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活绘画日记

孩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家长有记录下来吗?当孩子想要通过绘画表达他的想法时,爸爸妈妈们能感觉到宝宝的心思吗?

一个好的艺术指导者,不仅仅要教会孩子画画,还要培养他们对于生活艺术具有审美的能力,并能随时随地提高孩子的审美品味。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美的景色,美的事物,美好的感情。只有眼睛发现了美,手才能表现美。

但是,发现美的本领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因此,家长应该非常注意随时随地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天边的云,窗外的景,路旁的树,水中的倒影,一张画或其中的一个局部,电影电视中的一个镜头,都可能是美的组合,美的构成,美的因素。

比如,有一次阳台上晾了几件衣服,红的、蓝的、白的,从屋里透过黑色的窗框往外看,晾衣服的铁丝和窗框组成横的竖的线条,加上形状不规则的衣服组成一幅很美的画面。可以叫孩子们来看,并讲了这幅画的美的构成原理。虽然当时没画出这幅画,但仍然用照相机记录了这个美的瞬间。

孩子的生活绘画日记

有时散步在街头,看冬天的树枝,枝枝向上,充满着生命力,那疏疏密密、粗粗细细的枝干结构非常美。卜镝喜欢树,他画过许多树的造型。

这种能力的培养训练还体现在对一幅画的分析上。经常带孩子们参观美术展览,给孩子们讲解艺术大师的作品,和孩子们一起分析、评价展览会上的每一幅画。然后热烈地讨论。长期这样熏陶的结果,孩子们有了一定的鉴赏力。

孩子每完成一幅画,家长都要欣赏。通常不应谈谈画面的局部问题,如线的长短曲直、造型的方圆、颜色的浓淡,而是着重指出画面上反复出现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不是束缚而是进一步发挥孩子特有的原创精神的意见。

一个好的艺术指导者,不仅仅要教会孩子画画,还要培养他们对于生活艺术具有审美的能力,并能随时随地提高孩子的审美品味。

比如:看京剧时,给孩子讲京剧人物的造形,因为它高度概括的程式化语言和强烈的装饰手法对于绘画有极大的帮助。听音乐时,通过一首乐曲,讲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一个乐章的主题,主旋律的重复与变换使主题得到深化,展示出听觉世界的美感。一个画面也要以一两种语言为主调子,否则会造成杂乱无章。看舞蹈时,介绍人物的出现、聚、散、组合的动态美。通过诗歌讲画面的意境,通过小说序幕、高潮、低潮、结尾讲画面布局要有高潮、中心。

这些讲解都是随时随地进行的,有时只需要三言两语。这样长期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使孩子宝贵的童年生活,拥有美感滋润,增强美感意识,这对未来艺术人才的成长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培养内容,这关系到孩子未来发展的成就大小。

让孩子记绘画日记的方式非常好。一来这种日记是孩子们的一种形象语言,它不仅可以成为孩子们的生活记录,同时也是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别人的一种传达方式。透过绘画日记,可以了解孩子的生活,了解他们绘画内容是否丰富,表达能力是否充实;二来可以启发他们的观察,培养他们的兴趣;三来可以培养他们用心去画,用感情去画。培养他们真诚的作风,为将来能成为艺术家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编总结: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而爸爸妈妈见证孩子的成长,因此孩子的生活点滴的记录显得尤为重要,让孩子记绘画日记是个不错的选择!

让你的孩子试试日记画

让你的孩子试试日记画

“日记画”又叫做美术日记,就是鼓励孩子用画画的形式把每天所见、所闻、所感画出来,再加上一些想说的话和日期。听上去,它是一个很新鲜的概念,而且不复杂,好操作,同时又益处多多。

儿童日记画六大好处

好处一:可以满足孩子爱涂鸦的天性,尽情享受表达自我感受的乐趣。家长可以专门给孩子订个本子,这样,孩子的画都在一起,不会东一张,西一张。而且,画画的主题会更加丰富,从生活中寻找素材。

好处二:有利于孩子养成观察分析事情的好习惯,增强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有日记画的要求,孩子在平日生活中会更加留心:今天哪些场面、事情值得一画;哪些细节要画下来。

好处三: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因为日记画要求画完之后,要口述画的内容,其实就是做一篇小小的日记。然后由父母替孩子写下来。所以,日积月累的口述锻炼,对孩子的语言能力肯定有极大的提高作用。

好处四:有利孩子情绪的表达。儿童有很多感受和想法,因受到动作表情和口头语言不丰富、不畅通的局限,难以将意思表达清楚或怕使人误解,而图画符号却是一种“通用语言”,可以帮助儿童把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与自己内心感受相结合体现出来。也正因此,许多儿童常通过日记画记录生活中影响情绪的事,如愉快的事、受了委屈的事、难忘的事,这有利于孩子情绪的表达和家长的及时了解、疏导。

好处五:有利孩子形成良好意志品质。儿童日记画,使孩子画画行为开始成为有目的性的“工作”,“画什么”、“怎样来画”、“是这样子的吗”等一系列的思考,这种不断“想”和“试”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开发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对儿童现在和将来无论从事何种学习、工作、事业,都会使之有一个“善想办法”的头脑。而且长期坚持画,会使孩子变得更有坚持力、更有毅力。

好处六:日记画是一种很好的积累。不光是孩子今后进行其他美术创作的丰富素材,而且是孩子童年生活的一种记载。长大后,孩子再回头来翻看他的日记画,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会是一种多么快乐的感觉!

日记画操作有规矩

1.找一摞白纸,跟孩子一起做个封面,内页页眉上可以打印上日期,然后装订,就OK了。

2.画笔建议采用墨水充足的签字笔(粗头和细头皆可)。之所以选用这种笔,是因为它造型大胆、准确、形象概括简练、画面效果醒目,不易重来修改,利于孩子建立自信。

3.画的时候,可以指导孩子从两方面寻找题材:日常的生活或听故事后的想象。画之前,家长可先和孩子讨论:今天做了什么有趣的或特别的事?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物品?

画的时候,要启发孩子突出典型场景或情节,把主要表现的内容放在画面中心位置,使画面一目了然。画完后,可以进一步启发孩子,在空白处补充一些与主要场景相关的细节,使画面看上去更加丰富。

4.孩子口述,家长记录文字写在画的空白处。

5.可以每天给孩子的日记画一个评价:分三方面:有恒心(指参与绘画活动过程的注意力和持久性);好习惯(指听课习惯、勤动手、遵守纪律、握笔姿势和画笔整理等);有创新(指创造性思维的开展状况和表现能力)。孩子大一点的,可由孩子和家长同时评价。

日记画是美术启发式教育的一种形式,重在自由表达,所以家长在指导时,不要过于严厉,苛求画得像不像。而应多鼓励和表扬孩子,对有创新的内容要更加予以肯定!

留心孩子在画中发出的心 理信号

在儿童绘画中,可看出他们的情绪反应、人际关系等重要指标。

如画中缺乏人物,可能是人际关系欠佳的警讯;自闭症儿童很喜欢画重复的东西,像不断的圆或迷宫,玩玩具时也偏爱僵硬的玩具,并总是会将它们排成一列,没有完成不会停止;又如,画的人物没耳朵,说明孩子心理上有些抗拒家长命令式的话语,人物都是侧面像,一定程度上表明孩子不够自信等;孩子不管画什么都喜欢用黑色或深色一种颜色来画画,说明心理上有一定的压抑情绪或喜欢独处;画中下笔较粗,或来回反复涂抹,反映有一定暴力、好斗倾向;如果儿童到了上学年龄后,在绘画时却无法控制线条,总把颜色涂到着色范围外,就可能显示其控制力与注意力不好。家长要善于从孩子的画中发现孩子发出的心理信号,对孩子及时进行疏导。

台州市椒江区中山路小学龚虹辉

日常生活家长对孩子的“十不”

父母们似乎每天都在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而实际上,孩子们在成长中也会形成自己的意念,心理学家们把他们这种没有用语言表达的心里话归纳为“摇头的心意”。

请不要听见我哭泣而不理睬我

在孩子哭的时候,大人往往觉得很烦,但如果只是拿个玩具或食物给他,并不能满足孩子的真正需要,年幼的孩子需要成人在身旁陪他玩,和他说话。成人了解孩子,就得付出观察的时间,您不妨在喝斥孩子“不许哭”“老实点”之前,也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他的伤心情绪。

请不要只在我做你不喜欢的事情时,才注意到我的存在

当孩子处在安静的状态中,成人经常不闻不问;而孩子表现出顽皮或多动时,却会马上引起父母的注意。由此孩子发现:“只有在我调皮的尝试中,父母亲才注意到自己。”这会引起孩子层出不穷的负面行为,令成人觉得如今的孩子更加调皮。

请不要指责我“笨蛋”“愚蠢”,而不告诉我应该怎样做

“真笨!”是一些父母指责孩子的口头禅,即使心中并非真的那样想,却经常随口而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显现出的自我评价是从周围人的反应中建构出来的,如果他常听到“差劲”“笨拙”等字眼,使得他对自身的价值不够乐观,而在尝试新能力的表现上大打折扣。

请不要把我留在陌生的地方

如果儿童对养育的环境并不熟悉,又不了解照顾他的人,这种经验对幼稚的心灵无疑是一种创伤。因为孩子无法理解父母去那里了,更担心父母一去不回。怕生、黏人、常有恐惧感的孩子大多经历了这样的早期生活。

请不要常给我糖果、玩具、书籍来代替你自己

父母们在家里经常做一些儿童不能参与的工作,或者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忽略孩子。然而,孩子最需要的是和父母共同交流的时间,糖果、玩具等物品都不能取代善讲故事的妈妈和能够与自己游戏的爸爸。

请不要强迫我吃你认为好吃、该吃的东西

中国人非常注重饮食,觉得孩子的吃比其他问题都重要。饮食,原本为了健康,使人更有活力;如果在孩子的三餐上花过多的时间精力,而使丰富的环境尝试相对减少,对于孩子生活目标就显得本末倒置了。

请不要今天亲我、赞美我,明日打我、责备我

有的父母情绪起伏很大,心情好的时候对孩子百依百顺;情绪恶劣时,就会一巴掌打在孩子身上,孩子经历了这种强烈的外界情绪感受,会产生很大的不安。推荐专辑:你打孩子吗?

请不要在我过多任性、无理表现时,反而放松给我的约束

孩子有时会表现出任性、无理取闹,如果成人不坚持已经告知孩子的原则,以后孩子就会用各种方式争取他想要达到的目标,从而带来育儿上的困扰。要知道,安静的孩子是来自权威式的家庭。这里的权威不是指专制,而是允许孩子表达意愿,而最后的决定权是在父母的一致决定上。研究表明,这种形式的家教对孩儿的社会适应能力颇为有效。

请不要哄我、威胁我,给我不能实现的诺言

有的父母觉得:“反正孩子不懂,哄哄他就算了。”或是恐吓孩子:“再不老实我就把你交给警察!”这些做法都会导致孩子对父母言行的不信任感。

请不要只问我为什么打架,为什么哭,而仍忙于你的工作

孩子发生自己的小问题时,成人容易马上做出指责的反应。然而,家长生硬的态度,常令孩子感觉自身问题的渺小,往往出现自卑心态。所以,留心观察孩子犯错误的原因 ,检讨亲子之间相处的各种可能,是现代父母应该用心的地方。

精彩推荐:9种错误的家教模式7种不良家教父母一定要避免学习愉快家教的七大妙招>>更多早教知识

本文Hash:0307a69a2774d7edaf87de7cab115078a21034d6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