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前准妈妈需要准备什么

都说不打无准备的仗,眼看着分娩在即,塞得满满的待产包、温馨的宝宝房、各类产后用品都已经准备得井井有条,可是,除了这些“硬件”之外,准妈妈也别忘了做好一些“软件”准备哦!

分娩前准妈妈需要准备什么

软件一:入院演练

相信在临近预产期的时候,准妈妈都已经整理好了待产包,一些相关的证件也都摆放在了手边。但是以下事项你是否也该考虑一下:

1、临产时,应该什么时候给医生打电话?

2、医生和护士下班后如何能找到他们?

3、是先给医生打电话还是直接去医院?

4、家离医院大致有多远?

5、该乘什么交通工具去医院?

6、在上下班时间交通拥挤时,从家大约需多长时间到达医院?

7、是否预先演练过去医院的路程和时间?

8、寻找一条备用的路,以便当第一条路堵塞时能有另外一条路供选择,尽快到达医院。

软件二:了解临产征兆

预产期虽然早就铭记在心,可是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按时报到。准妈妈有必要了解一些临产征兆,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一般说,即将分娩时子宫会以固定的时间周期收缩。收缩时腹部变硬,停止收缩时子宫放松,腹部转软。另外,还有一些变化也许不为人们所重视,举例如下:

1、感觉好像胎儿要掉下来一样,这是胎儿头部已经沉入产妇骨盆。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分娩前的一周或数小时。

2、阴道流出物增加。这是由于孕期粘稠的分泌物累积在子宫颈口,由于粘稠的原因,平时就像塞子一样,将分泌物堵住。当临产时,子宫颈胀大,这个塞子就不起作用了,所以分泌物就会流出来。这种现象多在分娩前数日或在即将分娩前发生。

3、水样液体的涓涓细流或呈喷射状自阴道流出。这叫做羊膜破裂或破水。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分娩前数小时或临近分娩时。

4、有规律的痉挛或后背痛。这是子宫交替收缩和松弛所致。随着分娩的临近,这种收缩会加剧。由于子宫颈的胀大和胎儿自生殖道中产出,疼痛是必然的。这种现象发生在分娩开始时。

软件三:辨别真假分娩

有的准妈妈会时而出现分娩的假象,或子宫无规律的收缩,无意间上演了一场“狼来了”的故事。为了避免到时候虚惊一场,要事前懂得辨别真假分娩的大致差别。

宫缩时间

无规律,时间间隔不会越来越小有固定的时间间隔,随着时间的推移,间隔越来越小,每次宫缩约持续30—70秒

宫缩强度

通常比较弱,不会越来越强。有时会增强,但然后又会转弱。宫缩强度稳定增加。

宫缩疼痛部位

通常只在前方疼痛先从后背开始疼痛,而后转移至前方。

运动后的反应

产妇行走或休息片刻后,有时甚至换一下体位后都会停止宫缩。不管如何运动,宫缩照常进行。

软件四:了解分娩过程

生孩子究竟要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临近分娩,准妈妈对此既期待又担忧。分娩通常分为三个连续的过程,还是先让我们来大致上做一下了解吧。

第一产程:从有规律的子宫收缩起,至宫颈口完全扩张达10cm,能使胎头娩出为止。这一过程对于初产妇来说需要4—24小时。

第二产程:从宫颈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为止。初产妇需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后到胎盘娩出为止。初产妇需10分钟到一个半小时。

软件五:做好对疼痛的思想准备

分娩是自然的生理现象,分娩痛是生理性疼痛,一般人都可以忍受。但很多妈妈对生孩子的疼痛怀有深深的恐惧心理,有些妈妈甚至因此想要 择剖腹产。其实,只要对分娩疼痛多作了解,明白为什么会疼?疼痛的程度如何?哪些原因会令疼痛加剧?又有哪些方法能减轻疼痛?……这么一来,怕疼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分娩前准妈妈需要准备什么

原因一:孤独感作祟。

解决方法:在分娩过程中准妈妈会非常希望有人陪伴在身边,从精神上给予支持,这样会减轻疼痛感。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允许孩子他爸进产房陪产了,你可以选择这样的医院分娩。

原因二:过于疲劳。

解决方法:在疼痛的间隙准妈妈应该抓紧时间休息,或者吃一点流质食物,补充体力,借以应付下一次宫缩时的疼痛。

原因三:心情紧张或急噪。

解决方法:准妈妈在宫缩间歇期间要注意精神放松,在宫缩时注意吸气(深呼吸)。最好在怀孕的时候参加准妈妈培训班,学习并掌握分娩呼吸训练法。

原因四:怕痛。

解决方法:准妈妈在疼痛来临时应尽量使注意力分散,不要总是想着宫缩会如何疼痛,要多想想即将出生的小宝宝。

原因五:对分娩的无知。

解决方法:准妈妈在分娩前应多阅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多向别人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参加分娩学习班等。

Tip:药物以外的止痛办法

1、心情放松,深呼吸。

2、让孩子他爸按摩或使劲挤压后背部。

3、频繁变换体位。

4、后背部放个冰袋。

5、用网球当按摩器。

6、口中吸或含上冰块,保持湿润。

7、看电视、玩游戏、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

8、当宫缩越来越频,越来越痛时,放慢呼吸或做深呼吸,间歇期间注意休息。

9、如果你感到热或已经出汗,用凉爽的湿毛巾擦一擦脸。

软件六:找好月嫂

如果家里缺少人照顾,那准妈妈可得提早准备好找月嫂的工作了,别等到孩子出生快出院了才着急这件事,因为合你心意的月嫂可不是那么容易被你找到的。

寻找月嫂可参照以下几个方法——

1、医院挂钩企业。一些医院的妇产科病房外都会放置一些月嫂公司的资料,这些公司一般都具有良好的信用。

2、朋友推荐。向“过来人”不耻下问,让朋友们推荐,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选择。这样的情况是最让人放心的。

3、多多比较。在相关的网站看看其他妈妈们对各家月嫂公司的口碑如何,在进行详细的比较后筛拣拾和自己的。

4、通过家政中心。你可以把找人的工作交给信誉良好的家政公司,让他们帮你细细挑选。别忘了提前面试。可以的话先试用两天。

Tip:

我们国家已经对月嫂行业出台从业资格标准了,找月嫂的时候最好到正规的月嫂公司去找,合格的月嫂要具有《身份证》、《健康证》、《月嫂从业资格证》(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考核颁发的,可记下证件号上网查查真假。)

小编总结:准妈妈可都要认真做好以上的软件信息,这样才能为顺利分娩增加更多的成功几率。

待产包:准妈妈在分娩前要准备什么物品进入医院

分娩对于准妈妈来说,都是非常辛苦的,很多产妇都很想知道哪些是进产房需带物品?

进产房需带物品——补充体力类

爱吃的小零食:准妈妈可以携带一些平时爱吃的小包装零食进备产室。在阵痛的间歇期吃一些,有助于妈妈们及时补充能量,保持体力。

巧克力:巧克力营养丰富、热量大,极易被人体吸收并迅速转化成热能,因此被美国产科医生视为最佳的分娩供能食品。

功能性饮料:生产会让准妈妈缺乏食欲,喝一些功能性的饮料,如红牛,可以及时地补充体能和热量。

待产包:准妈妈在分娩前要准备什么物品进入医院

进产房需带物品——安产类

毛巾:生产是个体力活,任何季节都会让产妇全身冒汗。带条毛巾进去,不但能拿来擦汗,也可以被准妈妈握在手中或咬在嘴里,可以说是安产类用品的最重要的!

进产房需带物品——转移注意力类

口香糖:口香糖可以刺激味蕾,让妈妈们感觉口中清凉。另外,在阵痛最厉害的时候,妈妈们可以用狠狠的咀嚼让心情放松下来。

杂志或者音乐播放器:产妇如果能彻底放松自己,可以省掉许多的体力消耗。建议妈妈们携带一些能让自己感到轻松的东西,如杂志、MP3等。在文字或者音乐的环绕中转移对疼痛的注意。

发夹或者橡皮筋:提醒长发的妈妈们准备好发夹或橡皮筋。固定发型或扎起头发虽然不能缓解产痛,但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如果因为这些糊在脸上的头发而烦躁,只会让你觉得分娩是个痛苦的过程。

进产房需带物品——舒缓疼痛类

按摩器:可按压背部及腰部的经穴来达到舒缓疼痛的效果。如果没有准备按摩器或者觉得带着不方便,也可以用指压的方法按摩相应穴位。

分娩球:分娩球上的做一些体味动作,有助于胎儿的下降,缩短开宫口的时间,

小编点评:准妈妈在孕36周前把进产房带物品准备好,与待产包放在一起,做好随时进入产房的准备哦,需要带一些缓解疼痛的物品也要记得带上哦。

准妈妈准备分娩前需要注意的十大要素

准妈妈在临产前需要注意该注意的,避免应避免的事情。

1、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地去迎接分娩挑战,不害怕、不紧张、不听不看刺激性强的新闻和影片。

2、每天洗澡,清洁身体,修剪指甲,但要注意安全,不宜长时间地进行热水浴。

3、严禁性生活,防止胎膜早破和早产。

4、禁止做大动作,如追赶、拥挤、登高。

准妈妈准备分娩前需要注意的十大要素

5、避免独自长时间外出。外出要有人陪伴。万不得已独自外出,需要先告知家人或留纸条通知家人,以防突然临产。

6、保证营养、休息。饮食要高营养、低盐分,多食牛奶、鸡蛋、鸡汤等。要保持充足睡眠,积累体力,尤其是午餐营养定时,它对分娩有益。

7、清点入院所需用具,妥善安排分娩回家后所需用具。

8、把出院时自己和孩子所需的物品放置于显眼位置,以便于丈夫寻找。

9、进一步熟练分娩的辅助动作,练习呼吸技巧。

10、临产前食用巧克力产妇在临产前适当食用巧克力,对母婴均有益处。在美国,许多医生和营养学家已把巧克力誉为产妇最佳的“分娩食品”之每一个产妇在分娩时都需要耗费极大的体力,消耗许多能量。一般来说,正常产程约需要12—16小时。所以,产妇要保证有足够的体力,才能顺利分娩。

巧克力营养丰富,每100克巧克力中含有碳水化合物50克左右、脂肪30克左右、蛋白质5克以上,还有较多的锌、维生素以及碳水化合物,能在很短时间内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其被消化和吸收的速度是鸡蛋的5倍,能迅速产生大量热能,供人体消耗。产妇如果在临产前吃上两三块巧克力,分娩过程中体内就能产生很多热量,补充所消耗的热量,以保持体力。

总之,准妈妈在临产前要把身体的每个部分都调到最佳状态来迎接宝宝的到来。

本文Hash:1c2b455de48d9df9444de7f03061bf2f4852397b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