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的危害要足够重视

我们都知道羊水是胎儿赖以生存的子宫内坏境,但如果出现羊水栓塞,这一胎儿的保护屏障也会成为危害胎儿的“杀手”,那么什么是羊水栓塞呢,又应该如何预防呢?

羊水栓塞的危害要足够重视

羊水栓塞是怎么一回事

所谓“羊水栓塞”,是羊水及羊水中的成分,如胎粪、黏蛋白、毳毛、鳞状上皮、胎脂等,通过破损的宫颈内膜动脉、胎盘附着部的血窦和子宫裂伤处的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在产妇的肺脏、心脏等重要器官形成栓塞,引发呼吸困难、寒战、发绀、胸痛、休克、出血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羊水的成分来自胎儿,对母体来说,可引起变态反应性休克。而且,羊水中还富含一种凝血活酶,这种酶进入母体血液,可形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这些就是羊水进入血循环后呈现出来的“凶相”。

羊水栓塞,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相当高。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其死亡率虽有下降,但仍有50%-60%的患者会死亡。因此,如何加强防范,成为医务人员、孕产妇及其家属高度关注的问题。

羊水栓塞的危害性

以前针对胎儿组织或羊水进入母体的研究很少,而发生疑似“羊水栓塞”的临床案例也很罕见,因此要做一个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是几乎不可能的。由于缺乏有效可信的研究数据,以往我们可能认为“羊水栓塞”主要的导因是由于胎儿的羊水跑到妈妈的血管或体内,进一步使得血管或者是肺部换气的功能受阻,而引发窒息及休克的现象。

但是,近几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现,与其说是羊水堵住了妈妈的血管或肺脏,不如说是羊水或是胎儿身上的组织进到妈妈体内之后引发的一系列免疫反应,而导致的严重过敏休克现象。

所以,临床上“羊水栓塞”的症状与过敏性休克几乎无异,例如低血压、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症、心肺衰竭、发绀、凝血异常、抽筋及支气管收缩等等(依照发生的比例由高而低排列,其中低血压是100%会发生的)。在妈妈发生上述的症状同时,几乎100%会发生胎儿窘迫现象。因此,“羊水栓塞”发生时,不只是影响母亲的生命,同时也会大大地危及胎儿的预后。

根据1995年美国《妇产科医学杂志》的论文指出,发生“羊水栓塞”之后,母亲的死亡率是61%,且死亡的时间大多介于发生栓塞后30分钟至之后的2个月内,而存活下来的患者也大多受到永久性的神经损害。至于在发生“羊水栓塞”之后胎儿的死亡率则是21%,主要是因为抢救的时间提早且较快速地将胎儿娩出(大多在15~40分钟之间),然而不幸的是,存活下来的宝宝却只有一半在未来的日子里没有任何的神经功能损伤。由以上的数据可知,当发生“羊水栓塞”时,大部分的母亲与胎儿将不可避免地承受极大的生命损失。

如何预防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易发生于急产者、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子宫破裂以及剖宫产者。上述产妇陈艳,婚后曾怀孕两次,第一次、第二次均流产。此次怀孕一直未去医院做产前检查,发生腹痛及阴道流血后,即请个体医生接生。由于产妇突然发病,阴道流血越来越多,胎心音则逐渐减弱,个体医生慌了手脚,才急忙要产妇去正规医院分娩。送到医院时,产妇血压为零,心跳微弱,呼吸慢而浅。虽经积极抢救,终回天乏术,不到1小时便带着腹中胎儿离开了人间。

为了有效地避免羊水栓塞,应定期做产前检查,这是孕产妇保健的重要环节。凡有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胎盘早期剥离等异常情况,必须去医院待产,由医生严密观察产妇及胎儿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一旦发生意外,也可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当然,医疗卫生部门也应当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对羊水栓塞的认识和急救能力。同时,孕产妇及家属应共同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保健知识,正确对待分娩,避免情绪过度紧张。

小编总结:对于这些陌生的分娩意外,准妈妈们总存在着太多的不安,其实妈妈们并不需要担心,只要你做好准备,任何情况都是可以缝纫而解的。

哪些孕妇需要留意羊水栓塞导致羊水栓塞的原因有哪些

导读:羊水栓塞,一个让孕妇听起来极为恐怖的词汇。虽说发生羊水栓塞的几率很小,但是其危险性却是非常高的。尤其对于下面这五类孕妇来说,一定要对羊水栓塞引起重视。那么导致羊水栓塞的原因有哪些呢?

羊水栓塞,被称为产妇的鬼门关,一个让孕妈妈不得不注意的词汇!羊水栓塞其实就是指准妈妈在分娩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种突发状况,几率虽然很小,可是危险性却很高,所以尤其是一些高危产妇,一定要清楚了解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产科医生最怕发生的意外:死亡率高达40%-60%

在我国孕婴产妇死亡的原因中,排第一位是产后出血,排第二位的是妊娠合并高血压和严重内科疾病,第三位就是羊水栓塞。

在孕婴产妇死亡中,羊水栓塞所占比例15%-20%。羊水栓塞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占70%,分娩结束后占30%。由于羊水栓塞是突发的、难以预料的致死性妊娠并发症,一旦出现非常凶险。从发病到死亡,可能生死之间只有几分钟到两小时。

哪些原因会导致羊水栓塞?

★1.子宫收缩过强

若羊膜腔压力显著高于静脉压,羊水就有可能被挤入已破损的小静脉血管内而引起羊水栓塞。正常分娩时羊膜腔内压可高于第二产程,达到高峰很少引起羊水栓塞。但是,不恰当使用宫缩剂(如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则有可能导致过强宫缩,增加羊水栓塞机会。因此,宫缩剂的使用必须小心谨慎,严格掌握适应症。必须要用时(如宫缩乏力)小剂量即可增强宫缩,避免剂量过大,防止引发强直性宫缩而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几率。

★2.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特别是在过强宫缩和急产情况下的胎膜早破,往往使得在胎膜破裂时由于胎膜与宫颈壁的急速分离,造成宫颈黏膜血管扩张和损伤,加之羊膜腔内的高压,使得羊水进入母体引起羊水栓塞发生。另外,人工破膜时的羊膜腔内穿刺或穿刺时操作不当也可引起胎膜后血肿,分娩时此处胎膜破裂易引起羊水栓塞机会增加。临床资料表明,生殖道感染、急产和羊水过多、头盆不相称等都是构成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止胎膜早破的重点在于防止生殖道感染;妊娠后期要禁止性交,避免负重和防止腹部被撞击;分娩时合理使用宫缩剂;若为头盆不相称最好选择剖宫产,以及注意人工破膜的正确操作等,这些措施可减少胎膜早破发生,降低羊水栓塞的风险。

★3.高龄产妇及和多胎妊娠

发生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综合性的,可能有胎位异常、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和宫缩乏力时使用宫缩剂量大等,由于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机会。所以,高龄产妇和多胎产妇分娩时要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这些异常现象时要果断采取措施终止妊娠,一般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可减少羊水栓塞的发生机会。

★4.过期妊娠、巨大胎儿及死胎

过期妊娠和巨大胎儿时容易难产、滞产,进而使得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几率增加;死胎可使得胎膜强度较弱而渗透性增加,这些情况都可成为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孕期保健和检查,重视防治妊娠合并糖尿病,以减少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如果孕期超过40周以上,应及时检查胎儿状况,决定是否终止妊娠。对死胎要及时引产,以降低羊水栓塞危险。

★5.其他危险因素

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膜腔穿刺、剖宫产手术和人工流产及引产术等,在这些情况下必须严密观察,正确处理,以免造成病理性血窦开放而诱发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的主要病因




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一种可怕的并发症,很有可能会导致孕妈死亡。那么羊水栓塞的主要病因?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李女士今年四十二岁了,刚刚怀上了二胎,由于她是二婚,现任老公又没有孩子,所以她怀二胎一般人都能够理解的,好在整个孕期她都是平平安安的度过了。

孕期所有孕检她跟老公都是没落过一次的,一切都是正常的,而且她以前的头胎也是顺产的,这胎已经间隔了快二十年,医生还是建议试着先顺产,到了预产期跟前,她有了宫缩住进了医院。

在助产士的配合下,她配合的特别好,宫口也开的挺快,到了产床上,几个助产士都是为她加油,突然间,她大叫了一声,瞬间心跳呼吸都停止了,产房所有人惊呆了,第一时间实施抢救,可是胎儿已经没有了胎心,后来切除子宫,人一直处于昏迷不醒状态,三天后,也离开了……

医生最后说,这是典型的羊水栓塞,根本不给人思考的机会,虽然第一时间全力抢救了,但是结果还是很可惜。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

病因:

羊水栓塞多发生在产时或破膜时,亦可发生于产后,多见于足月产,但也见于中期引产或钳刮术中,大多发病突然,病情凶险。

发生羊水栓塞通常有以下诱因:经产妇居多;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常见于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或手术产易发生羊水栓塞。




本文Hash:2ffffe50242af41814a6f43fcd8be18a29c1e3c6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