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宝宝饮食好习惯

  宝宝可以自己吃饭了,除了让宝宝喜欢上多样的食物,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培养好习惯!

  原则

  宝宝9个月了,不经意中发现,小家伙经常看到别人手里的食物就兴奋地手舞足蹈,忍不住身体前倾,张开小嘴巴。看来,辅食添加的时间到了!在吃辅食的同时,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呢?一起来给宝宝培养良好的习惯吧!

  规律时间

  一日三餐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习惯,每到一家人吃饭的时候,都可以尝试着让宝宝也参与进来,添加一顿辅食,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让宝宝接触新食物的目的,同时也是熟悉吃饭时间、吃饭环境的好机会。

  同时,父母还要学会提前预告,在吃辅食之前10分钟,对宝宝说:“宝贝,我们要吃饭饭了,一起去洗手吧!”虽然宝宝还小,可能听不懂,但是你的行为举止会让他慢慢熟悉整个过程,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宝宝的好习惯也扎下了根。

  安谧环境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安静的吃饭环境对于宝宝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如果周围充斥着电视声、音响声、杂乱的说话声,宝宝的注意力就会受到干扰,不会静下心来享用自己的食物,进而影响到身体的正常发育,因此要给宝宝提供安静的吃饭环境,培养一个餐桌小绅士。

  固定地点

  我们常常看见父母端着饭碗、追着宝宝喂饭的情景,家长累得要命,宝宝也吃得不好。为了避免这种情景的出现,在最初添加辅食时,就要养成固定地点吃饭的习惯。

  在餐桌前,在宝宝专用的高脚凳上,不论在什么位置,都要以安全、方便为原则。让宝宝慢慢熟悉自己的“地盘”,渐渐地,一提到吃饭,宝宝就会条件反射地转向那个地方。这样不但家长轻松,宝宝也会吃得舒服,也会为宝宝将来的良好用餐习惯打下基础。

  专用餐具

  可爱的图案、鲜艳的颜色,婴儿专用的漂亮餐具会让宝宝对辅食产生浓厚的兴趣,既安全,又可以促进宝宝的食欲。让宝宝从小拥有自己专属的餐具,这对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都会有促进作用。

  拒绝挑食

  如果宝宝一吃某种食物就吐出来,拒绝再吃,怎么办?以后不再给他吃,还是继续尝试?有的时候,适当的严厉、坚持,对宝宝的均衡习惯非常有帮助。不要一味地顺从宝宝的脾气,这样很容易导致今后的挑食、偏食,妈妈可以把宝宝排斥的食物换一种方式烹调,或者换一个时间再试,让宝宝有不同的尝试方法,慢慢地接纳。

  禁止强迫

  父母还要留意宝宝的欲望,如果宝宝到了吃饭时间还没有饿的迹象,不要硬让他吃。常常逼迫宝宝进食,会让他产生排斥心理。给宝宝喂食时,速度不要太快,喂完食物后,应让宝宝休息一下,不要有剧烈的活动。如果宝宝因为不习惯咀嚼,用舌头将食物往外推,更要放慢速度,给宝宝做示范,让他多试几次,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亲身示范

  时常和宝宝面对面,用各自的餐具自己吃饭,给宝宝做示范,让宝宝自己拿着勺子点点戳戳,用小手去捡碗里的面条,不用担心弄脏衣服、弄脏地板,这样的独立尝试,会让宝宝对辅食的兴趣更加浓厚,也是培养独立性的初尝试。 相关资讯:

怎样培养宝宝的饮食习惯

  培养宝宝的饮食习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意饮食卫生:俗话说“病从口入”,许多疾病尤其是胃肠道疾病大部分是因不注意饮食卫生引起的。因此应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饮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和不新鲜的食品。小宝宝喝奶用的奶具要注意消毒和存放,避免污染。

  (2)按时进餐:胃排空的时间有一定规律性,1~2个月的小宝宝吃母乳,一般每隔2~3小时吃1次,以后随着胃容量逐渐增大,每次Ⅱ甫乳量增多,胃排空时间逐渐延长,到4~5个月时就会自然地形成3~4小时哺乳1次的习惯。5~6个月后随着辅食的添加,饮食也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固体食品,胃排空的时间也逐渐延长,l~2周岁时每日可安排进食5次,2周岁后便可逐渐过渡到一日3次主餐,另外定时加餐。每日如此。进食时已有胃排空,有饥饿感,食欲好,食物消化吸收也好。

  (3)定位进餐:从5~6个月开始添饭菜时起,每次都让宝宝坐在固定的场所和座位上,并让宝宝使用独自的小碗、小匙、杯子.宝宝每次坐下后,看到这些餐具便通过条件反射知道该吃东西了,就会有口唇吸吮及唾液的分泌,让宝宝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

  (4)进餐时思想集中,心情愉快:训练宝宝吃饭时要专心,不要在吃饭时跟宝宝谈论与吃饭无关的话题,更不要开着电视吃饭。有的家长常在饭前或吃饭时进行批评教育,这对宝宝的健康是不利的,吃饭时应该让宝宝保持心情愉快轻松。

  (5)不偏食、不挑食:从5~6个月添饭菜时就要注意,让宝宝吃的食品不要过于单一,饮食宜多样化。1~2周岁的宝宝主食米、面、杂粮都应用,辅食也不能只吃蛋、肉、鱼,而忽视蔬菜、水果。否则养成偏食、挑食的习惯后,再改就比较困难,从而影响食欲,使进食量渐渐减少,营养不全面,引起营养不良和影响发育。

  (6)吃零食方法要得当:不要在饭前吃零食,特别是糖果,即使吃得很少,也会影响食欲,应在饭后或两餐之问吃一些易消化、有营养的食品。

怎样培养宝宝的好习惯

  随着人们对独生子女的重视及对早期教育的投入,现又出现了一些单纯偏重某一方面的现象,特别是偏重智力培养而忽视品德教育的情况较多,这对小儿的发育也是不利的。

  对于早期教育来说,我们要求从小就要注意小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问题。当然,对3岁以前的小儿我们认为可按体、智、德、美的排列来给予教育和发展。这里我们将体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小儿发展的基础,是主干,是支柱,没有体质的发展做保证,其他都谈不到。而智育和德育就像是两翼,要同时发展,如仅偏重某一方面,就会造成偏颇,难免今后会走歪路。

  德育教育对于小婴儿来说应该怎样进行呢?由于此时小儿的语言及思维尚未很好发展,不可能采用一般说教的教育方法,但并不等于此时就不需要德育教育,而是要从培养小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

  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卫生习惯、与人交往的习惯、劳动的习惯、助人的习惯、思考的习惯等等。这些,家长要在养育儿童的过程中贯穿。比如,小儿6个月以后就会与人打招呼,学说话后也是首先学会称呼,这时家长就要注意培养小儿这种见人打招呼的习惯。开始是教他(她)这种行为,反复强化,使之形成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再如,小儿在具备了一定的行走、抓物等能力后,他(她)就很喜欢自己做些事情,这时家长可有意识地让他(她)做些事情,在他(她)做成后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日积月累,小儿就会养成为己、为他(她)人做事的习惯。还有看书的习惯,集中注意的习惯等等也都是从小可以培养的。

  当然,家长一定要注意,有时只是随意的行动,可能会使小儿养成不好的习惯。比如,有时家长经常与小儿打着玩儿,妈妈抱着打爸爸玩,或被什么东西碰了就去打这个东西,多次如此表现,孩子就可能养成打人的习惯,到幼儿园后就会表现出来。所以,家长在平时的育儿活动中,要有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意识,要注意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一些好的影响,好的行为塑造。

  在培养小儿良好行为习惯时,还要注意调动小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尊重小儿,多给予情绪、情感上的支持,对一些问题态度要明确,对稍大一点的孩子要简单地讲一些道理。不要一切都包办,什么都替小儿做,也不要过度加以限制,使小儿无所适从。

  总之,小儿从小养成的习惯,对今后的生活是有很大影响的。良好的习惯,长大明白道理后会更巩固、更完善,而不良的习惯在今后再校正,则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甚至造成一定的痛苦。所以希望家长要有意识地使小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她)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文Hash:4c24308457ea765c3d022984d23a28039b6e5ba0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