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新妈如何防治“阴吹”

有些妇女到妇科门诊求医,很难为情地告诉医生,近来发现自己的阴道里时常有气流冲出,有时伴有“卟卟”的响声,状似肛门“放屁”一样,弄得她们很紧张。还有的向医生抱怨,在过性生活时,双方兴致正高,不料阴道突然发出一声响,好像有空气从中排出。夫妻俩相顾愕然,不知是哪儿出了问题。凡此种种,令人尴尬不已。

某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冯崇廉说,这种阴道排气的情况叫做“阴吹”,多发生于已生育的妇女。不管是分娩、性交太频以及炎症等,都可能导致阴道肌肉弹性变差,使得本应紧紧贴合在一起的阴道壁之间出现空隙,而其中的气体要穿过紧紧闭合的阴道口冲出去,就会发出“卟卟”的声音。

妇女产后易患“阴吹”

冯崇廉说,正常的阴道是紧紧贴合在一起的,阴道口就像两扇紧闭的大门。但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使得阴道因过度扩张而松弛,甚至失去弹性,这样,阴道前后壁不能紧密贴合,有些还形成空腔,就容易出现“阴吹”的情况。一般来说,很多妇女在产褥期能够恢复正常,但也有一部分产妇不能完全复原,特别是分娩时产程过长、胎儿较大或骨盆偏窄的孕妇。

除了生育过的妇女易患“阴吹”,性生活过于频繁,也会导致阴道肌肉因频繁收缩而过劳,从而出现松弛的状况。进行人工流产术时,需要先用工具把阴道撑开,这种情况下,也可能因阴道松弛引发“阴吹”,尤其是一些反复多次流产的妇女。

便秘会加重“阴吹”症状

便秘会加重阴吹症状。便秘会使得患者腹压升高,腹部像一个充气的气球一样积压阴道。如果患者阴道中本来就有少量气体,这时就会被挤压出来并发出明显的声响。

此外,阴道感染厌氧菌、滴虫或某些会产生气体的杆菌后,也会出现“阴吹”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阴道排出的气流多较微弱,而更主要的是有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或阴道不适的感觉。这是由于感染阴道的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并存于阴道内,当体位改变或增加腹压时,这些气体即从阴道里排出。医生提醒,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看妇科,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阴吹”是一种脾虚的表现,产后失调的妇女,往往伴随脾虚,虽然损伤不严重,其肌肉恢复也较慢。在上述情况下,当阴道形成负压(如仰卧、吸气等)时,空气即进入阴道最深处,当起身或增加腹压时,空气即从阴道排出,并常有响声。这时可以服用由党参、白术、当归等组成的补中益气汤。此外,有些妇女“阴吹”是由肝气郁结引起,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逍遥丸。

至于因阴道炎症出现“阴吹”的病人,在中医看来就是“下焦湿热”,往往伴随口苦、口干、舌苔黄厚、舌质红、腰酸等症状,这时可以服用包括黄柏、苍术等的“二妙散”以及“八正散”等。

如何防治“阴吹”?

冯崇廉说,首先要注意产后调理,食用一些益气健脾活血的中药,让产道尽快恢复;此外,要注意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以防感染病菌;饮食上,可食用党参、茯苓、淮山、陈皮、扁豆等健脾的食物,经常饮鸡汤,鸡汤有扶正的功效,对产妇恢复身体非常有益;最后,保持大便通畅。

产后新妈妈如何防治产后盆腔静脉曲张

盆腔静脉曲张,是指盆腔内血管壁弹性消失、血流不畅、静脉怒张弯曲的一种病变,此种疾病好发于产妇和体质较弱的妇女。

造成盆腔静脉曲张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由于妊娠期子宫长大,压迫盆腔血管,血液回流受阻。产后如果休息不当,盆腔血管恢复不良,再加上产后久蹲、久站、久坐、长期便秘等,也会使盆腔静脉曲张加重。

盆腔静脉曲张也可造成下腹疼痛、恶露多、月经过多等。因此应加强产后休养,加强腹肌、盆底肌肉和下肢肌肉的锻炼。具体方法有:产后注意卧床休息,随时变换体位,最好采取侧卧位;避免长时间的下蹲、站立和坐;保持大便通畅;可按摩下腹部;进行缩肛运动,将肛门向上收缩;在可能的情况下,卧床采取头低脚高位。

新妈妈如何防治产后关节痛?

一、颈部疼痛

1、病因:因长时间低头照料宝宝所致。

2、穴位:

●风池穴,相当于头部两侧后发际角凹陷处,左右各一。

●风府穴,相当于两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3、方法:自己用两中指同时点揉两侧风池穴;用中指点揉风府穴。以感觉酸胀为度。

注意:

●平时可在椅子上坐稳,上半身固定,以360度轻柔、缓慢地活动头、颈部。

●避免长时间低头。避免半倚在床沿和沙发扶手上。枕头宜低且柔软。

●避免颈部吹风、受凉。

二、背腰部疼痛

1、病因:抱孩子受力;弯腰劳累,如为宝宝洗澡、换尿布;受凉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2、穴位:背腰部范围较大,可以取整个背腰部或阿是穴。

3、方法:患者俯卧位。请家人用手掌在脊柱上自上而下进行掌揉,至皮肤温热。用两拇指在肩胛骨中点凹陷处(相当于天宗穴部位)指揉,以酸胀为度;或用手掌掌揉,以局部温热为宜。双手掌心贴于两侧腰肌上,掌擦腰肌,感觉微烫即可。此法亦可自己操作,操作时可用少许粉或油涂在皮肤上,不要擦破皮肤。

注意:

●平时可做扩胸运动缓解背部疼痛;做弯腰、晃腰运动缓解腰部疼痛。

●睡觉时使用硬板床,并注意腰部保暖。适当、适量运动和锻炼。

三、臂部疼痛

1、病因:因抱孩子喂奶或抱孩子睡觉时肘部受力而致。

2、穴位:曲池穴。相当于肘部弯曲呈90度时,肘关节上部中点处。

3、方法:用另一只手拇指指揉曲池穴。若疼痛范围比较大,可以用手掌进行掌揉,3~5分钟。

注意:平时不要过于劳累,并注意保暖。可配合做肘部外展、外旋锻炼。

四、肩部疼痛

1、病因:抱孩子劳累;喂奶时受凉。

2、穴位:肩关节周围疼痛部位,我们称之为阿是穴。

3、方法:用手指指揉痛点或手掌掌揉疼痛区域进行治疗,以局部酸胀或温热为度。

注意:可以配合用热毛巾或布包热水袋做局部热敷治疗,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烫伤皮肤。还可适当做摇肩锻炼。

五、手部疼痛

1、病因:抱孩子过度活动和劳累所致;受凉,尤其是劳作后立即接触凉水。

2、穴位:以阿是穴(痛点)为穴。

3、方法:热水泡浴后用指揉法治疗,1~3分钟。

注意:平时可以适当活动手指和手腕部。

本文Hash:94efc25fda590baa665bd4275f6be6f95a5fe3e5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