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儿童自闭症的症状与识别

诊断儿童自闭症,一是人际关系障碍:孩子没有依恋行为,不理人,爱独自玩,像强强那样不爱缠大人。有人形容他们把父母视为“生活的工具”,要吃什么东西才去拉妈妈的手,平常没事就不理妈妈。这样的孩子对亲人和生人的反应没有很大的差别。对集体游戏活动不感兴趣,很少主动找人玩,很少主动参与一群人的交谈,也很少能和他人维持真正持久的友谊。随年龄增长,有些孩子会在人际关系上有所进步,但仍表现出对“人”不感兴趣的特征。

诊断儿童自闭症,二是沟通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即通常所说的语言发育迟缓。有些孩子是以不会说话到医院就诊的;或咬字不清,说话速度太快,音调太高或太低;只说个别字词而不说完整的句子;仿说现象明显,如背诵诗歌、广告词,或重复他人的问题;难以交谈,如被动回答,答非所问,重复提问,话题单一;人称代词错用,常常是不用人称代词,“我”与“你”混淆。在非语言沟通障碍方面,不使用眼神传达信息或感情,眼光常飘忽不定;不会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与妈妈或其他人交流。

诊断儿童自闭症,三是行为刻板:①对人、物的固定反应:对亲人或生人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应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待玩具或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或摆弄方式;对于某些物品有依赖性。②日常生活中有固定的仪式:往往表现在吃饭前后、睡觉前后、上厕所前后及出门前和刚回家时,会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这些都被称做仪式性的行为。③自我刺激:很多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固定的“使用方法”,例如斜眼看人,走路踮脚尖,玩自己的声音(叫、笑、自言自语),用手摸嘴唇、耳朵或身体其他部位,玩手指、拍手、跺脚、身体前后摇晃、原地转圈等。

诊断儿童自闭症,四是对外界反应异常:①反应过弱:很多的父母形容孩子“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因而有过带孩子去看耳鼻喉科的经历。他们常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若无其事的样子,好象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②反应过强:也有一些孩子,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微小的改变,以及一般人不以为然的小刺激,他们却有很强烈的反应,如用双手捂住耳朵,好象能听到旁人感觉不到的声音刺激,也有人对某些气味、色彩、形状、质感等反应过于兴奋或恐惧。

自闭症儿童的症状与治疗

  少儿的自闭症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的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病变所引起的综合症。症状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和语言交往障碍,以及兴趣和行为的异常。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其 常见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脑器质性病变、社会心理因素等。由于儿童孤独症起病年龄早、症状特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至今也没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现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过行为干预和特殊教育训练等方法,来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临床上比较有效的具体干预方法有行为干预、结构化教育、语言训练等。

  自闭症的主要症状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自闭症的治疗

  一般说来,孤独症患儿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是否用药、是否训练等多种因素有关。

心理学研究发现,孤独症的实质的损害是认知障碍,表现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为上。分享性注意是指与他人共同分享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当孤独症面对一种物品时不是与他人分享兴趣,而是要得到它,这种障碍是孤独症的早期症状之一。就象在前面第一部分中讲到的那样,不会进行扮演性游戏也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能发现早期症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会对预后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孤独症患儿没有独立交往的能力,不会根据环境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这种障碍随着年龄增大显得更为突出。伴有严重智力低下者,无任何言语功能、无法克制和难以治疗的尖叫、自伤等行为持续存在,直接威胁着生存,给教育和干预带来障碍,作为家长,是很容易辨认出孩子的这些异常的。

  一部分患儿到青春期以后症状可有改善,古怪刻板的行为减少,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或多或少地提高。但仍表现为与人交往困难,独来独往,回避他人;在不涉及社交能力时,也能干好某些简单、机械的事情。
早期或在确诊为孤独症之前已有较好的语言或言语功能者预后较好。尽管疾病本身使他们发展语言的潜能受到限制,但他毕竟是具有这种潜能或基础,使用药物效果比较好。

  观察到高功能水平孤独症预后较低功能水平为好,报道16名6岁以下,IQ大于65的孤独症患儿,有半数可完成大学学业,能独立生活。即使是高功能水平孤独症儿童,其业余活动面或活动内容也是有限制的,不会做建设性的决策或提建设性意见。
伴有其它疾病者如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癫痫、肝肾损害、结节性硬化等预后较差,伴有听力受损、特殊 活技能问题者预后较差。   

儿童自闭症的症状与治疗

儿童大脑发育有两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3岁左右,这时大脑快速发育,脑容量可达到成年人的70%以上,思维理解能力开始分化,各项功能进步明显;第二个阶段是7~8岁左右,这时大脑基本发育成熟,脑容量也基本接近成人水平,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儿童孤独症发病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理解能力减退,尤其是对语言的理解力较差,因此表现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综上所述,孤独症的最佳治疗时机应为36~48个月,因为此时大脑的分化刚刚开始,许多功能还不完善,其可塑性是最大的。所以在这个阶段治疗成功的几率最大,效果也最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功能可塑性降低,许多功能分化结束,再重新分配就很困难,治疗效果也随之降低。

有许多家长对孤独症的发病及其预后不是很了解,在中国大部分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有些父母即使发现了孩子的异常表现,也没有引起重视,因为他们没有接触过正常儿童,不能切身体会到正常儿童的发育规律,这也造成了就诊时间的推迟。据统计,中国孤独症患儿平均诊断时间要推迟6个月左右,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疾病的程度加重。还有一些医生对孤独症的认识比较落后,宁可认为是单纯的语言发育迟缓,也不愿意承认是孤独症,这也人为地推迟了诊断时间。孤独症的治疗,干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特点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第一,出现退化现象。有许多患儿两岁以内发育正常,到30~36月时出现功能倒退,即原先有的功能突然很快消失(尤其是语言退化最明显,其次是大小便的功能退化。这时家长应该意识到为什么自己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能力却没有进步?第二,各项功能停留在2~3岁左右。一部分患儿虽然没有明显的功能退化,但是其能力发育,从2~3岁开始就没有进步,思维能力也在此基础上停滞不前。以上两种特征都是其他疾病所没有的。从此可以看出,儿童孤独症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症状有所减轻甚至好转,这仅仅只是一些家长的美好愿望而已。

因此,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发育不同,出现社交障碍、兴趣爱好狭窄、行为动作单调刻板、言语发育迟缓等时,应该及时到正规专业机构诊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本文Hash:ed5f29f0c2967c674ae7904b97144ce44756348f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