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接种疫苗后发热宝宝应多喝水

乙肝、卡介苗、百白破、麻疹、麻腮风、水痘、流脑、肺炎……宝宝从出生到三岁之前,需要打的预防针不仅种类数量多,还很频繁。宝宝从一出生就开始打防疫针,几乎达到一月一针。但是很多宝宝在接种疫苗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应该做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听听专家的建议吧!

防止接种疫苗后发热宝宝应多喝水

专家指出,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发生低热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

这是因为,防疫针是为了预防疾病,多数是从相应的病菌中衍化出来,一旦疫苗在体内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作用,就可能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而诸如宝宝出现的低热情况,除了以上原因,还可能是由于感染导致出现上面的症状。约有3%~5%的宝宝(主要见于2岁以下儿童)注射疫苗5~12天后可出现反应。

宝宝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小孩的发热体温一般在38.5℃以下,持续1~2天,这时候宝宝身体的抗病(一般的病菌)能力会下降,如果没有多喂水、没有注意让宝宝多休息,会演变为感染引起的发热感冒。

对这些不适,专家建议,家长要密切留意接种孩子的全身反应和体温。如果宝宝出现低热,一定要给宝宝多补充水分,记住一个原则:撒尿的量至少要与平日的量一样或更多。对婴儿还要及时更换尿布,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发热加重或低热持续3天以上都不见好转,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剂,或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专家说。有些孩子在发热的同时还会出现散在的“皮疹”,一般而言,这些“皮疹”不需处理,经过一定时间可自行消退。

除此之外,专家建议家长,在小孩接种疫苗之后的10天是关键的观察期,家长要密切关注小孩的情况,关注小孩的护理。如果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疼痛,要尽量避免抓挠,并注意清洁卫生。

小编总结:读完这篇文章以后,在宝宝接种完疫苗后,对于不良反应的应付方法爸爸妈妈们应该已经心中有数了吧!接种疫苗后的10天是宝宝的重要时期,爸爸妈妈们应该密切关注宝宝的情况,同时当宝宝出现发热等不良情况时,爸爸妈妈们可以给宝宝补充更多的水分哦!

宝宝接种疫苗后常见反应

我们所说的预防接种就是将疫苗等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使机体产生抵抗感染的有益的免疫反应,以达到预防相应疾病的目的。但是,各种生物制品对于人体来说,毕竟是一种异物,接种后机体在产生有益反应的同时,有时也会产生一系列副反应。这些副反应大多无害,为一过性,2-3天可自行恢复。

如何看待疫苗接种的反应

多数情况下,一些人接种疫苗后会引起发热、注射局部红肿、疼痛或出现硬结等炎症反应,我们称这类反应为一般反应,也叫正常反应。这是由疫苗本身的性质引起的(各种疫苗均可引起),多为一过性的,不会造成组织器官不可恢复的损伤。这类反应往往不需处理,一般2-3天可自行恢复。

极个别人由于个体差异(如过敏体质者),接种某种或某些疫苗后可能发生与一般反应性质及表现均不相同的反应,如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生的无菌化脓;接种乙脑、麻疹等疫苗后出现皮疹、颜面部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接种某些活疫苗造成感染扩散等。这类反应我们称之为异常反应。异常反应的发生与受种者体质有密切关系,过敏体质者或免疫缺陷者往往更容易发生。

无论一般反应或异常反应,在大规模的人群接种中客观上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受种者或儿童家长主动向医生提供个体健康状况及既往免疫情况来减少上述两类反应的发生。

注射疫苗孩子的常见反应

注射疫苗,很多孩子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免疫反应,这就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和照料。

反应1:局部红、肿、热、痛

代表疫苗:注射类疫苗

几乎每种经注射接种的疫苗都可能引起这种局部反应。其中比较明显的如破伤风疫苗,还可能同时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注射部位有瘙痒感等反应。这些局部反应一般都比较轻微,大多在两三天后自行消退。

处理方法:用清洁毛巾热敷注射部位,可以减轻疼痛感和不适感。注意不要让宝宝抓挠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如果接种疫苗部位的红、肿、热、痛持续性加剧,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疼痛,说明有可能出现继发性感染,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反应2:发热

代表疫苗:百白破、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

这种发热一般在接种疫苗后的24小时内出现,发热的同时还常常伴有乏力、嗜睡、烦躁和周身不适等全身反应,少数宝宝还可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宝宝的体温都在38.5℃以下,持续1~2天。

处理方法:如果发热在38.5℃以下,宝宝没有其他明显不适,就不必进行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水,多休息,一般1~2天内体温就能恢复正常。如果体温超过38.5℃,同时还伴有较严重的烦躁、呕吐等症状,或体温2天后持续不退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要考虑是不是在此期间宝宝又受到了其他病菌的感染,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宝宝接种疫苗后的典型反应

  如果你的宝宝在接种疫苗后的几天内出现发烧、出疹子等异常情况,他可能不是生病了,多半是接种疫苗之后出现的正常反应。

  宝宝接种疫苗后的典型反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盛晓阳

  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和疫苗“亲密接触”了。1岁以内的宝宝,几乎每个月都要接种疫苗。预防接种可以使人体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使宝宝免受疾病的侵袭或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但是,它毕竟是通过人工的方法使宝宝接触某种病原体,像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等常用的减毒活疫苗,实际上就是人为地制造一次轻度感染,所以接种后或多或少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反应一、肿、热、痛

  代表疫苗

  宝宝接种疫苗后,注射处出现短暂的红、肿、热、痛的局部炎性反应是很常见的,几乎每种经注射接种的疫苗都可能引起这种局部反应。其中比较明显的如破伤风疫苗,还可能同时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注射部位有瘙痒感等反应。这些局部反应一般都比较轻微,大多在两三天后自行消退,属于接种疫苗的正常反应。

  处理方法,可以减轻疼痛感和不适感。注意不要让宝宝抓挠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如果接种疫苗部位的红、肿、热、痛持续性加剧,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疼痛,说明有可能出现继发性感染,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反应二

  典型疫苗、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

  接种疫苗后最常见的全身反应是发热。比较容易引起发热的疫苗有百白破、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其中以宝宝3个月时首次接种的百白破疫苗所引起的发热较为明显。而且,由于许多宝宝是出生后第一次发热,所以令很多新妈妈担心不已,不知所措。这种发热一般在接种疫苗后的24小时内出现,发热的同时还常常伴有乏力、嗜睡、烦躁和周身不适等全身反应,少数宝宝还可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宝宝的体温都在38.5℃以下,可持续1~2天。

  处理方法38.5℃以下,宝宝没有其他明显不适,就不必进行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水,多休息,一般1~2天内体温就能恢复正常。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同时还伴有较严重的烦躁、呕吐等症状,或体温2天后持续不退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要考虑是不是在此期间宝宝又受到了其他病菌的感染,这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相关文章 新生儿脐部流水需高度警惕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与临床 卫生纸不可给宝宝当尿布 第1页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反应三

  典型疫苗、水痘疫苗等

  皮疹也是常见的接种疫苗后全身反应之一。如接种麻疹活性疫苗后会出现类似麻疹样的皮疹;接种水痘疫苗后1个月内出现类似水痘的皮疹。这是因为这些疫苗本身是活性的减毒疫苗,接种以后可以引起类似相应疾病的轻度感染。脑膜炎疫苗、甲肝疫苗等也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皮疹,常常是一过性的。

  处理方法,而且大多可以在数天内自行消退,一般不需要治疗或处理。

  宝宝接种疫苗后的典型反应

  特别提醒

  ●极个别的宝宝有可能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异常反应,如注射部位化脓、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等。这些反应是极其罕见的,一旦发生异常反应,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时机,加重 情。

  ●在宝宝注射疫苗后,不要马上离开医院,而要观察20分钟左右,没有异常情况再离开。如果宝宝以前出现过不良反应,就更应如此。一旦出现意外,能够及时救治。

  接种卡介苗反应最明显

  接种卡介苗的反应比较特殊,持续时间也最长。接种后2~3天内,注射部位的皮肤略有红肿并很快消失。接种后2周左右,注射局部出现红色的丘疹和硬结,硬结大约有0.5~1厘米左右。随后硬结中央逐渐开始软化,形成带有类似黄色脓液的小疱,这个小疱可以自行消退,也可能破溃,破溃后的溃疡直径一般不超过0.5厘米,可能流出少量黄色液体,2~3周后逐渐结痂,痂皮脱落后形成一个略凹的皮肤瘢痕。整个过程大约为2~3个月左右。这些现象都是接种卡介苗的正常反应,不需要特别处理。在此期间仍然可以给宝宝洗澡。如果脓疱破溃,注意保持局部干燥,等待结痂就可以了。

  如果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局部皮肤红肿,溃疡严重,经久不愈,局部的硬结超过5厘米、溃疡部位3~4周后仍不愈合,或出现接种同侧腋窝下淋巴结异常肿大、表面皮肤发红等情况时,就应该带宝宝到医院诊治。

  相关文章 新生儿脐部流水需高度警惕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与临床 卫生纸不可给宝宝当尿布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本文Hash:fed3530c2a81f86c9b92ff4c946c1d7ef0790650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