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否患多动症

一位同志来信说:她的孩子今年10岁,上小学五年级。从上学起就顽皮、多动,学习马虎。三年级时,上课小动作多,咬铅笔,切橡皮,乱涂课本,乱刻课桌。到了五年级,上课时主动和邻座同学讲话,有时做鬼脸,讲笑话,逗引同学,或摇椅敲桌,破坏课堂秩序。放学的路上东荡西逛,不能按时回家。在家做作业时,课本、作业本、铅笔、橡皮、文具盒摊得满满一桌,边做边玩,咬铅笔、涂课本、东张西望。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期末考试门门“红灯”。平时跟他谈谈,他也表示要努力改正,但一转眼又是老样子。

其实,活泼好动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像上述孩子那样的好动”,就有点异常了,该称之为“多动症”。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智力一般正常,发病率约为3%一5%,男孩约为女孩4——9倍。怎样确定孩子是否患多动症呢?根据国际诊断标准,多动症儿童必须具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活动过多等几个特征。

注意涣散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3项:1、做事往往有始无终。2.上课常常不听讲。3、注意力容易随境转移。4、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情况。5、很难坚持做某一种游戏或玩耍。

冲动任性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3项:1、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2.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3、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5、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6、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

活动过多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2项:1、坐立不安。2、经常奔跑。3、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5、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其他还有:7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现象;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在应用上述诊断标准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在允许活动的场合,如下课时、放学后,不管孩子的活动多么厉害,也无诊断意义。只有在不该活动的场合,如上课、做作业时,他仍约束不住,始终动个不停,才有诊断意义。

第二,如只有活动过度,而无注意力涣散,不能诊断为多动症。但若注意力涣散明显,虽无活动过度,亦应考虑有多动症的可能。此属所谓“不伴多动的多动症”。美国从1979年起,根据多动症最为常见和突出的症状是注意力集中困难,已把“多动症”改称为“注意缺陷症”,并分为“注意缺陷伴多动”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动”两种,后者即谓的“不伴多动的多动症”。

怎样确定孩子是否患多动症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力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特征。注意涣散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3项:1.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2.上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力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注意涣散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3项:

1.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2.上课常常不听讲。

3.注间容易随境转移。

4.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

5.很难坚持做某一种游戏或玩耍。

冲动任性

1.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2.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3.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5.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6.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

活动过多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2项:

1.坐立不安。

2.经常奔跑。

3.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4.躺在床上还常常扭动翻身。

5.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6.7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现象。

7.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在应用上述诊断标准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在允许活动的场合,如下课时、放学后,不管孩子的活动多么厉害,也无诊断意义。只有在不该活动的场合,如上课时、做作业时,而他仍约束不住,始终动个不停,才有诊断意义。

第二,如只有活动过度,而无注意力涣散,不能诊断为多动症。相反,若注意力涣散明显,而无活动过度,才应考虑有多动症的可能,因为有的儿童属所谓“不伴多动的多动症”。在美国,从1979年起,根据多动症最为常见和突出的症状是注意力集中困难,已把“多动症”改称为“注意缺陷症”并分为“注意缺陷伴多动”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动”两种,后者也就是“不伴多动的多动症”。

怎样确定孩子是否患多动症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力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特征。注意涣散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3项:1.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2.上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力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注意涣散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3项:

1.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2.上课常常不听讲。

3.注间容易随境转移。

4.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

5.很难坚持做某一种游戏或玩耍。

冲动任性

1.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2.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3.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5.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6.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

活动过多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2项:

1.坐立不安。

2.经常奔跑。

3.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4.躺在床上还常常扭动翻身。

5.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6.7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现象。

7.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在应用上述诊断标准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在允许活动的场合,如下课时、放学后,不管孩子的活动多么厉害,也无诊断意义。只有在不该活动的场合,如上课时、做作业时,而他仍约束不住,始终动个不停,才有诊断意义。

第二,如只有活动过度,而无注意力涣散,不能诊断为多动症。相反,若注意力涣散明显,而无活动过度,才应考虑有多动症的可能,因为有的儿童属所谓“不伴多动的多动症”。在美国,从1979年起,根据多动症最为常见和突出的症状是注意力集中困难,已把“多动症”改称为“注意缺陷症”并分为“注意缺陷伴多动”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动”两种,后者也就是“不伴多动的多动症”。

本文Hash:df047a80c098de9a4dafff209ce4cf4a537da415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