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问题(离问题结束还有:6天23小时)大中小|添加到收藏保护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对不起!您不可以回答自己的问题。返回提问者:aruED4CW-21-11-1713:27评最佳答案,让好医生得到您的肯定!网友回答

孩子一旦拥有了站和走的能力,就获得了行动自由,就开始东奔西跑,他们想触摸东西,把它们抓在手里。如果由于父母的严格禁止使他们发现的热情受到限制,那将会发生什么?当他正奔向挂在墙上的一幅画时,耳边响起:别动!当他伸手想拿把刀,耳边再次响起:别动!当他想拿一个瓷器,耳边又响起:别动!外界的这种反应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他的感受如何?孩子还不能把各种各样的东西统一起来。每一样东西都是不同的。他也不会理解,为什么完好无损的花瓶比碎片更有趣,虽然他的本意也不想打碎它。这个年龄的孩子所追求的,归根结底无非是好奇心,也就是那个能把各种各样的事物统一起来的基础。那些依赖父母宠爱并且不愿意拿他们的宠爱冒险的孩子,会规避风险。为了不失去父母的爱和赞扬,孩子会避免做他认为父母不愿意他们去做的事;孩子这样做也正是源于那个把事物统一起来的共同基础:他的好奇心。很多孩子会因此无精打采,失去他们的好奇心,也丧失了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如果我们以后遇到有的人似乎缺少动力,不喜欢学习,不去尝试新事物,回避新发现,不想实现他的幻想,那么他们往往是由于害怕失去父母的—更准确地说是周围环境的—喜爱。毫无疑问,父母的本意并不是想阻碍孩子的好奇心,他们只是想拯救那个中国花瓶或者那张老唱片。即使我们的孩子可能打碎一些很贵重的东西,但我认为,这种损失远没有比孩子失去好奇心更严重的了。人们可以看到,孩子在学会控制肌肉、会走会跑以后,他们的活动领域和经验范围有了突破性的扩大。9.位置和变化:位置的改变到目前为止都是对那些五六岁前、脚还没有完全在地面上站稳的孩子的观察。尽管他们脚碰到地面,但没有用上所有重量,还没有用上整个脚掌。他们往往把脚稍微转向内侧。他们的脚上仿佛有个充气垫,还不能在地面上站稳。比起年轻人以及成年人来,他们的脚和地面的接触就简单得多了。也就是说,他们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孩子还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因此他们有时候跌跌撞撞,他们的行为让人捉摸不透,他们快速地改变着自己的观点。这种改变是一种活跃的游戏方式,它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孩子想要在一个地方停留,他会明确地表现出来。他会把膝盖向后伸直,仿佛在固执地说:我要保卫我的地盘!没有人可以把它从我手里抢走!故事可能会这样发展,他往地上一躺,把它看作是自己的领地、一块他要保卫的领地。如果别人并没有注意到他的领地,孩子非常清楚该如何引起别人对此的注意:他们在地上跺脚,以此来表明:我要留在这里,没有人可以把我从这里带走,没有人可以强迫我离开这里。学龄前儿童总是徘徊于现实和梦幻之间,总是徘徊于天堂和尘世之间。因此他们是如此喜欢被人抱在手里,被人抱着来忘记脚下的尘世。这就像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间的一出喜剧。这是为什么他们那么喜欢被别人抱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想要看着母亲或者父亲的眼睛。如果要和孩子在同一高度,大人要么蹲下来,要么他必须把孩子抱起来。

发现并保护孩子探索世界的能力

从出生开始,人就具备了探索世界的能力。孩童时代是观察认识世界的最佳时期,家长应该具备发现孩子探索世界的能力,同时还要加以保护。

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开始观察和探索这个世界,他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皮肤去感觉,用大脑去思考,这些都不用我们去教,孩子天生就会。人类天生就具备的学习能力是人类进化了千百万年后所留存的本能。作为父母和老师,保护孩子的这份好奇心是我们应尽的天职。

探索开关与电灯泡的关系

根儿在8个月的时候,发现了电灯开关可以控制电灯泡是否发亮,于是,他开始尝试按动电灯开关,在用手按动开关按钮的同时,眼睛紧盯着电灯泡,探究开关与灯泡发出光亮的关系,就这样不停地开关电灯,每次观察都长达1小时左右,根儿对这个探究充满了热情,这个兴趣持续了半年之久。

那个时候,根儿还不能够站稳,开关的位置对于根儿来说太高,每当他要探索开关和电灯泡的关系时,我和外公外婆总是轮流抱着他,满足他的观察和探索欲望。有的时候,根儿晚上来了探索兴趣,从夜里12点到凌晨2点,我们会安静地陪着他按动开关,不担心电灯是否会被弄坏,直到他满足才罢休。当时我们只是想到反正根儿夜里不睡觉,他喜欢干什么就让他干吧,现在我明白了。满足孩子对一个事物的好奇心,成人的耐心陪伴和支持是保护孩子观察和探索能力的重要方法。

翠湖公园的花香

根儿4岁多的时候,我带他到翠湖公园玩,那天翠湖公园正在举办花展,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鲜花。我们走在翠湖里,我在想着自己的心事,根儿兴趣盎然地观察各种花的颜色,每一种花他都会用鼻子去嗅闻香味,然后告诉我他的发现。当时不懂教育的我只是“嗯嗯啊啊”地应付着根儿。

来到一盆紫色的碎花面前,根儿俯下身体,认真地闻花的香味,他发现旁边还有一盆与紫色碎花形状一样,但颜色粉红的碎花,于是,俯下身体认真嗅闻,然后,他转身告诉我:“妈妈,这两盆花的香味不一样。”我看了看这两盆花,说:“它们是一个品种,同样的形状,只是颜色不同,我觉得香味应该是一样的啊!”根儿坚持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我决定嗅闻一下,俯下身,果然两盆花的香味不一样,我惊诧于他的观察和判断,同时让我感叹的是,我们成人已经习惯于用经验去推理世间万物,而孩子却在用他们真实的感觉来发现这个世界,我们的感觉都已经渐渐麻木了,是孩子再次把我们带回到感受世界的过程中。

这次与根儿一同赏花的经历让我意识到,面对根儿的探索,我不能再对他应付了事,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会认真地与他一起看、嗅、触摸,然后交流自己真实的感觉,根儿教会了我用心和他在一起。

钢琴飘出的紫色

根儿的钢琴摆放在窗户旁边。一天,9岁的根儿到了练琴的时间,他坐到琴凳上后,没有掀起琴盖,而是歪着头在看什么。我走了过去,根儿告诉我:“妈妈,钢琴飘出紫色来了!”我纳闷:“钢琴是深褐色的,怎么会飘出紫色来了呢?”朝着儿子身体偏斜的方向,我也歪着头,看了一阵,没有看到飘出来的紫色。“我没有看到紫色啊!”根儿用手指着钢琴盖的一个部位说:“就是飘出紫色了,在这个地方。”

这个时候,根儿的舅妈过来了,她是学美术的,听到我们的对话,她看了根儿指着的地方:“真的有紫色啊,我看到了!”见到我疑惑的眼神,她对我说:“大姐,根儿指着的地方,刚好是太阳照射到的地方,这个钟点的 太阳光线照射到琴盖这个位置出现的折射,再与琴的颜色发生了作用,就会呈现出紫色,一般的人不会注意到这个,我也是因为懂得色彩分析才能够看到的,根儿的眼力真是太不一般了啊!”我再次认真观察,还是没有看到他俩说的紫色。或许,我当时的心境是急着让根儿进入练琴的状态,意识里觉得即使看到钢琴飘出来的紫色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无法看到根儿能够看到的奇景。很多时候,成人的心已经变得粗糙,即使很多世间的奇景从我们眼前飘过,我们也无法看到。

如果我当初懂得引领孩子,我会静下心来,直到我看到那一抹紫色,然后,请根儿的舅妈给他讲解为什么深褐色的钢琴会飘出紫色,我会和根儿一起到书店,挑选一些关于色彩的书籍,或许,我会给孩子打开看世界的另外一扇窗户。

根儿喜欢探索世界,享受着发现奇迹后获得的精神愉悦,根儿如此细致的观察力,得益于早年我的父母对他静心的养育,那份安静被植入了根儿的内心,让根儿的心沉静安宁,这样的心态一直伴随着根儿,为他后来静心学业打下了基础。

探索行为与安全的平衡

一些父母和老人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卫生,限制了孩子的正常探索行为。如何在满足孩子探索的同时确保孩子的安全呢?我的建议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是成长的首要条件,而在孩子出现不安全的举动时,用语言和行为提醒孩子就可以了。父母不能以安全和卫生作为借口,阻碍孩子的探索行为。

根儿两岁时喜欢探索“洞”,家里凡是有“洞”的地方,他都会把手指伸进去探查一番。在那个阶段我们异常小心,担心他把手指伸进电源开关里,在装修房子前,我们没有想到孩子会有喜欢探索小洞的阶段,把插座装在了很低的位置,根儿随意就触摸到。于是,我们指着墙上的电源手指伸进去探查一番。在那个阶段我们异常小心,担心他把手指伸进电源开关里,在装修房子前,我们没有想到孩子会有喜欢探索小洞的阶段,把插座装在了很低的位置,根儿随意就触摸到。于是,我们指着墙上的电源插座,反复用语言告诫根儿:“不可以把手指伸进这个小洞洞,会很危险的!你的手会很痛的!”

但是,根儿根本不明白“危险”的含义,更不理解“手会很痛”,按照他的思维:我的手在其他洞里都不痛,怎么在这个小洞里就会痛呢?!他对小洞的热情,让我们防不胜防,终于有一天,我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只听到根儿在房间里发出一声尖叫,我立即冲进去,就见根儿跪在地板上,哭着用一只手指着墙上的插座,一只被电击了的手指伸到我面前:“妈妈,痛!痛!”我吓坏了,暗自庆幸没有发生更严重的事情。

我当即就明白了给两岁的孩子“讲道理”,他是无法理解的,作为父母,我们要用具体的行动来保护孩子的安全,我和孟爸立即将家里所有墙上的插座都用胶布封了起来,这样的环境才是对孩子安全的。

1岁多的时候,根儿对家里的电风扇发生了兴趣,天气热的时候,我们会打开电风扇,根儿看着不停转动又能够出凉风的电扇,开始了探索。好在电扇有保护装置,根儿几次想伸手触摸转动的电扇,都被我们阻止,我们告诉他“电扇转动的时候不可以摸”,并且严格地控制他的手。当电扇停下后,我们拔掉电源,才会让根儿触摸电扇,满足他对电扇的好奇。12

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常常会指着那些新奇的东西,问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些让他们表现出极大兴趣的新奇事物,很有可能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

可不能小看孩子们的这些奇思怪想,这中间往往蕴藏着不可预测的潜能。我在研究北大、清华学生的学习动力时,发现所有的动力原型都是对知识的新鲜感,即好奇心,好奇心是人获得智慧的关键。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孩子的未来幸福。

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敢于探索新知,敢于创新的动力。创造精神就像是一双巨大的翅膀,能带着孩子在知识的天空里展翅高飞。父母可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开始,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小时候是一对富有好奇心的孩子。有一次,兄弟俩在大树底下玩,两人产生了爬上树去摘月亮的想法。结果,当然不仅没有摘到月亮,反而把衣服都钩破了。他们的父亲见此情况,不仅没有责骂他们,而是耐心地开导他们。

在父亲的引导下,兄弟俩日夜为制作能骑上天的“大鸟”而努力。这期间,父亲不失时机地买了一架酷似直升飞机的玩具送给他俩,这更加激发了他们对制造升空装置的浓烈兴趣。他俩不断地学习升空技术方面的知识,翻阅了大量有关飞行的资料。在父亲的鼓励下,经过多次试验,兄弟俩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孩子由于好奇自然会提出些问题,可是有些父母会对孩子说:“问这么多,烦不烦?”也许,孩子的好奇心就在父母的不断喝声中被毁灭了。其实,我们也可以像莱特父亲那样,注意倾听孩子的问题、想法,尊重孩子的观点,积极地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探索新知的能力。这样,孩子就能在不断地发现和思考中增强创新能力。

孩子的好奇心,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好奇动作是小孩子得着知识一个最紧要的门径。”

强烈的好奇心能使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孩子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才会热爱学习,并主动学习。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查德?费曼天生好奇,自称为“科学顽童”。他十一二岁就在家里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在那里自己做马达、光电管这些小玩意,还用显微镜观察各种有趣的动植物。当他到普林斯顿大学念研究生的时候,他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好奇心。

他还在其著作《别闹了,费曼先生》一书中讲述了自己在念研究生时发生的一件事。为了弄清蚂蚁是怎样找到食物,又是如何互相通报食物在哪里的,他着手做了一系列实验,如放些糖在某个地方,看蚂蚁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找到,找到之后又如何让同伴知晓;用彩色笔跟踪画出蚂蚁爬行的路线,看究竟是直的还是弯的。正是这些实验使他知道蚂蚁是嗅着同伴的气味回家的。

由此可见,费曼先生在物理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他强烈的好奇心不无关系。父母要想使自己的孩子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在满足好奇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是值得父母珍惜的。当孩子对新奇的事物提出问题时,我们要认真地倾听,并加以引导,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

父母怎样做才是真正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呢?我的建议是:

鼓励孩子细心观察生活,大胆地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新奇的事物吸引着孩子。父母可以培养孩子从小事、小细节中受到启发,引发更 深层次的思考,并鼓励孩子勇于发现问题。

时常和孩子讨论问题,尊重孩子的观点。父母可以在与孩子闲谈的过程中,把闲谈深入一步,转为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讨论的话题应该是孩子感兴趣的。在讨论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毕竟,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让孩子自己探索问题。有的父母只是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不厌其烦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会使孩子不能很好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经常与孩子参加户外活动。父母可以和孩子多逛逛游乐园、动物园,等等,户外活动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是培养孩子创造精神的好环境。

本文Hash:7145409e3db9a2c64f455e532b15281922e07cfa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