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产后调养的优劣分析

导读: 产后休息 饮食习惯 早哺乳 个人卫生 恢复训练

  产后休息

  对传统的中国妇女来说,往往需要在床休息大量的时间,以保证产妇的恢复。而对西方妇女来说,往往一个星期就继续恢复正常作息了。事实上,分娩时产妇消耗了大量体力和精力,确实需要充分休息,尤其是产后头2天要卧床休息,每天保证8-9小时睡眠,这样有利于体力的恢复以及乳汁的分泌,并且有助于增加食欲,使身体早日恢复。

  饮食习惯

  中国“坐月子”中对饮食的注意是优点。讲究干稀搭配、荤素搭配、清淡适宜。此外,往往还要增加餐次,并添加一些调理脾胃的食材,尤其不能吃生冷食物。但西方人在产后就可以直接喝冰水,虽然她们也挺重视营养均衡,从这点来看,我们“坐月子”在饮食方面的讲究还是颇有道理的。

  早哺乳

  中国传统妇女更倾向于母乳喂哺,早喂奶能使产妇早下奶。但有少数产妇奶量不足,中国的传统做法是用鱼汤等高营养的汤水催奶,但在西方早就盛行用营养全面来提高饮食质量,从而提高奶水质量。富含优质乳清蛋白包含α乳清蛋白的孕产妇奶粉有助妈妈的营养吸收,促进妈妈免疫力提高,帮助健康的妈妈用母乳喂养自己的小宝宝。

  个人卫生

  我国的传统习惯是产后不刷牙、不洗澡,而且不能受风,即使是夏天也捂得严严实实的。因此,有的产妇满身痱子甚至中暑。在发达国家,产后更要保持清洁,因产后代谢旺盛,产妇出汗多,每天洗澡至少1次。而且孕期由于激素的影响,容易得牙周炎,每次饭后都要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因此,作为现代产妇,应改掉传统的不良习惯,保持产后清洁,以免各种感染。如有伤口就不宜盆浴,注意洗后要保温,不要着凉。

  恢复训练

  我国有“坐”月子的习惯,产后不下床活动,甚至进食和排泄都在床上。这样会使产妇食欲不振,也不利于恶露的排出,影响子宫的恢复。在西方国家如欧洲,产后几天就可以参加各种活动,而且很注意体型的恢复,做些健美操和进行盆底功能的训练,使产后体型和性生活更加完美,值得我们借鉴。

产后新妈妈的生化汤产后调养名方

生化汤:产后调养名方

生化汤是妇女产后的常用方剂,某些地区习惯将此方作为产后必服之剂。中医认为,淤血不去,新血不生。本方能化淤生新,所以名为“生化汤”。方药组成全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6克,干姜(炮黑)2克,炙甘草2克。

用法一般是从产后第3天开始,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每日1剂,分2次服。连续服用3~7剂即可。

功效养血祛淤,温经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生化汤有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抗血栓,抗贫血,抗炎及镇痛作用。

主治产后血虚受寒,淤阻胞宫所致腹痛。临床表现为产后恶露(产后排出的带血分泌物)不能流出,小腹冷痛。

中医认为由于分娩时失血耗气,所以产后多血虚,寒邪乘虚而入,寒凝血淤,容易致使恶露不能畅行,淤血凝滞,引起小腹冷痛。这种产后腹痛是因血虚、血淤夹寒引起的,在治疗上,用药的基本原则应是补虚、化淤、散寒,生化汤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设的。

产后新妈妈的生化汤产后调养名方

补虚,化淤,散寒

生化汤中当归味甘、辛,性温,能补血活血,温经祛寒,化淤生新,正合病机,且在方中用量最大,为方中主药;川芎,辛温走串,不仅能活血化淤,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桃仁能活血化淤;炮姜辛温,能入血散寒,温经止痛,又兼有止血作用;炙甘草能益气健脾,又能协调药性;黄酒能温通血脉以助药力。诸药相配共成养血祛淤、温经止痛之剂,可补虚、化淤、散寒,从而达到化淤止痛的治疗目的。

补不留淤,活不伤血

妇人产后,体质多虚寒,出血与淤血多并存。对产后寒凝血淤腹痛之证,若单纯或过量应用温热、活血化淤之药,恐有耗气伤血之虑。所以本方虽重在温通化淤,但其药物配伍特点为“温中寓补,补中寓通,通中寓塞”。炮姜、甘草、当归同用,是温中寓补;当归、桃仁、川芎同用,是补中寓通;川芎、桃仁、炮姜同用是通中寓塞(止血)。生化汤兼顾了产后体质虚寒,出血与淤血并存的病理机制,补不留淤,活不伤血。

应用要点

生化汤加减常用于治疗产后疾病,如胎盘残留、人流及引产等阴道出血,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尿潴留,产后缺乳;及妇科疾病,如宫外孕,输卵管梗阻不孕症,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等。但临床应用本方,必须以中医辨证施治为指导,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加减应用,绝不可以现代医学病名为依据选用生化汤。应用要点:小腹冷痛,恶露不行。

本文Hash:d4b48d9dbdc304c4064c571db7acc9628f5b20c1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