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胎宝宝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孕妇的饮食与孩子的视力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您腹中的宝宝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要鼓励自己,多吃对孩子有益的食品。

油质鱼类女性怀孕时应多吃油质鱼类,如沙丁鱼和鲭鱼,她们的孩子就有可能比较快达到成年人程度的视觉深度。这是由于,油质鱼类富含有一种构成神经膜的要素HDA能帮助胎儿视力健全发展。第7~9个月到出生前后的胎儿如果严重缺乏HDA,会出现视神经炎、视力模糊,甚至失明。但不建议孕妇吃鱼类罐头食品,最好购买鲜鱼自己烹饪。孕妇每个星期至少吃一次鱼。

胡萝卜素的食品以及绿叶蔬菜多吃含胡萝卜素的食品以及绿叶蔬菜,防止维生素A、B、E缺乏。尤其是妊娠反应剧烈,持续时间比较长,甚至影响进食,呕吐的孕妇,一定要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孕期注意补钙,孩子不易近视缺钙的孕妇所生的孩子在少年时患近视眼的机率高于不缺钙的孩子三倍。因此,怀孕期间补充足够的钙是非常必要的。

均衡营养,不要偏食妈妈在哺乳期摄入过多的脂肪类食物,会导致母乳中锌缺乏,如果妈妈不重视对豆制品和胡萝卜素的摄入,会导致母乳中各类营养的不足,这些营养素对小儿的视力发育是很有益处的,会对孩子将来视力发育带来影响。因此,建议哺乳期的妈妈要做到均衡营养,要克服偏食的饮食习惯。

如果实在对一些饮食反胃,应该服用维生素A、胡萝卜素、绿叶蔬菜、豆制品和动物肝脏,这些辅食的吸收都有助于幼儿视力的发育。

如何护理让宝宝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问遍天下父母,谁不愿自己的宝宝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可要怎样才能如愿,未必人人都心中有数。

宝宝眼睛的发育规律宝宝的眼睛发育始于母亲肚子里,几乎在怀孕的第一天就拉开了序幕,属于最早开始发育的器官。与其他器官比较,发育的速度也名列前茅,可与大脑媲美。自出生到3岁的三年时间,首先完成眼的结构发育,而4~13岁的十年间,则完成眼的功能发育。所以,13岁以后的孩子,其视力跟成人已经相差无几了。

需要注意的是,受到形形色色内外因素的作用,宝宝眼睛发育有较大的易变性,包括生理性与病理性变化,其中屈光系统的改变最大。比如视力的发育就是从远视眼开始“起锚”,随着人体发育进程的完成而逐步达到正常视力。这就要求父母多用一分心思来关照孩子的眼睛。具体就是要抓住3个关键词:养、护、查。

刚才说过,孩子的眼睛发育变化较大,可塑性较强,父母要在保护方面给予“优惠”措施。特别是以下5个时间段,最容易遭遇病理因子的攻击,医学上称为关键期。

孕期孕早期的40天,是关键中的关键,你的孩子生下来后眼睛是否正常,有没有畸形就取决于这段时间。因为这6个星期正值眼睛发育的“奠基”阶段,最怕病毒(如风疹病毒、感冒病毒)、化学物质(如铅、汞等重金属)与药物(如保胎素),病毒会影响眼胚的发育,导致眼睛畸形,如独眼、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上脸下垂等。故此期的保护重点在于防止眼睛畸形,孕妈妈要注意避免病毒感染,不要接触或使用有害化学物质,用药要向医生咨询。

分娩前后胎儿眼睛受伤的几率大大增高。就说分娩吧,稍有闪失,即有可能给孩子带来终生憾事,如急产,产道压力过大,对新生儿脑组织和身体都有一定损害;产钳使用不当,夹中眼睛或视神经,将损伤眼球、神经,甚至造成眼球破裂;新生儿吸氧过量导致视网膜增生,诱发失明;产程过长,会造成孩子视网膜出血……故孕妈妈一定要到条件具备的正规医院分娩,并密切配合医生,以防不测。

新生儿期除了医生对新生儿的眼睛进行首次检查外,父母也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眼睛,如双眼的大小、外形、位置、运动、瞳孔色泽等;接近光亮时,宝宝是否有眨眼反应。目的是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先天疾患和问题,并给予合理处置。如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瞳孔呈白色,光线很难进入眼内,早期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应在出生后两个月内施行手术,以免延误而导致日后视力受损。

学龄前期主旨是保护眼睛免受伤害,如扎伤、烧伤和异物损伤。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活动能力增强,范围扩大,与危险因素接触的机会增多。父母要采取措施,教育宝宝不要拿着铅笔和小棍挥舞、奔跑,以免摔倒扎伤眼睛。大一些的孩子喜欢燃放烟花爆竹,从而对眼睛构成威胁,更要小心。此外,宝宝写写画画的多了,父母要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阅读、书写姿势。如坐姿端正,眼睛距书本1尺左右,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继续留神孩子的眼睛,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诊治。如斜视,最好在2岁内手术矫正。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散光)可引起弱视,6岁以前是最佳治疗时机。

本文Hash:03df2c4af0cb9b636f3964191aaf9da8354c795b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