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咪你今天肚子痒了吗

孕妈咪,你今天肚子痒了吗?

秋天是冷热交替的季节。经过夏天的酷暑之后,皮肤经过长时间的暑气侵扰,特别需要休养生息,但是秋天的气候干燥再加上自身体内水分不足,很容易出现皮肤问题。另外在整个妊娠期间,随着胎宝的不断长大,以及孕妈妈内分泌的变化,孕妈的皮肤也在“千变万化”,肚子痒,也就很容易缠上你了。

一、孕期肚子痒?别挠!

蜜蜜豆:“从35周肚皮就开始痒痒了,之前听人家说孕期肚皮痒的话千万不能挠,一挠生完孩子就会有纹了,所以一直比较注意,但是现在我实在受不了了。”

石榴花开:“如今孕6月了,突然肚皮老是痒,忍不住去抓,却越抓越痒,虽然知道不能去抓,会让小宝宝在肚子里不舒服,怕导致脐带绕胫,可是那种痒就是忍无可忍,肿么破啊。”

【小编解答】

怀孕的女性在怀孕后期,肚子会让宝宝撑出类似伤疤一样的疤痕,有时候会很痒,严重的时候痒的让人心烦不安,这种情况孕妈咪们一定不要狠挠,更不能乱用药。

在不同的季节,孕妈咪会有不同的皮肤问题,如夏季,因气候潮湿,流汗多,容易出现湿疹或皮肤毛囊炎等病兆;秋冬季节,则因为皮脂分泌减少,皮肤显得干燥,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皮肤龟裂,而引发冬季湿疹或缺脂性湿疹等,这些症状会在全身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所以,应对孕期肚子痒,根据季节找准病因是关键。

二、给肚子止痒,看准病因是关键

秋天干燥,皮肤问题很容易拉起警报。虽说很多孕妈咪都会在孕期肚子痒,但是可别随意对待,拨开重重迷雾,肚子痒的原因有很多,想要止痒,对症下药是关键。

·妊娠皮肤症

15%以上的孕妇可能碰到这种皮肤病。全身都可能发痒,一般是在怀孕六七个月时发作。皮肤上除了有痒感之外,没有任何变化,不会出现疹子和水泡。致病的原因,一般认为和怀孕期间雌激素的增加有关,对胎儿并无影响。

【应对策略】:孕期注意卫生,保持皮肤表面干净,冬天洗澡后可适当涂些润肤露。对于腹部妊娠纹可少量涂些橄榄油,预防或减轻局部瘙痒。不要用手抓挠,以免形成结痂,使症状加重,可以用温水毛巾热敷后涂些炉甘石洗剂。一些化学品刺激、不良卫生习惯如穿着不透气的化纤内衣等,也可诱发瘙痒,均应注意。

·妊娠皮疹

大约2%的孕妇可能患该病,通常在怀孕第4个月到第9个月之间发生。皮肤上会出现小红疹,最常发于四肢,看起来像虫咬。有些孕妇以为是宠物身上的虱子或跳蚤造成的,实际上是怀孕本身造成的,对胎儿无影响。

【应对策略】:防治妊娠期皮疹,首先要保持皮肤的洁净,经常洗浴,得了皮疹切不可用手抓挠,最好立即就医,检查清楚是什么病以后再用药,胡乱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防治皮疹最好就是孕期应该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清洁身体。

·妊娠中毒性皮肤疹

患病率大约是1%,大都生在身材矮小肥胖的孕妇身上,最常在妊娠纹出现时发生。目前认为可能和荷尔蒙分泌不平衡有关。值得安慰的是,这种皮肤痒并不会伤害胎儿。

【应对策略】:多吃滋润的食物。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的时候,由于皮肤过渡的扩张,出现像类似于蚯蚓的条形的妊娠纹,这样皮肤弹力纤维的断裂会使孕妇发生瘙痒的感觉。孕妈通过饮食可以增加皮肤的弹性,预防妊娠纹引起的皮肤瘙痒,孕期要避免吃过量的甜食和煎炸食品,可以多吃一些对胶原纤维有力的食物,如猪蹄、果仁,多吃蔬菜水果。

· 妊娠期丘疹性皮肤炎

发生率很低,全身各部位都可能发病,患病时,全身皮肤会出现疹子。该病发生的原因,现在仍不清楚,但可能会造成流产或胎死腹中,因此要特别小心。

【应对策略】:患病孕妈可外用激素类软膏来控制剧烈的瘙痒症状。治疗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控制皮疹有效,有时较大剂量的强的松(每日100毫克),可致死胎率下降至12%以下。有人认为己烯雌酚更为有效,但另一些专家认为己烯雌酚可使生下的女婴患阴道癌的危险性升高而不可使用。

·妊娠痒疹或湿疹

前者是由于母体对于孩子体内来自父亲的那部分基因、染色体产生排异反应而引起的,除了肚皮发痒外,大腿甚至上肢都可能出现皮疹和感觉瘙痒,有的还会出现色素沉着。而后者常见于爱出汗、代谢旺盛的孕妇,或是肥胖的孕妇。

【应对策略】: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会加重瘙痒,所以孕妇首先要减轻精神负担,避免烦躁和焦虑不安;避免搔抓止痒。因为不断搔抓后,皮肤往往发红而出现抓痕,使表皮脱落出现血痂,日久会导致皮肤增厚、色素加深,继而加重瘙痒,甚至还能引起化脓性感染;洗澡时切忌用温度过高的水或使用碱性肥皂使劲擦洗,因为这样会加重瘙痒;防止食物因素的刺激,如少吃辣椒、生姜、生蒜等刺激性的食物。海鲜的摄入要适量,因为海鲜能加重皮肤瘙痒。

·胆汁淤积

在医学上,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就是由于妊娠期胎盘产生大量的雄激素,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功能,排泄胆汁的功能减弱而导致胆汁淤积,胆栓形成,使胆汁酸、胆红素返流入血液,而导致一系列孕晚期浑身痒痒的临床症状。

【应对策略】:

孕妈咪也不必过于紧张,只要配合治疗,恢复肝功能,降低胆酸水平,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并采取措施,确保胎儿宫内安危,积极调理,是能够安全分娩的。

另外,患有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孕妈,为了预防产后出血,产前可补充维生素K。孕期注意休息,列入高危妊娠管理,进行系统监护,积极作对症保肝治疗和适时终止妊娠。注意患者胆酸浓度变化,一旦异常升高变化,应及时配合医师终止妊娠,防止胎死宫内。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消胆胺对止痒有一定效果,苯巴比妥不但可以减轻瘙痒,还有助于夜间入睡。

孕妈咪今天你喝牛奶喝对了吗

孕妈喝牛奶的好处

1、补钙的最好方法是喝牛奶。牛奶中的钙最容易被孕妇吸收,而且磷、钾、镁等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的比例也十分合理。每100克牛奶中含有约120毫克钙。孕妇每天喝200~400克牛奶,就能保证钙等矿物质的摄入。

2、晚上饮用,安神助眠。晚上饮用牛奶可,在饭后两小时或睡前一小时,这对睡眠较差的人可能会有所帮助。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具有一定的助眠作用。

孕妈咪今天你喝牛奶喝对了吗

睡前一杯奶安睡到天亮

睡前喝较好,牛奶中含有两种过去人们未知的催眠物质,其中一种是能够促进睡眠的以血清素合成的色氨酸,由于它的作用,往往只需要一杯牛奶就可以使人入睡;另外一种则是具有类似麻醉镇静作用的天然吗啡类的物质。所以,如果在早晨饮奶,就必然会使人的大脑皮层受到抑制,使孕妈咪白天犯困。

此外,早晨饮奶也不利于消化和吸收,这是因为牛奶的蛋白质要经过胃和小肠的分解形成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而早晨空腹状态下,胃、肠的排空是很快的,因此牛奶还来不及消化就被排到了大肠。所以营养专家们认为,牛奶最好在傍晚或临睡之前半小时饮用。

牛奶不能与四种食物同食

橘子:喝完牛奶后不应该立即吃橘子,起码在一个小时之内不能马上吃橘子。因为在牛奶中的蛋白质一旦与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会发生凝固,从而影响牛奶的消化与吸收,除了橘子之外,在喝完牛奶的一个小时之内都不应该立即食用任何的酸性食物。

果汁:很多人都喜欢将果汁与牛奶混搭在一起饮用,以为能增添新的口感以及营养。但专家指出,如果加入过量的果汁在牛奶中,就会与大量的酪蛋白发生凝集、沉淀的情况,从而导致人体难以消化以及吸收。如果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以及腹泻等情况,因此在牛奶中不要过量的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

糖:喝牛奶的时候千万不要再额外的添加糖,特别是在牛奶加热的情况下如果放入糖的话,就会使牛奶中的赖氨酸与果糖反应,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赖氨酸,有害于人体。就算要加糖也不要在加热的过程中进行,你不妨等到牛奶煮好后稍凉些,这个时候放糖才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巧克力:巧克力味的牛奶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但你可知道这是非常错误的搭配方式。在牛奶中含有丰富蛋白质和钙,而巧克力含有草酸,如果两者搭配在一起食用的话,就会结合成不溶性草酸钙,极大影响钙的吸收,甚至会出现头发干枯、腹泻、生长缓慢等现象。

孕妈咪今天你喝牛奶喝对了吗?

牛奶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是孕妈妈补充营养的重要食物之一,但是,在喝牛奶上是很有讲究的,只有正确的喝牛奶才能保证孕妈妈自身和胎宝宝的营养补充。下面就介绍一下孕妈妈要怎样和牛奶才正确?

【喝牛奶的时间】

一、晚上睡前最好

牛奶中含有两种能有效催眠的物质,因此,孕妈妈可以在晚上睡觉的前一小时左右喝一杯牛奶,这样能有效的改善孕妈妈的睡眠质量,同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质,是孕妈妈补钙的首选食物。

二、不宜清晨喝

早上是不宜喝牛奶的,因为早上和牛奶会不利于牛奶的消化和吸收,空腹时肠胃的排空功能会很快,因此,孕妈妈喝了牛奶后会很快进入大肠,影响了正常的营养吸收,而且还会造成孕妈妈白天困倦。

【牛奶不能与四种食物同食】

一、橘子

喝完牛奶后不宜马上吃橘子,至少在喝完牛奶一小时内是不能吃橘子,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和橘子中的果酸发生反应,从而影响了孕妈妈对牛奶的消化和吸收,其实不光是橘子,任何酸性食物都不宜在喝完牛奶的一小时内食用。

二、果汁

很多人喜欢将果汁和牛奶混在一起喝,认为这样做既能提高口感,又能增加营养。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因为果汁和牛奶会发生凝集、沉淀的反应,造成孕妈妈很难吸收营养,甚至还会出现消化问题。

三、糖

喝牛奶时不能额外的添加糖,尤其是在牛奶加热的时候更不能放糖,否则会造成牛奶和果糖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有毒的物质,只有等牛奶加热好放凉的时候放糖才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四、巧克力

巧克力加牛奶是很多人都喜欢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巧克力中含有草酸,而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两者放在一起会影响钙质的吸收。

温馨提示:以上就对孕妈妈健康喝牛奶的相关介绍,相信孕妈妈现在对怎样喝牛奶有了新的认识了。另外,牛奶在加热的过程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造成营养大量流失。

本文Hash:9fdd9e6b53d45f427a61ea40531bdc5fe29167ab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