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宠物与怀孕真的不可兼得吗 为什么怀孕家里不能有宠物


养宠物与怀孕真的不可兼得吗为什么怀孕家里不能有宠物之所以很多人担心怀孕期间养宠物会危害孕妇健康,是因为它们可能会携带一种寄生虫——弓形虫。由弓形虫引起的弓形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原虫病,它可以感染人和几乎所有的恒温脊椎动物,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弓形虫病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为25%~50%,全球约10亿人感染。
弓形虫的生活周期主要有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两个阶段,在中间宿主阶段,弓形虫可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寄生出包囊,只有在终末宿主阶段,宿主才会排出有传染性的虫卵。虽然弓形虫宿主众多,但只有猫科动物是终末宿主,因此,只有猫咪能拉出有传染性的便便,其他动物虽然也会感染弓形虫,但便便不具有传染性。
猫咪在首次感染弓形虫1~2周后即可排出虫卵,每天能排出大约1000万个,可以持续10~20天,新鲜排出的虫卵在1~5天后会具有传染性。如果猫咪此前感染过弓形虫,再次感染一般不会大量排出虫卵。
因此,人并不是只有吃了猫屎才会感染弓形虫,只要和弓形虫感染的猫密切接触,就有可能感染,例如撸猫或铲屎后不洗手吃东西,或吃了被污染的食物。
此外,由于中间宿主体内会有弓形虫包囊,因此摄入生肉或者不熟的肉也可能感染弓形虫。任何人都可能感染弓形虫,但免疫力正常的人群感染弓形虫后一般无症状,或仅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当感染者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是孕妇,则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弓形虫病在人与人之间可通过母婴传播,其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或羊水进入胎儿胃肠道进行感染,使胎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死亡。且母婴传播发生率较高,约为30%~50%。但这并不意味着怀孕就要送走宠物,在备孕及怀孕期间,不给猫咪吃生肉,避免猫咪与野生动物接触,家人代劳处理猫咪粪便,定期给宠物驱虫,就可以规避感染风险。

怀孕为什么不能养宠物

什么是弓形虫和弓形虫病

弓形虫是依附在动物体内的一种寄生虫。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弓形虫病的传染源,特别是感染弓形虫病的猫,是弓形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他如猪、牛、羊、兔、狗、鸡、鸭、鹅等,也都会传染弓形虫病。猫感染弓形虫后在其组织中形成包囊,在肌肉中也会有包囊存在,虫卵从猫的粪便中排出。

弓形虫病的传染方式

(1)垂直传播:孕妇初次感染此病,可通过胎盘的途径感染胎宝宝,生出先天性弓形虫患儿。

(2)经口和胃肠道传染: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蛋、乳类都可能传染此病;如果吃了感染弓形虫病的猫污染的食物和水,用过被污染的餐具,或抚摸带病原体的猫,手未清洗、消毒就接触口,均可感染。

(3)经皮肤黏膜感染:实验室人员、屠宰厂、肉联厂工人,因接触弓形虫病人的标本或接触感染的动物,通过刺伤的皮肤感染。

弓形虫病对宝宝的危害

孕妇初次感染弓形虫病,多数无症状,但也有经过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症状。弓形虫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宝宝,造成胎宝宝先天性感染。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其中感染的婴儿以神经管畸形最多见:宝宝出生后表现为小头畸形、脑积水、癫痫发作,造成智力落后等。有些新生儿出生时无特殊体征,仅表现为低体重、贫血、黄疸等,但逐渐出现抽搐、脑膜炎、脑钙化,感染的婴儿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发生脉络膜视网膜炎而失明。

弓形虫感染对胎宝宝危害的严重程度与孕妈咪感染的时期、感染虫株的毒力,母亲抗体的形成及抗体向胎宝宝移行等因素有关。孕妈咪在孕早、中、晚期感染弓形虫的,胎宝宝的感染率分别为17%、25%、65%,但胎宝宝损伤程度与胎龄呈相反关系,即感染越早,宝宝受损越严重,当感染发生在前3个月时,大多引起流产或胎宝宝发育缺陷,幸存的宝宝智力发育也受会到严重影响。如果在妊娠中期感染,多出现死胎、早产和严重脑眼疾患。若在妊娠晚期感染,因胎宝宝已逐渐成熟,发育可正常,也可能出现早产或出生后才出现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孕前已有慢性感染的妇女,胎宝宝得病的机会反而较少。

弓形虫病的治疗

需通过验血检查才能确诊。在怀孕前经常接触宠物的孕妈咪,最好进行弓形虫检测,如果孕妈咪血清检测出IgM阳性,提示孕妈咪在近期感染过,胎宝宝被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为确定胎宝宝是否被感染,可做宫内诊断(绒毛活检、脐带血检查等),但有一定的风险,所以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未开展,一般以孕妈咪血清检测结果来决定是否采取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首次检测在孕期的10~12周,如果结果为血清IgM阳性,可确定为孕期感染,应考虑做治疗性人工流产,血清IgM阴性、但家中养猫狗的宜在孕20~22周和接近足月时,每周各查一次,以便及时对孕妈咪及新生儿做恰当处理。

怀孕5个月以上发现血清IgM阳性者,应给予螺旋霉素或乙胺嘧啶口服治疗(这些药物并不能完全治愈弓形虫病,但能有效改善胎宝宝中枢神经系统和眼部症状)。治疗越早,胎宝宝发生后遗症的可能性越小。目前,许多夫妇都希望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所以,即使孕月已超过5个月,也可能会采取引产来终止妊娠。

孕期受感染的孕妈咪所生的宝宝须随访至少4个月。若经过血清检查确诊新生儿患病,即使外观正常,也应口服螺旋霉素一周。

预防更重要

先天性弓形虫病现已成为人类先天性感染中最严重的疾 病。因此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猫是弓形虫最常见的宿主。弓形虫寄生在其肠黏膜上,排出的卵囊能在泥土中存活一年半之久,但不耐高温,80℃高温下1分钟即可杀死。预防要诀如下:

(1)搞好环境卫生,防止食物和水源受污染。

(2)孕妈咪和准备怀孕的妇女不应和猫狗接触;一旦接触,必须仔细洗手。

(3)食用的肉类(特别是羊肉和猪肉)、蛋、奶制品等应煮熟。

(4)孕妈咪在整理花草或农作物、清洗蔬菜水果以及在接触猫狗、泥土、生肉后应及时洗手。

怀孕为什么不能养宠物

什么是弓形虫和弓形虫病

弓形虫是依附在动物体内的一种寄生虫。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弓形虫病的传染源,特别是感染弓形虫病的猫,是弓形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他如猪、牛、羊、兔、狗、鸡、鸭、鹅等,也都会传染弓形虫病。猫感染弓形虫后在其组织中形成包囊,在肌肉中也会有包囊存在,虫卵从猫的粪便中排出。

弓形虫病的传染方式

(1)垂直传播:孕妇初次感染此病,可通过胎盘的途径感染胎宝宝,生出先天性弓形虫患儿。

(2)经口和胃肠道传染: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蛋、乳类都可能传染此病;如果吃了感染弓形虫病的猫污染的食物和水,用过被污染的餐具,或抚摸带病原体的猫,手未清洗、消毒就接触口,均可感染。

(3)经皮肤黏膜感染:实验室人员、屠宰厂、肉联厂工人,因接触弓形虫病人的标本或接触感染的动物,通过刺伤的皮肤感染。

弓形虫病对宝宝的危害

孕妇初次感染弓形虫病,多数无症状,但也有经过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症状。弓形虫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宝宝,造成胎宝宝先天性感染。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其中感染的婴儿以神经管畸形最多见:宝宝出生后表现为小头畸形、脑积水、癫痫发作,造成智力落后等。有些新生儿出生时无特殊体征,仅表现为低体重、贫血、黄疸等,但逐渐出现抽搐、脑膜炎、脑钙化,感染的婴儿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发生脉络膜视网膜炎而失明。

弓形虫感染对胎宝宝危害的严重程度与孕妈咪感染的时期、感染虫株的毒力,母亲抗体的形成及抗体向胎宝宝移行等因素有关。孕妈咪在孕早、中、晚期感染弓形虫的,胎宝宝的感染率分别为17%、25%、65%,但胎宝宝损伤程度与胎龄呈相反关系,即感染越早,宝宝受损越严重,当感染发生在前3个月时,大多引起流产或胎宝宝发育缺陷,幸存的宝宝智力发育也受会到严重影响。如果在妊娠中期感染,多出现死胎、早产和严重脑眼疾患。若在妊娠晚期感染,因胎宝宝已逐渐成熟,发育可正常,也可能出现早产或出生后才出现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孕前已有慢性感染的妇女,胎宝宝得病的机会反而较少。

弓形虫病的治疗

需通过验血检查才能确诊。在怀孕前经常接触宠物的孕妈咪,最好进行弓形虫检测,如果孕妈咪血清检测出IgM阳性,提示孕妈咪在近期感染过,胎宝宝被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为确定胎宝宝是否被感染,可做宫内诊断(绒毛活检、脐带血检查等),但有一定的风险,所以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未开展,一般以孕妈咪血清检测结果来决定是否采取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首次检测在孕期的10~12周,如果结果为血清IgM阳性,可确定为孕期感染,应考虑做治疗性人工流产,血清IgM阴性、但家中养猫狗的宜在孕20~22周和接近足月时,每周各查一次,以便及时对孕妈咪及新生儿做恰当处理。

怀孕5个月以上发现血清IgM阳性者,应给予螺旋霉素或乙胺嘧啶口服治疗(这些药物并不能完全治愈弓形虫病,但能有效改善胎宝宝中枢神经系统和眼部症状)。治疗越早,胎宝宝发生后遗症的可能性越小。目前,许多夫妇都希望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所以,即使孕月已超过5个月,也可能会采取引产来终止妊娠。

孕期受感染的孕妈咪所生的宝宝须随访至少4个月。若经过血清检查确诊新生儿患病,即使外观正常,也应口服螺旋霉素一周。

预防更重要

先天性弓形虫病现已成为人类先天性感染中最严重的疾 病。因此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猫是弓形虫最常见的宿主。弓形虫寄生在其肠黏膜上,排出的卵囊能在泥土中存活一年半之久,但不耐高温,80℃高温下1分钟即可杀死。预防要诀如下:

(1)搞好环境卫生,防止食物和水源受污染。

(2)孕妈咪和准备怀孕的妇女不应和猫狗接触;一旦接触,必须仔细洗手。

(3)食用的肉类(特别是羊肉和猪肉)、蛋、奶制品等应煮熟。

(4)孕妈咪在整理花草或农作物、清洗蔬菜水果以及在接触猫狗、泥土、生肉后应及时洗手。

本文Hash:d9d7a83adb2016ecdc0b160596c91db8ecb22bc4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