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新派主妇的七种武器

出生于80年代以后,独生子女,在新科技浪潮中成长,学历较高……当这些个专属标签的女主人走进婚姻的殿堂,由小女子摇身变作新主妇的时候,也许关于“结婚后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她们自己也还是一头雾水。于是,一幕幕80后新主妇的故事上演了!

80后“新派”主妇

体验主人公:欣欣85年生人,今年9月29日结婚

新婚初体验就像“过家家”

新婚之夜要回家

欣欣和她老公大彬都刚满婚龄,两个人准备结婚时都觉得挺幸福。可婚礼当天,欣欣哭了好几鼻子。从大彬来家接她到婚礼开始,欣欣基本上都是泪眼婆娑。甚至婚礼结束后欣欣还没止住泪,“那天特别累,回到新房已经深夜了,看到家里乱糟糟的,我就特烦。大彬跟我说,睡吧!我突然哭了起来,觉得特别想家。

大彬看我哭也不知所措了,只好给我妈打电话说欣欣要回家,我妈听我哭了又心疼又着急,说回来吧!可一想不对,新婚之夜怎么能回娘家呢?没办法只好让和我们住一个小区的婶婶过来劝我,我才慢慢没事。但那几天只要接到我妈电话我就忍不住哭。”

从结婚到现在厨房基本没开过火

欣欣和大彬在一起过日子有点像过家家。要做家务了,两个人先下棋或者猜拳,谁输了谁干,可最后往往是谁也不干。俩人从结婚到现在基本没开过火,小两口的观点是“这样少了油烟,也省得收拾了。”不过他们当然不会委屈自己,早晨买着吃,中午去欣欣家,晚上去大彬家,每天都有现成的热呼呼的饭菜伺候。“特殊情况”嘛,就是嘴馋了下馆子“改善伙食”!欣欣说她结婚后仍保持着“月光族”的奢侈身份,都是给嘴巴和浪漫投资了。

拌嘴赌气是常事儿

小两口在家都娇生惯养,真过起了日子,就难免为鸡毛蒜皮拌嘴。就在几天前,大彬骑着电动车带欣欣回家,路上欣欣开玩笑:“你说我多好啊!你要是不找我肯定找不着更好的,我要是不找你呢,肯定能找个比你好的。”大彬不爱听了,不让欣欣说,可欣欣犟脾气一上来偏要说,大彬真生气了,把电动车开得飞快,路上碰上个红灯急刹车差点把车弄翻。这下欣欣也生气了,说你再生气也不能拿咱俩的命开玩笑啊!于是俩人吵了起来,把以前赌气的事都抖搂出来说了个遍。

洗衣机玩不转

现在新婚夫妇家里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电脑,影碟机,电磁炉……这些新型电器的使用对欣欣和大彬这样的年轻人来说不成问题。可最普通的洗衣机,第一次用的时候却把俩人难住了!鼓捣了半天也玩不转,衣服放里面了也不能不洗!没办法,只好搬救兵了。打电话把欣欣的哥哥叫过来,研究了说明书才终于把衣服洗了。可之前两个人把脏衣服一古脑儿都倒洗衣机了,哪管什么深浅颜色啊!就这样欣欣一件挺新的没怎么穿过的白衣服就被染了色,浪费啊!

测试排卵期的4种新武器

研究人员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男婴的出生率一直多于女婴。这是由于带Y染色体的精子体积更小、更灵活,因此更容易穿过宫颈黏液与卵子结合。而此前的研究曾经发现,女性宫颈黏液的黏度因人而异,黏度越高的人越不容易怀孕

现在有了最新的“武器”来帮助女性测测你的排卵期,有了这些新式“武器”,就能更好的把握性生活,让所有的忧愁全扫光。

1.电脑手表

这种电脑手表戴在手上,可以感应女性月经后的生物电变化。当排卵来临之时,手表中的微电脑就发出“危险”信号,警告戴表人注意避孕或受孕,这种方法很简便,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2.末梢血流量测量仪

人体四肢的血液供给受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通常,女性的手指在排卵时血流量一般减少,因此手变得较冷。末梢血流量测量仪的光电控测器,可以帮助探知这一微妙的变化。

3.宫颈温度计

实际上并不是测定温度,而是对宫颈黏液中的“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进行快速测定,该酶在排卵前5~7天急剧下降。

4.测试排卵期“口红”

因形状酷似口红而得名,实际是一个微型显微镜和一组光感光源,用于观测女性的唾液中的雌激素结晶体图像。女性的雌激素结晶在安全期、临排卵期和排卵期会产生3种不同的图像,通过观察即可确认其生理周期中的安全期、临排卵期和排卵期。

怀孕越困难越可能生男孩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流行病学家吕克·史密茨带领研究人员对5283名在2001年7月至2003年7月间生育的女性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498名妇女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受孕,她们生男孩的比例为58%;而那些不到一年即受孕的女性生男孩的几率为51%。

研究人员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男婴的出生率一直多于女婴。这是由于带Y染色体的精子体积更小、更灵活,因此更容易穿过宫颈黏液与卵子结合。而此前的研究曾经发现,女性宫颈黏液的黏度因人而异,黏度越高的人越不容易怀孕。所以史密茨对自己的发现解释说:“宫颈黏液黏度较高的女性虽然受孕困难,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带Y染色体的精子穿过宫颈与卵子结合的概率更高,所以生育男孩的几率更大。

与BB亲密无间父母的七种“武器”

如何与孩子正确相处,一直是个难以把握的问题。殊不知,每个父母都有可以利用的七个工具,不知你用对了吗?

第一种武器是“无条件的爱”

做为父母爱孩子是我们的天性,但是有意识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当一个人被无条件地爱着的时候,他的自信心就会大增!自己会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在他的心灵中会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产生,即自我价值开始萌芽。而无条件地爱着孩子,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和勇气的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种武器是“鼓励”

美国有个大教育家说过一句非常偏激的话:“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不知道除了鼓励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我认为这句话当中80%的成份是真理。教育,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告诉你的孩子:“没问题!爸爸相信你!”你要每天不断地巩固。可是大多数家长恰恰相反——“你就是不行,谁家孩子都比你强得多!”这些家长仿佛是专门来为孩子泄气的。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第三种武器是“表扬”

表扬是孩子做对行为、取得成绩的时候,给他加油的核心方法。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我们及时的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才能使他下次接着再做。所以表扬是家长经常要做的行为。孩子每天、每星期总会有优良的行为,或者取得小的成绩,比如用过东西放回原处,家长应及时的表扬,表扬会把行为确定下来。表扬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表扬,意味事情做对了,被认可了,他的自我价值会上升,自信会增强。

第四种武器是“确认”

一个行为是对的,不定期是错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里不带有任何表扬和批评,家长要客观地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实际上确认是家长帮孩子培养价值观的一系列过程。所以,家长要知道孩子不会自动的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这些都是学来的,是我们家长不断灌输的结果。家长要帮孩子分清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五种武器是“理解”

有些家长说,孩子就是不跟我讲话,最近他学习成绩下降,在学校和老师作对,回来什么也不和我说!我问什么原因?他说不知道。如果你去投医,医生什么都不问,就给你开药,那他百分之百是个江湖郎中!

一个孩子行为上出现偏差可能有二十个原因,你想讨秘方,药不对症能治病吗?很多人让我简单的出秘方,我开玩笑说“打”。有很多学校的“家长会”就是这样给家长开秘方的!这么武断!拿人当玩笑一样。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家长和孩子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孩子从一生下来,他的人格就是和你一样平等的。你要不把他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来对待!

在能力上,要考虑到孩子是待培养的,是需要你不断的培养的小动物。我们的很多家长恰好弄反了:人格上不能平等对待孩子,能力上却苛求孩子什么都会!家长要用“理解”这个工具走进孩子的心灵,不再批评、苛责。

假如说你有工作上的烦恼,来找我谈谈,我什么也不问,劈头盖脸地把你一顿数落,你肯定觉得我是不是有毛病,都没搞清怎么回事就骂我一顿!可是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却是不问原由,开口就批。在“理解”问题上,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不带任何的价值评判的,单纯听孩子说他有什么理 由。

请家长记住一句话:“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个行为,在他自己看来都有绝对的理由!”孩子的行为在他自己看来,总有他自己的理由,只不过这些理由在成年人看来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不成立的。如果你搞不清楚他的理由是什么,想改变他的缺点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能彼此倾听对方的心声,就无法搞清他行为的原因。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通过“理解”建立孩子的自我尊重感,他可以和别人心灵相通,感觉自己有能力沟通,感受彼此有能量流动,这时亲子关系就稳定了。

第六种武器是“陪伴”

孩子不是需要我们的钱,而是需要家长的人本身!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有句话简单得不得了:“人需要人!”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必须在人的环境下才能长成完整意义的人,也就是他需要别人的存在,对他确认、理解、鼓励,最后他得以建立独立的人格!孩子在出生后,他的成长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他就会孤独、无助、没有安全感,需要家长的陪伴。否则,他会渐渐产生恐惧感、对人生的无助感,也就没有办法成长。太多的家长因为自己事情太忙就用钱打发孩子,其实大错特错。假设在此时此刻,让孩子选择给他100块或者父母用1小时来陪伴他,来了解他的生命,他可能会选择100元钱。这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他真实的需要是什么,他的潜意识里更需要父母用1小时确认他的价值,伴随他成长!我们既要把孩子在主体资格上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又要在思维方法上考虑他的人格是待发育的、能力是待培养的,所以还不能完全理解我们的意思。这也是儿科医生难当的原因。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只是哭,不知道自己哪儿不舒服,医生必须像兽医对待小动物那样去观察、了解。孩子缺乏父母的爱,他自己并不清楚,更不会表达。这不需要我们家长去体会、去陪伴孩子!通过陪伴来了解孩子,通过陪伴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第七种武器是“批评”

这是应该非常小心慎用的工具。“批评”只有针对行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使用这个工具的前提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关系稳定!这样批语才有作用。如果家长和孩子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即使批评是正确的,是直指行为的、不损害人格的,孩子依然不接受你的批评,这时批评只会起副作用。批评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没有经过训练,很少有人会把批评做对。因此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尽量不用批评。

本文Hash:f3186f08e3da0042b32c418e42b88142f95b754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