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出现“双面”性格

孩子为何会出现“双面”性格

教育专家介绍,“双面”性格的孩子,除了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外,还会表现出不愿上幼儿园、自我意识太强、自私、自大等等,导致孩子出现“双面”性格,主要和家庭环境有关。

独生子女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小朋友在一起玩,总是有大人照顾自己,不会与同龄人相处,同时家长的过分保护限制了孩子的活动和自由,使得各种自我服务技能不能很好发展。另外,家长过分宠爱孩子,什么要求都满足,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一些孩子不愿意与别人一起玩自己的玩具,或是很蛮横地抢别的小伙伴的玩具或零食,都是人际交往能力过弱的表现。

改变“双面”有方法

儿童3至6岁是性格养成的良好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

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人际交往的环境。比如,多带孩子去小朋友多的地方,比如公园、小区花园,鼓励他和同龄人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孩子与朋友沟通、交流的能力。家里来了客人,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接待。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有机会也要适当地带他参加各种聚会,让孩子学习与大人打交道。这样,见的人多了、自信心也强了,孩子在人前也就显得落落大方。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孩子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生活,他们会相互学习怎样相处。不要为了安全问题、怕麻烦等,就把孩子圈在家中。在生活中也可以随时锻炼。带孩子上街,鼓励孩子问路。坐公汽,让孩子去买车票等。

其次,家长也要经常给孩子灌输“分享”、“讨论”、“团队”的思想,引导孩子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如何说、如何做。秦女士的孩子以前经常抱怨小朋友不和他玩,秦女士一问,知道是儿子的表达不讨人喜欢。比如说,他想要玩别人的赛车,就直筒筒地来一句:“把你的赛车给我玩!”其他孩子自然不买账。于是,秦女士引导孩子换一种说法,说:“我想玩玩你的赛车,保证不会弄坏。我也可以借一样玩具给你,我们交换好吗?”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孩子既和小伙伴搞好了关系,又玩到了玩具。

不要让孩子成为双面性格

女儿小时候,我们让她干什么,她就毫不犹豫地去干,可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我觉得她越来越“不听话”了。

前几天我做饭时,孩子说:“爸爸,我要吃冰棍。”我说:“今天风这么大,天这么冷,你还吃冰棍?”她听了没说什么就走了。做饭中途,因酱油不够了,我调小了火去门口小卖部买酱油。回家刚进门,女儿就说:“爸爸,你帮我从冰箱里取一根冰棍。”“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不能吃了吗?”“我妈让我吃!”口气似乎不容置疑,好像也用不着讨价还价。我问我爱人:“是你答应的吗?”我爱人说:“你出门后,她缠着我要吃冰棍。我磨不过她,就答应她了,可我在择菜,手不干净,就没有帮她取。”我对女儿说:“既然你妈妈答应你了,你可以吃,但你也应记住,大人说话算数,小朋友说话也得算数。”女儿点点头,高兴地吃冰棍去了。

这件事过去后,我没往深里想。前天又遇到一件事,叫我不得不思考父母应该怎样口径一致地去教育、引导孩子。我做晚饭时,女儿问我:“爸爸,我想吃完饭出去玩。”我肯定地回答:“不行,今天晚上刮大风,太冷了。”她听了不高兴地走开了。吃饭时我们边吃边看电视,奇怪的是女儿那天晚上吃饭很快,还吃得不少。我吃完饭收拾厨房时,女儿说:“妈妈,我现在可以出去玩了吗?”还没等我爱人开口,我就马上说:“我已经说过了不行,怎么还问?”女儿说:“我妈妈刚才答应我吃完饭出去玩。”我说我爱人,“女儿刚才已经问过我了,我没同意,可你又答应了。这在她心里造成什么影响?无非是我对她不好,你对她好。”我爱人说,“我做饭时,孩子要吃巧克力,最近孩子内火旺,就没答应让她吃巧克力。孩子又说想出去玩,不能总是不满足孩子一点小小的愿望,况且孩子闷在家里也难受,就给她提了个条件:吃饭时好好吃饭,不要边吃边玩。吃完饭就可以出去玩。”

这两件事对我和爱人教育启发很深:孩子想办一件事,当问我们两人中一个不同意时,她就背着不同意的去问另一个。等待着同意或是磨缠人,逼迫同意,然后跟不同意的理直气壮地说:“我妈妈(爸爸)同意的!”让父母觉得两头为难,否定吧?就成了父母中有一个说话不算数;同意吧?就造成了父母中有一个对她好,另一个总是限制她。女儿耍了个小聪明,就让我们两个左右为难。为了团结一致教育、引导好孩子,我就跟我爱人说:“今后孩子提要求时,不要先答应,告诉她:‘让我想一想。’其实不是想,而是尽量不让她看见时,征求一下另一方的意见。尽量做到父母意见一致,不论同意还是不同意,必须意见统一,否则在以后教育孩子时,孩子肯定总和一方顶嘴,唱反调。你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就偏不干。这样的话,越来越难教育她,后果越来越不堪设想。”

自那以后,孩子变化很大。特别是最近我爱人还跟我讲:有时孩子说她想干什么时,还常常说:“妈妈,你再问一下我爸爸的意见。”这种在对待孩子教育、引导问题上意见一致的做法,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团结一致的统一阵线,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而不是父母中一个偏向于爱她,而另一个不爱她。

不要让孩子成为双面性格

女儿小时候,我们让她干什么,她就毫不犹豫地去干,可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我觉得她越来越“不听话”了。

前几天我做饭时,孩子说:“爸爸,我要吃冰棍。”我说:“今天风这么大,天这么冷,你还吃冰棍?”她听了没说什么就走了。做饭中途,因酱油不够了,我调小了火去门口小卖部买酱油。回家刚进门,女儿就说:“爸爸,你帮我从冰箱里取一根冰棍。”“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不能吃了吗?”“我妈让我吃!”口气似乎不容置疑,好像也用不着讨价还价。我问我爱人:“是你答应的吗?”我爱人说:“你出门后,她缠着我要吃冰棍。我磨不过她,就答应她了,可我在择菜,手不干净,就没有帮她取。”我对女儿说:“既然你妈妈答应你了,你可以吃,但你也应记住,大人说话算数,小朋友说话也得算数。”女儿点点头,高兴地吃冰棍去了。

这件事过去后,我没往深里想。前天又遇到一件事,叫我不得不思考父母应该怎样口径一致地去教育、引导孩子。我做晚饭时,女儿问我:“爸爸,我想吃完饭出去玩。”我肯定地回答:“不行,今天晚上刮大风,太冷了。”她听了不高兴地走开了。吃饭时我们边吃边看电视,奇怪的是女儿那天晚上吃饭很快,还吃得不少。我吃完饭收拾厨房时,女儿说:“妈妈,我现在可以出去玩了吗?”还没等我爱人开口,我就马上说:“我已经说过了不行,怎么还问?”女儿说:“我妈妈刚才答应我吃完饭出去玩。”我说我爱人,“女儿刚才已经问过我了,我没同意,可你又答应了。这在她心里造成什么影响?无非是我对她不好,你对她好。”我爱人说,“我做饭时,孩子要吃巧克力,最近孩子内火旺,就没答应让她吃巧克力。孩子又说想出去玩,不能总是不满足孩子一点小小的愿望,况且孩子闷在家里也难受,就给她提了个条件:吃饭时好好吃饭,不要边吃边玩。吃完饭就可以出去玩。”

这两件事对我和爱人教育启发很深:孩子想办一件事,当问我们两人中一个不同意时,她就背着不同意的去问另一个。等待着同意或是磨缠人,逼迫同意,然后跟不同意的理直气壮地说:“我妈妈(爸爸)同意的!”让父母觉得两头为难,否定吧?就成了父母中有一个说话不算数;同意吧?就造成了父母中有一个对她好,另一个总是限制她。女儿耍了个小聪明,就让我们两个左右为难。为了团结一致教育、引导好孩子,我就跟我爱人说:“今后孩子提要求时,不要先答应,告诉她:‘让我想一想。’其实不是想,而是尽量不让她看见时,征求一下另一方的意见。尽量做到父母意见一致,不论同意还是不同意,必须意见统一,否则在以后教育孩子时,孩子肯定总和一方顶嘴,唱反调。你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就偏不干。这样的话,越来越难教育她,后果越来越不堪设想。”

自那以后,孩子变化很大。特别是最近我爱人还跟我讲:有时孩子说她想干什么时,还常常说:“妈妈,你再问一下我爸爸的意见。”这种在对待孩子教育、引导问题上意见一致的做法,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团结一致的统一阵线,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而不是父母中一个偏向于爱她,而另一个不爱她。

本文Hash:21158efd1589ba556808496276e8cc73b28cbeb9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