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与孩子零距离

音乐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音乐却是万万不能的。

两岁八个月的托尼,因为有些语言能力的限制,他还不善交流。每天,他穿着一双沉重的牛仔鞋来到幼儿园,几乎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一天,老师播放了一首进行曲,托尼开始意识到了音乐中的节奏。他停下手中的事,弯下他的膝盖,以微笑的动作上下动,并从中感到了快乐,他笑了起来,开始把他的手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老师看到他,鼓励说:“托尼,用你的脚和手跟着音乐动。”托尼的“进行曲”越来越有力了。

这是美国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专家道罗西.麦克唐纳记述的一个有趣的例子。在他们看来,音乐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和魅力;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音乐已经远远不是少数音乐家们的事了。

音乐不是豆芽菜

在国外,对音乐似乎有一种顶礼膜拜,相应地,音乐教育也被搁在一个向重要的位置,有例为证: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明确指出:“艺术的益处,一在学生,二在社会,它有益于学生,因为它能培养完整的人。”《标准》将艺术教育和儿童早期获得的语言和数学技能的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认为“两种教育都是有力的、必需的,若否认其中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导致学生的无能。”

2世纪分享有盛誉的匈牙利作曲家,当代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富有维生素”的音乐营养对儿童是不可缺少的,没有了这种营养,精神就会萎缩或者阻碍发育,整个性格就会打上怪异的烙印。而这种烙印在大多数成年人身上是难以消除的。唯一的办法是预防,这个免疫的工作做得越早越好。克达伊坚信音乐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精神食粮,坚信音乐对人的情感的影响是任何语言都难以替代的。

另外,德国、前苏联和日本等国对音乐教育也非常注重,当然,他们各自都有细致的研究和一整套有效的方法,说到底,他们都力争以孩子作为主体,想方设法让孩子主动感受和品尝到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音乐素养从听开始

麦克唐纳曾用一套音钟对一位3岁半的孩子进行实验,孩子对音钟左边音条(低音)的评价是“高和大,像爸爸一样”;而对右边音条(高音)的评价则是“像小孩一样矮小”。可以看出,孩子不仅有他们的理解,还有他们自己的想象。有研究记载:“一个2个月大的婴儿,如果有人唱歌或演奏乐器,他会一动不动地注视着,5个月时,这种注视可以持续半个小时。”婴儿能把这些音乐和家人联系起来,或者把它作为一种美好、舒服的体验。

那么,对孩子这种回应音乐的天生本能,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提供不同音高音色的乐器

比如拨浪鼓可以成为孩子的第一个乐器,它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为孩子提供声音刺激的体验。音乐盒能提供有意思的对照鲜明的,音高和音色。

多和孩子进行节奏上和旋律上的交流

给孩子唱摇篮曲,做拍手游戏,都能使孩子愉快地注意听,并高兴地参与其中。

放音乐录音

让孩子受到感染,体察到音乐和日常生活的息息相关。比如,孩子起床时,放一手首清新向上的乐曲,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醒来,养成良好的起床习惯。又如进餐时,稍小音量的轻音乐能提高用餐质量,使全家心情舒畅。有人认为巴赫的部分音乐对增进食欲极有帮助。

嘴巴、眼睛、手脚都不闲着

家长放音乐、唱歌或看电视的时候,鼓励孩子随着音乐的节拍挥动小手或摆动身体,看到别人弹琴,鼓励孩子模仿。听是孩子享受音乐的开始。专家们认定,高尚音乐最能开启孩子 心灵,那些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作品都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父母如果兴趣盎然地去听这些音乐,孩子也会受到感染,趋于接受,不熟悉的变成了熟悉的,再不断重复,这些美妙的食粮就渗透到了孩子的心里。

孩子总是喜欢重复他们喜欢的东西,故事也好,音乐也好,游戏也好,这里介绍几个和唱歌,节拍有关的游戏:

边走边唱

让几个孩子(越多越好)拉成一个圆圈,边走边歌唱,另有一个孩子在圈外走相反的方向。伴随歌曲的多次反复,圈外的孩子随意指点,逐渐把原来大圈的孩子拉入自己的队伍,外圈逐渐扩大,内圈慢慢缩小。在变换队列的形式中,歌曲多次反复,利用走队列、踏脚、练习感受稳定的节拍律动。

边唱边找

几个孩子拉圈歌唱,圈内站一个孩子,歌曲结束后,孩子们需要训练找到伙伴,变成两人一对,找不到伙伴的孩子进入圈内,继续游戏,这游戏帮助孩子感知和判断歌曲的“结束”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找到朋友。

边唱边问边答

两个孩子扮演“卫士”,高举双臂架成一个“门”,其他孩子边唱边从“门”中穿行,歌曲结束时,两个“卫士”“关门”,套住一个孩子,要求这个孩子回答“卫士”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根据回答,确定这个孩子站在哪个“卫士”一列。然后接着歌唱,穿过“大门”套住孩子,回答一个新问题,直到所有的孩子都分别归属两个“卫士”的队列。再由大人做裁判,两队“拔河”,看哪个队最后胜利。

特别提示

辅助手段不宜过多

正确的辅助手段能促进理解,激发想象。比如,家长槌打的动作能引起孩子的联想,想象为捣碎碗里的东西,或是补鞋匠在敲击鞋底。另外,一些非常简单的物品都可以成为道具,进行角色创造,一块头巾可以扮作妈妈;一根树枝或木棒可以扮作牧羊人;一条围裙可以扮作厨师等等。但如果视觉辅助手段太有趣、太多、体有色彩,会转移孩子对歌曲本身的注意。

保护孩子的嗓音

孩子不能自觉意识应该如何歌唱,他们常常是自然地模仿别人。过分地使用嗓音,歌唱的时间太长,声音过大,寒冷天气在室外歌唱或在嘈杂的街上高声喊叫等等,都会损害孩子的声带。

如何与孩子零距离交流?

一月份应该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月份了,不仅仅有一个能让他们收足“利是”,更有一个月的寒假可以好好休息玩乐。孩子们高兴了,可家长们就头疼了。总算是有了一个和平时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学校的孩子们好好沟通的机会,可效果总是那么不尽人意。与孩子交谈突然发现没有了共同语言,原本很乖的孩子突然变得很不听话,孩子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这些都让家长觉得自己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代沟,拉开了距离。

面对着有这些疑惑的家长,1月23号广州市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主任,广州市青少年心理辅导协会创始人的廖新华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温馨寒假,拉进亲子距离”的讲座来为大家答疑解惑,39健康网频道于此次讲座对廖老师进行了专访,让各位爸爸妈妈能够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度过一个温馨快乐的寒假与春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很多传统的”育儿宝典“已经变成了”育儿古典“,于今已经不适用了。”,廖老师向记者表示,中国很多传统的育儿观点都是站在家长权威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问题,是一种“单行道”交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交流往往都是有去无回,得不到孩子的回应。“想必大家小时候应该都能听到这样的话:‘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种单行道交流的特点是,话语权与决定权都掌握在家长的身上。而与之相似的另一种现象,就是把孩子当宝贝来呵护,言听计从,宠溺惯爱,话语权都在孩子身上,什么事情,孩子说了算。“这种便是孩子通向家长的单行道”廖老师幽默的说到。

而无论是家长权威还是小皇帝发言,这种亲子之间的沟通只是单向的,一方发话,一方执行。这种沟通就像人和机器的沟通,用于亲子之间的沟通绝不可取。廖老师明确的表示“我们要改变亲子关系,就要从改变我们的亲子观念开始,由一种单向的灌输转变成一个双向的互动。”

“由于网络媒体的介入,信息大爆炸也进入到了孩子的世界。孩子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是成人不可比拟的,所以在面对一些新生的资讯信息室,也就出现了孩子成长得比家长还快,做家长的已经和孩子脱节,自然就没有共同话题可沟通。”很多家长都表示互动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廖老师给出了如上的回答。

“家长要坚定自己的育儿观念。”这是廖老师给家长们的第一个建议。中国的育儿经代代相传,俨然如同“传家宝”一样,成了“世袭”的传统,爷爷这样教爸爸,爸爸再这样教儿子,儿子再继续这样教自己的儿子,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的东西。当家长谋求改变时,必然会因为观念的不同而受到亲友方面的阻力,这种现象在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家长一定要明晰自己的定位,面对这种阻力首先做好沟通工作。与亲友特别是长辈达成一个一致的意见,然后再开始自己的育儿计划。”若非如此,在家庭的教育中就容易出现七嘴八舌的教育灌输。这会让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无所适从,无法选择该听谁的,从而引发对家庭的不信任感,最后就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形成明显的青春期叛逆。

如何与孩子零距离交流?

一月份应该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月份了,不仅仅有一个能让他们收足“利是”,更有一个月的寒假可以好好休息玩乐。孩子们高兴了,可家长们就头疼了。总算是有了一个和平时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学校的孩子们好好沟通的机会,可效果总是那么不尽人意。与孩子交谈突然发现没有了共同语言,原本很乖的孩子突然变得很不听话,孩子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这些都让家长觉得自己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代沟,拉开了距离。

面对着有这些疑惑的家长,1月23号广州市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主任,广州市青少年心理辅导协会创始人的廖新华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温馨寒假,拉进亲子距离”的讲座来为大家答疑解惑,39健康网频道于此次讲座对廖老师进行了专访,让各位爸爸妈妈能够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度过一个温馨快乐的寒假与春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很多传统的”育儿宝典“已经变成了”育儿古典“,于今已经不适用了。”,廖老师向记者表示,中国很多传统的育儿观点都是站在家长权威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问题,是一种“单行道”交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交流往往都是有去无回,得不到孩子的回应。“想必大家小时候应该都能听到这样的话:‘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种单行道交流的特点是,话语权与决定权都掌握在家长的身上。而与之相似的另一种现象,就是把孩子当宝贝来呵护,言听计从,宠溺惯爱,话语权都在孩子身上,什么事情,孩子说了算。“这种便是孩子通向家长的单行道”廖老师幽默的说到。

而无论是家长权威还是小皇帝发言,这种亲子之间的沟通只是单向的,一方发话,一方执行。这种沟通就像人和机器的沟通,用于亲子之间的沟通绝不可取。廖老师明确的表示“我们要改变亲子关系,就要从改变我们的亲子观念开始,由一种单向的灌输转变成一个双向的互动。”

“由于网络媒体的介入,信息大爆炸也进入到了孩子的世界。孩子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是成人不可比拟的,所以在面对一些新生的资讯信息室,也就出现了孩子成长得比家长还快,做家长的已经和孩子脱节,自然就没有共同话题可沟通。”很多家长都表示互动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廖老师给出了如上的回答。

“家长要坚定自己的育儿观念。”这是廖老师给家长们的第一个建议。中国的育儿经代代相传,俨然如同“传家宝”一样,成了“世袭”的传统,爷爷这样教爸爸,爸爸再这样教儿子,儿子再继续这样教自己的儿子,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的东西。当家长谋求改变时,必然会因为观念的不同而受到亲友方面的阻力,这种现象在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家长一定要明晰自己的定位,面对这种阻力首先做好沟通工作。与亲友特别是长辈达成一个一致的意见,然后再开始自己的育儿计划。”若非如此,在家庭的教育中就容易出现七嘴八舌的教育灌输。这会让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无所适从,无法选择该听谁的,从而引发对家庭的不信任感,最后就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形成明显的青春期叛逆。

本文Hash:9ffa37dc8ee101b336923dc539002dc11b3a5a31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