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若悬河家长头疼不已

也许一年多以前,你还在为自家宝宝的语言发展不及别人而担心,可现在却因为他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头疼不已。

在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向你报告发生今天的新鲜事儿,向爷爷奶奶描绘他的图画。就算是大人们在谈话时他往往也想插进来,家里来了客人,即使你事先已要求他要表现得乖乖的,他也点头保证,但是不到10分钟他又会急不可耐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场景会让你觉得尴尬不已:我家宝宝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呢?

我爱学说话

或早或晚,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对说话非常感兴趣的阶段。从大约12个月左右说出第一个词语开始,孩子会日益感受到语言的力量。16个月开始,孩子的语言能力进入高速发展期,词汇与语法飞速进步。到2周岁左右,孩子可以说出简单的句子了,语言的作用就更进一步。

万能的语言

孩子学说话,并愿意多说话,是为了达到各种不同的目的。

★为了表达某样信息,或者得到某样东西。

★单纯地为了让爸爸妈妈放下手中的事情来关注自己。

★为了博得别人的赞扬、拥抱和奖励。

★自己给自己解闷玩(你会发现孩子独自一人在自言自语)。皮亚杰称之为“自我中心言语”,孩子在自己编故事玩呢。

★帮助自己理清思路。众多的心理学家都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如孩子搭积木的时候你可能会听到,“嗯,我要三角形屋顶,啊,就是这个”。

插话有理

既然说话这么有趣,三四岁的孩子爱不停地说话就不足为奇了。那么大人交谈的时候孩子插话是为了什么呢?

◆无聊

孩子反复打断成人之间的对话,无聊往往是最主要的原因。成人谈得津津有味,可关于谈话的内容,孩子基本不能理解或者也不感兴趣。这个环境他已经探索过了,没有玩具、没有小动物、没有小草小虫子,甚至连电视也没有!

儿童与成人对时间的感受不同,他们觉得时间过得慢,特别是无聊的时候。于是他转而探索自己的记忆:某个小朋友的玩具有怎样特别的功能,爸爸带我去公园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由于孩子的思维与语言基本同步,因此他只有把这些说出来与你分享才能有效地进行思考。

◆人来疯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大家都喜欢他,即使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家里来了客人让他觉得很新鲜,他也想好好得表现一下。年幼的孩子可能会发出怪声,做一些动作,比如打滚来让客人喜欢自己——因为他觉得这样很有趣,并认为客人也一定会喜欢;年纪稍大些的孩子则更愿意用语言来博得客人的欢心。在打招呼,自我介绍时,一但客人表现出赞赏的神情,他便一发不可收。隔上几分钟就想要说些什么来打断你们的谈话,向客人表示自己的聪明和可爱。

◆我才是中心

皮亚杰认为,整个学龄前期儿童总表现出或多或少的“自我中心”,因此他们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世界没有围绕着自己来转。缺乏成人的关注也常常让他们觉得没有安全感。这不是自私或不懂事,只是孩子小小的“唯心主义”。

“我就在这里,爸爸妈妈的注意力却完全不在我身上,甚至都不看我一眼!”这让孩子觉得难以忍受。他要通过一切方法赢回父母的注意。在大家面前来回走动,不行?插话,暗示成人“我在这里,我很重要”“我才是你们的注意力该呆的地方”“你们讨论的话题应该是我感兴趣的”。

如果成人关注的是比他小或与他年龄差不多的孩子,那么上述的行 则更可能发生——因为他爱你们,不希望你们把爱分给别的孩子。

今天谁也不“插话”

既然插话事出有因,爸爸妈妈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孩子的插话行为。

◆有自己的事情做

对于因无聊而插话的孩子,如果爸爸妈妈要带孩子去参加聚会,而见面的环境对孩子来说又很枯燥,那么就有必要给孩子准备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如带上一本孩子喜欢并且能够独自阅读的故事书;一本可以走迷宫,涂色的小册子;一个可以安静玩耍的小玩具;一盒彩色蜡笔盒和图画本……即便如此,由于孩子的注意力不能保持很长时间,因此,每过20分钟就应改变一下活动方式。

◆让他表现一下

如果孩子是因为要赢得他人的喜欢而不断“插话”,那么首先要恭喜你,你的孩子开朗活泼、不怯场、表现力强,愿意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这是非常好的品质。给予正确的引导,就会使孩子、家长、客人三方都满意。如在你们谈话的间歇,请孩子给大家表演个小节目,唱歌、跳舞、拳术、甚至摆一个动作,然后为他鼓掌;也可以请孩子为你们提供一些服务,如拿个小碟子,把瓜果皮清理到垃圾桶里,递上餐巾纸等,然后真诚地谢谢他,孩子会非常愿意效劳的。

◆时刻关注他

如果孩子插话是为了赢得父母的注意,那么在他插话前你就应该让他感受到你的注意力没有离开过他。如与他人谈话时经常望望他,向他微笑;当他向你展示工作的成果时,称赞他并且抱抱他;与他约定一个手势,做这个手势时,就说明爸爸妈妈在关注他。这些都会让孩子安心地继续他自己的“工作”,而不来打扰你们的谈话。

请勿这么做

严厉呵斥×

孩子在客人面前不断插话会让你很丢脸,为了显示家长的威信,有些父母会当面呵斥孩子。而呵斥只能产生两个结果:一是换来暂时尴尬的安静,下次类似的情景同样会出现——因为你还没有满足孩子插话所要获得东西;二是会让孩子觉得很伤心,他还太小,不能理解什么时候可以说话,什么时候不可以。

置之不理×

有的书中会提到,这时候应该对孩子所有的行为置之不理。因为家长的每个反应都是对孩子以后再次出现插话行为的强化。一般来说,这对学龄期的孩子是适用的,因为他们能够理解规则且能执行。而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他们在情感上对成人的要求更多,他们要一点关注、要一点喜爱、想要别人明白自己,这都是正当的,也是我们应该给予的。文/黄开宇

孩子闹觉家长头疼抱晃走拍哄睡要不得

【妈妈网特稿】现在的小宝贝们越来越精力十足了,哪怕是夜幕深沉之时,他们也特别兴奋,翻来覆去不肯入眠。搞的宝爸宝妈们十分头疼。孩子到了该关灯睡觉的时候依然兴致盎然,该怎么办呢?

抱晃走拍,越哄越难睡

最近有些家长反映,孩子非得要大人又抱又哄、晃着走着或含奶头才可以睡着。刚入睡放到床上就醒了,需要长时间抱、拍、晃一直到睡熟后才能放下。这是怎么回事呢?

宝宝闹觉怎么办

实际上这是家长使宝宝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造成的。因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家长需要耐心坚持2-3天培养宝宝自己入睡的习惯。从白天开始,将快要入睡的宝宝放在小床上,如果他哭闹,可以在床边用语言和表情给予安慰,让宝宝哭一会儿抱起来安慰,放下又哭,第二次让他哭的时间长一些再抱起,以后逐渐延长时间再应答。直到宝宝觉得再哭爸爸妈妈也不会抱我了,他就学会自己入睡了。戒掉含奶头睡的习惯也同样。一旦养成自己入睡的习惯,夜间就会睡得很好。

突哭不止警惕肠套叠

如果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这样哭过,只是这几天夜里哭得特别厉害,家长就要警惕宝宝可能患上某类疾病了。打个电话给医生,咨询一下,是否需要请医生看一看。如果孩子哭闹一阵,就安静下来,一会又哭闹一阵,又安静下来,要想到婴儿肠套叠的可能。如果是比较胖的男孩,或这两天有些闹肚子,就更应高度怀疑了,请医生看一下是必要的。

睡前玩得太兴奋,周公自然不来困

有一些宝宝在睡前和小猫咪玩得太开心,或者看了恐怖片,就会出现久久不能入睡的情况。在孩子睡觉前1小时左右,就应该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更不要过分逗弄宝宝。免得宝宝因过于兴奋、紧张而难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不讲紧张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要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适宜、安静,光线较暗。盖的东西要轻、软、干燥。睡前应先让宝宝排尿。

缺钙

缺钙孩子睡不稳,很多妈妈都想到它。缺钙、血钙降低,引起大脑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宝宝夜醒、夜惊、夜间烦躁不安,睡不安稳。解决方案就是给宝宝补钙和维生素D。

一岁左右的孩子每每天需要钙质300-500mg,而Vd每日需要400-800IU。补充的分量,是否需要补充最好是根据医生指导下进行。

改善孩子睡眠环境很重要

改善睡眠环境

孩子睡眠的环境,也会影响到他睡眠的质量。室内过于光亮、太冷或太热、太吵等等都是导致孩子闹觉的因素。布置儿童的房间,首先应该考量安全,房间最好有窗户,并以窗帘调整亮度,夏天时,室温控制在摄氏25度左右(可开冷气,但风口不要对着宝宝),冬天则须维持在20度以上。至于房间内是否应保持安静?医师表示,只要不是尖锐或突然的巨响,而是柔和的音乐、电视声或人声,宝宝都能接受。

其他导致宝宝闹觉的因素

此外有一些突变的因素,如旅游、搬家、新的照顾人或陌生人到访等等都会引起孩子晚上睡眠不安。经常更换抚养人也使孩子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白天睡的太多也可影响晚上的睡眠。

孩子总是恐惧不已 孩子怕鬼家长如何应对

 如今很多的孩子都有着自己的思想,他们对于外界的事物有着自己的判断,因此,很多孩子会说自己怕鬼,那么为什么孩子会怕鬼?孩子怕鬼怎么办?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关注孩子的恐惧心理,帮助孩子轻松的走出恐惧的心情是最重要的,你还会错过吗?

对于一些已经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自己也有一定的思想了。但是,有些小孩非常害怕鬼神之说。尤其是到了晚上,必须得有大人陪伴在左右,否则只要离开一会儿就会大呼小叫。针对孩子这种恐惧心理,这是怎么回事呢?专家指出,孩子怕鬼或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心理专家说,在儿童身上表现出的这些恐惧现象,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要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采取健康的方式不断进行干预和纠正,避免儿童心灵受到永久伤害。

有恐惧心理的孩子真不少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一本心理咨询登记册上,仅在今年1-5月份的时间内,就有40多位家长针对孩子的不同恐惧心理进行了咨询。其中有因为怕鬼不敢独处的,有因为怕鬼经常做噩梦的,有因为怕鬼而害怕黑暗的,有因听到某个异常声音就哇哇大哭的……还有不少儿童因为恐惧心理而脾气急躁、性格孤立,甚至发生了自残(抓、咬或敲打自己)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专家告诉记者,以文文为例,从表面上看,文文与其他小朋友并无不同,性格比较开朗,是位天真活泼、惹人喜爱的孩子。当他父亲将他带到中心来时,小文文也不“认生”,在其父亲的指引下,小文文还与张凌老师交谈起来并做了好朋友。但当张老师询问小文文为何惧怕鬼怪时,他毫无顾忌地说:“鬼很恐怖的,我怕他们会吃掉我,所以我不敢一个人呆着。”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是主因

对于文文怕鬼的原因,张凌老师说,由于文文的父母都有自己的事业,文文出生后,就将文文放在了乡下的爷爷奶奶身边,一直到孩子3岁时,文文的父母才将他接到身边。但文文在乡下生活的日子里,爷爷奶奶在文文不听话时,就用“不听话就有鬼来吃掉你”等恐怖的话语吓唬文文。长期以来,文文只要一听有 “鬼”,便立即停止调皮,而且非常听话。久而久之,“鬼”成了文文最有效的“恐吓剂”,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文文晚上睡觉时经常会做噩梦、说梦话,有时还大喊大叫,说着“怕鬼”之类的话。

老师说,孩子产生恐惧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家庭教育的健康与否有着很大的影响。她说,有些大人喜欢给孩子讲一些妖魔鬼怪的故事,或在孩子不听话时用鬼吓唬孩子,这都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如果父母在讲鬼怪故事时加上表情动作的渲染,孩子会更加害怕。有些父母不为孩子选择电视内容,使得一些电视片中的恐怖镜头被孩子看到,如恐怖片中的鬼怪、凶残画面和打打杀杀的血淋淋的镜头,引起孩子出现恐惧心理。

发现苗头应及时采取措施

那么,孩子的恐惧心理能否消除呢?据张凌老师介绍,恐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孩子出现恐惧的心理也是正常的,少的、弱的刺激对孩子不会构成伤害,如果出现强刺激要及时给予安抚,以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家长发现孩子有恐惧心理,要及时消除孩子的恐惧感,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首先要了解孩子害怕的真正根源,切莫责备和嘲笑孩子“胆小”,要从情感上多关怀、多搂抱和爱抚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或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如果可能,父母应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时间来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多了解孩子,并尝试用说故事的方式教给孩子关于鬼神的科学知识,消除孩子的恐惧。另外,做父母的还应慎选电视节目和图书,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那些恐怖、血腥的节目或书籍。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类似怕鬼的经历,我们一定要及时的行动起来。这就是孩子的恐惧心理在作怪,因此,作为家长我们不要去急着指责孩子的行为,用科学的知识告诉他们这世界上是没有鬼的,让孩子放松警惕,这才是有效呵护孩子健康的方式。

本文Hash:f43180a4d1dfa2535e198118283598d9c08d3653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