的批评有利于约束孩子的言行,规范其行为举止。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严、批评过多,总是指责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是,或者恐吓打骂孩子,或者在别处生了气都转移到孩子身上。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缺乏自信,做事谨小慎微、胆小孤僻,还会养成孩子强烈的对立心理、粗暴无礼,不跟家长说真心话,撒谎等毛病。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和勇气。当然,当孩子做了错事时,不批评也是不对的,这对孩子优良品质的形成十分有害,批评对孩子认识和改正错误非常必要,有利于孩子判明是非,校正行为。恰当的批评应该

  1.要懂得儿童的正常行为心理,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不自觉地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2.批评孩子时应讲究方法,一般可用皱一下眉、不说话等温和的方法来表达,不要当众羞辱、大声责骂,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须知它是孩子上进的动力。也可以在适当的场合和蔼地指出其缺点,并鼓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这样既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点,又能使孩子确立自尊和自信。

  可见,精神营养不良对儿童的危害是不能低估的,而今已经发现不少的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依赖性强、不关心别人等等心理上的缺点,这些缺点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关爱自己的孩子、重视物质营养均衡时,切不可忽视了精神营养。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本文Hash:e476c605bd1cfed15db9c9bc3dc19affa582afa8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