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玩音乐远胜学音乐

幼儿音乐教育专家吕萌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向琴童家长建议:让孩子“玩”音乐远胜于“学”音乐。

7月14日至15日,吕萌和知名音乐人陈彤在亚洲最大的录音棚——乐家轩执导了亲子音乐体验营。活动期间,琴童们在家长陪伴下参与了钢琴讲座、音乐创造力培训、趣味音基训练和录制演奏光盘。两位音乐人士引入国外幼儿音乐教育的先进经验,用音乐片段配上有趣的视频,用不同的乐器和节奏配合动物的滑稽动作,并让孩子们随兴创作旋律,模仿试唱不同民族的歌曲。

“这是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到,音乐不是只用来练习和考试的,而是可以用来表达自己,是可以用来玩儿的。”吕萌说。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吕萌也经历过学习音乐的苦恼。在他看来,很多学音乐的孩子到了十多岁,甚至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真正使用过自己的耳朵,无法判断音乐的流向、音乐的颜色,自然也就无法真正体会和表现音乐的内涵。这与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模式有关。

为此,在音乐体验营中,吕萌设计了很多有趣的训练内容,让孩子通过拍皮球、滑轮滑、做游戏甚至做家务等方式来体验音乐。他希望孩子和家长都能懂得,琴房不是音乐的家,你可以从大自然、从上学的路上甚至厨房里找到音乐,“音乐不在琴里,而是在生活里,在心里”。

亲子音乐体验的重要意义在于让琴童家长成为孩子在音乐道路上的玩伴而不是督导。”音乐体验营的发起者、DoFaLa音乐网的创始人黄歆泉说。

黄歆泉表示,今后还将继续举办亲子共同参与的音乐活动。陈彤也表示会号召更多的音乐人参与意义深远的音乐教育活动。

玩音乐远胜于学音乐

7月14日至15日,执导了亲子音乐体验营。活动期间,琴童们在家长陪伴下参与了钢琴讲座、音乐创造力培训、趣味音基训练和录制演奏光盘。两位音乐人士引入国外幼儿音乐教育的先进经验,用音乐片段配上有趣的视频,用不同的乐器和节奏配合动物的滑稽动作,并让孩子们随兴创作旋律,模仿试唱不同民族的歌曲。

“这是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到,音乐不是只用来练习和考试的,而是可以用来表达自己,是可以用来玩儿的。”

很多学音乐的孩子到了十多岁,甚至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真正使用过自己的耳朵,无法判断音乐的流向、音乐的颜色,自然也就无法真正体会和表现音乐的内涵。这与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模式有关。

为此,在音乐体验营中,设计了很多有趣的训练内容,让孩子通过拍皮球、滑轮滑、做游戏甚至做家务等方式来体验音乐。他希望孩子和家长都能懂得,琴房不是音乐的家,你可以从大自然、从上学的路上甚至厨房里找到音乐,“音乐不在琴里,而是在生活里,在心里”。

“亲子音乐体验的重要意义在于让琴童家长成为孩子在音乐道路上的玩伴而不是督导。”

今后还将继续举办亲子共同参与的音乐活动会号召更多的音乐人参与意义深远的音乐教育活动。

如何让孩子快乐的学习音乐?

宝宝出生后,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我们教孩子音乐,不一定要让他们成为音乐家。而是希望他们在获得很好的音乐能力的同时,在其他的领域的潜能也获得更好的发展。

音乐的教育来源于日常生活,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如何让宝宝快乐的学习音乐呢?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介绍。

怀孕4个月:孕4个月后,胎儿对声音已相当敏感,其声音来自母体内大血管的搏动,其节律与心脏跳动相同。还有规律的肠蠕动声音。胎儿在宫内就有听力,能分辨和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并能进行“学习”,形成“记忆”,可影响到生后的发音和行为。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胎儿听觉的重要作用。给与良好的声音剌激,促进宫内听力的发展。为了对胎儿听觉的训练和提高,在孩子3个月以前,每天可定时给他放一些旋律优美的古典乐曲,每次15分钟。

如何快乐地学音乐

1、音乐生活化

宝宝出生后,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让他在家随时能听到优美的音乐。

2、音乐,在游戏中学

专家认为:过早的正规音乐训练,对年幼的宝宝并不合适。不过,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父母倒是可以让他广泛地接触和音乐有关的事和物,比如: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了解声音的大小、快慢、长短。甚至是音色和音质的变化,这类学习对幼儿来说已经足够了。

3、音乐玩具当教材

选购一些儿童玩的音乐玩具,父母可把它当作孩子学习音乐的早期教材,例如:小口琴、小钢琴等儿童乐器。需要注意的是,购买时应慎重挑选,乐器的音质切不可过于低劣。

最后,许多父母以为学习音乐一定得学习某种乐器。其实,专家建议,不要将乐器当作学习音乐的唯一方式,虽然让孩子学习和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技巧是一件很让人骄傲的事,但对于0-3岁的幼儿来说,的确没有太大的必要。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让他听听音乐或是唱唱儿歌,有机会还可以带他去观看音乐会或艺术展出,这种教育效果也许会更好。

学音乐不一定要成为音乐家

我们教孩子音乐,不是一定要培养他们成为音乐家,而是希望他们在获得很好音能力的同时,其他领域的潜能也获得更好的发展。

教孩子们弹钢琴时,常常要从五线谱教起,最初他们连音都找不到,甚至在面目机同的键盘上徘徊半天才能对号入座。但过不了几个月,孩子们都能根据豆芽菜在楼梯上的高低变化,调整自己手指在键盘上的位置。即使是陌生的乐曲,试谱弹奏时按错了音也能立刻感觉到。这就说明了练琴(发展音乐智能的一种载体)能使孩子的感官变得敏锐起来。

现代科学的进步已使每个家长认识到,创造力是孩子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许多研究证明,在良好的艺术活动中培养起来的想象力,对于科学理论的学习乃至进地科学研究、发明活动以及其他的社会实践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里,企业公司在招聘人才时也会考虑到应聘者的艺术素质。这些考虑也正是以相信艺术的想象力与开拓性工作能力有着某种密切联系为出发点的。

音乐的学习来源于日常生活

有些妈妈早早让孩子学乐器,认为这样才最正规。这有一点曲解,就是把音乐限制在知识和技能的范围里了。其实,学习音乐,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学音乐,最重要的是学会感受音乐、表达音乐。这些学习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中开始的,妈妈就是宝宝最好的老师了。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是由错落有致的音高和长短有序的节奏组成的,这样的“ 乐”大量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需要我们用嘴巴和耳朵去感受!

1.音高的感受和表达。有些人认为唱歌才有“音高”,其实我们平常说话尤其是汉语,它的四声就具有天然的歌唱性。比如我们拉长声音说“妈-妈”,就是乐谱上的“5-3”,而说“宝-宝”接近“1-3”,妈妈如果用悦耳的声音说出这些词,在宝宝的耳朵里就是美妙的音乐。平常说话时,多用悦耳的、歌唱性的长音对孩子讲话(大多数妈妈其实就是这样做的),并且注重让孩子比较、分辨高低不同的声音。就是家里其他人互相说话时,也要用悦耳的声音和和气的语调。

音高训练的“材料”:

“水妞水妞,先出那犄角后出头。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烧羊骨头烧羊肉……”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2.节奏的感受和表达。节奏在生活中的存在就更普遍了,我们的心跳、呼吸,走路、跑步,都具有一定的节奏。除了这些固定的节奏,还要让孩子接受一些变化的节奏,比如用拍手、跺脚,敲击物体等。用嘴念也可以,“镪-镪-起镪起,起镪起镪-起。”

有很多孩子喜爱的歌谣,可以让孩子按照节奏来念,一些有节奏变化的歌谣效果会更好:

“大公鸡,真美丽,红红的冠子花花的衣,每天早上喔喔啼,它让我们早早起。”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打烧酒。烧酒辣,点洋蜡;洋蜡苦,卖豆腐;豆腐烂,摊鸡蛋。”

本文Hash:0378451cce9d9e28a42a24c4017202d607bf1a61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