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败血症的早期识别

由于新生儿期免疫功能尚不成熟,体内的屏障功能尚不完善,细菌容易在全身扩散,当细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时,则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使病情加重、凶险。但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临床症状不像较大儿童有典型表现,一些败血症的特征表现不出来,特别是早期因症状无特异性而易被家长忽视,没有及时送医院,被延误治疗;即使早期到医院就诊,由于败血症的明确诊断要抽血做血培养,所需时间较长,早期的非特异性表现使医生的诊断也较为困难。因此,早期识别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症状和体征对于让孩子能及时就诊及得到诊治十分重要。

尽管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它们是新生儿的一些异常表现,要早期发现败血症,就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异常表现,我们将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症状归纳为“三少”、“二不”、“一低下”。

“三少”即少吃、少哭、少动。少吃是指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或吸吮无力。母亲发现孩子吃奶不像以前吃奶那么迫切、那么有力,吃奶时间不足以前的一半时间长,吃牛奶的孩子吃奶量比平时减少了一半以上。少哭是指新生儿哭的次数减少或哭声低微。正常新生儿在尿湿后、饥饿时等不适情况下都会哭闹,而且哭声响亮。而败血症的孩子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有人把它形容为“猫叫”的低微哭声。少动是指新生儿四肢活动减少,或全身软弱。正常新生儿屈肌张力高,表现为四肢屈曲,你将手指放在他的手心,他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且四肢能自主出现活动。败血症的孩子四肢及全身软弱,你将他的上肢抬起后放下,他的上肢不是表现为屈曲明显的反应,而是会掉落下来,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新生儿疾病:败血症的早期识别"src="/uploadfile/2013/0627/20130627093846698.jpg"/>

新生儿疾病:败血症的早期识别

“二不”即体温不升及体重不增。体温不升是指新生儿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平时小儿手足温暖,败血症时小儿手足发冷。体重不增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因败血症使体重没有正常增长。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的时间在生后3-4天最明显,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以后逐渐恢复,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以后小儿每天体重增加约50克,满月时体重增长在750克以上。而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不增加。

“一低下”即反应能力低下,或精神萎靡。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微笑、注视、惊醒等,而败血症的小儿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昏昏欲睡,精神差。

除以上危险症状外,新生儿败血症可出现危险体征——黄疸。黄疸的特点是在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时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新生儿败血症并发黄疸是一个常见表现,甚至可能是唯一表现。因此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应怀疑败血症存在的可能。

此外,败血症的小儿可有局部感染灶,如皮肤脓疱疮或疖肿,或脐部有脓性分泌物等,败血症的致病菌正是从这些病灶进入血液的。有这些感染病灶容易引起父母的注意,也有助于败血症的诊断。但有许多新生儿败血症没有感染病灶,如羊膜早破、羊水污染,细菌经血或羊水感染胎儿;出生时由于产程延长使新生儿在产道受到感染等。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对小儿挑“马牙”、割“螳螂嘴”,使口腔黏膜损伤,致病菌从损伤处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症。

小编提醒: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要重视孕期保健,实行 院分娩,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识别

由于新生儿期免疫功能尚不成熟,体内的屏障功能尚不完善,细菌容易在全身扩散,当细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时,则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使病情加重、凶险。但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临床症状不像较大儿童有典型表现,一些败血症的特征表现不出来,特别是早期因症状无特异性而易被家长忽视,没有及时送医院,被延误治疗;即使早期到医院就诊,由于败血症的明确诊断要抽血做血培养,所需时间较长,早期的非特异性表现使医生的诊断也较为困难。因此,早期识别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症状和体征对于让孩子能及时就诊及得到诊治十分重要。

尽管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它们是新生儿的一些异常表现,要早期发现败血症,就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异常表现,我们将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症状归纳为“三少”、“二不”、“一低下”。

“三少”即少吃、少哭、少动。少吃是指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或吸吮无力。母亲发现孩子吃奶不像以前吃奶那么迫切、那么有力,吃奶时间不足以前的一半时间长,吃牛奶的孩子吃奶量比平时减少了一半以上。少哭是指新生儿哭的次数减少或哭声低微。正常新生儿在尿湿后、饥饿时等不适情况下都会哭闹,而且哭声响亮。而败血症的孩子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有人把它形容为“猫叫”的低微哭声。少动是指新生儿四肢活动减少,或全身软弱。正常新生儿屈肌张力高,表现为四肢屈曲,你将手指放在他的手心,他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且四肢能自主出现活动。败血症的孩子四肢及全身软弱,你将他的上肢抬起后放下,他的上肢不是表现为屈曲明显的反应,而是会掉落下来,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二不”即体温不升及体重不增。体温不升是指新生儿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平时小儿手足温暖,败血症时小儿手足发冷。体重不增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因败血症使体重没有正常增长。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的时间在生后3-4天最明显,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以后逐渐恢复,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以后小儿每天体重增加约50克,满月时体重增长在750克以上。而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不增加。

“一低下”即反应能力低下,或精神萎靡。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微笑、注视、惊醒等,而败血症的小儿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昏昏欲睡,精神差。

除以上危险症状外,新生儿败血症可出现危险体征――黄疸。黄疸的特点是在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时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新生儿败血症并发黄疸是一个常见表现,甚至可能是唯一表现。因此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应怀疑败血症存在的可能。

此外,败血症的小儿可有局部感染灶,如皮肤脓疱疮或疖肿,或脐部有脓性分泌物等,败血症的致病菌正是从这些病灶进入血液的。有这些感染病灶容易引起父母的注意,也有助于败血症的诊断。但有许多新生儿败血症没有感染病灶,如羊膜早破、羊水污染,细菌经血或羊水感染胎儿;出生时由于产程延长使新生儿在产道受到感染等。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对小儿挑“马牙”、割“螳螂嘴”,使口腔黏膜损伤,致病菌从损伤处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症。

因此,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要重视孕期保健,实行住院分娩,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如何识别新生儿败血症?

什么叫院内感染?啥叫败血症?新生儿是怎么感染的?我们怎么早期发现这种病?什么叫院内感染?院内感染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由于感染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医院感染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根据感染来源不同,院内感染又分两种: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感染。外源性感染即指外袭菌群引起的感染。包括: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和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他物品等环境污染造成的感染。医院内感染的途径或部位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皮肤伤口感染、血液感染等,其中血液感染(败血症)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是本文要说的重点。什么叫败血症?败血症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病灶。常见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克雷白菌属等。怎样识别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症状不典型缺少较大儿童患败血症的特征表现,没有发冷或寒战、弛张型高热和明显的中毒症状等,易被家长忽视,没有及时送医院,被延误治疗;体温不升手足发凉是指新生儿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平时小儿手足温暖,败血症时小儿手足发冷。哭声低微如“猫叫”败血症的孩子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吃奶减少吸吮无力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似乎不知饥饿,吮乳时间短且无力;全身软弱四肢少动本来新生儿屈肌张力高,四肢屈曲,或不停地活动,小手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败血症的孩子四肢及全身软弱,你拉他的上肢,也无明显的屈曲反应,你松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手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反应低下昏昏欲睡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惊醒、注视、微笑等;而败血症的小儿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甚至并发黄疸可能是唯一表现。局部或有感染病灶败血症的小儿可有局部感染灶,如皮肤脓疱疮或疖肿,或脐部有脓性分泌物等,败血症的致病菌很可能是从这些病灶进入血液的。免疫低下容易扩散由于新生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尚不成熟,体内的屏障功能尚不完善,细菌容易在全身扩散,当细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时,则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使病情加重、凶险。无论你的宝宝是否仍在住院,或者已经住院,只要观察到以上异常表现,都应该赶快报告医生或再就医诊治,及时合理地治疗还是大有希望。绝不可贻误时机,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本文Hash:279c4035303a68c7f17a24575575be73590e6e77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