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反思:以爱换爱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肯定地指出,“若要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我们就必须努力遴选出作为我们道德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而遴选的过程即是我们感恩教育的过程。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明确责任,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味真情,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达到和谐相处;一个人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这种基本情感的形成需要从小培养,作为教师的我们当然也肩负着这个责任。  个案描述:
  晨间活动时,孩子们按照日常惯例依自己的意愿各自进入自己喜欢的区或进行活动,娃娃家、建筑区当然是孩子们的首选。今日早来的??,早早地进入娃娃家,选好了当厨师的角色,手中紧紧地握着她最喜欢的玩具菜刀,忙碌地切菜准备入锅。迟来的宁宇这时也急匆匆进入了娃娃家,眼明手快地把??放在一边的菜刀拿在手里到另一边切菜去了,嘴里高兴的说:“啊,菜刀在我手里了。”在一边烧菜的??听到后急了,赶紧跑过来说:“这是我的!”说着伸手就把宁宇手中的菜刀给抢了过来。”宁宇当然不肯,伸手又把它抢了过来,嘴里还念着:“这是我的,每次都是我先拿到的,该还给我。”??边喊边过来,想要拿回菜刀。宁宇也不肯,把菜刀藏到背后,瞪着乌黑大眼睛说:“哼!不给,这是我喜欢的!”??也不肯让,伸手要拿回自己的菜刀,宁宇火了,抡起拳头就打了??一拳,嘴里还嘟呶着:“谁叫你抢我的菜刀。”被打的??马上哭着告诉了我,由于我看到了刚才的一幕,马上把她叫了过来,问她:“你该不该抢人家的菜刀?你觉得这样做对吗?”她瞪着眼睛看着我说:“谁叫她抢我的菜刀,这是我的。”边说边把菜刀藏到自己的身后。我说:“我看到是??先拿到的,来!我们把菜刀还给她,老师再帮你换一样别的工具好吗?”我边说边伸手想拿她手中的菜刀,宁宇见我要拿,马上把菜刀藏到了背后,说:“不行!不行!是我的。”我说:“宁宇是最听老师话的,来把菜刀还给??。”“不行不行!”宁宇恼怒的喊着,我还想劝说她,可没想到她手一转就把菜刀给丢在地上,用脚使劲地踏着就是不愿给我。
  个案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方式。
  其实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是家庭。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成员之间的彼此影响,孩子的行为问题并非单纯就是她一个人的行为问题,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情感态度,对孩子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第一、长辈采取溺爱的教养态度。通过家访,我们也得知宁宇的父母平时工作很忙,很少与孩子在一起,她从小就由二外婆和保姆照顾。她们对她很纵容,不管合理不合理总是尽量满足她的要求,使得她从小就非常霸道,常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哭闹不止、发脾气摔东西,甚至学着电视中的镜头动手动脚,二外婆和保姆根本拿她没办法,有时只能采用恐吓的手段来进行教育。如。由于在家中放任孩子,对她所提的要求无条件满足。所以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骄横、霸道的性格。
  第二、长辈一些偏激的教育观念。她的二外婆怕她受欺负,所以教她这种攻击别人作为“自卫”的行为方式,当她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时,她就会用攻击性的行为 对待同伴,以至孩子就容易直接用这种肢体语言与别人相处。
  二、教师同伴的疏远(爱)。
  由于她时时在教育教学中与同伴发生冲突或出现攻击性行为,于是逐渐在教师心中成了“问题儿童”,当她出现抢夺别人菜刀这一幕时,我便下意识的想到把她手中的菜刀拿回来,以至孩子做出叛逆行为。同时由于宁宇平时的霸道,小朋友们都对其敬而远之。开始,宁宇感到很刺激,特别是在她入园后(早上她经常比其她幼儿入园晚一点),其她幼儿表现出来的害怕、恐惧的样子让她感到很得意(或是很有成就感)。久而久之,宁宇却感到孤立无援,成为同伴心目中的“坏孩子”,没有人愿意与她交朋友,逐渐地被同伴所孤立或抛弃。小朋友不喜欢和她玩,家长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跟她一起坐。所以她的这种“友好(爱)”的表达方式,并不为同伴所认同或接受,再加上她平时遇事又喜欢用不和善的解决方式,于是同伴们逐渐疏远了她,还有的小朋友还故意躲着她。
  教育措施及实施过程: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就可以“对症下药”。根据宁宇的性格特点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制定以下纠正措施:
  一、家园配合,同步教育。
  采用家访、来园接送面谈、亲子家园手册等各种交流形式,向家长敞开自己的思想,告诉她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忙,但教育孩子的重任不能疏忽。幼儿园正是孩子习惯养成阶段,父母的关爱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要,希望你们能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宁宇,也避免二外婆的种种溺爱和过分保护而影响了她的发展。”宁宇的父母也十分支持,她们表示一定配合幼儿园的教育。于是,我和宁宇的妈妈交换了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与QQ号,以便随时交流与沟通。一方面,我及时地给她们反馈宁宇在园的点滴进步,以便及时鼓励、表扬,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教给家长正确的育儿知识,更正她们的教育观念,并借助通过家长座谈会、班报的方法,与家长进行近距离地讨论,在家长们你一言我一句,彼此间讨论各自如何用科学的知识教育孩子的方法中,我既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也达到了让家长们互相带动、促进的目的。
  二、协调关系,提高能力。
  多年的教育工作告诉我这种孩子往往自尊心较强,但又缺乏自信。她希望被同伴所接受,只是她不懂如何用什么方法与人交流。所以每当遇到无法与别人交流时,她会用拳头来代替说话。当她想与小朋友一起玩同一物品时,她不会礼貌地征询别人的同意,只会一把上前去抢夺。所以要处理好这类事,首先要努力提高她的各方面交往技巧,如、交往能力、礼貌用语等。比如在平日里我允许孩子从家中带些喜欢的玩具与同伴一起玩,前提是你如果喜欢某样东西,必须要征得别人的同意;玩具要相互交换着玩,让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学会用礼貌用语,提高孩子的交往技巧。还有在区域活动时,我也十分注重孩子的德育教育。游戏时懂得互相谦让,做个有礼貌的孩子。在区域活动请孩子们自己管理,促进孩子在每个活动中注重自己的礼貌用语、对人礼节、与人谦让等,并请宁宇也做其中的负责人招待别人,使她也从中体会礼貌、爱是受大家欢迎的。
  三、控制情绪,正确诱导。
  在面对上述情况时,更重要的是要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教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宁宇在抢夺别人的玩具时,首先要给孩子一个解释、申辩的机会,让她说明产生此行为的原因,只有深入了解冲突产生的真正原因,才能做到公正、公平。如,当 来到幼儿园时,我就发现她情绪不对。当我询问她“为什么”时,她的坏毛病又爆发了,哭着闹着要什么磁性笔。我试图安慰她,可她不听,还一个劲地乱打乱踢。我当时真想好好教训她一顿,可我知道她是吃软不吃硬的孩子,你越凶她就越倔。我呢就把她抱到一边,装着很生气地说:“宇宇,有什么事今天都不想找周老师了,我真生气。老师平时那么爱你,和你一起折飞机、一起看图书,还陪你午睡……你却随便发脾气,还打我。”我这么一说,她停止了哭闹,拉住我的手说:“周老师,对不起,我错了,可我真的想要那个磁性笔来装画画……”我耐心地等她把话说完后,和她一起尝试了“深呼吸”法,就在气体一呼、一吸的几个回合后,她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玩去了。
  四、共同努力,建立自信。
  为了让宁宇在别人的心目中建立新的印象,逐步提高她的自信心,协调好她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我会有意识地提供一些当小领导的机会,同时提出适当的要求,即;自己先表现好才能当值日生,帮老师管纪律、分点心等。对她既有约束力,又让她发挥作用,使她的每一份精力都发挥实效。如,我就让她当图书管理员。让她学会心平气和地对待每一个前来看书的小朋友,解决在活动中发生的问题。记得有一次,她发现两个小朋友为了同一本书,抢了起来,而且把书也给撕破了。她叉着腰,冲到她们面前,举起拳头。我向她眨眨眼睛,她反应过来了,伸出舌头笑了笑。对那两个小朋友说:“你们别抢了,我再给你们一本好看的书就行了。”随后,她又找来胶水,把弄坏的书粘贴好了。这时的她也挺得意的,但得意中充满了自信。
  结果与思考:
  通过一年来的家园配合,宁宇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现在的宁宇,已经很少看到她打人了,而且平时她也会把家中的小白兔、玩具、零食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小朋友也愿意和她一起游戏并自己的玩具和她一起玩。宁宇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同伴也认可了她,并时常推荐她当值日生,上学期末还有小朋友推荐她当幼儿园好孩子呢?
  宁宇的转变让我深深体会到“爱”的无形力量。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在他们幼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引导,加上有效地“爱”教育,那么他们就会闪闪发光。老师以爱、以耐心来关注、了解他们的内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同时又以一颗宽容的爱心来对待孩子。以老师的“爱”换得孩子的“爱”,这不是教育的最好回报吗。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个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相关文章:酸奶是婴儿的理想食品13-18个月宝宝的控制欲对婴儿说话时带手势可使孩子智力超群怎样通过训练提高孩子智力?电视对儿童智力发育有什么影响

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付出爱

说到感恩教育,许多父母认为那是老一套:不就是孩子到了母亲节回家帮妈妈洗脚,到了父亲节又帮爸爸洗脚,到了教师节,唱歌给老师听,送上鲜花和贺卡给老师?很多妈妈认为,如今的感恩教育常常流于形式,孩子为完成“作业”帮父母洗一次脚,其余364天依然当定少爷小姐,对父母的辛劳熟视无睹,由此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恐怕很难体会到感恩的深意,要等他大一点再来教育”。

其实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的,小时不懂感恩的人,长大后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气很难更改,周围的亲人为他做得再多,也很难再触动他那颗麻木的心。感恩是一切美好情怀的起源,也是人与人和睦交往的准则,也是孩子能从他人的无私帮助和关怀中感受到浓浓幸福的根源。孩子的感恩教育,当然要从小时候抓起,而且,感恩父母、亲朋和他人,哪会只有“洗脚”一条路径呢?

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付出爱

教会孩子付出爱

和各位摇爸摇妈分享一个小case,是关于我家belle的。昨天粑粑下班回来说眼睛干涩,微微发痛,于是吃完晚饭就回房歇息去了。由于kaden和adele在去同学家庆生,当时只有belle在家里看电视。于是我嘱托belle:“请你去看看粑粑,关心他一下,可以吗?”belle跑上楼,不到五分钟下来了,继续看电视。我问她:“belle,你有关心过粑粑吗?”她头也不回,还在看电视,应付我说:“有啊!我有看看粑粑的。”当时她聚精会神的样子,让我怒火中烧,很想把电视关掉。粑粑为家庭忙碌,难道为人子女的就只要这样应付一下就好了吗?但是我没有关掉电视。

过了很久,缓过神来的belle梨花带雨,过来抱住我,问我:“麻麻,你不理我了吗?”我抱住她,“麻麻永远不会不理你,可是你在看电视就忘记粑粑在痛痛。这让麻麻很失望。当你生病的时候,粑粑麻麻、阿嬷、婆婆,甚至姨婆、葛格姐结都会来陪你,因为大家都很关心你,怕你痛痛,所以大家都在你身边,你就会感觉好一点,对不对?那为什么你让粑粑一个人面对痛痛,不给他一点爱的力量呢?youhavethemagicpower!你的爱会给粑粑很大的力量哦!有时候我们也会生病啊,这个时候,就很需要你的关心、你的安慰、你的陪伴………………”(其实麻麻还想说有一天粑粑麻麻也会离开你们,但是现在对belle来说,有可能太沉重了。只说到这一层就好。)

其实,麻麻想告诉你:爱永远不是单方面的索取,有时候,也要付出。麻麻认为,如果现在不能理解爱的真谛,以后也不会让别人来爱你。以前太小不懂得爱,以后长大了就荒废了。爱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能力,麻麻希望你能够利用好你的能力!

这时候,belle的确明白了麻麻的意思,真的有上楼陪粑粑哦。还很认真的读她的儿童医学书,帮粑粑从头到脚检查了一遍!

“以爱之名”教育孩子你的爱对了吗?

【妈妈网编者按】在家长看来,父母爱孩子出于天性,没有谁是不爱孩子的。但是,爱孩子还得会爱孩子。也许你一个不经意的表现就可能被孩子判定为“不爱”了。妈妈网特约的育儿名博博主微蓝栀子,在听到女儿小米说“妈妈没有给我爱”后进行了一番自省,最后她得出结论结论--爱孩子应该无条件。那么,怎么爱才是无条件呢?

【微蓝栀子:孩子最需要的是无条件的爱】

源自圣经的感悟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摘自《圣经》

你真的懂得如何爱孩子吗?

我不是教徒,可是无意中看到摘自《圣经》的这段话,却大大地受了教育。越读越爱,越读越有哲理,越读越反思。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这其实也是我们和孩子相处的16字箴言,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相信我们和孩子之间就没有那么多的纷争。而无条件的爱,正是孩子最需要的,也是我们常常会忽略,或者执行起来有难度,却又当真是非常必要的。

自省:爱孩子时给她足够的安全感了吗?

小米同学有一段时间上幼儿园时总会表现出对我的相当依恋,还会向我索求“爱”,需要我把“爱”放到她的心里,她再把她的“爱”放到我的心里,由我的爱陪着她在幼儿园,她的爱也陪着我。同时向我索求的,是我那“一口袋的吻”。

有依恋挺好,可是这样索求爱,甚至有一天她闷闷不乐地告诉老师,说妈妈早上忘了给她爱了,她很不开心……当老师和我如此反馈时,我开始反省,是不是我的某些行为,让她没有安全感了?

你与孩子相处的时候,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当争执发生时,孩子发脾气,妈妈也在气头上,就容易话赶话地互相说狠话。我记得在小米说不爱我时,会依然坚持告诉她,“我爱你”,可是在小米说我不是她的好妈妈时,却曾经被刺伤过,于是反口相击说“好吧,那你自己去找个好妈妈吧,我坏,就不当你妈妈了!”

是不是因为这样的话,让小米没有安全感了?

是不是在教育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过程中,我用上了类似“妈妈喜欢这样,不喜欢那样”的句式,让小米开始担心,如果她“不听话”,我就可能不喜欢她了?

是不是我不知不觉地开始让小米感觉到,我爱她有了一个前提条件,即必须要乖、听话,于是当某一天,她发现自己做错事,不“听话”时,她就开始推论,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孩子,妈妈肯定因此不爱她了……而原本就处于这样的恐慌下,我再用指责的语气批评她,就更强化了她的这种推断?而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越来越没有自信……

改错:孩子不管你做了什么我都爱你!

我想得越多就越惶恐、越汗颜。我不是那种天生就是好妈妈的料子,我只能不断反省自己,发现自己错了就赶紧改的妈妈。所以,我错了,我改。

爱本来就应该是无条件的,不管你怎么样,不管你做了什么,我都爱你。我希望你能“听话”,能让我省心,可是你不“听话”怎么办?我还是很爱你。我在试着让小米感受到这点,了解这点。每一次她发脾气时,我不再试图压制、不再指责、不再批评,只是告诉她,“我爱你”。

即使批评孩子,也请告诉她你是爱她的

爱真的是很奇妙的力量,只要我说“我爱你”,小米的反 抗、紧崩的神经、发作的脾气立刻就会收敛起来,张牙舞爪的小狮子立刻就会变成小绵羊,然后开始和我诉说她为什么发脾气,或者自己给自己找台下。当孩子平静了,才会愿意听我们的分析,才会去跟着判断,什么行为是需要改正的,遇到事情该如何处理……

当然,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溺爱,并不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或者对孩子一些不好的行为视而不见。我爱你,但是不纵容你。无条件的爱也是有原则的。不该做的事,你还是不该做。比如打人,比如乱扔东西。你做了这些行为,妈妈依然爱你,但是妈妈会帮助你,陪着你一起改正。你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生气时我允许你发脾气,允许你尖叫,允许你发泄,不管你怎么发泄,我都爱你,我地陪在你身边。但是如果因为生气就打人,这是不好的行为,你需要道歉,你要学会控制自己,用其它方式来表达你的情绪,而不是打人。当然,这些话,得留到你平静下来时才能说。而怎么让你平静?用我的爱。

【专家点评: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更自信】

还记得《爸爸去哪儿》中的情节吗?被大家戏称为“纯爷们”的石头在和村长聊到爸爸是不是爱自己时,他有些失落地说“有时候不爱”、“生气的时候就不爱吧”。这一幕让郭涛和观众们都触动很深--孩子虽小,但心灵的敏感程度远超于成人,一个不经意的责备就可能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特别是郭涛曾经也常将“我不喜欢……的小孩”这类句式挂在嘴边,这就可能会给石头传递一个信号--我不听话的时候,爸爸就不喜欢我了。所幸在网友的指点下,郭涛也越来越有慈父范儿了。

别用“如果你……我就不喜欢你了”这样的句式批评孩子

家长在批评做错事的小孩儿时,往往也会犯郭涛的错误。育儿达人微蓝栀子也是如此,但她通过自省找到了教育孩子更好的方式--对孩子说:“你做错了事,但我还是爱你的,我会帮你改正错误。”这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

妈妈网育儿专家表示,这种无条件的爱不仅能化解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战争”,用平和的方式帮孩子改正错误,还能让孩子越来越自信。试想一下当做错事时,听到“你这么做,没人喜欢你了”的孩子和听到“你这事做得不对,但妈妈还是爱你的,妈妈会帮你一起做好它”的孩子比,谁会在自信中成长呢?

父母想要做到无条件地爱孩子,首先要把孩子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平等对待,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现在部分家长,会认为发现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他们都不懂,于是代劳甚至指责孩子。孩子固然对很多事情不懂,但那不是构成我们不尊重孩子、不爱孩子的理由。

本文Hash:af5140b0add48abca323db81616755316d3d93e4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